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民粹搞政变 乌克兰广场革命10年 俄誓不两立

(2023-11-22 07:26:06) 下一个

广场起义(欧洲广场,迈丹起义)

是一场始于2013年11月21日于乌克兰首都基辅独立广场的公开示威,并导致了三个月后的尊严革命。主要起因是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中止和欧洲联盟签署政治和自由贸易协议,并强化和俄罗斯的关系; 其次为政府腐败、滥用权力和侵犯人权。另外,总统亚努科维奇2014年1月17日签署新法乌克兰反示威法,禁止几乎所有形式的抗议活动,而再度引发民怨。抗议群众主要的诉求是与欧盟签署协议、亚努科维奇下台、提前举行选举。

整场事件从最初的和平示威演变成最后示威者与警察爆发致命冲突的尊严革命,使总统亚努科维奇被国会弹劾下台,逃亡俄罗斯。相关决定引起乌克兰东部及南部地区民众的不满,加上乌克兰存在地域对立问题,引起亲俄动乱。动乱在后期演变成武装叛乱,引发顿巴斯战争;俄罗斯之后入侵并且并吞克里米亚,令国际纷纷谴责,同时正式拉开俄乌战争的序幕,间接导致2022年发生的全面战争。

纪录片《凛冬烈火:乌克兰为自由而战》详细记录此次示威活动,人权组织宣布在占领为期93天中,示威镇暴已造成包括13名警察的至少125人死亡,1,890多人受伤,还有65人失踪。

乌克兰广场革命十周年:俄誓不与基辅现政府共存
 
德国之声 |2023-11-21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Charles Michel)周二乘火车无预告抵达基辅访问。他表示,此行意在“表达欧盟的强有力支持”,并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协商筹备定于12月份举行的乌克兰-欧盟峰会。欧盟委员会于11月初建议与乌克兰展开正式入盟谈判。欧盟27国领导人必须在峰会上签署该建议。
 
德国、美国防长宣布新军援
 
同一天,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Boris Pistorius)也来到基辅,并与泽连斯基会晤。这是德国防长今年第二次到访基辅。皮斯托里乌斯在会前表示,德国“对这里正进行的勇敢无畏、代价高昂的战斗表达深深的敬意”,并承诺提供更多支援。
 
皮斯托里乌斯在同乌克兰防长乌梅洛夫(Rustem Umerow)会晤时宣布,德国将向乌克兰提供价值13亿欧元的新的一揽子军援,其中包括4套Iris T-SLM防空系统以及火炮弹药。由此,德国向乌克兰提供的该款防空系统数量将增加一倍。
 
在此前一天,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访问了基辅,宣布向乌克兰提供1亿美元的新军事援助。奥斯汀在同泽连斯基会晤后告诉记者,他相信乌克兰“已做好冬季战斗的准备”。

德国国防部长向基辅独立广场纪念碑献花

俄称挫败乌军第聂伯河登陆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称,乌克兰军队在赫尔松地区的一次登陆行动失败。俄国防部周二(11月21日)称,俄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和炮兵进一步挫败了乌军在第聂伯河东岸和河口岛屿上立足的企图。
 
去年11月俄军从第聂伯河西岸撤退后,乌俄双方军队在赫尔松州南部宽阔水道的两侧对峙了一年多。但本月早些时候,乌克兰称其部队已渡过第聂伯河,并在河东岸建立了几个桥头堡,俄罗斯也证实了这一点。
 
在第聂伯河东岸建立据点,就可以在南部发动更深入的攻势,并为遭受俄罗斯炮击的乌克兰城镇和村庄提供保护。
 
莫斯科:与基辅现政权势不两立
 
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无任所大使米洛什尼克(Rodion Miroshnik)表示,俄罗斯无法与乌克兰“现政权”共存,但有能力长期抵御北约,直至乌克兰被完全“非军事化”。
 
米洛什尼克周二在莫斯科对媒体称,“我们认为目前没有任何与之共存的可能”。这位无任所大使的任务是收集乌克兰“对平民所犯罪行”的证据。他指责乌克兰对平民犯下罪行,侵犯人权,而北约则向乌克兰提供了违禁武器。
 
米洛什尼克还说,俄罗斯有能力抵御美国领导的北约军事联盟,直至其“特别军事行动”取得成功,打败乌克兰军队,并补充说,届时西方可能会失去兴趣,而现任基辅政府也会垮台。

民粹搞政变?乌克兰独立广场革命真相

https://www.aboluowang.com/2014/0307/377904.html?

