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露妈的闲言碎语

过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力争不做乏味、油腻的中年女人
正文

邓颖超的生死观

(2018-11-08 06:35:42) 下一个

 

死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但死的方法多种多样。就安乐死来讲,国内、国际都有不同的看法。针对这个问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1988年1月22日在《午间半小时》节目中,动员社会各界开展了大讨论。

邓颖超同志平时有收听《午间半小时》节目的习惯。当她听到广播中讨论关于安乐死的问题时,引起她的极大兴趣,当天就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写了参加讨论的信。

1988年1月26日,邓颖超同志办公室把邓大姐的信转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信中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的同志们:

今天你们勇敢地播出了关于安乐死的问题并希望展开讨论,我非常赞成。首都医院那位大夫的意见,我很拥护。我认为,安乐死这个问题,是唯物主义者的观点。我几年前已经留下遗嘱,当我的生命要结束,用不着人工和药物延长寿命的时候,千万不要用抢救的办法。

我作为听众参加你们讨论的一点意见。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收到邓大姐参加讨论的信后,立即在节目中广播了。

1988年2月9日,我去采访全国政协为已故政协委员和知名人士夫人举办的春节茶话会。邓颖超同志再一次谈到关于安乐死的问题。由于是春节前后,在我的新闻稿件中不好写邓大姐的讲话,但我把邓大姐的话记录了下来。

1988年2月9日,邓大姐在春节茶话会上说:“最近,我总听《午间半小时》节目。他们提出安乐死。我作为听众参加了他们的讨论。我认为,一个人的生命不能再进行抢救了,医务人员就不要与死人争那个自然已经不存在的气。这对人力、财力都是个浪费。到时候,千万不要救我。希望你们发一点慈悲。你看着亲人那么受罪,你好受吗?上个星期,广播电台播了6封信,有5封赞成安乐死的观点,有一封反对。医务人员是担心死者的家属与他们吵。请在座的胡启立同志转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和有关部门,等大法立完以后,就安乐死问题也立个法。这样就好办了。”

邓大姐在即席讲话中着重谈到了对生与死的看法。她说: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死者已矣,生者何堪。”

第一句话我非常赞成。死者已矣,两眼一闭,心脏停止跳动,什么都不晓得了,怎么对待死者呢?生者应该不是何堪,应该是唯物主义的。人死了,不会再活过来。生者何堪,生者有理想,要为革命而奋斗。今天,党和政府为我们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和环境。我们要考虑怎么能活得更好,怎么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怎样教育子女。

她道: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谁也免不了,谁也逃不掉。一个人自然衰老了,他的志气、活力应该加倍增强,要活得值得。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待生与死。

那天,按照原来安排,邓大姐在春节茶话会上讲话以后要去另外的地方会见海外来客。可她言犹未尽。等胡启立讲话以后,84岁的邓大姐又补充说:中国古代大诗人陆游写的《示儿》中说“死去原知万事空”。人死以后也不要送那么多花圈,开追悼会,这没什么必要。几年前,我已立下遗嘱,我死后,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不保留骨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