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居

记录一些无需记录的
个人资料
正文

联合国28:1通过中国提出的人权决议 中方:美国反对票格外刺眼

(2018-03-26 09:41:36) 下一个

联合国28:1通过中国提出的人权决议 中方:美国反对票格外刺眼

分享到:
2018-03-26 19:08:32字号:A- A A+来源:外交部网站
关键字:反对票人权决议联合国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3月23日通过了中国提出的“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决议,这是联合国决议首次同时写入了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念,而且表决时仅有美国一票反对。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今天(26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只有通过对话和合作才能更好促进和保护各国的人权事业,中国提出的决议充分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有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人权领域的话语权和议程设置权。

华春莹表示,这个决议呼吁各方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加强对话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许多国家在当天会议发言中都表示,中国提出的决议充分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有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人权领域的话语权和议程设置权,将有利地推动全球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这次人权理事会对中方提出有关决议的投票表决,是应美国的要求进行的、那么投票的结果是什么?是28票赞成,1票反对。当时投票的显示屏上,显示满屏都是绿色的“YES”,唯独美国的那一票是红色的“NO”,因此美国的那一票显得格外刺眼和孤立。我不知道美方想就此做出什么解释?

华春莹强调,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未来努力的总目标。中方愿意同国际社会有关各方共同努力,积极落实上述联合国决议。中方愿意同包括美国在内的有关各方继续加强沟通和交流,为全球人权事业的发展注入正能量。

3月23日,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7届会议通过中国提出的“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决议。 新华网图

相关报道:

人民网日内瓦3月23日电(记者吴珺、吴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7届会议23日通过中国提出的“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决议。决议呼吁各国共同努力,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各国要坚持多边主义,加强人权领域对话与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俞建华大使在人权理事会上表示,我们身处全球化时代,合作是这个时代的本质,共赢是这个时代的要求。实现人人得享人权的崇高目标,需要各国牢固树立合作共赢理念,在人权领域开展对话与合作,共同促进和保护人权。

俞大使表示,合作共赢本属联合国的初心。《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以及联大和人权理事会一系列决议都大力呼吁和倡导合作与对话。我们拥有同一个地球,有着共同的利益,也面临相同的挑战,已经成为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将有力促进国际人权事业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提出的决议顺应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契合当今时代发展潮流,是中国对全球人权治理做出的积极贡献。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提出“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决议,首次将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同时纳入联合国决议,为在人权领域实现合作共赢、推动全球人权治理健康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现了中国的世界情怀和大国担当,得到了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拥护。决议通过后,发展中国家纷纷向中国代表团表示祝贺,指出决议充分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有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人权领域话语权和议程设置权,将有力推动全球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翻页为记者会其他实录。

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将于3月27日至28日对俄罗斯进行工作访问。

问:据报道,美国副总统最近表示,美国拟对中国输美产品征税新举措表明,美方经济“屈服时代”已终结。美商务部长称,最终将就有关问题进行谈判,而非为此而战。你对此有何回应?

答:我看到了有关报道。美方有关官员说美方经济“屈服时代”已终结,这句话听着非常别扭,感觉像是张冠李戴了。与其说美经济“屈服时代”已终结,不如说美经济恐吓和霸权可以休矣,可能更加恰当。美方应该明白,在21世纪,国际贸易需要规则,而不是强权。

中方一直遵守世贸组织规则,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透明、非歧视、开放、包容的多边贸易体系,一直主张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精神,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彼此分歧,包括经贸摩擦问题。事实上,中美双方一直就经贸问题进行着磋商。当然,我们有信心和能力在任何情况下都维护好国家的正当合法利益。现在,球在美方一边,希望美方作出理性慎重的决策和选择。

问:印度驻华大使班浩然近日接受《南华早报》采访,反复强调印度对中国崛起没有关切,印方将中国崛起视为对印度快速发展的激励,不认为中国是竞争者、对手或威胁,而将中国视为发展和进步道路上的伙伴。中方对此有何回应?中方对班上述表态作何评价?

