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什么是涅槃(二)-- 虚妄涅槃多歧路

(2016-10-18 11:46:41) 下一个

       1. 外道五现涅槃

    修学二乘涅槃之前,必须先了解外道涅槃,方能远离之,而后始有真正的二乘涅槃得能实证。换言之,证无余涅槃之最大障碍即是不具足正确的解脱知见。

  1. 第一种是以欲界的境界作为“正转依”:这一类外道认为觉知心住在一念不生的境界中,虽然欲界境界是前后念念相续不断;但是就在这种自认为是恒常不断的享受五欲境界念念相续状态中,众生就这样安住下来,永远都不会灭失,永远存在三界中,这就是不生不灭,符合涅槃不生不灭的定义;就以这样的认知,将欲界中的觉知心住在五欲中享乐时,由于行阴常恒不断而认定为不生不灭的涅槃,就这样安住于所谓的涅槃中。这就是“五现涅槃”外道中的第一种涅槃,是以欲界享乐境界“为正转依”;就在欲界中将觉知性所住的欲界所有境界圆满具足观察,确认欲界中这种领受五欲快乐的境界中,有一个自己的觉知心是恒常不断的,认为五欲中能观能见的功能是圆满光明的,就以此作为涅槃。特别是将欲界中正在享受五欲乐时的一念不生境界,作为正转依,认为这就是涅槃境界。

    上焉者犹如一些人, 以识阴觉知心的见闻知觉性,住在一念不生之中,错认为是常住的涅槃,所以就认定是真如佛性。下焉者即是以男女双身交合时,专心领受淫乐的一念不生境界,观察乐触不是物质而说为证悟空性,观察领受乐触时的觉知心不是物质而说为证悟空性, 认定这时的觉知心与乐触都是俱生而有的,不是生起五阴以后才出生的,所以认定乐空双运中的知觉性与乐触都是不生不灭的,因此而提出“乐空不二、轮涅不二”的说法,这就是 佛所说第一种外道“以欲界为正转依,观见圆明,生爱慕故”。也就是正在淫乐中的能观与能见的功能,是圆满而光明的,所以就将这种乐空双运中的快乐境界认定为涅槃境界,必须永生永世而且尽未来际永远享受淫乐不许中断。由此确定其实就是外道“五现涅槃”中的第一种. 对这样的涅槃“爱慕”到极点而全都不肯放舍,所以落入外道见中;因此不但不离“行阴区宇”,连“色阴、受阴、想阴”三种“区宇”都具足了。

     B.  第二种人知道欲界五欲污秽不净,也是生灭法,所以远离欲界爱而证得初禅。他们因为听闻 佛说“涅槃寂灭”,也是究竟乐。所以认为涅槃中也有快乐,而他们在初禅中离欲界生,是“离生喜乐”,而且远离欲爱染污的境界,又已不再生于欲界染污法中流转了,所以心中无忧而有妙乐;并且又是一心无念而寂静的,比欲界中的离念灵知更加“观见圆明”,应该就是涅槃境界了;就以初禅的知觉性作为涅槃的实体,这是第二种外道涅槃见,仍不离“行阴区宇”。

    C. 第三种人认为,以初禅境界为涅槃,还是不正确;因为初禅有乐触,而且也还有五尘中的三尘,恐怕将来会失去初禅乐,所以心中有苦,不可能是寂静的涅槃境界。又因为初禅位的胸腔中的乐触,会产生八种变化,也就是冷触、暖触、猗触、软触……等八种变化,所以也是很丛闹而不是寂静境界,也不符合涅槃寂静的通说。而且初禅境界中还会与色尘、声尘、触尘接触才会有身乐,还是担心可能会失去而有苦受,怎么可以称为涅槃呢?所以当他们进入二禅中,住在二禅等至位而不触五尘,已经能够安住于自心内境时,不再有初禅中忧心失去初禅乐的忧苦,认为这样就符合涅槃寂灭的定义,所以心中欢喜而认定二禅等至位中即是涅槃境界。这就是外道“五现涅槃”中的第三种现见涅槃。也因为证得二禅时心喜踊动,因为久修之后才终于能够住于自心内境,不缘外境、不触五尘,心中欢喜,所以也说为“心无苦故”。二禅等至位中一念不生而且心中无苦,无苦才是涅槃。这就是“五现涅槃”中的第三种外道涅槃。

    D. 第四种外道涅槃是证得第三禅时,由于三禅等持位中享受身心俱乐,有非常悦意的境界相随不散,就认定为涅槃境界。当然,三禅的实证者,若是不住在等持位中,而是住于等至位中,一样也是离五尘而住在自心内境的定境中,表相上符合涅槃寂灭的通说。若是转入等持位又可以获得身心俱乐,这时身中有乐触而觉知心中有大欢喜,成就“极悦”境界而称为“极悦随故”,因此认定三禅的等至位中就是涅槃,这就是“五现涅槃”中的第四种外道涅槃。

    E. 还有人认为从初禅到三禅中的快乐,并不是真正的涅槃,因为是生灭法。既然有乐就会忧心失去禅定快乐的苦,心中总是会恐惧这种禅定之乐何时会失去?而且三禅中的等至位若算是涅槃,那其实也不坚固;因为潜伏在心中恐怕失去三禅的恐惧,有时会突然现前。因为三禅等至位并不坚固,往往有时会一念生起:“我常常住在等至位中,我的三禅身心俱乐境界,有没有失去?”于是又会转入等持位中再受身心之乐,这也是无常变异之法,不符涅槃常住不变的通说。所以他认为三禅不是真正的涅槃,应该离乐也离苦;当乐与苦全部都离了,才是真正的涅槃。四禅境界中的外道们,认为住在第四禅中“苦乐二亡”,是“不受轮回生灭性”的境界,才是真正的涅槃。这就是“五现涅槃”中的第五种外道涅槃。退转于金刚三昧而自以为获得极大增上的三贤菩萨,都会落入这五种外道的假涅槃中。

