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相的三细六粗

(2016-12-09 09:48:44) 下一个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开示过:有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这三个心的细相后,而次第衍生出六种心的粗相。《大乘起信论》卷1:【以有虚妄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一、智相,谓缘境界生爱、非爱心。二、相续相,谓依于智,苦乐觉念相应不断。三、执著相,谓依苦乐觉念相续而生执著。四、执名等相,谓依执著,分别名等诸安立相。五、起业相,谓依执名等,起于种种诸差别业。六、业系苦相,谓依业受苦,不得自在。】在这段论中,我们看到圣 马鸣菩萨为我们开示说:因为有虚妄境界缘作为前提,所以才有六种心的粗相生起。

    1.虚妄境界缘

    那么到底什么是论中所说的“虚妄境界缘”呢?我们这个能知能觉的心分别的所有境界,无非就是六尘中的境界;而三界中不管是那一个境界,都离不开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乃至十方无量无边虚空中所有的世界都一样,一切的境界相统统都是在六尘之中显现的;六尘境界相的现前,是由于我们的见闻觉知心以及末那识能够接触到这些境界相。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现前观察到我们起心动念所分别的,不外乎是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所构成的种种境界。譬如路旁的红花显示出来的红色色尘,听到高低音声的声尘,尝到食物酸甜苦辣的味尘,嗅到香臭味道的香尘,身体感受到冷热痛痒等触觉的触尘,乃至现前听闻法义内容的法尘,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七转识心所接触分别的六尘境界相;七转识心在接触六尘的同时,会以为所看到的人、听到的车声、闻到的食物香气、尝到的味道、身上所领纳的冷热痛痒等触觉,乃至分辨男声、女声、人声、狗声的不同,食物是否美味等种种法尘上的变化,都是外面真实有的六尘境界。但其实我们的七转识心所接触到的种种六尘境界,都只是由各自独有的真心如来藏所变现出来的;我们的心从来不曾接触到身心外的五尘,而身心外面也没有法尘的存在;只是当我们尚未学习到真正的佛法之前,对于自己从来不曾接触过外五尘、所接触的都是由自己的真心如来藏所变现的内六尘相分境界这个法界中的事实,不曾听闻过啊!由于从来不曾了知这个法界中的实相境界缘故,就会执取自己的七转识心所接触到的、由真心如来藏所变现出六尘中的种种虚妄境界相,是心外真实有的,而且是能够被自己所亲自接触到的外法。然而六尘中的种种境界相,其实都是由真心如来藏所变现的,我们的七转识心并没有接触到外法。从这个法界中的事实来说,我们的七转识心所接触分别的六尘中境界,其实就只是由自己的真心如来藏以身心及外五尘为缘所变现出来的,让我们的这个七转识心能够接触分别的虚妄境界而已啊!由于我们的七转识心缘于自己的真心如来藏所变现的六尘虚妄境界时,会造作分别、贪爱、执著等种种心行,这才有了圣 马鸣菩萨在论中开示的六种心的粗相出现啊!因此我们各自独有的真心如来藏以身心及外五尘为缘,所变现出来而被七转识心所缘的六尘虚妄境界,这个就是圣 马鸣菩萨在论中开示的“虚妄境界缘”。

  在知道了什么是“虚妄境界缘”后,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开始探讨,我们的七转识心,在接触由自己的真心如来藏所变现的六尘虚妄境界缘时,如何因为七转识心的分别、贪爱等种种心行的造作,而有了智相乃至业系苦相这六种心的粗相出现。

  2. 六种心的粗相

  A. 智相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心的第一个粗相:智相。关于这个智相,圣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开示说:“智相,谓缘境界生爱、非爱心。”(《大乘起信论》卷1)这个智相从圣 马鸣菩萨在《起信论》中的开示可知,当我们的七转识心,缘于自己的真心如来藏所变现的六尘虚妄境界而作种种分别时,就出生了分别六尘的智慧。也就是说,因为七转识心具有能够分别六尘的知觉性,依于这个分别六尘的智慧,才会对于自心所现的六尘虚妄境界,生起了贪爱或是讨厌的心行。