耶鲁大学历史教授史奈德说,这是一场由穆斯林引发的平民革命,死亡者包括乌克兰人、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亚美尼亚人、波兰人与犹太人,由此可以看出抗议民众的多元与包容。图片来源:达志影像/路透社

获奖畅销书Bloodlands: Europe Between Hitler and Stalin的作者,专研现代东欧政治史耶鲁大学历史教授史奈德(Timothy Snyder),在纽约时报书评的一篇专文揭露宣传烟幕下乌克兰独立广场革命的真相。他说,引发革命之火的是一位勇敢、卓越的调查记者,他是穆斯林、阿富汗人,叫穆斯塔法.纳耶姆(Mustafa Nayem)。他在社交媒体呼吁学生与年轻人到独立广场(Maidan)集合支持亲欧的选择。Maidan是阿拉伯文。

史奈德表示,这是一场典型平民反贪腐暴政的革命,不是俄罗斯与许多英美媒体所称,由国族主义者、法西斯主义者,甚至是纳粹所掀起的一场政变。但俄罗斯则以右翼杀手赶走民选总统,以及保护俄罗斯侨民之名出兵占领克里米亚机场与政府机构。

他指出,在独立广场抗议期间,当镇暴警察殴打学生时,正是许多“阿富汗人”前来保护他们。这些“阿富汗人”是1979年被派往侵略阿富汗的前苏联红军的乌克兰老兵,他们来到独立广场保护自己的子弟,并非如许多媒体所称是极右派份子打前锋。

到了年底,抗议人数已达数百万。新年开始,为数众多的南部穆斯林游行到首都基辅。基辅的犹太代表是几个大型抗议组织的负责人,而负责设立热线协寻失踪亲友的是争取同性恋权益活跃份子。部分在医院担任警卫防止警察将伤患掳走的是年轻的女性主义者。

史奈德表示,俄罗斯媒体对内宣称示威行动是同性恋者进行大规模谋叛的一环,而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政权则对镇暴警察进行洗脑,让他们以为反对派是被更大的犹太谋叛集团牵着鼻子走。两个政权对世界则一致宣称抗争者是纳粹。而西方世界似乎无人对此一矛盾有所察觉。

文章指出,当镇暴警察开始镇压并射杀民众,首位丧命者是亚美尼亚人,第二位是白俄罗斯人。二月十八日进行大规模镇压,包括狙击手在屋顶上居高临下射杀抗议民众。将近百位年轻人失去生命。其中有乌克兰天主教大学年轻讲师Bohdan Solchanyk,来自东乌克兰操俄语的环保人士Yevhen Kotlyov,还有一位参与抗议的俄罗斯籍公民也不幸丧生。

另外一群俄罗斯无政府主义者也前来与此地的无政府主义者并肩作战,至少两位人士遭射杀身亡。犹太人死亡更多,曾在阿富汗作战的一位犹太前红军Alexander Scherbatyuk陨命于狙击手,也有来自乌克兰波兰少数族群一位波兰裔人死亡。

史奈德说,这是一场由穆斯林引发的平民革命,死亡者包括乌克兰人、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亚美尼亚人、波兰人与犹太人,由此可以看出抗议民众的多元与包容。

他也认为,抗议人士打死不退、坚守独立广场的勇气是革命成功的关键。当镇暴警察溃散,总统落跑,权力则转移到由反对派与亚努科维奇政党里持异议的国会议员组成的过半数国会。改革第一步是修宪,五月进行总统改选。

史奈德抨击说,虽然如此,不实宣传依旧继续进行。亚努科维奇在俄罗斯录制的影带上宣称他是纳粹政变的受害者。俄罗斯当局依旧宣称极端份子掌权,乌克兰的俄罗斯人安全受威胁。他说,的确,宪政转移的一些细节可以再讨论,不过指控这是一场右翼份子的政变则全然是无稽之谈。

他指出,乌克兰极右派在这场革命确实扮演要角。他们走向拒马是为了将自己从这个政权里解放,他们过去也是这个政权的重要堡垒。亚努科维奇政权采用离间手段,以打击中间偏右,支持拉拢反对派里的极右派巩固政权,同时关押合法政党的反对派人士,最著名的是季莫申科,如此就能将民主视同游戏,仅他与极右派是玩家。

史奈德在文中指出,极右派政党叫Svoboda,在此种情境下壮大,不过并未大到可以在民主选举里挑战亚努科维奇政权。透过这样的手法,亚努科维奇可以告诉易受骗的西方人士,他是两者之中最佳选择。事实上极右派本身在闹家变,革命期间,年轻党员反抗党的领导,出生入死,为本身的理念或为营救他人而丧命。进入后革命时期,这些年轻人将可能选出新的领导人。根据民调,现任领导支持度极低,若参选总统,很难当选。

激进派里可以取代Svoboda的是右派,一个极右组织里的团体。该团体公开承认其目标不在于迎向欧洲的未来,而是反对所有外国势力的国族革命。史奈德说,长期而言,这是个要密切观察的团体。不过目前其领导者行事相当谨慎,在与犹太人和俄罗斯人谈话时皆强调他们的目标是政治,非族群或种族。“我们可以看到革命后,基辅的地铁照常行驶,亚努科维奇奢华的总统官邸并未遭掠夺,而是成了光观景点。”

