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伊甸园

这里有:远方的梦,田野里的诗,视觉的盛宴,舌尖上的故事,父母儿女的情怀,文艺小资的情愫,世事沧桑的变迁…… 有人说:"阅读是与大师的灵魂交流,写作是与自己的灵魂交谈。"让我们在这里用灵魂与另一个灵魂交流。
正文

〖美国的那些事〗一个婚礼,两个外婆......

(2019-04-26 12:49:46) 下一个

文丨李喆

序:我们每个人犹如放在书架上的一本本书,也许被按名字排序或者内容分类,但从书名或者书的封面设计,常常难以判断里面的内容,只有深入阅读后才知道这是本什么样的书。

翻开这些书后,发现其实无论肤色、文化、社会地位和教育背景如何,这个世上只有好人与坏人;透明的人与隐秘的人;信上帝的人和不信上帝的人之分。

记得几十年前刚到美国的时候,说一口结结巴巴的Chinglish(中式英语),尽管内心有一份足足的勇气,可张口说不了几句勇气就泻了一半。那时候别人若是说美国人对咱们有种族歧视,我心里还是蛮有同感的。

当时系里每个月有一次生日Party(庆祝所有在那个月过生日的同事),那是让我最难受的时刻。因为当同事们侃大山有说有笑的时候,我不知道如何是好,若是跟着笑,可自己完全没听懂他们在说什么,肯定是傻笑;若是不笑那更尴尬。不仅心里觉得自己傻,面部表情肯定更傻,很落寞,很有被一堵墙隔断的感觉。

记得一个朋友曾调侃去参加公司的party,是"怕提",手中捏着两片"气死"(chess),假装喝着可乐,脸上堆着傻笑,两眼直盯窗外,一心只愿"怕提"早点结束。

后来渐渐的觉得这堵墙开了一扇窗、两扇窗;一扇门、两扇门, ……

最后发现无论是语言、国籍、文化、社会地位和教育背景如何,这个世上的人可以分为几类:

好人与坏人;

透明的人与隐秘的人;

属于上帝的人和还没有归属上帝的人。…

 

有时候这堵墙是我们自己建的,或者是由于自己先见的定界,或者是由于自己勇气的丧失。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好朋友、或者成为朋友,但是你可以无惧地同许多人交谈。在交谈中若是你愿透过每个人的外表去欣赏他们亮丽的那些点滴,并且不会因为他们对你的不理解而丧气,这堵墙就容易被淡化甚至消失。

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发现了人性中许多有趣的故事。

 

去年秋天去参加一个美国朋友孩子的婚礼,因我是婚礼上唯一的一个中国客人,所以半年前就在考虑穿什么样的服装去参加这个婚礼。当然,

婚礼的焦点是美丽的新娘和那些伴娘,可作为婚礼上唯一的中国女士,

总不能以一个"黄脸婆"的面目出现吧,先生和女儿都没有半点犹豫的

提议:穿中国旗袍!

 

这场仲秋的婚礼是在维吉尼亚州的一个美丽的牧场举行,这个牧场已经

 

不是一个纯粹的牧场,而是专门为举办婚礼和大型聚会的地方。无论是

 

餐厅、舞厅还是酒吧,一切都布置得温馨到位,却不失精致和典雅。婚

 

礼的仪式是在室外的草场上举办的,随后进入室内用餐。

 

 

新娘非常的美丽和幸福,伴娘和伴郎们也享受了快乐的时光。新娘新郎

 

的两个妈妈脸颊笑的开了花,酒也多喝了几盅,舞姿也找回了青春不散

 

的风采。

 

而两个爸爸手端着酒杯,漫游在客人之间,幽默地讲着笑话。Mike说:

 

"我的妻子和女儿说这场欢乐的婚礼我什么都没做,唯一做的就是写支

 

票,可这却是最重要的事啊。"

 

同中国文化相反,美国的习俗是女方支付婚礼的费用。理由是婚礼的排

場大小是新娘的梦想,新郎一般不在乎,所以从习俗上就变成新娘的

家庭来支付这笔费用,当然也有男方愿意分担或者支付全部的例外。

以中国的"建设银行"小伙子们,娶美国新娘就不怕银行账户被掏空

了。

新郎和新娘的都分别成长于虔诚的基督徒家庭,当今的美国年轻人离家

 

上大学后,或多或少地都离开了从小在家接受的基督信仰,而这对毕业

于名校的新人,还没有被学院里的左派教授们完全的洗脑,他们让牧师

在他们婚礼仪式中邀请宾客们齐声吟诵圣经中的主祷文,同时在众多的

祝福词中,圣经中关于爱的经文也被引用了不少因为他们明白这份来

自天上的祝福的份量。

想必宾客中的基督徒一定不少,很欣慰基督教仍然是美国文化的主流,

尤其是南方文化的主流。

在这个南方的牧场里,我感受到了美国早期移民的敬虔文化。

 

三百多宾客的婚礼,可以说是一场盛宴。我这个身着中国旗袍的客人,

 

没想到旗袍成了同其他女士们打召呼的问候语。

 

Cynthia 过来说:"I like your evening gown. Which culture does it relate

 

to?"(我很喜欢你的晚礼服,这是哪种文化的晩礼服?)

 

"Thanks! I originally came from China. This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dress. I

 

like yours too.  It compromises your eye color."(谢谢!我是从中国来

 

的,这是中国传统的服装。我也很喜欢你的晚礼服,它更好地衬托了你

 

眼睛的魅力。)…

 

藉着旗袍就认识了Cynthia, Nancy, Mary......

