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启慧

历史不是封闭的城堡,沉积的墓地,不是只有一个燃灯者,几个仆役,在黑暗中出没的盗墓人。它是永不垂降幕布的舞台,生者和死者一起登场,悲剧喜剧滑稽剧同时上演。我们观看,聆听,从中辨认一切:从台前到幕后,从脸谱到人心。
个人资料
正文

退潮方见裸泳:中国的科技创新为何几度沉浮?

(2016-10-08 18:42:14) 下一个

退潮方见裸泳:中国的科技创新为何几度沉浮?

 2016-10-07 沪部尚书 历史启慧

 

潮水退去,才见谁在裸泳!

   

在前几年进行房屋装修的时候,因为小编是北方人,受不了南方冬天的那种湿冷,于是在购买空调的时候,决定一定要买制热性能最好的,以免自己冬天受苦。在商场挑选空调时,销售直言不讳的告诉小编:目前制市场上热性能最好的只有日本的三菱、大金和富士通三个品牌,而且价格不菲。

 

小编感到愕然:那么多在广告中吹上天的国产品牌,难道没有一个能满足要求的吗?

 

可惜的确如此!

 

创新靠人,更需要制度和文化的基础,唯利是图的市场体制导向产生不了实质性的创新。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向着光明行走时,最不能忘却的是身后浓重的阴影;在未来的征途上,最不能忘却的是脚下曾经扭曲的足迹。

 

建国初期一穷二白,工业基础比比利时还小,连铁钉都要靠进口,毛泽东在27年里把积弱百年的农业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六的工业强国,而远非人们传闻的“国民经济达到崩溃的边缘”。

 

曾经的“东亚病夫”,以小于比利时工业规模的工业开始,却以世界上6个最大工业国之一的姿态出现。

 

1959年,我国超音速歼击机试制成功;1961年,我国第一台激光器诞生;1962年,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当时只有美、英、德、捷克能制造这种机械)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8年,我国第一艘自行研究设计建造的“东风”号万吨级远洋货轮建成;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1970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及导弹驱逐舰下水;1971年,我国第一颗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2年,我国试制成功第一台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

 

这就是毛泽东时代的成绩!

 

美国知名学者莫里斯.迈斯纳曾经这样评论:“尽管曾经在存在着所有这些失败和挫折但是毛泽东时代是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这一结论是不可避免的。”

 

为什么取得这么大的经济建设成就,毛泽东时代仍然贫穷,仍然吃不饱饭。实际上在当时的历史时期,毛泽东必须首先发展国防工业和其他重工业,完成高积累,才能为后来的长期的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而没有着重于人们消费品的发展上,生活的贫穷就成了当时的表象。

 

在毛泽东时代,中国大力发展平民教育,实现了大众教育的精英化,虽然文革十年耽误了,但是一直到2000年左右,国家的教育基本还算公平,穷苦人家的孩子也有翻身的机会。回望当年让无数人诟病的高考,却是当年摆在所有孩子面前最公平的机会。

 

良好人才培养机制使得中国的科技创新成绩斐然。

 

70年代末,中国已经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可以独立设计生产现代工业的几乎所有门类的产品。天上有卫星、大型喷气客机,地上有汽车火车,海里有万吨轮核潜艇,计算机、微电子、家电……,应有尽有。中国在短短20余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科技先进国家,走完了日本近百年的知识和技术积累之路。

 

在毛泽东逝世后,国防科研一停就近20年,大型喷气客机、汽车、微电子等,凡是不能立即产生效益的项目纷纷下马,“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再次占据了科技发展的主导思潮。

 

大批国防建设项目纷纷下马!

 

截至1982年,中国空军总计下马项目31项,其中主要有:⑴、远程轰炸机; ⑵、对地强击机; ⑶、空中优势战斗机; ⑷、大型军用运输机; ⑸、武装专用直升机; ⑹、地空远程、中程、近程导弹。

 

截至1982年,中国海军总计下马原定项目11项,其中主要有:⑴、包括近年来才出来的“093,094”; ⑵、“092G”大型导弹SLV驱逐舰; ⑶、中国早期航母。

 

原计划的歼10战斗机,是在歼9基础上的持续研发。采用大批的当时较为先进的设计。其技术含量不低于同时期出现的美F16A,F15A。而且它是中国早期设计定型的重型制空战斗机。

但是,一声春雷后,被迫搁浅。好在以色列人慧眼识珠!把它拿过去。才侥幸逃脱。

 