过渡政府并非由右派,或甚至是由来自国族主义抬头的西乌克兰的人组成。国会议长兼代理总统是来自乌克兰东南部的一位浸信会的传教士。若说这是一场政变,则政变的人成功掌权通常都会将自己的人安插到部会的重要职位,不过我们看到过渡政府的部会是由专业人士与讲俄语的人领导。代理内政部长是亚美尼亚与俄罗斯混血。代理国防部长是吉普赛人出身。

临时政府已由国会选出的新政府取代,方向大致与临时政府一致。新首相是一位讲俄语保守的技术官僚。两位参选五月总统选举的主要候选人都讲俄语。可能当选下任总统的克里兹科(Vitali Klitschko)是前苏联的一位将军之子,也是著名的重量级拳击手。乌克兰语说得不灵光,也不是乌克兰国族主义者。

史奈德说,将平民革命说成国族主义者搞政变,让俄罗斯有借口出兵干预乌克兰,目前在克里米亚上演的正是如此。“革命发生以来我们一直将其视为是法西斯发动的政变,因而为战争铺了路。只要我们希望和平与民主,我们就必须开始端正视听。”

普京如何通过发动乌克兰战争来让自身免受“广场革命”影响?

列昂尼德·拉戈辛  列昂尼德·拉戈辛 2023年1月31日

2021年1月23日,在莫斯科举行的支持被监禁的俄罗斯反对派领袖阿列克谢·纳瓦尔尼的集会 (路透社)

两年前,俄罗斯因逮捕反对派领袖阿列克谢·纳瓦尔尼而引发了大规模的街头抗议浪潮。对许多人来说,发生在2021年1月和2月的事件似乎与乌克兰战争无关,但事实上它们却密切相关。

让我们回忆一下这个故事是如何展开的。在2020年8月,纳瓦尔尼遭遇了近乎致命的中毒事件,并被送进了德国的一家医院。《明镜周刊》等机构进行的调查高度确定,他是被俄罗斯特工下毒所害。

刚刚从中毒中康复过来的纳瓦尔尼在5个月后返回了俄罗斯,而此举令许多人感到震惊。但他却在机场被捕,此后一直被关在监狱里。

在接下来的几周内,数十万人在俄罗斯全国的185个城市内举行示威,要求释放这位反对派领导人。据监测俄罗斯政治镇压的组织“OVD-Info”透露,在此期间超过1.1万人被捕,数十人受伤,近90人面临刑事指控。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主要“黑魔法”,就是将公众注意力从国内问题上转移开来,而这也让他得以长期掌权。在纳瓦尔尼引发的抗议活动被镇压不到两个月后,普京下令在俄罗斯与乌克兰的边境部署大规模部队,并成为一年后全面“入侵”乌克兰的前奏。

这两个主题——俄罗斯国内的不稳定和乌克兰战争,从根本上是相互关联的。通过在乌克兰发动战争,普京避免了与本国人民发生对抗,并将反对派拒之门外。实际上,他通过此举将俄罗斯的国内冲突外包给了邻国乌克兰。

国内的政治动荡当然不是普京开始准备这场“入侵”的唯一原因。就在这个决定命运的月份内,乔·拜登入主白宫,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在他的对俄政策上做出了巨大的改变。

他对普京在乌克兰的主要盟友维克多·梅德韦德丘克发起抨击,而后者领导的政党的支持率在2020年12月的民意调查中升至榜首。与此同时,泽连斯基还发起了大量的宣传活动,要求让乌克兰加入北约,并取消“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

由于梅德韦德丘克仍在参与竞选,普京本可以安心指望乌克兰的政治环境逐渐发生变化,从而有利于他的政治目标,即按照他的条件来结束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的冲突。但是,他的盟友却被强行赶出政治舞台,他那影响力不断增大的传媒帝国亦被摧毁,从而使这一切变得不再可能实现,这也促使俄罗斯总统采取了更为激烈的行动。

然而,普京通过引发乌克兰局势升级而取得的成就,最大程度地反映在俄罗斯国内的战线上。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成为了最终摧毁纳瓦尔尼运动和俄罗斯反对派的烟幕。

如果你从克里姆林宫的有利位置来看待这些事件,你就会发现它的行为中存在一种反向的逻辑。普京及其追随者的确认为,纳瓦尔尼及其支持者是西方国家的代理人,他们打算上演俄罗斯版本的“独立广场抗议”。