  譬如喜欢品尝各种美食的人,当他看到食物时,是因为他先能够分别食物的色泽、味道以及食物的种类、形状等,有这种分别食物的色香味触法等六尘境界的智慧出生后,对于眼前的食物喜爱或讨厌的心行才会在心中生起,而对于喜欢的食物就会乐于品尝,对于不喜欢的食物则兴趣缺缺。我们也常会看到,家人在一起吃饭,对于同一种食物,有的人看到就生起欢喜的心行,认为这是一种美食而乐于品尝,乃至因此而称赞妈妈说:“今日真是煮了一道好菜啊!让人吃了还想再吃。”有人却是生起讨厌的心行,连再看一眼都不乐意,面对满桌的菜肴还会抱怨说:“今日为何都没有菜可以吃啊!”然而不论是自己喜欢的食物,还是看了就讨厌的食物,这种面对食物所生起的喜欢或是讨厌的心行,都是因为不知道七转识心的自己所接触到的食物,其实都只是由自己的真心如来藏藉缘所变现的六尘虚妄境界而已啊!因此就依于分别食物的色香味触法这六尘的境界,这种知觉性,也就是了知食物六尘境界的智慧,而生起了对于食物喜欢或是讨厌的心行。

  由上述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的七转识心,其实都是在自己的真心如来藏所藉缘变现的六尘虚妄境界中见色、闻声、嗅香、尝味、触触乃至了知种种境界中的法尘变动;而七转识心,依于这种能够分别自心所现的六尘虚妄境界的知觉性,才会有喜欢或讨厌的心行生起。这就是圣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所开示的“智相”。进一步来说,圣 马鸣菩萨所开示的觉知心对于六尘虚妄境界的知觉性,这种智相其实就是指我们的七转识心了别境界的慧心所。这是由于我们的见闻觉知心以及我们的末那识,能够接触到六尘境界相,接下去就会产生了知六尘境界相这一种世间的了别慧,所以这个世间了别慧,是讲分别世间六尘的智慧,也就是五别境中的欲、胜解、念、定、慧的那个慧心所,并不是讲佛法里面解脱道或是般若的智慧。

  这个智相既然是七转识心了别六尘的慧心所,也就是七转识对于六尘的知觉性,那么圣 马鸣菩萨在这段论中所说的智相,显然就不会是我们各自独有的第八识真心如来藏衪所拥有的不会六尘万法的本觉性。所以,证知七转识心了别六尘的知觉性,这类七转识智相的人,他们所认为的般若智慧,也就不是真正佛教般若智慧所证的第八识如来藏不会六尘万法的本觉性这样的真实智啊!七转识心对于六尘境界能够加以了别的这种智相,是一切有情与生俱来的,是本来而有,不需要去锻炼或是修行以后才会生起,只是因为果报上的差别,使得各个众生的了别慧,也就是智相,会有比较好或是比较差的现象出现。

    譬如在现代显微镜的观察下,我们可以看到细菌的七转识心,是能够分别药品的触尘、法尘等六尘境界,细菌依于分别药品六尘境界的这个智慧,它就会发觉这个药品对它是有害还是无害,如果是对它有害的药品,细菌会马上远离,这就表示细菌生起了非爱心。由此可知,细菌对于六尘境界同样有了别性,它也是有七识心王所有的智相;只是细菌这类有情,它们分别六尘的智相,相比于动物乃至人类等其他有情众生来说,远远不如而已啊!但不论是细菌还是人类,一切有情的这个智相,都是由于不了解七转识心所接触分别的六尘境界,其实就只是由自己的真心如来藏以身心及外五尘为缘,所变现出来的虚妄六尘境界;而我们的七转识心,就在自己的真心如来藏所出生的虚妄六尘境界上,不断地分别这是我喜欢的境界、那个是我不喜欢的境界,而生起对于虚妄六尘境界的爱、非爱的心行。这就是圣 马鸣菩萨在《起信论》中所开示的缘于虚妄的六尘境界而生的智相。

   B. 相续相

     在谈完了智相后,接下来要说明的是,圣 马鸣菩萨在《起信论》中所开示的心的第二个粗相,叫作相续相。《大乘起信论》卷1:“相续相,谓依于智,苦乐觉念相应不断。”圣 马鸣菩萨开示说,这个相续相是依于第一个智相,也就是七转识心对于六尘境界的了别慧,而有了苦触、乐触觉受的领纳,这个苦触、乐触的觉受-这个念-会相应不断,这个就叫作相续相。

  譬如你刚睡醒的第一个刹那,这第一刹那的觉知心或是眼识等心,都叫作率尔初心;但是率尔初心,并不就是真实心,七识心王的第一个刹那心都是不能了别境界相的,但却仍然是七识心王,而不是第八识心真如,仍然是妄心,所以率尔初心仍然不是真实心。而醒来的第一个刹那,你的见闻觉知心已经触见了六尘境界,但是这第一个刹那的心你还是无法分别,这是因为没有前一个刹那所了别的那个境界相可以作比较;接下来的第二个刹那心,对于境界的了别也还是无法清楚,这是因为所了别的境界讯息还是很有限的缘故;得要等到第三个刹那心,你才能作确定、正确的分别。这是因为在刚醒来的第一个刹那,与第二个刹那的时间很短,见闻觉知心所能获得的境界相讯息还是很少,因此对于刚醒来时所接触到的六尘境界,还无法作很好的分别,所以见闻觉知心才需要第三个刹那的智相来分别。但其实你早上醒来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刹那、两个刹那、五个刹那就能真正的醒过来,都要几秒钟的时间你才会完全清醒,那几秒钟又是经过多少刹那呢?