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对班浩然大使有关积极表态表示赞赏。中印两国快速发展对彼此是重要机遇,对整个世界也是重要机遇。中印国情相似,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相近,拥有广泛共同利益,理应成为各自发展进步道路上的伙伴。我们愿同印方一道,在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引领下,增进政治互信,推进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实现共同发展。

问:美国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努涅斯25日称,该委员会将调查中国在非洲扩展军事和经济实力。他认为中国在世界各地投资港口和基础设施,是出于军事和控制各国政府考虑。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国有句话叫“相由心生”,意思是你心里怎么想,你眼里的世界就是什么样。中国还有个成语叫“疑邻盗斧”,指的是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我们希望美方有关人士大气一点,阳光一点,不要老是用阴暗的视角看待正常的合作,也不要用自己霸权的思维去揣测解读别国追求共赢的善意。

中方一贯本着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同非洲国家开展合作。如果说中国对非合作有什么考虑的话,我们的考虑非常简单、非常透明,那就是:中国和非洲国家是患难之交,作为非洲国家的好兄弟、好伙伴和好朋友,我们欢迎非洲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愿意为非洲国家维护和平安全、促进振兴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问: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正在考虑来华就贸易问题进行磋商。中方是否愿向他发出邀请?

答:关于中美经贸问题,我们一直强调中方愿与美方本着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磋商,妥善解决分歧。我们对话磋商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

问:王毅特使此时访俄有何特殊考虑?请介绍此访安排和预期效果。

答:王毅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作为习主席特使访问俄罗斯,是中俄关系高水平和特殊性的体现。普京总统刚刚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中俄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将与俄方领导人会见,与拉夫罗夫外长举行会谈,就年内双边高层交往安排以及推进两国重点领域合作等深入交换意见。

问:印度驻华大使班浩然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提到,印中边境地区现状不应改变,应避免类似洞朗事件再次发生;印中应该划定边界以妥善解决相关问题。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刚才我对班浩然大使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有关中印关系的积极评价作了回应。你提到他在接受采访时就洞朗、中印边界等的一些表态,我愿就此作些回应。

中方一贯致力于维护中印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中印边界锡金段已由历史界约划定,洞朗是中国领土。中方在自己的领土上行使主权、开展与之相关的活动,不存在改变现状问题。去年,双方共同努力通过外交智慧成功和平解决洞朗事件。希望印方汲取教训,恪守历史界约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与中方一道维护好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为两国关系的积极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关于边界问题,中方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中印边界东、中、西段从未正式划定。中方致力于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议,中印两国正在探讨通过谈判解决双方领土争议,寻求公平合理和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在边界问题解决之前,双方应共同努力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问:据报道,美国官员23日在世贸组织货物贸易理事会对中国决定停止接收“洋垃圾”表示关切,并称中国限制进口可再利用商品严重干扰了全球废旧物资供应链。中国似乎正在违反WTO义务,区别对待国内和国外垃圾产业并采取过度贸易限制政策。美方要求中方立即停止实施有关措施。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答:今年两会期间,环保部部长李干杰已经回答过有关“洋垃圾”的问题。我只想说,你提到的美方有关官员表达的所谓“关切”于情不合,于理不通,于法无据。

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是中国政府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的一个重大举措。这也是中国政府根据国际法享有的权利,得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坚决支持。你提到的美方官员将中方正当合法举动上纲上线,说什么“中方似乎正在违反WTO义务”,非常虚伪。难道美方对华限制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就是正当的,而中国依法限制洋垃圾进口就是违法的吗?

事实上,上世纪80年代末《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充分确认,各个国家有权禁止外国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进入本国领土。公约还规定,各国有义务就近减量和处理各自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希望美方根据巴塞尔公约精神,立足于自己减量、处理和消化自己产生的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为世界承担更多他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会后有俄罗斯记者问及:中方对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克麦罗沃市一家购物中心25日发生火灾有何评论?

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对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克麦罗沃市发生火灾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一不幸事件深感痛心。我们向俄方表示慰问,向遇难者表示哀悼,祝愿伤者早日康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