    像这样子循环于这五处而认为是究竟无生灭的境界,由于这样错误的认知而执著这五种现前能知的涅槃,堕落于外道知见中,迷惑了真觉的自性;这就称为外道建立五阴境界中的五种现见涅槃,成为心颠倒论的外道。”

    以上五种外道所认为无生无死的涅槃,都只是妄想所得,其实都落入“后后有”之中,不能自外于三界生死轮回之久续不断状况,将永远无法脱离生老病死等苦;这样的外道涅槃与真正解脱生死轮回苦的佛教所说涅槃,全然不同,因为死后全都不离“后后有”,即是永远无法脱离三界境界,未来将继续不断地受生而有无量世的“后后有”,世尊说此等人名为“于后后有妄生计度者”,也就是对于自己仍然存在的“后后有”妄自计度,误认为已证涅槃、已得解脱。佛法中说的二乘涅槃,是我见已断、我执已尽而出离于三界境界之外,以后再也无生无死的无境界境界,名为“后有永尽”或“不受后有”;所以阿罗汉们都声称“我生已尽,不受后有”,世尊则称阿罗汉们对于自己的“不受后有”都是“知如真”。

    然而外道那五种所谓的现前可见的涅槃,全都是主张要再受其中的一种后有,也必然会在死后重新再受生而取得其中的一种后有,即不免轮回生死而不得涅槃。所以,二乘涅槃是无生无死的,也是不受后有的——不可能再有后世的意识心存在,更不可能再有后世的色阴存在而享受双身法的淫触境界。大乘涅槃则是菩萨所证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是第八识独住的无生无死究竟寂静境界,绝非外道所住的如是识阴或意识生死境界。

       2. 外道另一个层面四种涅槃

    种种外道修行人,对于无余涅槃产生了种种的误解,归纳起来大约有四种。

  1. “性自性非性涅槃”:“性”字是指诸法,“性自性”是指诸法的自性。有许多外道这样子误会而认为说,诸法虽然各有自性,但是诸法的自性都是“非性”,因为都是无常之法,最后终究归于坏灭;由于一切法的自性都是“非性”,终究不免要归于坏灭,就认为诸法坏灭以后即是涅槃。这其实是断见论者所认知的涅槃见解,也就是说,断见外道受持断见论,他们普遍地观察一切诸法,寻觅诸法永不毁坏的自性真如时,最后确定诸法中永不毁坏的自性真如,是所有修行者永远求不可得的,一切诸法全都是缘起性空而在最后归于断灭空,于是就认定“一切法自性非性”作为涅槃;也就是认定一切诸法都没有常住不坏的自性,主张一切法最后灭坏以后成为断灭空的时候,就称为涅槃。

    像这样的邪见,三十年来普遍存在于佛教界中,并不是只在断见外道中存在。例如有人主张一切法缘起性空,认为一切法缘生缘灭而归于空,以空作为涅槃,所以主张“灭相真如”,绝不承认无余涅槃的本际之中确实有第八识如来藏常恒而不生灭。这是认为五阴最后归于断灭,是以一切法空作为涅槃,同于断见外道错认“性自性非性涅槃”,成为断见外道邪见的同路人。

  然而涅槃绝非所说的一切法空,一切法空的见解其实正是断灭见;但无余涅槃中既不是断灭空,也不是仍然还有三界法,因为已无三界有(一切粗细意识都是三界有);由于这个缘故,佛陀于四阿含诸经中的圣教,不许比丘们这样说:“如来涅槃后无,如来涅槃后有。”佛陀也不许比丘们这样说:“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所有。”这就是说,无余涅槃虽然是“五蕴十八界一切法空”,然而却是依于常住而绝对寂静的第八识如来藏,才能有“五蕴十八界一切法空”可言,但蕴处界灭尽以后而“不受后有”的无余涅槃中,却不是断灭空,因为还有第八识离见闻觉知、离六尘而独存。

  所以,一切佛弟子都不许外于第八识如来藏这个本际,来主张蕴处界一切法空,否则无余涅槃将会成为断灭空,与断见外道合流;就会成为三界有情的蕴处界生命,全都是无因有缘而虚妄生起,也都会成为无因唯缘而虚妄消灭;所以有智慧的佛弟子都不应该错将“一切法自性无性”误认为无余涅槃。应该回归 世尊圣教所说:涅槃的建立,其实是依一切有情五阴身心之所从出的第八识根本心而建立、而施设,不应该将有情五阴身心以外的“一切法非性”—一切法空或一切法缘起性空—而说为无余涅槃,因为有情的五阴身心以外的一切法自性都与无余涅槃中的非境界无关;一切有情五阴身心的缘起性空而归于断灭空,也与无余涅槃中的非境界无关,因为当他们否定涅槃中的本际识时,已经是断灭空而不是无余涅槃了.

  1. “种种相性非性涅槃”,这是其中的第二种外道涅槃见。这是由于误会不生不死的涅槃,落入后后有中,从三界的境界相中观察,错误地认知欲界定、未到地定及四禅、四空定中的境相,没有真实不坏的法性,终究要回归于消灭后的空无,把这些境界相中断后的灭相当作涅槃;然后为了恐惧落入断灭空,又回头把这些定境中的觉知心(粗意识、细意识、极细意识)错认为常住不坏,把这些境界中的觉知心错认为涅槃的主体。这种外道涅槃见,与第一种不同;第一种外道涅槃见,是从人间来认定一切法的自性全都是无常生灭,以断灭空作为涅槃;这一种却是依于定境,也就是从极粗糙的欲界定出发,往上检查到四禅、四空定的境界相变异而虚妄,是检查三界的境界相没有实质不变的不生不灭法性,改以觉知心对于三界种种境界相都无所著,认为这就是涅槃,落入后世觉知心继续存在的后有之中,不是真正不生不死的涅槃。