  又譬如说,在听法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很大的声响出现,这时你会直觉地想要转头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个直觉就是率尔初心,这时的见闻觉知心只是初起或初动念头想要去看,因为是第一个刹那的心,还没有前一刹那同样的境界,也没有后一刹那所缘的境界来和现在这一刹那的境界作比较,因为没有前后刹那境界作为比较,所以直觉心无从分别;这并不是说直觉心没有对六尘境界的分别,直觉心还是对于六尘境界有分别的,因此不可以说直觉心因为没有前、后刹那作为比较,所以无从分别就可以说直觉心是无分别的心。

  直觉心的体性,对于六尘境界还是有所分别的,这就是说直觉心本来就是虚妄的意识心,这个虚妄的意识心是属于分别心的,而这个意识直觉心也不可能透过修行把衪转变成真正的无分别心。而见闻觉知心这种需要所缘的境界前、后刹那作为比较才能完成分别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

  譬如小朋友刚开始学认字时,老师说这个字念“我”,小朋友学著老师发音说“我”。但老师并不确定小朋友是否真的知道,所以会指著“我”这个字再问一次小朋友说:“小朋友,这个字怎么念啊?”当小朋友回答说:“我。”这时老师才能确定小朋友已经知道这个字念“我”。当老师说:“小朋友都很棒,已经会念这个‘我’字了!”小朋友也才能确定这个字念“我”。在小朋友学习“我”字的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不论是老师教导小朋友认识“我”字,或是小朋友确认“我”字,老师的见闻觉知心对于第一个小朋友“我”字发音的境界相,虽然有所了别,还是得要有第二个老师请小朋友念出“我”字发音的这个境界相,才会有第三个老师确定小朋友知道“我”字的境界相。老师的见闻觉知心是由这三个境界相的分别,才能确认小朋友学习“我”字完成。同样的,小朋友的见闻觉知心,也是经由前后三个境界相的分别,才能确定这个字念“我”。因此凡是见闻觉知心现起后,都必定有了别境界的心相,也就是智相的生起。这个前、后多刹那了别境界的智相,因为是一刹那又一刹那不断地现行运作,所以就有依这个智相刹那不断现行运作的相续相出现。这种相续相,是在见闻觉知心出现时会与觉知心相应的了别慧,而这个了别慧出现时,觉知心就会对于所接触到的六尘境界生起喜欢或讨厌的爱、非爱心行,因此就会有苦觉受、乐觉受的念相续不断地现行。

    众生依于这个智相,因此就有了苦触、乐触的觉受领纳;这个苦触、乐触的觉受,这个念会相应不断,这个就叫作相续相。譬如在路上看到一朵花很漂亮,这时心里就会想说:“这朵花真美,多看一下吧!”甚至会盯著花看一两分钟的时间,这就是觉知心与乐受的念相应而相续不断现行的乐觉念相续相;相对地,如果看到一盆美丽的花被人破坏,心中或许会生起这样的念头:“这么漂亮的一盆花,到底是被哪个人恶心地破坏了呢?”这个就是觉知心与苦受的念而相续不断现行的苦觉念相续相。这都是由于觉知心能够了别花等六尘境界的智相,所以生起了喜欢或是讨厌的心行,然后随著智相刹那不断地现行运作,对于花等六尘境界上的变化,觉知心就有了分别苦或是乐的觉知,而对于这个苦、乐、不苦不乐的觉知,觉知心会有一段时间是延续不断的。因此这个苦觉、乐觉、不苦不乐觉与觉知心相应的全部过程,就是圣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所开示的第二个心的粗相:相续相。换句话说,当有情的见闻觉知心现起了,就一定会在六尘境界中产生对于境界的了别慧,也就是智相;依于这个智相而有了苦觉念、乐觉念的相应不断,这个相续相也就因此而现起了。当相续相现起了之后,这就表示觉知心必定是与苦觉念、乐觉念相应不断,这就是圣 马鸣菩萨在《起信论》中为我们开示的“相续相,谓依于智,苦乐觉念相应不断”的内容啊!