 

不要以为只有中国人结婚才摆几天的宴席,美国人也一样。从星期五的

 

Rehearsal dinner(排练晚餐),星期六的婚宴晚餐,到星期天的告别午

 

宴,已经记不清同多少人聊过天,有的人记住了他们讲的笑话或者舞池

 

里的舞姿、或者她们的晚礼服。但是印象最深的却是两个老太:新郎的

 

外婆Helen 和新娘的外婆Rebaca

 

75岁的Helen,个头小巧,身材玲珑,披肩的长发,一身米色缕花拖地

 

的长裙,白色细跟的高跟鞋。从背面看,你肯定以为是一个年轻女子;

 

从正面看肯定60岁不到,脸上有美容拉皮后不明显的痕迹。每到之处总

 

是笑声朗朗,因为她来自南美的一个岛国,仍然带着岛国的热情奔放,

 

所以不到半小时她就拉着我去介绍给她的朋友了。

 

第一个就是她的男朋友 Richard看上去只有50多岁,很charming &

 

gentleman,总是哈护着Helen,又是送酒、又是端水;又是拿包、又是

 

做她的摄影师,还随着她去见她的新朋友,很是殷勤周到。

 

在舞池中,我悄悄地问Helen:"你的脚痛吗?我可要脱鞋了,你看那

 

些年轻的女孩子们都脱了高跟鞋赤脚在跳舞。"

 

"I'm fine. My feet are ok, not hurt yet."

 

我心想,真厉害!也许你从年轻时就是一个交际花,常年都穿高跟鞋,

 

习惯了。

 

一曲完后,我到吧台要了一杯冷水,然后坐到另一个老太太的旁边,因

 

为她不跳舞,我想把脱下的鞋子放在那里,她就是新娘的外

 

婆 Rebaca。这几天已经同她聊过几次了,听她讲了许多新娘新郎的故

 

事,一对青梅竹马的情侣。

 

坐下来脱鞋的时候我说: "Helen 真厉害!我和这些女孩子一样脚都受

 

不了啦,可她却没事。"

 

Helen 是一枝奇葩!她从里到外都很鲜活靓丽,而且你想不到她年轻

 

时在美国拿了博士学位,曾经是美国政府南美问题的专家。"

 

我一脸惊讶,还以为她只是一朵总不凋谢的交际花呢。"真佩服!难怪

 

她男朋友对她是脚前身后的殷情,难说下一个是他们的婚礼呢?"我们

 

还没有讲完就被Rebaca 的几个老闺蜜打断了:"我们几个正在议论妳

 

的中式晚礼服呢, 你是新娘还是新郎的客人?"

 

"他们是我40多年的老朋友,这次专门从各个州飞过来参加我大孙女的

 

婚礼。"Rebaca 给我一一介绍了她的闺蜜

 

我心里又惊了一下:40多年的朋友,还从不同的地方飞过来参加孙女的

 

婚礼。老太太真是不平凡唉!

 

此时一群20岁左右的俊男美女,手牵手的跳着舞来到老太太面前,他们

 

都是老太太的孙子辈和他们自己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到老太太面前逗

 

乐,为了让她开心。

 

Rebaca 已经快78岁,是从意大利来的第一代移民,年轻时肯定也是一

 

枚美女。由于健康的缘故,她现在行走不方便,这些年轻的孙儿们几乎

 

每个都是名校在校或者刚毕业的青男华女,看来同Grandma 的感情很亲

 

密,他们总是顾及着让 Grandma 在晚会上也能分享他们的快乐。

 

 

哦,这样的行为在这些 Millenial 新生代里不多见,他们都是比较自我的

 

一代,不少孩子不仅忽略爷爷奶奶的快乐,也不在意父母的快乐。所以

 

当这一对对俊男美女到 Rebaca 面前跳舞,并不时地亲吻她的时候,真

 

让我很感动。

 

Rebaca,你好幸福呀!"我凑到她的耳边轻声地告诉,她的脸马上

 

就笑开了花:"是呀,我的丈夫在第一个孙子出世的时候,就决定在缅

 

因州的山里建一个房子,希望每年暑假孩子们都到山里同我们共度时

 

光。这一决定就变成了我们家的传统,每年暑假所有的孙儿孙女们都必

 

须在山里同祖父母至少度过一个月。这样他们不仅同我们建立了感情,

 

表姐弟之间的感情也笃深。虽说是一个月,但常常不少孩子是整个暑假

 

都在那里,因为我们为他们安排了许多城里没有的活动:爬山、钓鱼、

 

野炊、油漆房子、做木工活等等,这样他们的父母暑假也可以安心工

 

作。"

 Rebaca 可是全家最有尊严最受保护的对象,有点像中国的贾母,

 

但她却一点不专横,非常的善解人意,和蔼可亲。

 

美国人的文化并不离奇,不少人同我们一样也喜欢儿孙满堂,也喜欢几

 

世同堂的天伦之乐。因为我们都是来自同一个造物主,我们的喜怒哀乐

 

都有不尽相同的地方。你若敞开心怀接纳,就总能碰到接纳你的人、善

 

良的人、热爱生活的人……

 

C S 路易斯说:"You're never too old to set up another goal or dream

 

another new dream"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做梦和实现梦想的勇气!

 

真高兴我还有机会做一个Helen ——Rebaca 式的外婆梦,既保有身心的

 

年轻,更有沥练出的真诚和善良。

 

愿所有的外婆、奶奶们都被岁月和儿孙温柔地善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走进伊甸园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高斯曼' 的评论 : 谢谢同感!知音难觅!
高斯曼 回复 悄悄话 喜欢!谢谢分享!
走进伊甸园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aving' 的评论 : 谢谢您!
saving 回复 悄悄话 你只知其一:)其实算下来新娘新郎花费差不多,又不是只有婚礼仪式,鲜花酒水,钻戒婚戒,蜜月,房屋首付等等。。。
走进伊甸园 回复 悄悄话 Very touch story!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