    涅槃中是没有变异相的无生无死的无境界的境界(非境界),欲界定虽极粗浅,但仍不免有入有出等变异现象;往上看待未到地定和四禅、四空定等,也同样是有入有出,都不能外于入定、出定的变异现象;同样是入定时就有定相存在,出定时就使定相消失了,都没有常住而不变异的法相,本来不该立为涅槃。从表相上来看,外道的说法似乎有理;但是这种三界中的定相只是觉知心所住的境界相,外道所说的这种涅槃,尚不能触及觉知心意识的虚妄,全都落入三界相之中,所说的涅槃当然仍是依外相而说涅槃,不能触及不生不死的涅槃实证。

  这一些三界中的定境,确实是有种种定相中的境界差异;始从欲界定,上至非想非非想定,都同样是定境,都有境界相;然而都是由粗入细而重重转变,其中的各种定相也都是各自别异。既然都属于世间禅定而不外三界中的境界相,也都同样是有入有出的定相,都是有为法,也都不离刹那、刹那的变异相,这都是因为所有世间禅定的境界相,全部都依于觉知心意识而有的缘故,是由意识心修习禅定而住在各种定境的境界相中;但意识觉知心却是仰仗色阴五根才能从第八识中生起及存在,而色阴五根及意识觉知心又都同样依靠意根与阿赖耶识才能生起及存在,当然都是有变异性而不是常住的不生不死的涅槃境界。色阴五根及意识觉知心既然都是依他而起,生起来以后也是念念变异,不是如如不动的常住法,全都是有为法;由于这个缘故,觉知心所住的种种定相的自性当然也全部都是有为变异的法相;有智之人细加思惟以后就知道意识所住的这些境界相,全都没有常恒不变不坏的真实自性。外道们看见这些定相的自性都没有真实不坏的自性,反过来观察意识觉知心可以自由出入种种定境,可以自由安住于种种定相之中,于是就主张说:各种三界相的自性并没有常住不坏的法性,而觉知心永远不会坏灭,就认为住在种种定境法相中的觉知心即是涅槃心,即是涅槃境界。《楞严经》所说的外道五现涅槃,早已把这一类外道涅槃含摄在内而破斥之。

 

  1.  “自相自性非性觉涅槃”,这是第三类错会涅槃的外道。这是说,有一种外道是观察初禅到四禅的各种定相中的自性,全部都是变异无常;然后继续观察这四种定境中的觉知心自性,同样也是变异不定而且无常,不是常住而不会中断的真实法。这类外道有这样的智慧,双观禅定境界中的境界相,及定境中的觉知心自性,这二法都同样是“非性”,也就是同样都无常而不能常住不断,名为“非性”,所以称为观察“自相自性非性”;这一类外道这样双观以后就生起了这样的觉知,把灭掉定相又灭掉定中觉知心的定境当作涅槃境界,但是又恐怕堕入断灭空中,所以并不舍弃色阴,以这种境界当作涅槃。像这样“觉悟”而误会涅槃的人,修得初禅到四禅的全部定境以后,住在第四禅的等至位定境中,再把自己的识阴觉知心全部灭除,留著四禅中的色阴不灭,当作就是涅槃的境界,这就是世尊说的“自相自性非性觉涅槃”的外道。

    这种外道想要入涅槃时,就进入第四禅的等至位中,再灭掉四禅中的觉知心自己,色身不坏而误以为是进入无余涅槃中。其实只是进入四禅后的无想定中,在无想定中没有觉知心存在,也不会有意识心再来觉知六尘或定境中的法尘;这虽然是很寂静的境界,因为已无觉知心及六尘而真的寂灭了,然而这并不是不生不死的涅槃,因为他们的身见还没有断除的缘故,还无法舍弃色阴的缘故。由于还没有断除身见的缘故,在无想定中有时还是会再因为意根的执著而导致一念心动,于是意识觉知心就重新生起,又回堕于四禅定境中,仍不离四禅定境中的境界相。这类人如果没有遇到善知识开示,误以无想定中就是涅槃,死后就会进入无想定中,然后受生于无想天中,那时依旧是五阴俨然,仍然是在轮回之数,依旧不是进入涅槃之中;或是后来在四禅天中重新以涅槃想而灭除意识心,以为是进入“涅槃”中,仍然留著四禅天身继续存在,这其实仍然是无想定的非境界;若不中夭,等到五百大劫后重新生起意识觉知心时,大多是下堕于三恶道中,这就是第三类外道所堕的“自相自性非性觉涅槃”。虽然这类外道们自称为“觉悟”涅槃了,其实是错误的觉悟,不是真正的觉悟涅槃。

 

  1. “诸阴自共相相续流注断涅槃”,这是《楞伽经》说的第四类错会涅槃的外道。这种外道又分为二种,第一种是认定五阴坏灭的境界为涅槃境界,第二种是认定觉知心不动时就是涅槃境界。第一种譬如佛门中刚刚开始学习解脱生死轮回的人,学到后来误以为修行者死后断灭时就是涅槃,因为他们观察看到人死亡后,五阴消灭了,所以五阴的功能差别不再相续、不再流注现行,就以为这样即是涅槃;然而这其实不是涅槃,因为他们不知道仍然会继续再出生后有,死后仍然会继续受生而转到未来世的五阴中,使得五阴的各项功能继续流注现行。第二种人是说,有许多佛门中的外道以及依附佛法的外道,误以为觉知心存在而不起妄想、不动心时,就是觉知心的相续流注已经断灭了,说这就是涅槃。然而却与事实相反,正因为觉知心不断地现行,使得意识的功能继续不断地流注而相续不绝,不可以误会了就说不起妄想时意识功能的流注就已经断灭了。

      这二种没智慧的外道求证涅槃时,由于错误的认知而执著说:“妄念不再生起时,就是妄心功能的相续流注已经中断了,就是不生不死了。”然而五阴的自相或共相,一旦生起现行时,功能必定会流注相续而不可能已经中断。譬如意识觉知心现行时,意识种子流注不断,才能使意识的功能维持不断;当意识种子的流注已经中断时,意识随即断灭而不存在,同时就没有能够觉知自己、觉知诸法的人了,所以眠熟位、闷绝位、正死位、无想定中、灭尽定中都没有意识存在,都无觉无知;这已证明意识的种子中断时,意识必定中断而不能存在,因此不能说意识存在时,意识的种子流注已中断。这已证明:意识心中不再生起妄想时,意识是仍然存在的,意识的种子流注其实是连续不断的,不能称为意识的种子流注已中断;而意识是藉根尘二法为缘才能出生的,所以意识离念时仍然是生灭心,即是妄心而非涅槃心,不因有妄想或无妄想而有不同。