C. 执著相

    在为大家说过智相、相续相这两个心的粗相后,接下来要为大家说的是第三个心的粗相:执著相。《大乘起信论》卷1:【执著相,谓依苦乐觉念相续而生执著。】这个执著相,就是说依于觉知心的相续相,而有了苦觉念或是乐觉念相应,因此产生了苦觉受或是乐觉受的心行相续不断,而相续的结果就会产生了执著。譬如对于乐相有执著的缘故,听到喜欢的歌星要来附近表演时,心中就会想:“就算是请假排队,我都一定要买到票去现场看他的表演!”这就是对于乐相生起了执著的执著相;若是买不到票,心中就会感到难过,甚至还会想说:“下一次我一定要漏夜排队买票,非要听到他的现场演唱不可!”这就是于苦相生起执著的执著相。若说细一点的执著相,就譬如看到一盆花,这盆花的韵味是你所不喜欢的,你就会想说:“唉呀!这花怎么插得这么难看呢!”所以你就会一直在那里观察、分析这盆花为什么会插得这么难看的原因,这也是一种执著相,并且是与苦觉念相应的执著相。相反地,若是你喜欢这盆花的韵味,就会想说:“这花插得真好啊!好想照样来插一盆放在家中好好欣赏。”这就是与乐觉念相应的执著相。

  这就是说,不论苦觉念或乐觉念的产生,都离不开觉知心对于六尘境界的了别慧所生起的喜欢或讨厌心行的智相;又因为这个智相的相续不断,所以对于花草树木等一切六尘境界,因为欢喜而生起的乐觉念相应心行,或是因为讨厌所生起的苦觉念相应心行才会相续不断,正因为喜欢或讨厌的心行相续不断,才会有苦觉念或乐觉念相应的相续相现起;因为有相续相,所以这个苦觉念或是乐觉念相应不断的这个执著相才可以存在。因此这个执著相必须要有智相,也必须要有相续相它才可以存在,如果没有智相,你将完全没有见闻觉知。譬如盲人无法如同眼明之人能够分别种种的色彩,所以对于世界名画等色尘境界,就不会因此而生起喜欢或讨厌的心行,那又怎么可能生起执著呢?如果是没有相续相呢?你也没有办法在那里作详细的分别、观察。

  譬如某甲喜欢某一个画家的画作,当他看到这位画家的画作时,某甲就会有乐觉念相应的心行生起,这时他就会想要多看看这画一眼,乃至于多欣赏一阵子;反之,某乙则很讨厌这位画家的画风,所以每当看到这位画家的画作时,就会有苦觉念相应的心行生起,看到的时候就生起讨厌的心行,所以连多看一眼都不想啊!这些都是由于有了能够分别画作的了别慧,而生起喜欢或讨厌的心行所产生的苦觉念或是乐觉念相应的相续相,随著苦觉念或是乐觉念的念相续不断地现行,因此就产生了苦觉受或乐觉受的念相续不断地现行,因此产生了觉受心行的相续不断,相续的结果就会生起喜欢或讨厌这个画作的执著,这个执著相也就生起了。因此有了智相也有了相续相,执著相就可以延续不断地生起。

  D. 执名等相

     在说明完执著相后,接下来为大家说明第四个心的粗相:执名等相。《大乘起信论》卷1:【执名等相,谓依执著,分别名等诸安立相。】执名等相就是说依前面所现起的智相、相续相、执著相这三个相,产生了名等等的执著。这个“名”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说,依你所见闻觉知的六尘境界,生起的各种名相。譬如空手道、花道、茶道等都会有种种流派的分别,而这些流派的名称,就是一种名执著相,而这个名的执著相,当你见到的时候它就会生起,除非你从来没有熏习过这个名的相。譬如从来没有学过英文单字的小朋友,当他看到英文单字A时,就不会说这个字是A;如果对象换成是外国小朋友,因为在日常生活里常常他都会使用到英文单字中的种种名,所以对于英文单字这类经常使用的名词、名言,因为熏习得很习惯啊,所以当他一见到英文单字A时,就会说这个是A、那个是B,英文单字中的A、B等名词等名相就会马上出现了。

  又譬如说,学佛的人不依照全体佛法实际上的内涵与阶位来判教,而喜欢分宗分派,并以宗派的门户之见来批评他宗的法义不究竟。这种现象最常见到的就是假传佛教等弘传者,他们自称是佛教,却将修学双身法中的男女,男的就称为佛父,女方就说为佛母,并说这双身法是悲智双运的,让无知的人信以为真,而乐于共修,这会让人下堕三涂的双身邪法,这就是名相上的执著相。只是假传佛教等人,他们所传的佛法其实根本就不是真正的佛法,全部都是外道法,也与佛法无关.