航天工业曾经设计并且在西昌发射了1箭多星,DF6型弹道导弹是中国研制的早期最大的3枚搭载弹头。这是中国在人造卫星出现以后,又一次叫美苏震惊的举动。它的出现将是的中国获得与美苏几乎同步的“多弹头”能力,而且它具备了“二次再入”机制。这是美国在1979年才开始引入的。

但是,一声春雷下,它砰然倒地,被作为 “文革产物”肢解,1998年,竟然有人在废旧纸堆里面找到了他的设计原型图纸。上面占满了污秽。

 

如今建国将近70周年,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到底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如对我们的原创文章感兴趣,请微信搜索公众号“历史启慧”,在那里我们分享了更多观点,更多思考)

 

改革开放后,我们在大部分领域放弃了自主创新。企业全面置身于国际分工的底层,被迫沦为了发达国家的装配厂——美其名曰:“全球制造中心”,或曰:“世界工厂”。

 

1997年中国与法国双边贸易中,法国对中国出口的最大宗商品为24架飞机,其总价(约为12亿1千万美元)竟大大超过中国向法国出口的服装、鞋帽、箱包 、玩具、塑料制品、家具及纺织纱线等前十类商品的总值(约为10亿美元)。

 

电子产品、机器设备、精密仪器、民用飞机、汽车以及高级耐用消费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基本被外资所垄断。

 

这种情况一直到1999年,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后,情况才有所改变。

 

在之后的两弹一星表彰大会上,江泽民主席说了一句话:“有些东西,是我们花钱也买不来的。”

 

潮水退去,才见谁在裸泳!

 

改革开放,美其名曰:市场换技术。到头来,市场失去了,技术也没有换回来。而中国的科学技术研究在一片繁花似锦的深渊中挣扎,步履维艰。

 

1955年,新中国就具备了汽车的制造能力,那时的韩国几乎没有像样的工厂,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还在过去,中国的大街上就是万国汽车博览会,而韩国的汽车风靡世界。

 

为短期一时的经济发展,急功近利,目光短浅是祸根。

 

中国企业并没有成为外资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伙伴,在却沦为了外国垄断资本跨国公司的“生产车间”,核心技术被牢牢的控制在外资方手中,我们自己逐步丧失自主研发的动力、信心和能力。

 

在科技创新的困局里面,表面上是技术的落后,是创新能力的不足,实际上最核心的是人才培养和基础学科研究的落后。

 

在国内部分无良学者的鼓吹下,教育开始走向产业化,更有甚者出现了所谓的自主招生,从而打破了教育公平。

 

在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鼓吹下,高等学府里面的考试题目难度逐年降低,学生的基础知识越来越差,从而在中国高等学府里面制造出大量废品。唯利是图的社会导向使得大批高校毕业生去从事来钱快的行业,比如金融、贸易。

 

航空发动机是很典型的传统工科专业,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据说“太行”发动机可能取代L-31,成为歼10和歼15的动力,但是还因为质量问题,造成发动机可靠性的不足,致使中国战机依然严重依赖俄罗斯进口发动机。

 

目前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院士至今只有五人,而且年龄偏大,大师级尖子人才奇缺和后继乏人的局面。位曾经参加过珠海航展的业内人士曾经感慨,现在的年轻人考大学,谁喜欢报考基础数学、基础化学、基础物理、机械设计?由于传统理科和基础工科早已丧失了对理科生的吸引力,中国顶尖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的局面短期内无法缓解。

 

在素质教育的旗号下,中国高等教育的水平江河日下!

 

古人尚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温室里面长不出参天大树。

 

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任正非代表华为汇报发言。任正非直言不讳其迷茫,“华为现在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数学、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学的创新层面,尚未真正进入基础理论研究。随着逐步逼近香农定理、摩尔定律的极限,而对大流量、低时延的理论还未创造出来,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

 

打破这一困境,走出前途茫茫,任正非给出的药方是:坚持科技创新,追求重大创新。

(如对我们的原创文章感兴趣,请微信搜索公众号“历史启慧”,在那里我们分享了更多观点,更多思考)

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如何应对,这是摆在国家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曾经的教训让我们痛心疾首,把责任推在“改革初期没有经验”尚且不能自圆其说,如果还要重演昨日悲剧,那就是民族罪人。

 

核心还是加强教育基础,夯实技术基础、培养基础人才,提高自主研发能力,这需要国家政策层面的引导!

 

国家在体制上出台政策,重视基础研究和基础教育,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平台,而不能再让砖家、官僚和无良学者的铁三角为一些组织和团体代言利益。搞基础研究的要活的比卖茶蛋的有尊严!

 

沉痛的历史告诉每一个中国人,尊样来自于实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