在2014年,俄罗斯最初对乌克兰发动的攻击,是为了惩罚乌克兰的独立广场革命,但更重要的是为了让俄罗斯公众知道,如果他们效仿乌克兰人,将会面临怎样的后果。

2014年的入侵行动使普京得以平息2011年和2012年撼动莫斯科的博洛特纳亚抗议运动的残余势力。但是,当在乌克兰的战争经过2014年和2015年的白热化时期而进入相对平静的阶段后,俄罗斯公众的注意力再次转向国内的不满。

在2017年和2018年,民意调查机构开始发现,公众情绪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稳定的需求正在减少,转而支持政治变革。在2018年,列瓦达中心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57%的受访者认为该国需要实施“全面变革”。而在第二年,这项数字上升到了59%。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纳瓦尔尼开始了他的总统竞选之路,并建立了俄罗斯近代史上最大的反对派网络,并且在俄罗斯的大部分地区开设了办事处。由于担心纳瓦尔尼的运动及其所具有的“独立广场潜力”,克里姆林宫先是以一个编造的借口将他赶出总统竞选,然后又试图毒害他。

战事升级并最终引爆对乌克兰的“全面入侵”,这让普京得以消灭俄罗斯国内的反对派,并消除对其政权的威胁。而民意调查的结果也反映了这一点。在列瓦达进行的民意调查中,希望在2022年发生变革的俄罗斯人的比例下降至47%。

如今,纳瓦尔尼仍被关押在监狱内,在那里,他受到的待遇近乎于彻底的酷刑。其他主要的反对派政治人士不是被监禁,就是被软禁,或者流亡国外。数十万反对普京的俄罗斯人已经逃离了俄罗斯,其中包括几乎所有的独立记者和大多数的公民社会活动人士。

因此,普京的政权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稳定——即便它输掉乌克兰战争。归根结底,没有什么比在西方制裁下的孤立独裁政权更稳定的了。伊朗、古巴和朝鲜,就是这种证明。

一个充满敌意、孤立的俄罗斯,也有利于西方和东欧国家的战争鹰派推行其强硬政策和军事化手段。与此同时,西方亲乌克兰的信息战组织和鹰派评论人士正在以比普京政权更为强烈的情绪来抨击俄罗斯的反对派。

在特朗普统治时代和英国脱欧时代,俄罗斯领导人以及活动人士需要明确自身以及俄罗斯的真正利益,并学会在缺乏远见和迷失方向的西方政治环境中区分朋友和敌人,而这将是一条非常陡峭的学习曲线。西方对俄罗斯未来的不明确态度,无助于推动俄罗斯的反普京情绪。

这也就解释了纳瓦尔尼运动的主要人物为什么在西方媒体上保持相当低的姿态,同时还专注于开发一个宣传机器,主要通过“YouTube”来接触俄罗斯的观众。他们还试图重新启动该运动的区域网络,但是鉴于激进分子在当下只能秘密行动,我们暂时不会听到太多的进展。

与此同时,随着战争的激烈进行,普京可以认为自己完全不会受到“广场革命”的影响。

乌克兰颜色革命|美梦成噩梦 拥抱西方遭弃沦全欧最穷国

http://www.takungpao.com/news/232111/2019/0828/341936.html

2019-08-28 大公报

图:示威者高举乌克兰国旗路透社

2013年11月21日至2014年2月22日,乌克兰爆发了“亲欧盟示威运动”,当时几十万青年走上街头,要求亲欧弃俄。和平示威迅速升级为警民冲突,首都基辅市中心化为一片焦土。虽然这场“革命”把亲俄的总统赶下台,换上了亲欧领导人,但乌克兰却并未走上康庄大道,西方国家口惠而实不至,东部内战持续,国内愈发撕裂,经济恶化衰退,人均GDP在2018年沦为全欧洲最穷国。当时抱着美好愿望上街的青年在激情过后,最终发现自己不过是西方和国内反对派用于颠覆政权的工具。大公报驻乌克兰特约记者 张 浩

“朋友们!所有已经来到独立广场的朋友们,你们太棒了!那些暂时还没有来的人,赶紧来与我们汇合……”2013年11月21日下午,当拳王维大利.克里琴科在推特写下这句颇有煽动性的留言时,这场在维基百科中被命名为“乌克兰亲欧盟示威运动”的历史事件正在拉开序幕。

当天,数百名激情勃发的年轻人呼朋引伴,举着自制标语,从城市各个角落汇聚至基辅市中心美丽的独立广场。在乌克兰传统信仰中象征家庭守护者“灶母神”的金色雕像下,他们发表热情澎湃的演讲,点燃篝火,组织夜间聚会,兴味盎然地结识新的伙伴,倾诉对国家美好未来的期待……