  这就是说,人对于表义名言,譬如黄菊就代表黄色的菊花,这两个字或是声音就代表那个菊花,这就是表义名言;这种名相上的执著,这样的名言习气是很难转变的。譬如一个人看到菊花,菊花这个名相立刻就在心中出现了;只有久修行的人,看到就只是看到,而保持在只是“触”的阶段,名相不会出现,这就表示他对于世间法上的执著性更轻了。

  接下来要谈的是,另外一种的执著名言,就是显境名言与“名”相的执著。显境名言就是说,依于前面所说的这个智相、相续相,产生了能够显示那个境界的觉知,这个显示境界的觉知,就是唯识学上所讲的显境名言。因为这一切的名言以及一切的境界相,都是依这个觉知而有的,如果没有这个觉知性,一切境界就无法现前了,一切语言上的名相也就会跟著都不现前。所以说一切名言都是因为这个知觉性而显现的,因此这个觉知性就是显境名言,所以觉知性并不是真如佛性,只是显境名言罢了,唯识学上已经有很清楚地认定了。

  假使有人执著六识心在六尘中所有的觉知性作为佛性,这其实是执著六识心所拥有的见闻觉知性是佛性,如此认妄为真,这也是执名等相,因为已经落在名色中的名了。执名等相在佛法的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上面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执著自己色阴以外的四阴,受、想、行、识这四阴都是“名”所摄的法。我们的色身就是色阴,名就是受想行识,两者合起来就称为名色。因为有色阴以及色阴所显示出来的法相,又因为有显境名言的见闻觉知性,所以就能离开语言文字而分别种种法,乃至学会语言文字以后,再以语言文字来分别种种法,说这个叫作受、那个叫作想、这个叫作行、那个叫作识,四阴“名”的安立也就出生了,所以这四阴也都是“名”。因为有了这四阴“名”等想法的安立,因此产生了执著分别,这个也叫作执名等相。

 E. 起业相 

    在《起信论》中,圣 马鸣菩萨开示这个执名等相,说它是:“谓依执著,分别名等诸安立相。”名……等为什么是安立相呢?譬如说,众生的妄心本来没有名,也没有所谓的受想行识,但是为了方便说明而安立这个法叫作眼识、那个法叫作意根,这些都是依于名而安立诸相,所以叫作名相。所以名相并不是只有指称名词,有时候名相就是指我们的受想行识的全部法相,这个叫作“名”的“相”。这就是说因为有无明业相,而引生了七转识不断现行;七转识现行以后,就有了在我们心中的境界相出现;境界相出现之后,就有了觉知境界相的分别慧出现;又因为分别慧的苦乐觉念相续不断,就产生了种种执著,然后就开始执著能见闻觉知的自我,而安立色受想行识等名相,接著就会生起了业相。

  那业相又是什么呢?《大乘起信论》卷1:【起业相,谓依执名等,起于种种诸差别业。】圣 马鸣菩萨在论中开示说,业相的生起是依于执著名等,才会生起了种种不同的差别业。依执名等,就是依于我们的显境名言,也就是受想行识以及见闻觉知的那些体性,并且同时依于所执著的一切名词法相,然后就会产生了种种的差别业。最简单的差别业就是心里面开始打妄想,出现了语言文字而在心中自言自语:“这条人行道又直又宽,路边的店面又多又整齐,走起来真是舒服!”这种心动了就是一种业相,这是轻的业相:心动了!为什么说它是业相呢?因为你心动了,就表示你的意业已经出现了,行苦就已经存在了,所以心动了就是业相。

  再粗一点的业相,就譬如说:“某某师兄,你这幅佛像画得真是庄严,我也想学一学,能不能教教我呢?”这个口业就出现了。所以说因为有前面的智相、相续相、执著相以及执名等相这四个心的粗相,然后业相就会生起了;业相生起了后,就会有种种的差别业啊!这就是由于智相、相续相等诸相辗转所出生的种种业。又譬如今天你看到一个小朋友,他帮助老婆婆过马路,心中很欢喜,就对著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棒,懂得帮助老婆婆过马路啊!我要请你们的校长表扬你这个热心助人的善举,让更多小朋友也跟你一样喜欢帮助别人。”这也是由智相、相续相等诸相辗转出现了爱语的业,这也是业相。所以业相就是依于前面的智相、相续相、执著相以及执名等相这四个相,而延续产生出来的。

