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与愚

经历,感悟,思考,探索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彭德怀三位杰出的同情者

(2024-05-20 23:35:37) 下一个

作者     马双有

庐山会议后,彭德怀成了“高山上倒马桶——臭气熏天”的人物。与会的所有中央和地方大员,都把彭德怀当成了避之唯恐不及的“瘟神”,谁也不愿与之接近,谁也不愿与之说话,有的只是愤恨、鄙弃和幸灾乐祸的目光。然而就在这黑云压城、人心险恶的环境里,就有几位勇敢的同情者,为之陪护,为之说话,为之辩护,闪射出人性的光辉,显示出正义的力量!

  一、默默陪护张爱萍。

  会议结束,下山的人员纷纷涌向九江餐厅用饭,大厅里人头攒动,热闹异常。这时,令人揪心而悲愤的一幕出现了——竟无人敢和彭德怀一桌用餐!整个大厅里的餐桌上都坐得满满当当,人们觥筹交错,笑语寒暄,一片亲和融洽的气氛。只有彭德怀一人独坐一桌,孤零零地在角落里郁闷地用餐。有几个端着饭过来,一见是彭德怀,马上像被狼咬一样慌忙离开。无数讥笑讽刺的目光抛向彭德怀孤独的身影——一场政治风波,竟使这么多政治家心灵扭曲,在成堆的马列革命家里竟是如此严重的世态炎凉!

  更可叹的是,在返程回北京坐飞机时,竟无人敢和彭德怀同坐一架飞机,有人宁愿挤坐在其它飞机上,也不愿“沾”上彭德怀。这让机场领导和部队首长十分为难。

  这时,一位将军心底坦然地走了过来,在众目睽睽下毅然登上了坐着“瘟神”彭德怀的飞机。此人就是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科委主任、上将张爱萍。飞机载着二人在空中飞行。二人虽然未说一句话(有人说一路寒暄,恐有违事实)但二人的心是相通的,这无疑让被巨大的阴影笼罩着而处于极度孤独痛苦的彭德怀的心里,透过一丝温暖的光亮。

  张爱萍在红军时期曾是彭德怀的部下,抗战以后便和彭德怀没有直接联系。在庐山会议上,他曾被迫违心地批评彭德怀,也只是说他脾气不好,动辄训人、骂人,实则是明批暗保。也没有明显地支持或批判彭德怀的发言记录。然而单就他敢于和被众人视若瘟神的彭德怀同坐一架飞机这件事,便足显出其襟怀坦荡、光明磊落的性格。陈毅元帅闻讯赞道:“张爱萍将军有翼德之风!”而实际上,张将军也确实是一位坚持真理、刚正不阿、直言不讳、敢作敢当的革命家,身上附有彭德怀的影子。他说过:“我一生最敬佩的人就是彭德怀!”

  二、软抵硬抗有万毅。

  1959年8月22日,在北京召开的有1070位部队高级将领参加的军委扩大会议,继续揭发批判彭德怀等人的反党罪行。总参谋部和军委办公厅合成一个小组,被定为批彭的重点。小组组长是中央候补委员、总参装备计划部部长万毅,成员有副总长和各部部长、各局局长、军委办公厅主任和副主任等。大会特意派人到这个小组三番五次督战,要大家从日常接触中发现问题,深挖猛揭,上联下靠,从原则高度上批判彭德怀,与其划清界线。

  可是,这个小组两三天没人发言。主持会议的万毅笑着说:“既然大会一再要我们揭发批判,我们倒不如认真把彭德怀的意见书好好学习学习,讨论讨论,看看他的意见有没有错,有没有右倾反党问题。党的政策是有错必纠、知错就改嘛!希望大家实事求是有啥说啥!”

  万毅的这番“诱导”,一下子把大家的话匣子打开了。他们列举了许多事例,说明彭德怀的意见是有理有据的。有人说天津某农村的万斤田是是18亩地的稻子堆到一亩地里,坐在上面的小孩屁股底下放着一个太阳灯!有人说,去参观河北安国县农村公共食堂,上面让一群老头、妇女、儿童来接受检阅,不到10分钟,几位瘦弱的老人饿得突然晕倒,有的妇女下身失禁,皮包骨头的小孩哇哇大哭。在路过一所破草屋时,一幕凄惨的景象使大家目瞪口呆:一位因偷吃了食堂一把红薯干的社员被关在里面,正在大把大把吞嚼着有人偷偷塞给他的棉籽壳!而在公共食堂里看到的是几笼屉红薯干、一大锅照见人影的玉米面汤,连咸菜都没有。当大家回到车上吃午饭时,发现带的干粮被偷走了。正要上车返回时,突然一位衣衫褴褛、满面污垢的老汉带着一个面黄肌瘦的小女孩给大家跪下,老人嘶哑着嗓子哀求:“老总,可伶可怜俺这小孙女,行行好吧……”

  “这就是共产主义吗?这就是大跃进带来的好处吗?”万毅感慨地眼里热流涌动,“直说了吧,现在有人尽说假话,头脑发昏,眼睛只看着天上的“卫星”,全然不顾地下百姓们吃苦受穷!我敢说,彭总的意见书一点没错!谁要是昧着良心批就叫他去批吧!赞成彭总意见的请举手!”

  小组成员一个个举起了手。万毅郑重宣布:“看来大家都没有什么可批的,一致通过。我作为本组组长代表大家意志,确定小组解散,大家分头学习吧!”

  有人不安地说:“老万,你这样做,恐怕会招来麻烦啊!”