然而,彼时这些被浪漫与激情燃烧着的人们都不曾料到,这场所谓的革命运动将会持续三个月之久,并且会从平和的广场政治秀,最终演变成无法挽回的灾难。

图:乌克兰首都基辅市中心的独立广场在示威运动后沦为废墟法新社

93天亲欧示威123死逾2000伤

如果示威只是一种表达观点的方式,那就不会有悲剧。然而,当时乌克兰示威者的目标,却从最初反对政府暂停签署长达四年的乌欧联系国协议、主张与欧洲一体化,逐步转变为要求民选总统亚努科维奇下台,广场示威的手段也逐渐脱离和平抗议的轨道。嗜血的潘多拉之盒一旦打开就再也盖不上了。到了2013年11月末,基辅市的示威人数一周之内就突破了十万,并开始向其他主要城市蔓延。警察与示威者几轮折冲震荡后,示威者越发激进和暴力。他们戴着面具和各式头盔,手持木棍、燃烧瓶等武器,阻断交通,占领政府建筑,武力对抗警方。甚至有戴面具的示威者驾驶推土机,冲向警方的人肉封锁线,造成100多名警察受伤……流血事件随着暴力对抗加剧不断激增。

在被称为“最血腥一天”的2014年2月18日,据现场亲历者对记者描述,当时基辅市中心到处是燃烧的轮胎、毁弃的汽车残骸、警察和示威者构筑的临时路障,甚至沾满鲜血的尸体。抗议者向警方投掷石块和汽油弹,警方则回之以催泪弹、水炮及镇暴闪光手榴弹。在随后几天里,甚至有身份不明的第三方枪手同时向示威者及警方开枪,令本已紧绷的紧张态势进一步恶化,警方和示威者都被点燃了。

根据乌克兰卫生部事后统计,为期93天的示威运动共造成123人死亡,两千多人受伤。死伤者中有年轻的示威者,也有同样年轻的警察和内务部队士兵。

美欧政客亲临现场“打气”

独立广场示威活动进行正酣之时,欧盟外交政策专员阿什顿、美国助理国务卿纽兰、格鲁吉亚前总统萨卡什维利、德国外长基多、欧洲议会自由党团领导人伏思达等西方各国头面人物,纷纷带着慰问品亲临现场加油打气。他们一方面向当时的乌克兰政府和领导人施压,以制裁相威胁,令其不得实施紧急状态或对示威者采取限制措施;另一方面又在广场上煽风点火,对示威者多方许诺,赢得了年轻人炽热的掌声。

2013年12月15日,美国参议员约翰.麦凯恩和克里斯托弗.墨菲不远万里飞临基辅。在独立广场的舞台上,声嘶力竭的麦凯恩对台下的观众说,他来支持乌克兰人的正义事业,并许诺美国会支持乌克兰融入欧盟一体化进程,“乌克兰将使欧洲变得更好,欧洲也会使乌克兰变得更好”。站在一旁的墨菲不失时机地补充道:“乌克兰的未来在欧洲,美国支持乌克兰作出这一选择……你们正在创造历史!”台下掌声雷动,震耳欲聋。

然而,独立广场的鲜血与掌声过后,历史并没有翻开更美好的篇章。参与领导示威行动的彼得.波罗申科在亚努科维奇逃亡俄罗斯后,于2014年5月以压倒性优势当选新一任总统。

图:独立广场的原貌法新社

亲欧派上台 经济越发陷泥淖

这位以推动乌克兰与欧洲一体化为目标的总统承诺结束战争,也承诺将在西方伙伴的支持下恢复经济,让民众过上好日子。但他在任内既没有解决与俄罗斯的顿巴斯战争,也未能被心仪已久的欧盟和北约接纳。更令普通民众失望的是,乌国内经济形势不断恶化。2015年乌克兰GDP下降9.9%,工业生产总值下降13.4%,超过500万人失业。就算在欧盟─乌克兰自由贸易区协定2016年正式生效后,乌克兰GDP增长也不尽如人意。到2018年,乌克兰与示威运动之前相比,已失去了20%的工业生产能力,经济结构几乎完全被改变。波罗申科本人更是屡被对手指责利用权力中饱私囊,大发国难财。这就是乌克兰抛弃俄罗斯这一传统最大贸易伙伴后的结局。

乌克兰民众从满怀希望,到等待观望,直至对波罗申科等依靠示威上位的一帮人彻底丧失信心。2019年初的新一轮总统大选中,政坛新人泽连斯基与波罗申科进入第二轮投票,两人在基辅奥林匹克体育场展开公开辩论时,泽连斯基第一句话就对波罗申科说:“是你的错误和未履行的承诺让我站到了这里”。这句话与其说是说给波罗申科听,何尝不也是说给当年在独立广场向乌克兰民众许下承诺的西方政治家听?