F. 业系苦相

    在解释完了起业相后,接下来为大家说明的是心的第六个粗相,也就是最后一个心的粗相,名为“业系苦相”。《大乘起信论》卷1:【业系苦相,谓依业受苦,不得自在。】这是说由于有业相,接下来就会有业系苦相的出现,也就是说,因为这个业相造作出来以后,你就会依于这个起业相而受苦,不得自在。譬如你不喜欢某甲的插花,随口就说:“某甲插的花不好看啦!”结果这话传出去以后,每次见到某甲,他就不给你好脸色看,那你就每次受苦,这是因为造作了评论他人的口业而受苦,这就叫作业系苦相。又譬如小朋友帮助老婆婆过马路,回家后说给妈妈听,妈妈听了很高兴,为了奖励小朋友,特别买了一盒他最喜欢的冰淇淋给小朋友吃;但当小朋友冰淇淋吃完后,他就会想说:“下一次不知道妈妈什么时候还会再买给我吃?”苦受就随之生起了。小朋友因为造作了帮助老婆婆过马路的善业,而吃到妈妈奖励的冰淇淋,最后还是因为期待下次再吃到冰淇淋而生起苦受。这就是说,小朋友因为随后所造作的贪爱冰淇淋这样的意业而受苦啊!小朋友依于这个贪爱冰淇淋的业相而受苦,这也是一种业的系苦相。

   

3. 三细六粗之总结

   圣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开示的智相、相续相、执著相、执名等相、起业相以及业系苦相这六种心的粗相解说完毕,接下来我们要看的是圣 马鸣菩萨为这三细六粗所作的一个总结。

 A. 常与无常

   《大乘起信论》卷1:【是故当知,一切染法悉无有相,皆因无明而生起故。】这个就是说,从三界中来观察,一切染污有漏的法本来都没有不坏相,统统都是会坏掉的,所以一切染污的法都是无常相,因此当观察到自己有染污心的时候,这时该作的事并不是自责后悔或是恐惧害怕,应该是继续观察并加以思维整理。当你思维观察整理清楚以后,你就会发觉:“原来这个染污心也是无常相,它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并不需要恐惧,因为它是无常的。”正因为染污心是无常的缘故,依附于染污心而有的种种染污法也都是会坏掉的,也会过去的,所以我们才可以转变成清净心,而生起清净法来;因为无常,我们才可以将自己的染污心转变成清净心;所以无常,倒变成了是一件好事啦!譬如说,你路上不小心踢到一颗大石头,当时感觉到脚很痛,这是一种苦相;但是当你念头一转,想到这痛觉今天就算不过去的话,明天也会过去,因为它是无常的,所以终究是会过去的。虽然你正在痛的时候,实在很难忍受,但是却能够依著无常观,而让心不会一直注意著痛觉,所以也就渐渐地不会痛得像原来那么厉害了。这就是说,心就会开始渐渐安定下来了,所以说这个无常观是好的。

  同样的,乐相来的时候也是一样。譬如说你因为怜悯心,所以向路旁卖彩券的身障人士买了一张彩券,本来只是心生慈悲想要帮助他,并没有想要中奬,结果一刮不小心就中了头奖,这一下子,你心里就乐起来了;这时你要想说:“这个快乐它一定会过去的,虽然头奖奖金还在,可是明天就不会像今天那么快乐了,可能到了明年我回想起来,反而会觉得很习惯啦!所以一点乐也都没有了。”所以这个快乐它也是无常啊!或许你听了心里会想说:“可是钱还在啊!心中总会有一丝丝的乐存在,何必一定要生起无常观,来浇自己的冷水呢?”这种对于乐觉受的执著,始终还是会在心中生起;这时你可以想一想:“就算是这些钱今世都没有花掉,保存得好好的,将来舍寿后,还能继续保有这些钱财吗?”所有的钱财,都没有办法带到未来世去啊!乃至今世的眷属、色身等,也都带不到下一世去,所以临命终时,心中就不会觉得舍不得今世的财产,或是离不开今世的亲人眷属,乃至于恋恋不舍今世的五阴我等。也就是说,你就不会被今世的色身、眷属、钱财等五欲,乃至于五阴的自我所绊住,那不是走得很自在吗?这样一想,你就会想到说:“这个无常观还真是好啊!”因为你在临命终前,早就了知了钱财无常、眷属无常、五阴无常,所以无常观是好的,无常也是好的。

  但是对于我执很重的人来说,无常并不好,因为他会想说:“我想要的是长命百岁,最好是能够永生不死,无常就是说我会死,所以我不想听到无常、无常观。”对于这类我执很重的人来说,不管他病得多么痛苦,他都想要活下去,因为他会想说“好死不如赖活”。但事实上对很多人来讲,他们喜欢的其实是无常,如果告诉他说:“你保持现在的发型,永远都不可以改变。”一个月后或是两、三年后,他心中就会想说:“这个发型都不能变一下,老是同一个样子,这种‘常’有什么好呢?”他就会很讨厌现在的这个发型,所以很多人喜欢的是可以随著心情的变化、观念的改变来改变发型,而这些改变不正是无常吗?正因为可以变来变去,具有无常的体性,所以众生才会喜欢啊!

