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恋物

不止恋物,还需惜物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这是叔最后一次去筑地市场了!

(2016-06-29 15:43:57) 下一个

 

陪伴东京人八十年的「筑底市场」就要搬迁了。

 

1935年开业的「筑地市场」正名为「東京都中央卸売市場」,面积23万平方米,是日本最大的海产市场。每天有来自全世界的约450个品种,2300吨水产品在此交易,是全日本鱼价的导向标。筑地兴建之前,远在江户时代,大阪的渔民即在江户湾贩卖鱼鲜,算来已有四百余年。

 

「江户名所日本桥」中一派繁荣的鱼市 。日本桥在关东大地震(1923年)中被烧毁后,鱼市移至筑地。▼

随着筑地内市场宣布将于本年十一月迁往丰洲,人们纷纷对这老,旧,脏,乱的市场表达着缅怀和不舍。筑地市场见证了百年来的动荡,战争,重建,萧条和复苏。在日新月异的更迭,速生速朽的浪潮中,这些「永远在那里」的旧事物曾经是令人心安的存在,如今它终究要搬走了。

 

昭和31年(1956年)的筑地外市场。右侧的运河在之后数年被逐渐填平,如今已全无踪际。▼ 

二战期间实行食品配给,很多家庭被疏散至郊区,筑地市场一度歇业,犹如鬼城。一九五四年由于美国氢爆试验导致鱼类污染,市场陷入混乱,大量鱼类被就地掩埋。

 

直到九零年代,随着地铁筑地站开放,餐馆和连锁店的入驻,筑地市场变成了著名的观光点。

 

1990年地铁开通前的筑地市场,还未见如今之喧嚣。▼ 

 

现在的筑地内市场。▼ 

 

白驹过隙,我们早已不再年轻,办公室里的小朋友不知道谁是星矢,也不知道二十年前年我们最爱的柏原崇,还有他那部令我们初识筑地市场的日剧「将太的寿司」。

 

当我为写本文想找一张将太在筑地学习择鱼的图片时,才发现有限的素材是如此模糊不清,虽然往日的种种还历历在目。其实没有一个终端服务器大得过我们的内心吧。

 

「将太的寿司」,稚嫩的柏原和广末如今也已为人父母了。▼ 

 

人们怀旧不是因为过去有多好,而是因为那时自己年轻。叔上周故地重游,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去筑地市场了!

 

新丰洲市场与筑地市场的位置图 ▼ 

 

筑地鱼市分为外场与内场两个部分。外场面向游客开放,贩卖海鲜蔬果,经营食肆。内场是批发海产品的地方,只能是从业人员进入,每天允许一百二十个游客进入观看,不能预约,也不卖门票。

 

场外市场和场内市场(紫色边框区域)的位置 

 

以前五点到达集合点就能得到一个进入席位。今年随着搬迁在即游客旺盛,排队时间一再推前到两点。是的,凌晨两点到两点半到达或可觅得一席。

 

被允许进入内场后,会分得一个马甲,第一拨参观前六十名为黄马甲,第二拨后六十名为绿马甲。之后在游客中心等将近四个小时才能入场。那情形仿佛在蹲狱,疲惫不堪。▼

 

在纪录片寿司之神中出现过的金枪鱼拍卖是筑地市场一大看点,每天五点半东京尚在睡梦中,这里已经人气鼎盛,唱收唱付热闹壮观,充满活力,电瓶车如过江之鲫。

 

凌晨没有公共交通。不是所有出租车司机都知道集合点的这个小房子,尚叔这次遇到的司机把我放到停车场就算完事。筑地市场挺大的,半夜里也没个人,叔奔着亮处走结果就走到了人家仓库。绕了一大圈,问了几个人,才找到这个小房子。到了小房子已经三点十分,排到一一五号了,险些向隅。

 

左上角离地铁站不远的入口就是游客中心,也就是集合地点了。▼

 

这个小窗口就是集合地点。▼

 

不过不要高兴太早,如果看到窗口有这个标志,你就知道:下次趁早。

 

站了一会儿,发现好多人都来晚了。尚叔穿着绿马甲,强压着沾沾自喜的心情,假装满脸遗憾地一一告之:你来晚了,叔简直爱上这个工作了。

 

 

关于进入内市场的几个小问题
 
 

 

内场每天都对游客开放么?

一般每周三关闭,具体日期可查官网:http://www.shijou.metro.tokyo.jp/

 

可以替迟来的同伴check in么?

不可以,只能本人亲自来刷脸。

 

进内场需要买票吗?

不需要。完全免费。

 

是按报到顺序排队观看么?

不是。号码不排顺序。从集合点的游客中心到观看点大约有两百米的距离,队伍松散无序,走在途中还有人拍照掉队什么的,尽量走在队伍前边一些,这样到了观看点就可以站在第一排观看。否则就得站在后边,个头矮的根本看不到什么了。

 

可以拍照,录像么?

可以,但不能用闪光灯和三脚架。

 

来晚了就一定看不到了么?

凡事总有例外,即便是在最讲规矩的日本。叔就发现有个人在兜售马甲,管理人员也没干预,看来是默许的。多少钱不知道,如果你迟到了又真的很想进去,或许靠银子可以弥补一下懊恼。

 

就是这位在兜售马甲。

 

叔所见的金枪鱼拍卖,上百尾蓝鳍金枪鱼即将流入东京大小食肆,如此大量的供应,也不过是数万人的一日之食。▼

 

早晨六点十五分,拍卖结束。最新鲜的蔬果海产开始上市。

 

日本是很有庶民风气的国家。像数寄屋桥次郎这样的米其林三星店,仍然是由六十岁的店长长男每日踩自行车去挑货。

 

两点钟赶过来,逛完内市场已经是早上八点,集市上人流穿梭热闹,仿佛千与千寻中,空寂的街巷顷刻间人声鼎沸。尚叔饿的七荤八素,也顾不上网上的推荐的食肆了,赶紧找个排队短的猛塞一碗鳗鱼盖饭。

 

米花的招牌鳗鱼饭 

 

「筑地」字意填海地,早在德川家康时代就开始填海造地,一度进展困难,直到供奉五谷神像之后,风浪平静下来工程亦得以完成。自此设立波除神社」。另有海老塚(虾的坟),鮨塚(生鱼坟)玉子塚(鸡蛋坟)等供奉食物亡魂的坟墓。

 

在海幸桥门旁边的波除神社

 

在「上天赐予的富饶」和「无能为力的灾害」这二重变奏中,日本人充满着命运的无常感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二零一一年海啸重创岛国,日本人去没有发出任何怨天尤人的情绪,反而感恩:“我们已然从大自然中获取良多。”

 

年前跟老板从多伦多出差到密西加沙,开车时老头忽发感概:四十年了,这条路上的景色一如往日,那时我有一个护士女友,我每周搭乘灰狗去探她……。

 

年轻时的我们总是对新世界充满好奇,我们曾经那么热衷于新技术和变革。有一天,我们忽然发觉诺基亚已销声匿迹,不知几何时微信取代了QQ,世界是越走越快的钟,我们开始跟不上它的步伐。

 

渴望在无休止的日新月异中抓住一些永恒不变的旧事,期盼有一个熟悉的所在永远停滞,永远是张开手臂拥我入怀的故里,这就是乡愁,这就是为何我们对筑地市场如此依依不舍吧。

 

关注大叔的恋物公众号【有关品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