“亲欧盟示威运动”结束一年半后,乌克兰索菲亚社会研究中心的民调报告称,55.4%的乌克兰受访者认为这场运动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国家的发展需要稳定;25%的受访者认为这场运动的目标没有实现;13%的受访者表示很难作答;只有6.6%的受访民众认为这场运动实现了其目标。

2018年11月22日,这场运动五周年之际,一位在独立广场经过的路人接受采访时遗憾地说,“看看那边的兑换牌,运动前1美元可兑换8格里夫纳(乌克兰货币单位),现在1美元差不多换27格里夫纳。一切变得越来越糟了,这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

遭西方排斥 失俄罗斯市场

乌克兰曾经是“苏联工业布局最完整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前,乌克兰以全苏联约3%的领土面积,创造了全苏联25%的生产总值。1992年刚独立时,许多乌克兰人都对未来充满期待。当地媒体人曾对记者说,彼时大家都认为凭藉肥沃的黑土地、丰富的煤铁矿藏、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研实力,以及高质素人才,乌克兰可以迅速崛起。“我们不用再给其他加盟共和国输血了,日子会马上好起来,过不了多久乌克兰就会崛起成为东欧的德国”。

然而,随着与东欧和独联体各国历史形成的产业分工被打破,乌克兰人所期待的好日子并没有到来,反而开始陷入了困顿。整个上世纪九十年代乌克兰经济持续大幅衰退,直到2000年才实现了增长。一些对西方充满憧憬的乌实业家恍然发现,即便已经没有了苏联,他们仍然被西方经济体系视为异类。

著名的“航空动力沙皇”马达西奇公司总裁博古斯拉耶夫曾对记者说,当他带着产品去法国参展和投标时,西方的航空制造商毫不客气地对他讲,“‘你的发动机很好,但我们不要’。为什么?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标准,他们不接受我们”,“后来我们想从西方企业那里买高纯度钛粉,他们也不卖给我们。还是中国人帮了忙,而且质量一点也不差。”而就是这家被西方排挤的乌克兰企业,在2014年俄乌交恶后又被迫丧失了占比70%的俄罗斯订单,不得不再次裁员求生。

青年大量外流 复兴希望渺茫

乌克兰经济疲软,就业市场萎缩,导致有抱负的年轻人只能向东流入欧盟,为逐渐老龄化的欧洲国家输入新鲜血液。乌克兰著名经济学家,乌科学院经济与预测研究所所长瓦列里.戈耶茨对记者说,现在乌克兰在境外打工的人数大约在800万人左右,且以青壮年为主。随着人口大量外流,乌克兰被她养育的年轻人抛弃了,她的复兴变得更加渺茫。在记者住的基辅市小区电梯里,一张鲜红的英语培训广告上别有深意地写着“学好英语,嫁个好男人”。

乌克兰政治评论家普罗卡普丘克在接受采访时曾对记者说,过去波兰是“欧洲的走廊”,被东西两方来来往往的侵略者利用、蹂躏,甚至分割。现在,乌克兰取代了这一角色。当年许多示威者都表示,抗争是为了给下一代争取更好的未来,让祖国变得更好,但激情过后,他们最终沦为政客权力更迭的工具,成为地缘政治格局此消彼长的耗材。

相关内容

乌克兰或趁世界杯向俄军事挑衅?俄国防部回应

乌克兰总统晒与北约军演 还在社交媒体上叫板普京

乌克兰舰强闯 普京画地图与马克龙解释?俄立场

?乌废与俄“友好条约”扩领海至24海里 美军计划赴黑海巡航

颜色革命之祸|职业政客投美乱国 格鲁吉亚“玫瑰”凋零

颜色革命之祸|颜色革命致国家失序 埃及落入“民主”陷

颜色革命之祸|职业政客投美乱国 格鲁吉亚“玫瑰”凋零

2019-09-04 大公报 作者:张浩

图:萨卡什维利2004年手持玫瑰投票,赢得了大选路透社

2003年,格鲁吉亚政客萨卡什维利(Mikheil Saakashvili)在西方支持下发动“玫瑰革命”成功夺权。然而在他治下,格鲁吉亚不顾与俄罗斯比邻而居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现实,全面倒向西方,严重压缩该国经济与外交空间。2012年,萨氏在本国政坛失势后即放弃国籍,转身投向乌克兰的“颜色革命”,甚至捞到了敖德萨州州长一职,但之后又被乌克兰褫夺国籍,过去两年多一直无国可归。这位西方培养的职业政客,从棋子到弃子,成为历史上一个可悲可笑的注脚。大公报驻乌克兰特约记者 张 浩

“希望变成失望。才过了一年,革命的承诺就已经开始褪色。萨卡什维利已经拥有了选举赋予的庞大资源,同时他还要通过启动宪法修正案来进一步巩固其权力,削弱议会的作用,他被赋予的权力超出任何民选总统”。格鲁吉亚“玫瑰革命”一周年后,曾冲在革命前线的格鲁吉亚青年律师协会主席蒂娜·希达舍丽彻底失望了。

