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语不惊人死不休 做回义工就泪流 待到子女爬上墙头 顺势倒下装死球

(2017-07-01 16:54:48) 下一个

文学城子女教育群IXL网上学习2017年的团购,前后一个月,今天终于搞定了。

现在不是流行大数据么?神经网络deep learning什么的,其实都是几十年前的老玩意儿了,不过是现在技术进步了,过去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可以试一试搞一把了,新瓶装旧酒而已,关键还得有数据,不然就是发神经了。
前后一个月的功夫,咱数据也积累了不少,一起来分析一下:-)

第一次搞团购,肯定有瞎折腾的地方。
在微信和网上发通告,Email和微信回复要报名的家长有143人。
一周后确认的有128人(折腾,交钱不就得了?)
为方便用户,可以PayPal或者微信红包。一周后付款的有101人。但陆陆续续有家长不打招呼就给你汇款,一直到昨天还有人这么做,哪怕我说都满了。最后付款的有117人。

付款的人里,只有38人在PayPal Note里完整提供孩子和家长的信息,大概有1/3的比例。
付款的人里,提到“谢谢”俩字的,有47人,差不多2/5的比例。前面38个提供完整信息的家长,全都在PayPal Notes里提到了谢谢。

为什么要这么在乎谢谢呢?
因为---累。

哥命不好,还没实现财务自由,白天得打工挣饭钱,这赔本还赚不到吆喝的买卖,只能靠晚上和周末挤时间来忙乎。
偏偏这几周又是工作最忙的时候,原来的项目走进了死胡同,整个组都要关张了,整到一新方法,得证明给老板看它的光明前途。白天晚上都生活得这么充实,哥两头都做到了,但这脾气也变大了。

因为什么样的人都碰到了。

开始的时候,人家就是汇款,屁也不放一个,笑笑、摇摇头就算了。

做着做着就想: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他们。后来就想“恶作剧”一把,看到PayPal来的Email,就回复家长说:You haven't say thanks yet。一共有大概40次(or 41?whatever)。
结果有21位家长回复说:谢谢。
15人没有回音。

剩下的四位是比较奇葩的。
一位回复说:It's not done yet。呃,好吧,俺继续努力。
一位回复说:Why? 我威胁说:Sorry I'll drop u. 几分钟后人回复说:Thank you。
一位回复说:Will do。---聪明,我还不能把你咋地。
最后这位回复说:So what? 当时看到这里,再也没忍住,脑子里那个F word就完全是不由自主地蹦出来了,这辈子第一次,脑子和嘴巴同步地回响着这个词儿,把这位家长好好地问候了好几分钟。
完了后静下来,一想:So, what? 
他说的没错。
继续吧,一百多双人民的眼睛还盯着你呢,不可能就这么躺倒装死的。

一位家长在微信上告诉我说到国内旅游,没法付款,让我先垫上。我说发红包也可以,美元汇率1:6.7,我只收你1:6.5,好算账。这哥们继续回复说到国内旅游,没法付款,让我垫上。反复几次后明白了:你敢装聋、我就做哑。

另一位家长在微信上说自己没有PayPal账号,也不会发微信红包,一定要寄支票到我的地址。几次反复后我直接拉黑了:在米国生活不会PayPal,有中国的微信又没人给你发红包,两头你都不靠,去死吧。

还有一位PayPal汇款$14,居然是conditional,一查要3个月后钱才到账,而且几毛钱的手续费,还要从这$14里扣。因为是他太太登记的,就立马回复给两口子说:要么重新交钱,要么走人。那conditional的钱,没人愿意碰。结果乖乖交钱了事。

By the way,有近20位家长Paypal的是一email,我这儿登记的是另一个email,IXL那头用孩子的email。做起来真的是很---很爽,是不是?

还有微信上的众生百态,就不一一细说了。

IXL那头,做起来也是一头包。不提了。

“啰啰嗦嗦这么多,你到底想说什么?”看到这里,你肯定会问。“So, what?”

托人办事说声谢,是起码的做人的礼貌。假设能见面的时候你肯定会对我说,那为什么到了网上,就不这样了呢?你那小钱还捏我手上呢,我真贪了,你又能咋地?Payed to your friend --- me, right?
说“thank you”的人,前后全算上的也不过半数。

有两位白人家长,也在团购之列,每次回复必说谢谢。样本数量太小,但按比例来讲,人家是100%。(凭啥是白人?Google人家的姓氏,是欧洲那边的渊源。欧洲那儿没黑人么?我打。。。。。。)

当然,如果有男女、年龄、省份、体重身高相貌喜好等等的更精细的数据,还可以做更个性化的分析,比如什么地方哪个年龄段的开始谢顶胖肚子近视没酒窝不爱洗澡不吃苹果的男生statistically更容易没礼貌,大家以后搞爬梯就别碰他们了,等等等等---白眼狼么。(哭,不就是我么)

当大家抱怨印度阿三们在米国顺风顺水的活得滋润,看到广告电影上面死皮赖脸都得搭上黑哥哥黑妹妹,职场上人家就是minority、而人口不过3%的华人怎么都不算、大家一起在读书和就业的独木桥上拼得死去活来(硅谷这几年都不消停,每年都有华裔高中生不堪重负自杀或者失踪的),看到平日里日本人互相扶老携幼、墨西哥人互相帮衬、大动乱时韩国人一起拿枪保卫自己,你不得想想:人家是怎么搞教育的?这教育二字,得教TA些什么?又育人些什么东西?
至于国内那帮公知大V们阔谈的米国的先进教育理念,你就当是那啥,天天生活在这里的,还不明白么。

做事,首先是做人。
教育,也是同理。

希望孩子将来咋样,先拿镜子照照自己,一般不会走样的。

能耐心看到这里的,家里一定也是有有志青年的。当然有福利:-) tons of free ebooks from techbargains,全是合法的,放心。
http://techbargains.tradepub.com/category/information-technology/1207/

这里大胆预言几句:随着社会进步和手机电脑tablet的普及应用,近视肥胖高血压大肚子大屁股的有痔青年肯定会越来越多,所以呵呵---学医---甭管西式还是中式的,肯定都有前途。呵呵,如果大家都挤着去学医了,俺就让闺女接俺的班,把电脑整坏了再修好:-)

甭管学什么吧,先把孩子们的身体练好了。一起跑步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