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队

一介教书匠,酷爱自家乡;寓居多伦多,桑梓永难忘。
个人资料
正文

异域见闻(7)茅台酒趣闻

(2017-12-23 12:48:12) 下一个

 

茅台趣闻
 

   ( 近来看到一篇介绍国酒茅台的文章,大概是一个南韩的作者撰写的,虽然有戏谑的成分,但视角刁钻,不落俗套,故整理加工后拿来与朋友共享。)

 

今年初,某国际品牌价值研究报告披露,我国贵州茅台镇酿造的名酒茅台在世界最昂贵奢饰品中排名第四,让血统纯正、心高气傲的奔驰汽车和香奈儿自叹不如。


 

 

 

中国人称茅台酒为白酒,这让众多见多识广的老外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西洋品酒词汇中,白酒应该是白葡萄酒的简称。按他们的思路,茅台酒应该叫米酒,因为它是以高粱米蒸馏酿制的。不过,发源地人既然这样称呼,外人的纠结似乎杞人忧天。

 

中国的茅台酒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虽然“无色透明、醇香回甜”,但一直默默无闻。直到1915年,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完工,美国政府在旧金山的三藩市举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特意邀请中国参加。袁世凯主政的中国政府当然十分高兴,特意拨款30万美元,指派国会议员陈琪组织了包括茶叶、纺织品、糖果、工艺品等10万多种物品参展。由于“陈列杂乱、包装粗制、亦无说明”等等原因,直到会展结束,中国展台前门可罗雀,琳琅的展品少人问津。或是愤怒,或是心不在焉,一位心灰意冷的参展商在收拾展品时失手将一瓶茅台酒跌落。“呯”的一声,酒瓶落地开花,茅台酒液四处飞溅,空气中顿时芳香四溢......周围的参观者先被声响吸引,投来关注的目光;紧接着,浓郁的酒香扑鼻而入,让这些高鼻子、蓝眼睛、大肚皮的洋人们不能自已,纷纷朝中国展台涌来。这是什么味儿?酱油香?还是麻油香?这么让人陶醉!大家将嗅觉的功能发挥到极致,都想努力表达它,但谁都无能为力。尤其是洒落地上液体发出的如梦如幻的味道,实在非只言片语可以描绘!于是,博览会决定增发一枚金质奖章给中国贵州仁怀县的荣和、成裕两烧坊的茅台酒,虽然此举对中国10万多种的参展物品是沧海遗珠,但还是让国酒破天荒地有了一枚国际金奖。

 
 
 
 

这当然有文章作者戏谑的成分,但“酒香不怕巷子深”从此有了佐证。

 

茅台酒57年后再次与历史性事件结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源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事件。

 

据说,尼克松为表示诚意,曾事先苦练筷子功夫。但入席后,美国总统能使用传统中国筷子的壮举没能够轰动全场,而先声夺人的是中国总理周恩来捧出的30年陈酿茅台酒。在豪华的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中,在众多国际电视台、电台的镜头之下,两个世界级强国的领袖,一人捧一个小小的玻璃杯,洋溢着中国贵州酿造的茅台酒。在浓郁的酒香中,在隆重的场合里,两人推杯换盏、你来我往、觥筹交错、一见如故。


 

 

 

 

喝到高兴处,尼克松问周恩来:茅台酒的浓度这么高,是否可以点燃?周恩来二话没说,通过演示即席肯定了尼克松的想法。试想,两个世界级大国的领导人,竟然在全世界媒体的聚焦中玩起了这种玩意儿,两人的投机毋庸讳言,茅台酒功不可没。

 

值得后续的是,在后来白宫的一次宴会中,尼克松曾公开夸耀自己带回的茅台酒。他先小心翼翼地将酒倒在碟子里,然后掏出打火机轻启开关。突然,火焰腾空而起,陶瓷碟子骤然炸裂,餐桌上的白布闻声冒烟,一场火灾骤然发生。大家手忙脚乱,纷纷充当了消防员。火灾没有造成大的损失,否则总统很难解释其中的原因。

 

时至今日,茅台酒的地位已经根深蒂固,它是我国官方国宴指定酒类,也是中国领事馆官方礼品之唯一酒精饮料。不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人大代表在议案中公开提议,禁止在国宴中享用茅台酒。因为它是中国最昂贵的酒类,公款饮用,于情于理不合。真是树大了就招风!

 

茅台酒价格飙升,衍生了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假酒盛行。造假者专收茅台酒用过的空瓶子,用老瓶装假酒,以假乱真,令人防不胜防。缘于此,管理者只能呼吁民众:饮用茅台酒后要摔碎瓶子,让美酒与瓶子同归于尽。

 

想不到,百年前美国旧金山博览会的摔瓶子点子,又被后代无奈拾起。这是国人道德滑坡的悲哀,还是对政府管理能力的讽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