与美政客私交甚密

然而就在一年前,人们还在为“米沙”(萨卡什维利的昵称)狂热,对他充满了不切实际的期待。

2003年11月2日,首都第比利斯寒风凛冽,当时的格鲁吉亚经历了苏联解体的痛楚,经济低迷的彷徨,执政八年、有“高加索银狐”之称的时任总统谢瓦尔德纳泽(Eduard Shevardnadze)已经让人们厌倦,且民间流传着各种对他不利的传言。

刚刚在议会选举中失利的萨卡什维利,以选举结果与民调数据不符为由走上街头。当时37岁的他符合民众所有美好的期待。他履历清白,风度翩翩,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还有个美丽的荷兰妻子。他此前在谢瓦尔德纳泽的亲自提携下,33岁就当上了司法部长,那时第比利斯的年轻人都以成为他的“粉丝”而自豪。

然而更关键的是,他私底下与美国时任总统小布什、美国时任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拜登、美国资深参议员麦凯恩等私交甚笃。他比当过前苏联外长的谢瓦尔德纳泽更加亲美,也更得美国政客的欢心。

自从开始反对自己政治上的引路人──谢瓦尔德纳泽后,萨卡什维利每次在公众场合露面都会拿一枝鲜红的玫瑰,引起了支持者的广泛效仿。因此,他领导的这场街头夺权运动后来也被称为“玫瑰革命”。

当时俄罗斯《生意人报》驻第比利斯记者写道,“当萨卡什维利登上舞台后,我看到了一位有魅力的领导者。人们甚至不明白他在说什么,也对他说什么根本不感兴趣,但他的每一句话都能引起民众的喜悦。”当时就连街头执勤的警察也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冲记者说,“米沙是对的”。

仗西方撑腰 强闯议会夺权

2003年11月21日,在手持玫瑰的萨卡什维利带领下,数千名示威者冲入了格鲁吉亚议会。尽管他们在议会选举中失败了,但他们拒绝承认结果,因为这不符合他们认定的民调。示威者有恃无恐的更主要原因是,他们身后站着美国和整个西方社会。当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已发表声明,公开指责这次选举违反民主原则,明确对格鲁吉亚反对派表示支持。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甚至亲自给谢瓦尔德纳泽打电话,劝其放弃总统职务。更令谢瓦尔德纳泽尴尬的是,当时急于修复与西方关系的俄罗斯也动摇了,尚未认清西方真面目的俄外长伊万诺夫来到第比利斯,劝谢瓦尔德纳泽全身而退。此时,纵横政坛多年的“高加索银狐”已经没有选择了,即便他还是合法的民选总统。

示威者们在“亲爱的米沙”的号召下围着议会大楼守夜,他们在广场上打起篝火载歌载舞,广场大屏幕一遍遍播放着他们闯入议会大楼的违法“壮举”。他们很清楚,在西方大国和俄罗斯都已默许的背景下,他们的“胡闹”必将被全世界原谅。

谢瓦尔德纳泽卸任时,看着自己一路提携上来却最终站在对立面的萨卡什维利,他轻轻地说了一句“你们现在可以承担起领导国家的责任了”,然后就离开了。10年后的2012年,看到萨卡什维利执政给格鲁吉亚国家和人民造成的巨大伤痛后,谢瓦尔德纳泽在采访中对自己当年在压力下交权的决定后悔不已:“萨卡什维利并没有解决格鲁吉亚的根本问题”,“我当时别无选择,只能被迫辞职。现在我要为当年将权力交给他,向格鲁吉亚人民一千次地忏悔。”

盲目亲西反俄 外贸损失惨重

背离与俄罗斯国家和民间友好历史传统,不顾两国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转而积极向西方靠拢,是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后的必然选择,这也是西方支持新领导人上台所得到的“报酬”。格鲁吉亚也不例外,萨卡什维利上台后立即任命法国籍格鲁吉亚侨民祖拉比什维利为外交部长,任命美国军事学院毕业的卡帕纳泽为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全面向西方看齐。他与“橙色革命”后上台的乌克兰总统尤先科东西呼应,在西方支持下于2005年12月初成立了旨在抵御俄罗斯影响的“民主选择共同体”,联合外高加索、波罗的海沿岸,及黑海沿岸的9个国家共同打造绕俄罗斯西部和西南部的一个反俄火环。欧安组织、北约、欧洲委员会等组织纷纷派代表出席捧场。

然而,与众多独联体国家一样,格鲁吉亚无法改变与俄比邻而居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现实,反俄的国家战略反而在相当程度上压缩了经济外交空间。未能杀敌八千,反而自损一万。