  又五阴各有自己的种子流注,不是意识或识阴种子流注中断时就可以称为不生不死的境界。譬如眠熟位的意识虽然中断了,但还有色阴的种子依旧流注相续,仍然不曾中断;必须直到舍寿的时候才会中断,依旧不是不生不死的涅槃。一切凡夫舍寿以后必定会重新再受生入胎,依然没有色阴种子流注中断的情形,所以依旧不可能入涅槃;因为一旦入胎以后,又会有色阴的种子相续流注永不中断,仍然是后有相续,并非“我生已尽、不受后有”,不可能是涅槃。一切有情五阴的自相相续流注都是如此,至于一切欲界、色界有情的五阴种子相续流注,以及无色界有情的四阴种子相续流注等共相,也都是同样的状况,都看不出有谁的诸阴种子流注等自相与共相有中止相续的情况。由于这个缘故,世尊说第四种外道的这二类涅槃也全都是虚妄想。像这样的四种涅槃,全都不是佛陀所说的正法涅槃,因为无法证得不生不死的境界,永远无法脱离生死轮回。

     佛陀解说了四种外道妄想的涅槃并非涅槃以后,才为大众演说佛法中的真正涅槃:妄想识消灭以后,不会再有未来世的妄想识重新出生,名为“我生已尽、不受后有”,才是二乘圣者所证的无余涅槃,也是佛法中三乘贤圣所证的真实涅槃,才是真正不生也不死的涅槃。世尊说的妄想识,是指识阴等六识;其中最主要的妄想识是指意识,因为在八识心王之中,只有意识能够出生种种妄想,其余七个识都不会像意识一样出生种种虚妄之想;这是因为意识有见分、自证分及证自证分,所以就会具足现量、比量、非量等三量的境界,才会有种种妄想。从一般凡夫之人所知的层次来说,识阴中的前五识只有见分,第七末那识没有证自证分,所以就没有比量与非量可说。由于意识具足现量、比量、非量的缘故,能够生起种种虚妄法的思惟与想像,于是就会有种种虚妄想出生,因此而说只有意识是真正的妄想识,这是因为比量和非量往往会导致意识生起虚妄想的缘故。知道这个道理以后,就懂得世尊所说“意识灭已,名为涅槃”的道理。

  也就是说,众生之所以会轮回三界中而有无量的生死痛苦,成就轮回的现象,都是因为不肯让妄想识意识消灭,于是配合意识的存在与运作而必须的识阴五识、意根、色受想行四阴,以及第八识如来藏的功能与自性,就同样被意识在能够觉知及不能觉知的情况下所执著了,于是成就我执与我所执(内我所),也就是不愿让自己以及自己的种种功能消灭而离开三界境界,所以就会不断地受生而轮回生死。推究我执不能断除的原因,都是肇因于我见、邪见等;所以世尊怕大家误会,特地为大家点出来说:“我所说者,妄想识灭,名为涅槃。”

    话说回来,眠熟位、闷绝位、正死位、无想定中、灭尽定中,意识都已经断灭了,为何还不能够说是无余涅槃?这是说,在这五种情况的境界中,妄想识意识虽然已经断灭了,但因我见、我执还没有断除,必然导致有情所住的这五种境界不能够永远保持,所以有情住在这五种境界的状态之中不能永远常恒不变,一定会因为我见与我执的缘故,产生了妄想识中断以后又重新生起而相续不断的现象;所以有情住在这五种境界时不能够永远相续,当这五种境界变异而消灭以后,又会转入受生位、出生位、清醒位,使得意识又重新生起。当意识重新出生了以后,根、尘、识等十八法界又会具足显现出来,意识又能自在运作而又不断生起种种虚妄之想,总是误认为意识觉知心自己是永恒而不生灭的常住心;等到寿终,身坏之时意识渐渐消失而生起恐惧断灭或不愿断灭之作意,因此必定会有中阴身生起,看见未来世父母和合时随即就去入胎了;若是爱著前世诸法的贪著者,也必然会在中阴身即将毁坏时立即去受生;以此缘故,生死轮回就跟著永无止尽,因此而说意识中断而不现前的这五种境界仍然不是正法中说的涅槃。

  譬如眠熟了以后意识中断,第二天清晨又会再度出现意识觉知,所以说是睡醒;又如闷绝位意识中断,后来也会因为五胜义根的功能恢复而导致意识觉知心重新生起,因此名为苏醒;三如正死位过后意识中断,如来藏第八识转入中阴身中,又会具备微细的五色根,致使中阴位的意识觉知心重新生起,所以名为中阴意识;末如无想定中与灭尽定中意识中断,依于入定前没有断除的身见与我执,或者依于入定前预先假设的五尘境出现时,就会在定中忽然生起意识觉知而转入四禅八定中,或者回复原来的欲界觉观,重新进入散心位,所以名为出定,妄想识意识就会重新出生而显现出祂的功能。

  像这样的五种境界相中的妄想识意识虽然暂时断灭了,但是在后来依旧必定会重新再生起,都是无法永远断灭意识或识阴六识,妄想识永远会断断续续地相续存在,就不可能永远脱离三界生死轮回,当然不可能永远解脱于三界生死轮回中的痛苦,所以不能说是证得有余涅槃或无余涅槃。世尊说意识断灭了以后名为涅槃,为什么在这五种情况中的有情意识已经断灭了,竟然不能够从此永灭而成就涅槃呢?为何又会重新出生了意识觉知而又重新住在三界境界之中、领受生死轮回的痛苦?全都是因为前三种有情的我见、我执不能灭除,所以意识的断灭都只是暂时的断灭,不能够永远断灭而称为妄想识,因此不能成就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无想定位的有情觉知心我见虽灭,而色界身的我见不灭,因此使他的色界身见烦恼引生意识而出离无想定,退入四禅定境中,色界身见既是我见也带有我执的缘故。这是因为我见、我执不灭的人,不能接受世尊所说“无余涅槃是我生已尽、不受后有”的缘故,所以这五种境界中的所有人全都不能证得有余涅槃;不能证得有余涅槃的人,必然也不能证得无余涅槃。

