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可-亦非


心怡之处便是美之所在,尤喜寂寥之美……
正文

机器智能 7. 智能:构成智慧的能力 (转)

(2023-02-13 12:29:25) 下一个

智能:构成智慧的能力 

知道了什么是智慧,那么构建智慧的能力 -- 智能又是怎么回事、从何而来的呢?本篇开始我将用六篇来介绍人类的智能的机理以及它的来源。

我在介绍智慧相关的概念时,是直接自底向上说明的,这是因为有关智慧的概念大家已经比较熟悉,无需先做介绍,直接逐层展开说明就可以了。而说明智能机理时,就不能这样了,因为大家对智能机制还是比较陌生的,我要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总的框架,让大家有一个整体把握后,然后再来详细说明,这是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

我们已经知道智慧是由“信息 》 概念 》知识 》 智慧”逐层成构成的。而构建智慧的智能活动基本上也对应着这四个层次,由四层机制所组成。

第一层次的智能机制是“条件反射”,这是借用生物学上的一个术语,是想表达这一层的智能运作机制几乎是在无意识的过程中完成的,当我们的感知器官在工作的状态下,末端神经接受到外界的某一刺激(信息)就会自动的通过这个机制对信息做层层的“抉择”,最终将信息转换到中枢神经中表征某一概念的神经元中。当然生物学中的条件反射更是特指我们人体对某一些刺激无需中枢神经运作就能做出反应的低级机理。而智能活动中的条件反射机制却是所有智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活动,它为后续智能活动提供了外部信息(负熵)。

第二层次的智能机制是“延迟判断”,这是借用最早的人工智能计算机编程语言 Smalltalk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一段代码不马上运行,而是储备着给后续的判断调用。其实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就类似于这样的代码,虽然不马上使用,但却能成为智能判断的重要依据。如果当我们接受到由条件反射产生概念后不加思索直接作出反应的话,那就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条件反射了,但是我们人类的一大智能就是在得到外界传递而来的信息加工成概念后,并不立即做出反应,而是以储备在神经网络中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连接(知识)为线索,找到合适的判断,做出更加合理(自适应)的“理智”应对。延迟判断机制使得人类的智能活动能建立在过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之上。

第三层次的智能机制是“过程反馈”,这是由我自己命名的反馈方式,想表达这是一种特殊的有别于控制学理论上的反馈机制,这种反馈方式使得我们人类大脑能根据每次判断的反馈来不断重构(自组织)我们自身的神经网络。在控制论里的正反馈和负反馈都只是将输出效果作用于输入,通过改变输入来达到增强或维持的控制效果,这样的一种反馈方式虽然能进行调节与控制,但不会改变系统的结构,所以并不会有任何的改进。而人类智能活动中的反馈机制,是当我们在学习与思考后“悟道”的概念间的联系,直接重构神经网络的结构,从而改变和构建存储在神经网络中的知识。过程反馈机制是至今为止没有被讨论过的反馈方式,但这却是人类智能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种机制

第四层次的智能机制是“协同演化”,这是复杂系统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随着语言文字的出现,我们获取智慧的能力已经不限于个体的智能活动,而是在群体的智能活动中展开,智慧存储空间也不仅仅在我们个体的神经网络之中,而是在整个人类群体的知识体系之中。随着信息、概念、知识的不断增长,我们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群“共筑”起各个领域的知识体系,而这样一种共同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使得人类所积累的智慧能到达现在这样高度发达的水平。协同演化机制是帮助我们人类不断走向文明的重要因素,是最高层面的智能活动。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人类的智能活动并不仅是帮助个体做出正确的判断;智能活动同时,还使得信息不断被结构化,从而构建出人类的智慧。

篇外:
在介绍智慧时,我引用了许多哲学上的概念与观点,这是因为哲学是一门关于智慧的学说。而在说明智能时,哲学这样一门纯思辨性的学科就有一点无能为力了。我会在接下来的篇幅中,将更多地介绍和引用有关脑科学中一些通过解剖及实验得出的最新观点与结论,来说明我们人类的神经网络结构及相应的机能,从这一些结构和机能中来分析得出人类智能活动的机理。当然脑科学还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并且脑科学中的很多实验受伦理的限制,开展得非常缓慢(很多实验是要等一些特殊的机遇才能展开),很多结论还远未完善。但我们已经可以从中看到很多端倪,做出一些合理的科学假说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