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医在美国

奚定一中医师是已故中国江南名中医叶熙春的关山门学生和已故中医丁筱兰的学生。他得到了老师的真传,学有渊源,医德高尚,行医四十五年,
正文

失眠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2005-11-07 00:17:29) 下一个
    不寐一症,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头痛、眩晕、心悸、健忘等症同时出现。经曰∶“胃不和则不安也”的记载。又曰∶“虚劳虚烦不得寐”。书曰∶“不寐症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宇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一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不足耳。有邪者多实,无邪者皆虚”。其因颇多,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心胆气虚以及胃中不和等因素,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不寐。
 
    思虑劳倦太,过伤及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神不守舍。脾伤则食少纳呆,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虚,不能上奉於心,以致心神不安,书曰∶“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眠”,又曰∶“思虑伤脾、脾血于损、经年不寐”。可见心脾不足造成的血虚会导致不寐。
    阳不交阴,心肾不交。身体虚弱或久病之人肾阴耗伤,不能上奉於心,水不济火则心阳独亢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炽不能下交于肾,心肾失交,心火亢盛,热扰神明,神智不宁,因而不寐。书云∶“真阴精血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矣”。
    
    阴虚火旺,肝阳扰动。情志所伤,肝失条达,气郁不舒,郁而化火,火性上炎,或阴虚阳亢,扰动心神,神不安宁以致不寐。
 
    心虚胆怯,心神不安。决断无权,遇事易惊,心神不安亦能导致不寐。书云∶心赡俱怯,触事易惊,梦多不祥,虚烦不寐,此属体虚心胆素需,善惊亦恐,夜寐不宁,亦有因暴受惊骇,情绪紧张,终日惕惕,渐至心虚胆怯而不寐者。书曰∶“惊恐伤神,心虚不安”,不论因虚、因惊,二者又往往互为因果。
    胃不和卧不安。肠胃受伤,饮食不节,宿食停滞,为痰热,壅遏于中,疾热上扰,胃气不和,以致不得安寐,如“脉数滑有力不眠者,胃中有宿食,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也。    中医治疗当以辨证论治,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原则。虚者补其母,益气养血,滋补肝肾。实者泻其子,消导和中,清火化痰。实症日久,气血耗伤,亦可转为虚症。虚实夹杂者,应补泻标本兼顾为治。
 
              《实症》

    1.肝郁化火—不寐,性情急燥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治以疏肝泻热,佐以安神,方予龙胆泻肝汤加减。

    2.痰热闪扰—不寐,头重、痰多、胸闷、恶食、嗳气、吞酸、恶心、心烦、口苦、目眩、苔腻而黄、脉滑数,此症多因宿食停滞,积生痰,因痰生热,疾热上扰则心烦不寐。因宿食痰湿壅遏于中,故而胸闷。清阳被蒙故头重目眩。痰食停滞则气机不畅,胃失和降,故证见恶食、嗳气或呕恶。蹄腻而黄脉滑数,均为痰热,宿食内停之症,治以化痰、清热、和中安神。方予温胆汤加减。痰热重大便不畅者,可用黛蛤散、礞石滚痰丸,降火泻热,逐痰安神。
 
              《虚症》

    1.阴虚火旺—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呜、健忘、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口干津少、舌红脉数.肾阴不足,不能上交与心,心月于火旺、火性炎上、虚热扰神,故心烦不寐,心悸肾不安。肾津亏耗,髓海空虚,故头晕、耳呜、健忘。腰腹失养,则腰酸。心肾不交,精关不固,故梦遗。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治以滋阴降火、养心安神,方予黄连阿胶汤加减。

    2.心脾血虚—多梦易惊、心悸健忘、头晕目弦、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心主血,脾为生血之源,心脾亏虚,血不养心,神不守舍,故多梦易醒,健忘心悸。气血亏虚,不能上奉于脑,清阳不生,则头晕眩。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精神不振,四肢倦怠,脉细弱,治以补养心脾以生气血。方予归脾汤加减。

    3.心胆气虚—不寐多梦、易於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脉眩细,心虚则心神不安、胆虚则善惊易恐,故多梦易醒,心悸善惊,均为气血不足表现,治以安神定志丸,酸枣仁汤加减。此外,若病後虚烦不寐,形体消瘦、舌淡脉细、神疲乏力,治以归脾汤。病後血虚肝热不寐者,用琥珀多寝丸,若心肾不交,虚阳上扰,可用交泰丸,取引火归元之意。
 
奚定一中医师咨询电话∶626-821-0626
诊所地址∶733 W. NaomiAve.,#M, Arcadia, CA 91007
网址∶www.jcherbstore.com or http://spaces.msn.com/members/jcherbstore/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