  至于灭尽定位的意识虽然已经中断了,然而阿罗汉的心中还没有决定在入定时要取无余涅槃,因此他于进入灭尽定之前,已经在心中预设出定的境界相;当他进入灭尽定以后,等到入定前设定的出定预设状况实现的时候,必定会由意根末那识的作意思量而促使意识觉知现行来作确认,终于出离灭尽定;由于当时还没有想要取无余涅槃的缘故──当时是还没有想要使意识永灭,因此虽然同样是要灭掉意识心,却是进入灭尽定中而不是进入无余涅槃中。由于这个缘故,住在灭尽定位中,虽然意识也是断灭的,仍然不是无余涅槃境界,也无法进入无余涅槃中,所以灭尽定又名无心定──定中没有觉知心意识的缘故。

3. 其它虚妄想像的涅槃

    有一种外道:他们认为五阴十八界和六入全部都断灭以后,就是不生不死的涅槃;当他们于六尘境界中都能够离欲,也亲自看见了诸法的生灭无常,所以使自己的觉知性与思量性都不会再生起而如如不动,亦使自己觉知心的各种心所有法不会再生起,从此以后都不再挂念过去、未来、现在的一切境界,苦受、乐受、忧受、喜受、舍受的黑暗遮盖情况已经灭尽了,就好像灯火被吹灭了,又好像种子已经被毁坏一般,由于这样观察而安忍的缘故,使他们心中的语言文字等种种妄想都不会再出生了;于是这些外道们认为这样就是涅槃了,是以这样的境界当作涅槃而住于这种虚妄想之中。(注:第一种外道涅槃)大慧啊!其实不是经由观察而看见了五阴十八界和六入等一切法全都是有生而可以坏灭之法,就可以称之为涅槃的。

    有时候会有一种外道这样认为,从这个有生死的处所,往生到没有生死的另外一个处所,就可以说是解脱;有时则以为对于境界的了知已经灭除而不了知境界相的时候,心中的妄想攀缘狂风停止了,歇息了,这样的觉知心境界就是涅槃。(注:第二种外道涅槃).

   或者说,有一种外道认为,觉知心所拥有的见闻觉知,以及见闻觉知所能觉知的六尘中的一切法,都能够加以灭除时,就是真正的解脱,也就是涅槃。(注:第三种外道涅槃).

 或者有一种外道认为,必须观察六尘中的一切法都是常、也都是无常;像这样子如实观察万法的常与无常以后,再将这种常与无常的各种见解全部灭除,只留下最后剩下的唯一常而不灭的心体──离念灵知,就以这样的永远离念境界作为解脱,这其实也是对涅槃的一种虚妄想。(注:第四种外道涅槃).

    也有一种外道,因为观察而看见众生对于种种身形的法相生起了种种分别之想,就以这个缘故而产生了贪著或厌恶,由此而招致后后有,不断地受生而有了种种痛苦继续产生的因缘;就像这样子思惟以后,堕入裸形外道的邪见中,故意远离色身上的一切庄严,连最基本的衣服庄严也都舍弃了,他们误以为这样子厌恶一切法以后,就能够不再感招后有,觉知心就能够单独存在而不必再受生,就可以出离三界生死的痛苦;但他们却不知道应该要善于觉察了知一切法都是自心如来藏所出生、所显现的事实,只知道觉知心的自己,因为这个缘故而恐怖畏惧住在有相法之中,所以观察舍离万法后的无相境界,误以为觉知心住在这种自认为无相的境界中,就是真实常住的法性;所以对这种无相境界深深地产生了爱乐的心态,就以觉知心住在这种无相境界之中而当作是对涅槃境界的了知。(注:第五种外道涅槃)

    还有一种外道,观察之后认为自己已经觉知到五阴内法、外境诸法的自相与共相之中,在过去、未来、现在的三世流转过程中,确实有一个真实法是常住不坏的,就以这样的想像而非亲证,认为就是真实的常住不坏法,就当作是对涅槃的正确了知。(注:第六种外道涅槃)

    也有一类外道认为,基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而有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命相等一切法,全部都消灭毁坏以后,一无所有了,就是涅槃的境界。(注:第七种外道涅槃)

    也有一种外道以他们偏邪不善而且非猛利的智慧,认为自己已经观察而看见有一个自性,以及由这个自性所出生的士农工商等种种有情,而那个自性与一切有情之间却是有所间隔、有所区分的,然后认为由这些有情而出生的见闻觉知等等功能,就是真实的自性。就好像最早之时,当天地还混沌未清的时候,是由这个自性的运转变化而产生了种种的有情,这一个自性就是创造一切有情与外道的造物主,这个自性则是不生也不死的,被造的有情则是有生有死的,然后就认为这自性是常住不坏的,就把这个自性认为是涅槃。(注:第八种外道涅槃)

    还有一种外道认为,当有情的福报享受完毕时,或者是所造作的恶业果报已经受尽的时候,就不会再有生死了,所以福报享尽及恶报受尽时,觉知心自我就常住不坏,永生不死,这就是涅槃。(注:第九种外道涅槃) 另有一种外道认为,如果能够将贪、瞋、痴、慢、疑等烦恼全部断除净尽了,觉知心就可以独存而不会再领受生老病死等苦痛,这就是涅槃。(注:第十种外道涅槃)

    也有外道认为,当有情能够具有观察六尘万法的智慧时,从此以后在一切境界中都能够了然分明无所不知,但是他的觉知心已经不再动转了,这时不动转的觉知心是常住的,这时觉知心所住的境界就是涅槃。(注:第十一种外道涅槃)

