个人资料
正文

土耳其进行曲3: 伊斯坦布尔速写(10/29/2022)

(2023-02-20 08:05:46) 下一个

伊斯坦布尔(Istanbul) 在历史上曾经被称为拜占庭和君士坦丁堡,如今是现代土耳其共和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伊斯坦布尔位于土耳其西北部的马尔马拉地区,北临黑海,南接马尔马拉海,横跨亚欧大陆,总面积5712平方公里,人口约1500万,整座城市被博斯普鲁斯海峡划分为亚洲区和欧洲区两大部分。古罗马、奥斯曼、伊斯兰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这里完美融合,加之得天独厚的海峡美景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的景点几乎都集中在欧洲区域,集中了老皇宫、蓝色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等景点。

初冬的伊斯坦布尔依然绿树掩映,初升的太阳映照到清真寺金黄色的尖顶,温暖的阳光照的身上暖洋洋的。没有料到初冬的伊斯坦布尔如此温暖,导游介绍说直到11月底都是旅游的黄金季节。
 
Gate1在土耳其的当地导游叫Ertan,是一位出生在德国的土耳其人,能说英语,德语,意大利语,Ertan非常敬业,对每一位客人都照顾周到,详细介绍土耳其的历史文化。
 
早餐后在导游的带领下,徒步走到鲁斯泰姆帕夏清真寺,这座16世纪修建的奥斯曼清真寺,装饰着美丽的伊兹尼克瓷砖。走出清真寺,巴士已经在等候我们,可是马路上像是变戏法一样塞满了大大小小的汽车,几乎寸步难行,赶上了周末和土耳其国庆节。我们只好徒步走到15至19世纪奥斯曼苏丹的住所托普卡匹皇宫,这所皇宫位于海湾夹角之处,三面环海,远眺海湾,欧亚大陆尽收眼帘,十分壮观。通过帝王之门进入皇宫,三套庭院加上后宫,布局严谨,装饰华丽。但是还是比中国皇帝的三宫六院少了一半。
 
今天的重头戏是参观伊斯坦布尔索菲亚大教堂。严格的说她现在的官方正式名称是“圣索菲亚”。这座有着1500年历史的大教堂有着十分悲催的历史,几易其主,使其命运多舛,又经千年风雨洗礼和地震考验,她的外表即没有基督教堂的华丽,也无清真寺的秀美。如同一位褪尽铅华的老妪,拄着拐杖拼命要赶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索菲亚大教堂始建于公元325年,后来毁于战乱,公元537年由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重建并曾作为基督教堂存在了916年。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人1453年征服了君士坦丁堡,拆除教堂内的祭坛,用灰泥覆盖了基督教壁画,将索菲亚大教堂改为清真寺并在此向穆罕默德祷告了481年。1934年土耳其共和国开国领袖凯末尔签署法令将其改为阿亚索菲拉博物馆,1935年对公众开放。而到2002年7月,土耳其现任总统埃尔多安撤销了开国领袖的法令,下令将博物馆改为清真寺,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反对者认为是倒退,赞同者开心保护信仰。孰对孰错,土耳其人认可就好,对于游客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买门票了。
 
排了二个小时的长队,通过安检终于进入了索菲亚清真寺,足球场面积大小的祷告大厅呈现在眼前,只在入口前的穹顶残留着一些基督教的绘画,在出口处仍可看到圣母玛丽亚图像,也许两处都高不可及而幸运的留给后人最后一丝笑容。入口处有人提醒女性要包头,穆斯林女性进入大厅左侧女性祷告区,穆斯林男性可以进入大厅祷告,游客被栅栏挡在祷告区外,在入口处一位女性工作人员却示意我可以进入祷告区,这是我第三次进入清真寺,第一次是在阿联酋的哈布扎比清真寺,第二次是今天早上的鲁斯泰姆帕夏清真寺,我虽无宗教信仰,但心怀敬意走入主祷区。在我的第二故乡兰州也有大大小小的清真寺,据说只有穆斯林可以进入,入口处有人让你说出古兰经,不允许异教徒玷污圣洁之地,而且汉族人也很少会有人想要去清真寺去了解穆斯林文化的欲望吧。不想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却有幸进入了清真寺的主祷区,不由自主地为我在祖国的穆斯林兄弟向他们的先知穆罕默德鞠躬致敬。
 
沉思之际,祷告堂响起了呼唤穆斯林祷告的叫拜声,她和基督教教堂的钟声和犹太教教堂的号角声一样,如歌如述如永叹调,传彻心扉。
 
照片1-4: 索菲亚大教堂内外
 
 
 
 
照片5: 托普卡匹皇宫的帝王之门
 
照片6: 从托普卡匹皇宫眺望亚洲大陆
 

照片7: 古罗马竞技场(Hippodrome)的方尖碑

照片8: 伊斯坦布尔蓝色清真寺外观

照片9: 鲁斯泰姆帕夏清真精美的伊兹尼克瓷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2019年去,索菲亚大教堂门票很贵,蓝色清真寺免费,如今全变了。谢谢分享!
芒果在路上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谢谢你喜欢.
南瓜苏 回复 悄悄话 很好看的游记,谢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