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缘起,倾情 – 答谢各位网友看羽飞的故事

(2016-12-26 02:09:45) 下一个

缘起,倾情 – 答谢各位网友看羽飞的故事

特鲁维尔的一个深夜,写完关于羽飞和迪勃的最后一行文字后,我站起身,披上外套,走到二楼露台上,遥望着十一月深秋的大西洋,深沉,粗犷,毫不遮掩底下藏着的涌动的暗流。即使是夜里,海面上也被淡淡的薄雾笼罩,将星光和月亮留在了人们的想象里。隐隐可以见到诺曼底海滩上那些陡峭的岩壁,一日又一日,沉默无言地看着潮起潮落,看着鹅卵石海滩上演绎的人类世界的那些悲欢世事。在这不属于尘世的尘世间,往事,故事,如两条奔腾的河流,在心灵的入海口汹涌交缠,汇合。

这些年来,诺曼底阴郁的天气,不时刮起的大风,成了我生活中不能缺少的部分,无论是沮丧时,欣喜时,迷茫时,欢乐时,在这里,天高地远,我都能够使自己的灵魂安静下来。所以我想,羽飞年老时,一定也会喜欢这里,她将会在粗粝的岩石上行走,和她的心灵坦诚对话。而有迪勃陪伴的她,将不会孤独。而克里斯多夫也会必定会欣慰地看到自己尘世间的妻子有人呵护。

羽飞的故事写了有快一年,断断续续,在生活,工作的缝隙中,不时地写下一段文字。这样的时刻总是让我心生欢喜,仿佛小时候在上课的时候悄悄地用糖纸做跳舞的小人,看着那半透明的各色玻璃纸折射出梦想的光影。写着写着,羽飞成了一个越来越靠近我的内心的女子,有时甚至无法分清,谁是羽飞,谁是我自己。再然后,我把自己生命中遇到的人和事,以另一种叙述方式,放在了故事里。这是一种奇妙的关系。写在纸上的,不是自己,却是一个和自己心灵相通的女子的故事。而故事里的场景,无论发生过,还是没有发生过,闭起眼时,都是熟悉的。的确,写下文字是一个令人动心,动情的过程,是和自己的内心对话的过程。

四十多年的光阴匆匆而去。回首时,总是心存感激,感激自己是如此的幸运。第一次提笔写女子羽飞时,想写一个自成一体的故事。完稿后,发现内心要表达的情感远远不是这一个羽飞和年轻大提琴家心灵撞击的故事能够表达的。所以又写下了其它几个故事。而这些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情感,在写下文字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清晰,是的,最终,除了感激,还是感激。感激父母,感激生活,感激人生中遇到的那么多真诚的心灵。

在写故事的过程中,刻意避免了对羽飞相貌的描写。在四十岁的年纪上,相貌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正慢慢淡去。一个女子的修养和社会阶层,更多地体现在身材,体态,接人待物的态度,和处理工作生活各种关系的能力上。作为一个不算漂亮的女子,羽飞的长相也许相当清淡,平凡,从小就是放在人群中没有人会多看一眼的女孩,但这不仅不妨碍羽飞健康快乐地成长,反而少了许多成长路上的烦恼。经历了人生前一半的路途后,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上帝对对于羽飞极为慷慨的馈赠,使她几乎是直接成为一个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和她交往的人的内心的女子。

关注内心,这到底是怎样一个概念?或者,到底是我在文中想表现的怎样一个概念?首先,这肯定不是为所欲为,任性所为。在我们这个许多感情借由物质所表达的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由内心发出的温度在层层叠叠的物质中已无从感知。多少女子,借由钻戒的大小价值来衡量伴侣对自己的感情。我们到底理解多少自己内心的需求,那些不需要用物质表现的需求,和那些不需要由不断地询问伴侣有多爱我不需要通过生活的回报来满足的需求。

通过写下文字,我暂时地定义关注内心为那些不需要通过其他人或其它浅表的介质,比如物质,来肯定的需求。羽飞热爱工作,热爱将一门技术集成到工业上大规模应用,无论暂时的成功失败她都会往前走。只有在两种情况下她会放手,那就是在技术发展,财务上或是商业上完全没有任何希望了,或者她将技术或者公司的发展交到其他那些她相信比她更有能力的人的手里。在‘倾情凡尘‘里,羽飞很幸运地争取到了后一种结果。

由于关注内心,羽飞在工作生活中出于本能地不按照社会规定的模式行事。比如,她不会因为别人觉得执行总裁应该怎样做,她就怎样做。羽飞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背景是技术,很难也不情愿完完全全地转到商业上。所以她坦然将商业部分交到比她更有能力的手里。羽飞也不回避自己的个人情感,并尽力正视并承担结果。在和马克西姆的不符合社会伦理的恋情中,她意识到自己其实是被现实生活忽略的一些情感的释放,所以她及时放手。而在和迪勃分手多年后重又相逢后,羽飞体会到两人之间不能被常规生活所定义的爱。她在日日的生活中依然爱着克里斯多夫。而在只属于她自己的那部分生活中,迪勃却是她一生的灵魂伴侣。

重读自己写下的文字,思考自己为什么写下这些文字,也是重新审视自己内心成长发展的过程。对初次尝试写作的我来说,在故事的发展中准确地描述表达这些感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许多读者也从不同的角度给了我许多指正,帮助,和思考。我感激不尽!