    还有外道因为作了不正确的观察,误以为大自在天就是一切有情的真主,就是实际主宰有情生死的人;而大自在天常住不死,就以大自在天作为不生不死的涅槃。(注:第十二种外道涅槃)

    也有外道认为,人间现实世界中存在不变的父母与子女之间,是一代又一代展转互相出生的;除了像这样的父子母女之间展转互相出生而导致众生的生死流转,以外就再也没有其余的原因可以成为生死流转的原因了。他们就像这样子错误地认知,因此而执著说:“上一代与下一代之间展转互相出生,就是有情会有生死流转受苦的根本因。”但他们都因为愚痴的缘故,没有智慧能觉知这种认知其实是虚妄的,就以这个代代展转互相出生的事实永远不会改变而作为涅槃。(注:第十三种外道涅槃)

    另有一种外道认为,证得某一个真实常住而不会改变的真实法的道理,就是涅槃,但却仍然落入五阴、十八界之中。(注:第十四种外道涅槃)

    也有一种外道认为,在有情身外另有一个具足各种功德的法性,由这个功德法性所出生的法,来与这个功德本身互相和合运作,才会有三界中的各类有情。他们是以这种所知所见,在心中建立了有情与这个想像中才有的功德,二者是一、是异、是同在一起,是不同在一起等种种的认知,就以这个想像出来的功德当作涅槃的本际。(注:第十五种外道涅槃)

     还有一种外道这样认为,虚空之中有一种自然性,能够在孔雀身上生起美丽的纹彩,也能够出生种种不同的珍珠宝石等各种宝物,也能够出生有情或植物所需要的利刺等等特性;像这样的各种现象,全部是由这个自然性而出生的,不必有各自的真实心如来藏,也不必有造物主来出生这种不同的差别性,而这个自然性是本来不生也永远不灭的。这一类的外道们,就以这个自然性当作涅槃本际,这其实也是无因论一类的外道。(注:第十六种外道涅槃)

      还有一种外道认为,能够觉知冥谛等二十五法的人,他们就能够知道,这个不可知的冥谛就是涅槃的本际。(注:第十七种外道涅槃)

     更有一种外道认为,四王天的四大天王领受了六德论,依六德论而守护国土和众生,使国土和众生不会坏灭散失,所以四王天就是国土与众生存在的根本,四王天是不生不死的,就以此四王天作为涅槃之根本因。(注:第十八种外道涅槃)

     也有一种外道认为,由时节来创造一切世间的有情与无情,时节则是不生不灭的本然存在;像这样子觉知而信受不疑的外道,就把时节当作涅槃因。(注:第十九种外道涅槃)

     还有一种外道认为,能知道有某一个法是真实不坏的,那个真实而常住不坏的法也就是涅槃。(注:第二十种外道涅槃)

     或者有一种外道认为,能够知道三界中的一切法都不是真实法,这样知道一切法都不是真实法的人,就是亲证涅槃的人。(注:第二十一种外道涅槃)

    也有外道认为,能了知到有一个真实存在而不会毁坏的法,还要再进一步了知这个常住法以外的其余诸法都不是真实法,这样的人就是证得涅槃的人。(注:第二十二种外道涅槃)

     还有外道认为,世间有情的觉知,与涅槃的寂灭之间确实有差别相,然后在这个想法之中,对涅槃生起了虚妄的认知。(注:第二十三种外道涅槃)

    像这样的种种虚妄的想像,这样的许多种外道所说的涅槃,都不能够使他们所说的道理成立,都是对涅槃的不真实之想像说法,被其他一切有智慧的人所舍弃。像这样的一切外道所说的涅槃法的道理,全部都是堕入断常、生灭等二边,而当作对不生不灭涅槃的认知。像这样的外道们对于涅槃所作出来的虚妄想像,其中都没有任何一种涅槃之法或者出现过、或者坏灭过,因为那些外道所说的涅槃不曾存在过,都只是外道们对涅槃所作的妄
想而建立的许多名词罢了。他们每一种外道所说的涅槃,只是他们外道依据自己的妄想所产生的纯理论,没有对涅槃的实证;依于真实的智慧而对外道们说的涅槃加以观察时,其中并没有真实不坏之法可以建立成就涅槃。像这样的各种外道妄想,都是在觉知心意识的境界中来去而不是常住的不生不灭涅槃,所以他们总是在三界法中漂流奔驰流动,不能止息烦恼,他们那些一切外道之中,没有一个人是证得涅槃的人。


     世尊所说的以上其它二十三种外道涅槃,有很多种明显地存在于末法时代的台湾佛教界中;大陆佛教界的复兴较晚,当知亦是不免。譬如有大师说:“涅槃就是灭尽一切法,当我们看到蕴处界与一切法全都缘起性空,都没有常住不坏的法性时,愿意把自己灭尽,不再有后世的蕴处界,而涅槃中也没有任何一法存在,所以不会有第八识如来藏存在于无余涅槃中,这才是真正的佛法。”但这其实是断见外道所说的涅槃,正是世尊所破斥的第一种外道涅槃。

    又如有人说:“大家都应该每天打坐,要坐到全无妄想杂念。当你可以在打坐时全无妄想杂念了,死后就不再去投胎而住在这种一念不生的境界中,那时就不生也不死了,就是住在涅槃中。”这就是世尊说的外道第二种涅槃。也有大师这么说:“要放下一切烦恼,当你打坐时,别让烦恼来影响你,要使自己放下种种烦恼而不再生起言语文字妄想,坐到能够放下一切而没有妄想杂念时,就是开悟了,就是生前已经住在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中了。”这其实也是世尊所破斥的常见外道涅槃,一样是世尊说的第二种外道涅槃。

    又如有人说:“大家应该保持见闻知觉性常住不灭,要对六尘及一切法都不执著;死亡时继续保持见闻知觉性,舍离肉体以后住在远离六尘等一切法的境界中,只要不去投胎,永远住在这种见闻知觉性中,就是出离三界生死而证得涅槃。”这就是世尊说的外道第三种涅槃。