格鲁吉亚葡萄酒曾是苏联国宴上的珍品,也是该国销往俄罗斯的最大宗出口产品。2006年,俄罗斯卫生部宣布禁止从格鲁吉亚进口葡萄酒,且一禁就是10年。根据格方统计,此举对该国葡萄酒行业造成沉重打击,相关行业失业率高达70%。很多在格鲁吉亚投资建厂的西方企业也同样损失惨重。

2007年末,过去的盟友再次发动街头运动,将矛头指向总统。靠街头革命上台的萨卡什维利很清楚,没有西方的支持,街头革命只是一场无根的闹剧。他以“恢复首都交通”的理由亲自签署了驱散集会的命令,508名示威者被送进了医院,还有一个名为“伊梅季”的电视台被勒令停播。

政治豪赌 与俄五日战争惨败

2008年8月8日,也就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萨卡什维利开始了其任内最大的一次豪赌。他派军队向两个名义上属于格鲁吉亚,但实际完全自治的两个共和国(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发起进攻。结果众所周知,俄罗斯利用萨卡什维利政权的失误,抓住时机打了一场漂亮的局部战争,正式支持这两个自治共和国独立。五日战争期间,当萨卡什维利听到空中传来俄军直升机的声音时,扑倒在保镖身下的狼狈之相至今令人难忘。格鲁吉亚遭受重创,彻底失去了解决国内分离状态的可能,更让他失望的是,西方国家并未向派军支援,选择了口头支持、袖手旁观。

高加索和平研究所的著名学者扎卡耶什维利指出,在治国战略上,萨卡什维利毫无章法,所有的行动都是为了完成短期战术任务;在人事政策方面,萨卡什维利更看重对他个人的忠诚度而不是能力和专业性;在最关键的领土问题上,萨卡什维利缺乏战略思维,一败涂地。“萨卡什维利政府尽力使格鲁吉亚具有一个现代民主国家的外观,但最终(国家)就像那些外表粉饰得很好看的破房子,外表亮丽,里面却腐烂不堪”。

图:俄格2008年的五日战争中,一格鲁吉亚人为死去亲人痛哭路透社

沦无国籍人士 流亡近两年

2012年,萨卡什维利在“专制倾向和选举舞弊”的指责声中黯然下台。他在格鲁吉亚声名扫地,且被宪法禁止其谋求第三个任期后,于是将眼光转向了正在酝酿着另一场“颜色革命”的乌克兰。2013年末,他跑到独立广场向乌克兰人传授自己的斗争经验,呼吁年轻人像他当年那样去占领政府大楼,占领议会。他后来还在美国《华盛顿邮报》上发表文章,宣称乌克兰应为俄罗斯做出示范,成为经济增长和民主改革的典范,就像“西柏林成为东柏林人民的灯塔一样”,全然不顾乌克兰人均收入不足俄罗斯半数。

在所谓的“乌克兰亲欧盟示威运动”胜利后,萨卡什维利成功在异国开启政治生涯“第二春”,他被新上台的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任命为乌南部要地敖德萨州州长。

但很快两人闹崩了,萨卡什维利2016年11月宣布辞职,组织起新政党,有意竞选总统大位。作为回击,波罗申科2017年7月剥夺了他的乌克兰公民身份。而他此前为了在乌克兰继续从政,主动放弃了格鲁吉亚的公民身份。在乌克兰新总统泽连斯基今年5月重新给予他国籍前,萨卡什维利近两年时间一直是无国籍人士。

在这两年间,他一度强行踏入乌克兰境内,声称要讨回国籍,最后被警察赶至第三国波兰,宛如一场闹剧。萨卡什维利又希望重回故乡,但格鲁吉亚当局坚决拒绝,并指出他属于“潜逃”状态。格鲁吉亚检方2014年起控诉他多项罪名,包括2007年的镇压和平集会;非法闯入伊梅季电视台;非法没收商人帕塔尔卡齐什维利的资产;2005年组织殴打议员格拉什维利;故意隐藏2006年银行家吉尔格夫利亚尼的死亡真相;以及2009年至2012年非法挪用500万美元国家资金。第比利斯法庭最终于2018年判其三年监禁。一旦萨卡什维利回国,就会立即被投进大牢。

虽然他2019年时见风使舵,及时投靠了泽连斯基,也因此重新获得乌克兰国籍。但萨卡什维利在该国已是臭名昭著,他当年在基辅街头号召乌克兰人起来反对波罗申科的时候,就有民众冲他喊:“你搞坏了你的国家,你还要来搞坏我们的吗?米沙,请你走开!”

作为一名职业政客,萨卡什维利说过很多蛊惑人心的话,亦真亦幻,如雾如电。但有一句话相信是他的肺腑之言:“‘玫瑰革命’使格鲁吉亚认识到,发动一场革命远比改造一个失败的国家要容易得多!”

相关内容

v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