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女奥蒾

客家女*奥蒾,潮汕人,是个半汕客。现居住澳大利亚。理工女,喜欢写写,喜欢背包旅行。
正文

《Mt Warning登山记》

(2017-07-05 04:08:17) 下一个

Mt Warning 山高1,156 米,位于纽省和昆州交接处,离黄金海岸大概六十公里。Mt Warning 是两百多年前来澳洲探险的英国酷克船长命名的,可以直译为警告山,原住民叫雾露滨 Wollumbin,对原住民来说这是他们的一座圣山,他们曾经用山顶平地来举办庆典和祭天仪式。现在的警告山是当地居民徒步登山的好去处,也是一个受国家保护的原生态旅游景点之一,山上有很多稀有动物。

来黄金海岸十几年了,上周六是我们第一次去警告山。为了多看沿途的风景,我们开车选择走山路,没有走高速公里。走走停停,早上八点半出发,到了十一点十五分钟我们才到了雾露滨山脚下。

山脚下的山涧两岸风景很美,可惜我们没有时间在那逗留,我们得赶时间上山。登山路口指示牌很清楚,说明全程大概9公里,来回一般要四到五个小时,中午十二点之后建议不要登山,要不回来的路上会太黑。

离路口不到十米处,有一标牌说,1871年一个叫麦克(Michael Guilfoyle)的植物学家,一行四人,爬了三天半才到山顶,标牌说,这位植物学家后来写到,他们被山顶的景色完全迷住了,都忘记那天晚上他们在山顶已经断粮的困境了。。。真是前人开路,我们后人享福了,感恩呀。

周末登山的人比较多,好多是一家四口的,也有两三好友成群的,大概二三十米就有一群吧。按国内标准,或对比我们十几年前游青城山或乐山,今天可以说是人烟稀少了。

除了我们这些当地人,路上也碰见了好几个欧洲来的年轻背包客,年轻人好像上下山都很轻松。真的,年轻时想做的事情就不要等到老了才去做。活在当下才是硬道理。

 一路都是热带雨林的景色,步道多数是石头路和泥路,前两天都下雨,路有点湿,不算难走。初始上山时,我有些喘气,毕竟好久没有运动了。那天天气很好,中午的阳光穿过茂密的丛林,照在小路上,踩着阳光,树叶在头顶上摇曳,小鸟叽叽喳喳,心情愉悦,不知不觉就适应了。

才走了一公里左右,前面一个小男孩就不肯走了,拉着他妈妈的手要往回走,那妈妈跟儿子说“山上有金矿。”我刚好路过,我说:“山顶有动物。”,小男孩的父亲在前面一点接着说“山顶有电脑。” 真是知子莫如父了。一问才知道小男孩才六岁,他的哥哥是九岁,他们一家四口特别从布里斯班来这爬山。

后来一路都没有见到他们,估计没有爬上去了,也许小弟弟撒娇了。看着这幸福的一家子,免不了想念我两个儿子像这两个男孩那么大的时候那些日子。那时候,我也经常周末带他们出去玩,可惜爬山的时候不多,我们家小儿子也喜欢跟我撒赖。

澳洲政府真心用心良苦,山路上大概每一个公里就有一个标牌说明当前的位置,旁边有一个直升机的救助平台。标牌有详细的经纬度,和离山顶和山脚的距离。那平台是金属架子,大概有一米宽三米长,我很惊讶,直升机能够在这么小的地方降落和起飞。先生说直升机不需要着地的,一般是放个梯子下来救助的。如果是这样,为什么需要平台呢?我很好奇。

登顶的最后四百米,有大约三百米是需要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的。那些斜坡很陡,估计斜度有七十五度左右。上去的时候可以攀着石头上去,下来就必须拉着铁链了,铁链有时候会晃荡,最好退着走下来。不算很难爬,我还很喜欢这种攀登的感觉,有些年轻人像做滑梯那样溜下来的。

山顶上有点凉,头顶上碧空万里,远处天边挂几朵白云。当时一点风都没有,树枝一动不动的。冬日的暖阳高照,赶走了山顶上的寒意。脚下群山连绵,三百六十度的无限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山顶上有好几个观景台。我们找了一个地方坐下来,在那吃了自带的面包干粮。不敢逗留太久,两点多一点就开始下山,到了山脚大概四点四十五分,天色已经开始黑了。

回来我们走高速,到家刚好六点左右,下车的时候才发觉两脚疼痛难移。那个晚上整夜痛得睡不着。不得不承认,年纪不饶人呢。我们花了总共五个半小时,过了两天,有一个和我差不多年纪的朋友也去登Mt Warning,她才花了三小时二十分,太佩服了。以后还是要多走走,多锻炼了,要不老了更走不动了。登山真的很好,可以锻炼身体,坚强意志,愉悦心情。

写于2017.7.5黄金海岸家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