有读者问,这是不是作者的自传。这不是自传,虽然是从作者熟悉的生活出发而发展出来的故事。作为女性,我在技术 和能源界工作多年,经历了新能源的起起落落,跟随了技术商业融资的成功和失败,文中的许多感慨,确是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得来。

有读者问,羽飞为何如此幸运。和关注内心一样,幸运不幸运也是应该由自己的内心说了算。创业是一份风险相当大的工作,需要尤其坚强的神经。家庭压力,财务压力,职业压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明白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意义。羽飞创业初期一定有过许多想放弃的时候,她最后所谓的成功也只是多了一家有正现金流的小公司,和千千万万其它中小公司一样,最后被跨国公司买断。而看到自己的技术终于在大规模上被集成,对于羽飞来说,是对自己的努力最大的回报。所以,在内心她觉得自己幸运。

有读者问,为什么羽飞没有生活中那么多的烦恼,比如孩子,比如父母。我觉得,有孩子要照顾陪伴,有父母要支持孝顺,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怎么谈得上烦恼。孩子的成长,给了我无数的启示和惊喜,教会了我宽容和尊重另外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而对父母的理解,在自己离家独自生活后变得越来越深,也在自己对待孩子和周围人的态度上越来越看到父母的影子。记得我小学里,父亲总是和我说,你只要每个学期考一个一百分就可以,这样我知道你能做得到。后来,我在全国理科的竞赛中觉得力不从心,母亲总是说,我看到你和那些人高马大的男生从同一个考场里出来就担心你这么个小姑娘怎么应付得了啊,还是别去了。现在说起来真是好笑,数理竞赛和男女生个子大小有什么关系啊。再后来,我一人在国外恋爱,结婚,怀孕,在生孩子前夕,妈妈在电话里说,如果你要我们来,我们马上就到。但是我知道我的女儿是吃得起苦的,你一定能挺过去的。每次想起来,我鼻子都发酸。母亲对我的爱里面有如此多的尊重和信任。作为他们的孩子,我知道自己的能力一直是被相信的,而且自己一直对父母有温暖的感觉。带着这样的对父母孩子的感情,作为写作新手的我,肯定没法写出一个抱怨孩子抱怨父母抱怨生活一地鸡毛的女主羽飞来。

前两天读到一句话,你若盛放,自有清风。说得多好!一个女子的盛开是她的能力,有这样的能力怎用担心没有清风?羽飞和文中的几位男士,迪勃,克里斯多夫,马克西姆,斯蒂芬,还有米歇尔等等,无论是纯粹的工作关系,还是有爱的吸引,和羽飞互相之间的欣赏都有由能力带来的互相尊重的成分。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有读者觉得羽飞周围都是君子的原因。

当然有的读者会纠结于羽飞和马克西姆曾经的出轨,和迪勃暧昧的关系,以及再早一些和弗雷德的激情时刻。是的,人生毕竟是一条一个人走的路,有完美女子选择从一而终,有不完美女子如羽飞选择让自己情感片刻释放,在那些爱的时刻,和相互吸引的心灵同行一段,带着感激暂时或永远道别,然后继续前行。对于羽飞或者作者自己来说,人生路上所有的际遇都是缘分,都值得珍惜。

这一年在创坛和网友们的交流,无论是观点相似还是相悖,都让我心存感激。值此新年之际,我真诚祝愿各位网友在新的一年里文思如泉涌,佳作连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涧泉深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暖冬cool夏' 的评论 :
谢谢暖冬MM。读中学时参加那些竞赛我是打酱油的,让你见笑了。写这几个故事的初衷确实有将自己的感悟记下来的原因。我现在回头看看,挺庆幸自己终于将故事写完了,也算对自己的一个交代。祝你和全家新年安康!
暖冬cool夏 回复 悄悄话 喜欢你的文字,自然,充满感情,像清泉流出。你厉害啊,全国理科竞赛, 还有,能写出这样的小说,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感悟。谢谢你的作品。新年快乐!
涧泉深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安娜晴天' 的评论 :
谢谢晴天!也祝你和安娜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安康!祝福你们!
安娜晴天 回复 悄悄话 祝福你们全家,新年快乐,健康如意! 来自佛罗伦萨最美好的问候!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