  “什么麻烦!”万毅以军人特有的直率说出了憋在人们心头的话,“他们才真正找麻烦哩!一封正当的信竟闯下弥天大祸!虚张声势,轮番轰炸,斗争呀批判呀步步升级,真是岂有此理!”

  万毅,这位东北讲武堂毕业的职业军人,一位中将部长,在那样的危难的形势下敢于软磨硬抗,敢于主持公道,仗义执言,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心。然而他的行为无异于鸡蛋碰石头,失败是注定了的。他的言行早被严密监视。小组刚一解散,一场灾难便迅疾落在他头上。他被作为彭德怀的“狗腿子”看管起来,随即被开除党籍。

  三、大喊一声有钟伟。

  这可能是建国以来军队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幕。

  1959年9月,军委扩大会议集中追查彭德怀所谓“军事俱乐部”问题。这本是捕风捉影的问题,但因为他是毛泽东根据罗瑞卿等人的揭发,在庐山会议上提出来的严重罪行,所以要发动广大军队干部予以严肃揭发,彻底清算彭德怀的罪行。

  林彪的部下、空军副政委吴法宪抢先发言:“在这里,我要向彭德怀讨还血债!”

  一语惊人,全场震动!人们都用莫名其妙的眼光盯着他。吴法宪故意把嗓子压低,脸上表情异常愤怒而沉重,“是他在长征途中欠下了一军团的血债!是他下令亲手杀害了一军团一位连长!”

  这时坐在主席台上的林彪气呼呼地喊了起来:“就是他,恨不得一下子吃了一军团!统统杀尽!因为一军团是毛主席亲手缔造和亲自领导过的……”

  顿时会场上人声鼎沸,愤怒的目光一起射向坐在后面的彭德怀身上。彭德怀骤然如冷箭穿心,有口难辩,强大而冷酷的气氛能把他压成肉饼!

  就在这时,突然有人大喝一声:“胡说!”似一声惊雷撕开了冷酷的气氛,全场人都被惊得目瞪口呆。继而人们一起把目光集中到大喝一声的主人身上,啊,原来是北京军区参谋长钟伟少将!

  钟伟清了清嗓子,高声喊道:“你们完全是无中生有,造谣惑众!你们当时在场吗?我当时在场,事情是我干的!彭总不在场,也不知道这回事!现在要说清楚,那人是罪有应得,该杀!如果把他交给你林总,你也会下令枪毙他!理由只有一个:他临阵脱逃,还要拉几个战士下水,你不杀了他,他就会反过手来杀我们!那是在一、三军团强攻娄山关的战斗中,仗打得很残酷,面对敌人一次又一次疯狂反扑,他丢下阵地,丢下战友,逃跑了,被我后续部队捉住。经审讯,才知道他是一军团的人,并且有一军团的人作证。按说,应该把他交给你处理,可当时怎么交?阵地上,枪管子都打红了……这本来是不足为奇的,执行战场纪律嘛,有什么大惊小怪!我看是有人别有用心,扯历史旧账,制造事端,挑拨一、三军团的关系,加害于人,他好在一旁幸灾乐祸!”

  他嗓子都喊哑了,咳嗽一声,接着呼喊:“彭德怀的‘军事俱乐部’已经宣布成立了,那就宣布我钟伟是这个俱乐部的成员吧!也拿我去枪毙吧!”

  霎时间,会场上一阵骚乱,议论鼎沸。

  钟伟这一声大喊,如一把利剑,直刺林吴二人的软肋;又像一面镜子,映出了各色人的心态:有人恼羞成怒,惊恐万状;有人一抒块垒,痛快淋漓;有人感到羞愧,无地自容;有人目光敬佩,手心捏汗……

  钟伟发言不到5分钟,只见总政保卫部一位领导奉命率领两名荷枪实弹的卫兵冲进会场,不由分说给钟伟戴上手铐,架出了会场。接着钟伟被开除党籍、开除军籍,职务一撤到底,押回老家劳动改造……

  钟伟何许人也,竟敢和林彪对着干,当场怒斥林彪“胡说”“造谣惑众”?而钟伟与彭德怀是何等关系,竟然冒死为彭说真话?

  钟伟在红军时期是三军团的基层干部,是彭德怀的部下。而在解放战争时期却是林彪的部下,骁勇善战,行事大胆,几次敢于违抗林彪的命令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深得林彪的赏识,被林彪破格由师长提拔为纵队司令员。过去林彪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现在林彪又大权在握,炙手可热,是坐在主席台上的最高领导,他为什么竟敢当众和林彪撕破脸,要替已被打倒、成为千夫所指的“祸首”彭德怀说真话?

  他完全可以保持沉默,得过且过,甚至可以昧着良心随声附和随波逐流,彭德怀的死活与我何干?难道他不知其中的厉害吗?难道他不知道这大喝一声的后果是什么?

  然而,什么是英雄?这就是英雄!英雄眼里揉不进沙子,英雄耳边听不得谎言,英雄心里只有真理!英雄更不忍看好人受辱,眼看小人用卑鄙谎言陷害好人而自己作为当事人无动于衷,算什么英雄!于是他突然爆发了,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即使以卵击石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张爱萍、万毅、钟伟这三位解放军将领,三位杰出的同情者,在彭德怀落难的凶险时刻,如同战争年代向敌人发起冲锋一样,向害人的极左路线发起挑战,向害人的世俗观念、世态炎凉发起冲击。他们如同一面镜子,映出了那些趋炎附势、落井下石、卖身投靠等等的卑劣嘴脸,也映出了那些随波逐流、不辨黑白、明哲保身等等的不良心态。

来源: 共识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