    又如现代的应成派中观师说:“大家都应该详细观察一切法永续不断地现前而不中断,这个现象就是常;但一切法也都是生灭不住,时时变异所以无常;像这样观察万法的常与无常以后,再将这种常与无常的各种见解全部灭除,由细意识──离念灵知(或直觉)安住不动,不住于常与无常两边,永远离念而无烦恼生起了,就是解脱,就是证得中道涅槃。”这正是世尊说的第四种外道的涅槃。

    还有应成派中观师这样主张:“当我们观察自己的五阴都虚妄,再观察一切有情的五阴也是虚妄,推及一切外法也都是虚妄的,所以五阴与外法全都虚妄,不论是自相或共相都一样。现在如是,推及三世五阴及外法的自相与共相,也都是如此;但是我们的细意识是常住不坏的,死后舍离粗意识而保持细意识,不再去投胎受生,就是涅槃,就是中道。”然而细意识是从粗意识中细分出来的,既然粗意识已经是生灭法,从生灭的粗意识中细分出来的细意识当然也是生灭法,死后一定坏灭,不是永不中断的真实法,当然不是常住不坏的。这其实是以想像的细意识作为涅槃心,不是亲证涅槃,这就是世尊所破斥的第六种外道涅槃。

    也有佛门大师说:“死后不再去投胎受生,就没有后世的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不再有后世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命相等一切法,全部消灭而成为一无所有以后,就是无余涅槃的境界。”却不想依照 世尊开示的正见详细观察蕴处界的所有内容,认为自己可以不受生而消灭了后有;可是我见与我执等烦恼却全部继续存在,就妄想死后可以不再受生而认为就是证得涅槃。当他们死后发觉没有所谓常住不坏的细意识时,方才知道所谓的细意识(离念灵知或是直觉)一样是生灭无常的,只有重新投胎或受生于天界,才会继续有能够见闻觉知的自己(细意识或直觉)存在,于是就会重新再去受生、继续轮回,终究不曾了知涅槃的本质。这种佛门大师,末法时期也是处处可见的,这就是 世尊所破斥的第七种外道涅槃。


  还有一种大师说:“见闻知觉性就是佛性,佛性出生了五阴、十八界等法;我们离开妄想杂念而住在自己的见闻知觉性中,就是涅槃的境界;将来死亡时就要舍离五阴十八界,住在见闻知觉性中不动不转,就是进入涅槃之中常住不灭。”却不知道见闻知觉性只是识阴六识的内我所,是六识心的功能,是依附于六识心才能存在,死后才发现见闻知觉性都开始消失了,正死位中全无他们所谓的佛性存在──因为他们错认六识的自性就是佛性,要等到中阴身又出现时才会有见闻知觉性,那时才知道生前的自己错会佛性的意涵了,于是不得不重新去投胎受生。这就是误认六识的功能差别为佛性的凡夫大师,完全不懂涅槃的真实义,正是 世尊所破斥的第八种外道涅槃邪见。

  还有一种末法时代的佛门大师说:“佛菩提道的修行,是要将贪、瞋、痴、慢、疑等烦恼全部断除净尽,死后觉知心就可以独自存在于三界外,永远不会投胎出生而又去领受生老病死等痛苦,这就是涅槃。”但这其实正是 世尊所破斥的第十种外道涅槃邪见。

  有一种佛门大师说:“当我们具有观察六尘万法的智慧时,在一切境界中都可以了然分明面对一切境界无所不知,永远处于客观的状态中,这时觉知心已经不再动转了,不动转的觉知心这时已经成为常住不坏的金刚心,这时不被境界所转的觉知心就是住在涅槃境界中。”这其实是 世尊所破斥的第十一种外道涅槃。

  也有佛门中的大法师说:“真如或如来藏只是缘起性空的异名,缘起性空的道理就是真如,就是如来藏,所以成佛之道就是解脱道,阿罗汉就是佛。当你了解蕴处界的缘起性空而灭掉蕴处界时,就成为断灭相,这个灭相是不可能再被灭除的,这就是灭相真如。你如果已经了解缘起性空而证得这个灭相真如时,就是证涅槃了,就是阿罗汉,也就是成佛了。”但这仍然不外于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只是错把缘起性空(《楞伽经》中世尊指斥的兔无角1)当作真实法,其实缘起性空是依附于生灭性的蕴处界在人间的暂时存在(牛有角2)而施设的,不能外于生灭性的蕴处界而有缘起性空观,所以缘起性空根本不是常住不坏的真实法,但他们自以为是常住不坏的真实法,落入 世尊上面经文所破斥的第十四种外道涅槃中。

 

    也有一位从台湾去美国的附佛法外道,示现为密宗的活佛,他认为,在有情身外另有一个具足各种功德的法性,名为虚空;由虚空这个功德法性所出生的有情,来与虚空功德互相和合运作,才会有三界中的各类有情。就把虚空当作不生不灭的涅槃,这其实是虚空外道,与数论外道建立的冥性同样是想象法,正是 世尊所破斥的第十五种外道涅槃。

  还有佛门大师说:“成佛之道的修行就是观察一切法生灭无常、缘起性空;只要能够知道三界中的一切法都不真实,都是有为生灭,因此就放下了一切,这样知道的人就是亲证涅槃的人。至于第八识如来藏,则是外道神我;主张有佛性可证的人,则是自性见外道。”但这并不是佛法,也不是声闻圣者所证的涅槃,因为声闻圣者证涅槃,是依于能够出生名色的本识(《阿含经》中世尊说是“诸法本母”)而不灭本识,只灭除五蕴、十八界而独留本识常住不灭,成为无余涅槃;对这个第八识不必实证,但是对于祂的恒而常住不坏必须坚信不疑,否则将会落入《阿含经》中 世尊所斥的常见外道邪见中,成为“因内有恐怖、因外有恐怖”的凡夫,欲断我见即绝无可能,想要实证涅槃当然更是遥遥无期。至于成佛之道的修证则是一切种智,必须证知第八识如来藏而发起实相般若,进而具足证知如来藏中的一切种子,成就一切种智。但这种否定第八识而主张缘起性空观的佛门大师所说,与三乘菩提的真实义相违背,也是否定真正成佛之道的人,落入世间法蕴处界的表相中,却正好是 世尊所破斥的第二十一种外道涅槃。