  其实大部分的众生都是喜欢无常的,只是他们都是希望在某一种“短暂常”的情况下永远有“无常”的变化。譬如众生总是希望:“我这个色身是常不坏灭,永远像现在一样健康年轻。”虽然众生希望这个色身是常,同时却又要在这个常的色身中可以随自己的意变来变去。譬如涂抹各种的保养品,就是希望皮肤能够变得更白一点;像这样,一方面希望色身是“常”当中,却又有种种随自己意思变化的“无常”存在,这样的色身常众生才会喜欢啊!众生不会喜欢永远的常,也不喜欢永远的无常,总是喜欢常中带有无常、无常中带有常,可以随自己的意思作种种的改变及变化。但可惜的是,众生所希望的那个“常”,没有办法永远真正的常。而染污的法,也是像这个道理一样,从无量劫以来它一直存在著,它也不可能是常,到最后你都会把它们断尽,这个就是菩萨们追随著 佛的脚步所次第进修的佛菩提道啊!而这个染污的法全部断尽以后,就变成了无漏的有为法,最后成就“有生”而“常不坏灭”的清净法界、佛地的四智心品,也就是成佛了,而能够利乐众生永无穷尽啊!

 B. 佛菩提道与二乘解脱道

    但是纯无漏的有为法,因为是纯净的,所以那是究竟解脱──佛地色身境界,称为解脱色,这与二乘人灭除一切色法,而灰身泯智入于无余涅槃,不再出现于三界中利乐有情的无漏无为法,两者间是完全不同的。二乘圣人,这种灭一切色的二乘法,那是无漏的无为法,是二乘人所修的二乘法,所以阿含部的《央掘魔罗经》中说:【虚空色是佛,非色是二乘;解脱色是佛,非色是二乘。】(《央掘魔罗经》卷2)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 佛把一切的色法、有为法转变成究竟无漏的有为法,永远不取无余涅槃,永远也不入无余涅槃中安住,所以诸佛都是住于无住处涅槃,也就是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因此诸佛恒有一切无漏的有为法现行,生生世世不断地在人间、在天界示现应身、化身度众,这是佛菩提道与二乘解脱道,在现象界上显示出来最大不同的地方啊!

    至于佛菩提道和二乘解脱道,两者在本质上最大的不同,则是在于有没有一切种智,以及烦恼障上的习气种子有没有断尽。也就是说,所知障与烦恼障的习气种子,这两个染污的法,修学二乘法的人是无法断尽的这两个染污的法,因此修学二乘法的人,也不可能成就佛地究竟清净的无漏有为法,所以说二乘阿罗汉,并不能称为佛。既然一切染污的法,到未来究竟佛地都可以全部断尽,因此说一切的染法都没有真实不坏的法相,也说一切染污的法,实质上就是从无明为缘因,而从根本因如来藏中所生起的;既然是从无明而起,这就表示染污的法是从缘而起,所以染污法并不是自己本来就在的,它也没有常住不坏可以独立于如来藏外而自己存在的体性。所以说一切染法都是依他而起的法,染污法也是因为有七识心王的杂染熏习才产生的,所以是依他起的法。那么一切染法就没有不坏的自体性,譬如有人认为意识的极细心是往来三世轮回的根本心,却没有想到:意识极细心到底是不是意识呢?祂还是意识啊!既然是意识的话,佛说“意、法为缘生意识”,那么意识就是以意根与法尘相触作为外缘,然后以如来藏为内因,祂才能出生的啊!意识既然是内因与外缘和合所生的法,那祂当然不可能是来往三世的根本心啊!所以说不论是意识的粗心、细心、极细心都不会是往来三世轮回的根本心啊!因为事实上,没有不可知、不可证的意识心,而一切粗、细意识都是因缘所生法,所以意识绝不可能是三世轮回生死的根本心啊!假传佛教的弘传者,,主张意识极细心祂才是来往三世轮回生死的根本心,这种邪见正是因为不知不证自己本有的真实心如来藏祂才是三世轮回生死的根本心;有这样的无明存在,并以这样的无明为缘因,熏习的结果,就会从这等人的如来藏中,出生了主张意识极细心才是三世轮回生死的根本心这种邪见的染污法。

