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露妈的闲言碎语

过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力争不做乏味、油腻的中年女人
正文

邓小平考察地铁

(2018-11-08 06:48:26) 下一个

一篇没有播出的报道

成功与失败总是搅和在一起。在我的采访生涯中有这么一件事。

1984年10月5日下午,我正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机房复制当晚《新闻联播》要播出的有关教育方面的讲话录音。快下班时,接到时政部同事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说:“有关部门通知你,今天晚上7点半到中央警卫局集合。”我焦急地问:“什么事?要不要带洗漱用品?”对方回答说:“不知道,人家没说。”撂下电话后,我感到茫然。我猜想可能是叶剑英同志去世了。我还想,家里两个孩子的晚饭怎么办?自己也又要饿一顿了。因为,当晚要播出的节目还没有复制完。

我把《新闻联播》的稿件发到编辑部后,匆匆坐上汽车去中南海。只明确有战斗任务,但不了解战场的底细。这就是时政记者的特点。

按照平时养成的保密习惯,我没有向主管部门讯问是什么任务,只问:“广播电台的车是否还等在这里?”对方说:“没有车不行。”进门后,我远远就看到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已经在沙发上就坐。本想从他们那里得到一点消息。没想到,他们倒先开口问我:“叫咱来干什么?”我笑着说:“你们都不知道,我还能知道什么?”

20点多,新华社的摄影记者到了。接着,新华社的文字记者也从别的采访场合赶到中南海。这时,主管单位的同志才告诉我们:“小平同志要去视察北京地铁第二期工程,也就是环行线,欢迎同志们去采访。”至此,记者们才恍然大悟。头上冒着热汗的摄影师,赶快脱掉毛背心。因为他做了去外地的准备。 我问“带不带牙具”也是这个意思。此时,我想起一两个月前,曾在《北京日报》上看到过有关地铁二期工程的资料。遗憾的是当时没有记住报纸上写的内容,临时也无法查找。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投入了采访。

伟大的首都刚刚隆重庆祝过建国35周年。街上的彩灯、红旗和花坛仍在。记者们首先到达北京复兴门站,在高高的台阶下等待邓小平同志的到来。我背着录音机,举着话筒想采访地铁公司经理冯双盛。但地铁的同志跑前忙后,正准备迎接国家领导人,没有时间接待记者。

车站的甬道宽敞、明亮,大厅整洁、豪华,乳白色的列车配上天蓝色的边,显得格外漂亮。晚上9点多,小平同志穿一身深灰色的中山装,乘手扶电梯下到地铁大厅。我把这些都一一录到了机器里。与此同时,四周响起了地铁发动机的轰隆声。老实说,这对搞现场报道并不利。我不甘心,还是对着话筒解说道:“这条铁路全部建成后,将沿着北京老城墙的位置环绕一周。”在这一段解说的背景声中还录上了北京市负责人说的“将来还要从西直门修一条通往颐和园的地铁”。”邓小平详细了解了地铁的规划。这辆车是长春机车车辆厂制造的,坐上去比较稳。全国公安战线一级劳模周怡坐在小平同志身旁。列车开始运行。

列车到达西直门车站。小平同志下车,在站台上走动。我一边看,一边对着话筒解说西直门车站的特点。邓小平同志在看一幅长江宏图的壁画,这幅画长70米。

地铁雍和宫车站古色古香,灯光华丽。有人向小平同志介绍说:“地铁的速度很快,一小时可以运输6万人”小平同志说:“现在的站台比第一期地下铁路工程的站台要高一些似的。”第二期地铁工程比第一期地铁工程的优点多很多,灯具的花样多。一期工程的自动扶梯只有3个,第二期工程有13个。

地铁到了建国门站,邓小平同志站在三元立交桥上观看了北京的夜景。在三元立交桥上,记者就站在小平同志的对面。我刚说了一句“小平同志!”还没来得及采访,一辆黑色的轿车从身后开了过来。小平同志一边往车里钻,一边说:“再见!”

采访结束,回到电台已是夜10点半。这条新闻怎么写?发条文字稿,也许10几分钟就可以交稿。但我是广播记者,必须发挥广播优势。于是,忙到技术机房复制我的现场报道。这篇报道事先没写一个字,全是用的现场解说和现场音响。工作完毕已是清晨两点多,只好倒在沙发上睡了一会儿。早班的编辑5点上班,我把复制好的节目《邓小平视察北京地铁》发到早上6:30播出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

早晨,高高兴兴地打开收音机,却没有听到我发的现场报道。编辑把这条带音响的现场报道,改编成一篇很短的文字新闻了。

这是我当记者以来很少出的失误。当时很生气,觉得辛辛苦苦一夜,白干了。

几个月后,我又把这条现场报道拿出来听了两遍。不由得自己也感到脸红。

广播中的现场报道由典型的音响和精彩的解说组成。编辑没用《邓小平视察地铁工程》的现场报道是有理由的。失误的主要原因:一是记者没有注意积累资料,只知道北京环城地铁已建成,但脑子里没有储存这方面的资料,在现场不能把地铁二期工程的的基本情况解说到录音机里,更无法把地铁第一期工程与二期工程做一比较。这样就使得整篇报道平平淡淡,缺少厚度和立体感。在这篇现场报道中,我还像一个售票员,每到一个车站,就一一解说站名和车站的装饰。这次采访再一次使我体会到,记者博学的重要性。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广播的现场报道向记者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是报道主题不集中。报道是想说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关心国家建设?还是想说明二期地铁工程的优势?通篇没有采录到主要人物——邓小平同志有力的话。更没有介绍工人在建设中的风采。

三是音响单调。广播是以声取胜。通篇只有列车的轰隆声,没有用典型的音响烘托主题,无法用音响把听众带到现场。没有做到声情并茂。

搞现场报道需要很多条件,包括题材的选择、现场的解说、音响的好坏、环境的描述、资料的运用等。

10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邓小平视察地铁工程》那篇现场报道的结尾是这样播的:“夜深了,天上的星星在闪烁,80多岁的邓小平同志是回去休息了,还是在继续工作?”

自我感觉这个结尾寓意深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