  也有佛门大师进一步认为,不但要能了知有一个真实法存在,永远都不会毁坏;还要再进一步了知这个常住法以外的其余诸法都不是真实法,这样如实了解的人就是证得涅槃的人。但这种大师落入玄想而不知道这个真实法即是第八识如来藏,并非实证者,他在私底下可能会提出各种名称(例如能量、道、冥性、生殖力……等)而说之为涅槃实际,正是 世尊破斥的第二十二种外道涅槃。

  以上十三种现代佛门内常常可以看见的说法,其实都不是真正实证涅槃以后说出来的,却都正好与 世尊所破斥的外道涅槃相同。但因为他们都以佛门僧宝的身分说法,也引用经中的佛法名相来演说,所以大家往往信受不疑,殊不知正好与外道错会涅槃者的说法完全相同。但是这些末法大师符合外道所说涅槃的所谓佛法,在《阿含经》中 世尊说为“相似像法”只要遇见了真正实证涅槃的菩萨时,就会使他们所说的涅槃道理都不能成立,所以都是对涅槃作了不实想象以后的说法,一切有智慧的实证涅槃菩萨们,全都会舍弃这些邪见。

     诚如 世尊所说,这些外道所说涅槃的道理,全都不离断常、生灭等二边,却自己认为已证真正的不断不常、不生不灭境界,宣称已经证得涅槃,宣称自己是阿罗汉。像这样的凡夫大师虚妄想象出来的涅槃,在法界中其实不曾存在过,都只是他们对涅槃所作的妄想言说,永远不能脱离三界生死而证得不生不死的涅槃。这些佛门大师与附佛法外道们所说的涅槃,只是依据妄想猜测所产生的纯理论,都属于错修错证的玄想,仍然是在觉知心意识的境界中来去,不是常住的不生不灭涅槃真实法;所以他们仍将继续在三界中漂流、奔驰、执取,永远无法止息心中的五利使与思惑烦恼,更不能远离无始无明所知障,其实没有一个人是证得涅槃的人。有智之人应该依照 世尊的圣教一一详细思惟、分别、观察,千万别迷信出家法师的身分、道场的广大规模、徒众的数量广大、名气的崇高,要依世尊圣教一一详细深入思惟与观察,然后作下决定:要依什么样的知见来进修涅槃圣道。

 

        4. 外道四空处与无想定涅槃

    还有四种外道执著四种无色的境界当作四种涅槃:第一、执著空无边的境界名为没有色身的涅槃,第二、执著识无边的境界名为无边意涅槃,第三、执著无所有的境界名为清净聚的涅槃,第四、执著非想非非想的境界名为世间空佛塔涅槃。
  

    无色界这四个境界,并非永远出离生死轮回的安隐境界,而是人间证得四空定的有情死后往生的处所,由于仍属往生之处,所以把四空天的境界名之为“处”,所以名为空无边处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有余、无余、本来自性清净、无住处等四种涅槃都是没有处所的,二乘圣者所证的有余、无余涅槃则是后有永尽的,所以不是由意识往生过去安住的,而是没有意识安住的、无处所的、无境界的非境界。四空天既然是死后可往生的意识境界,往生到四空天的处所以后还是意识存在的定境,识阴依旧出生了,不离五阴范围,所以在四空天中寿尽以后还是要再度往生于色界或欲界中,不离生死轮回,当然不是真正的解脱、涅槃;因此证得四空定时,并没有脱离生死轮回,不是证得涅槃。以此缘故,名为外道的四空处涅槃。

    外道所说的涅槃大多离不开意识境界,只有一种外道是离开意识境界的,就是证得四禅后的无想定境界;这类外道自认为已经离开生死,所以自称证得涅槃了。但这种外道死后将会往生到第四禅的无想天中,灭除觉知心而使意识断灭,留下四禅天身于四禅天中,仍有我见、我执种子存在而保持色阴在四禅天中,误以为即是涅槃的寂静境界;其实还是有意根与色界天身继续存在,五阴后有并未全部灭尽,并不是已经出离三界生死而离开五阴的涅槃境界,所以将来在无想中的无想定里的天福享尽时,意根才一动心,还会再出生意识心,然后就下堕于人间或三恶道中了。

  为何这类外道会堕入无想定中而误会是证得涅槃呢?因为他们知道无余涅槃中应该是绝对寂静的,但他们不知道无余涅槃中也是灭尽五阴、十八界,是连意根都要灭除的;他们更不知道无余涅槃中还有本际如来藏常住不坏,即使灭尽五阴、意根以后,依旧不会是断灭空。这类外道没有涅槃智慧,由于这个缘故,这种外道知道应该灭除觉知心,但又恐怕识阴断灭之后再灭尽色身,会成为断灭空,所以就留著第四禅无想天的色身,当作是无余涅槃;却不知道无想定中或无想天中都还有意根与色身存在,由于还没有断除我见,也还没有断尽我执,又坚持六识论的缘故,便留著色身继续存在,误以为已经没有心存在的无想境界中,就是无余涅槃。这样认定而不改变,死后就往生到无想天中,寿命最多有五百大劫,都没有意识觉知心生起;但是当他的寿命终了时,意识觉知心还是会重新再生起,于是就下堕于人间或三恶道中,所以并没有解脱三界生死,当然就不是证得涅槃的人。

  至于近代佛门大师们所谓之涅槃,率多落入最粗浅的离念灵知中,住在识阴六识一念不生的欲界定境界中,自以为即是阿罗汉所证的涅槃境界,尚未看见有谁是住在深未到地定中自以为实证涅槃者;如斯等人尚且不及外道初禅涅槃,何况二禅等至位中意识独存之离念灵知境界?

Shixiang摘编自internet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