 C. 一切染法没有真实不坏相 

    所以圣 马鸣菩萨说,一切染法没有真实不坏相。有真实不坏相的,只有生命的根源──我们的第八识如来藏祂才是真实不坏的;因为自古以来祂本来就在,一直到未来无量世,无量无数劫以后祂也仍然永远不会坏掉,无论是什么人,乃至你成佛了,合十方诸佛的威神力,也都无法把一只蚂蚁的第八识心体破坏掉;所以说没有人可以把你的第八识心体破坏掉,因此祂才能够说是有真实不坏相的法。但是染污的法,却是从无明为“缘因”而生起的。无明指的是说,烦恼障所摄的一念无明,与所知障所摄的无始无明,这两者又都是由如来藏所执藏,以如来藏为“根本因”才有无明的存在,离开了如来藏就没有无明可说。假使没有如来藏,无明就不可能会有,因为无明不可能住在虚空中;如果有人主张“不需要如来藏就可以有无明存在”,那就像有人告诉你说:“不需要有刀子的刀体存在,就可以有刀子的‘利’可以割纸。”那到底是要用什么来割纸呢?难道是要用没有刀体的刀利吗?事实上,并不会有这样的刀利存在啊!所以说刀的利,一定是依附于刀体而存在的,离开了刀体,怎么可能有刀子的利呢?

  同样的道理,无明也要有一个所依,那就是如来藏,所以说无明是依如来藏而有的。而一切三界染污的法,却又是依于无明为“缘因”而有,所以一切染污的法,它要依于根本因如来藏,也要依于缘因无明,然后才能渐次而有种种染污法相的生起。因此一切染污法都是辗转而有的,不是自己本有的,所以说一切染法都没有自体相,统统都是依于无明而生起的。这意思也是说,七转识心才会与三细六粗和一切的染法相应,然而今世的七转识心会与一切染法相应,却是由于七识心所相应的无明种子与过去世的业种,不管它是一念无明或是无始无明,统统都是由如来藏所执持而在这一世现行。

  所以说三界世间一切万法,都要依八识心王才有,因此三界中才有六道众生的境界差别,也才会有三界世间的形成,这就是《华严经》中 佛开示的“三界唯心”。又因为第八识以无明为缘因而出生了七转识,所以八识心王就具足了。而这个与染法相应的七转识心,是依附于第八识如来藏而有;与七转识心相应的六尘万法,也都是依这个众生各自独有的第八识如来藏所辗转出生的,所以才有三界万法的出现,这个就叫作“万法唯识”,也就是唯识学。这是诸地菩萨悟后所渐修的一切种智增上慧学,这个深妙的唯识种智智慧,要靠真实证悟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以后才能进修,悟前所学的唯识学没有办法像明心的人一样,智慧因为听闻唯识种智的深妙法而全部地渐渐地显发出来得到真正的受用。所以悟前学的唯识学都只是闻熏而已,并不是真修,但却能够种一些未来世信受一切种智的善根。

 D. 佛法在日常生活中 

    总结以上这一段论文,圣 马鸣菩萨的意思就是说,一切染净诸法,都是从本觉而来的啊!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大乘起信论》中,教示我们说,佛法应该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可以证验得到,假使离开了日常生活中而去讲佛法,那是虚妄法,那都是想象出来的,并不是真正的佛法;真正的佛法是在三界中,不在三界外。譬如因为无明邪见的缘故,有人说:“没有这个真实心如来藏的存在。”这除了让人落入六识论的邪见中外,同时又造下了毁谤菩萨藏的大恶业,却因为执著于现世的名闻利养,所以不愿忏悔灭罪,辗转而到了舍寿时,下堕三涂的业系苦相也就跟著出生了。

  这就是说,由于前面的三细,这三个心的细相辗转而出生了智相、相续相、执著相、执名等相、起业相、业系苦相;这三细六粗其中的意涵,就是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个苦相呢?原来就是由这三细六粗所生的,但是这三细六粗就在日常生活中,不在别处。所以知道了三细六粗的意涵后,就要开始懂得观察,并且注意:“在我日常生活当中得要小心,最多就是出现三细,不要有六粗的后面五个现行。”如果是只有三细的话,那就表示还没有苦相的出现;如果是因为世间生活而生起了六粗的话,那我就到了了知苦乐的相续相这里就停止了,不要再接下去执著苦乐而生起了执著相,乃至于有业系苦相的生起。假使能够这样的修行,那就会有佛法的现前受用生起,所以知道了这三细六粗的道理,根据其中的意涵来思维观察,这样才会懂得妄心七转识祂是如何的虚妄执著,如此一来才能够渐次依著自己所证的解脱慧,而分证或满证解脱。

  这也是告诉我们,佛法不离我们有情众生的心,离开了有情众生的心,就没有了佛法,而修学佛法的目的,是为了求解脱,结果却不想把自己的烦恼除掉,而每天过得苦苦恼恼的,这样子的学佛又有什么意思呢?所以这个三细六粗的法,要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去活用它,这样子听闻修学佛法,才能够有真正的受用啊!

Shixiang摘编自internet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