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巢穴

因为害怕伤害,所以只是旁观;因为不愿失去,所以放弃追求——这里只是一个无用之人的避风港。
正文

评《结婚证有效期应为7年》

(2015-12-08 09:33:15) 下一个

很多媒体称这是一篇由“某学者”发表的议论,但都对这位学者的身份语焉不详。不过这样或许更好,我既不喜欢高举道德大棒却谴责别人的言论,也不喜欢因为对方的学术地位就盲从其看法。我们在这里就不去深究这些观点的出处,仅就观点本身来分析一番。

事实上,当我第一次看到这篇长微博的内容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人肯定是为了讽刺或者开玩笑才写下这些文字的。可是没想到这么一篇短小的议论或者说是调侃居然引来了如此多的关注,真是始料未及。不过,既然这么多人对这个观点感兴趣,我也不妨来分析分析,看看这位“学者”的看法有多少理性的成分。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说,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近2亿,中国第四次单身潮正在来临,许多人因为“恐婚”而选择单身。而另一方面,现在的社会离婚率年年攀升,2014年共有363.7万对夫妻办理离婚手续。很多夫妻都熬不过“七年之痒”,甚至有些小年轻闪婚闪离。”

开篇用“事实”和数字来引出观点,算是标准的议论文写法。有不少人质疑这一段中出现的数字是否属实,但是实在难以求证,所以我们姑且就承认它们,看看在此基础上作者的推论是否成立。

“所以,我建议结婚证应该像驾驶证、会计证、身份证这些证件一样,设7年有效期,到期后婚姻自动解除。这样一来,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 1.可以尝试多段感情 从人性的角度讲,人是喜新厌旧的,两人在一起时间长了感情会变淡,如果结婚证期限7年,可以名正言顺的换一段感情,好过偷偷摸摸的婚外情;”

好处之一,乍一看还是很有点道理的。人本来就是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的物种,我记得有一项(西方)调查表明,女性一生平均有4个性伴侣,而男性有7个[BBC News]。比起说“我们离婚吧”,说出“我们别复婚了”的确要容易得多,这样或许真的能减少因为下不了决心离婚而发生的婚外情。

可惜,7年还是太长了,人的一生又能有几个7年呢?难道当我们移情别恋之后,真的能忍耐到7年期满再去展开新的恋情?我深表怀疑。这个好处或许真的存在,但是可能也只有个别人能够真的受益。

“2.解决单身问题 每7年更换一次婚姻,不用担心嫁错人或者娶错人,很多人就能勇敢迈向婚姻的殿堂,能够有效解决单身问题;”

我可以斩钉截铁地说,有道理!因为即使在离婚率已经高的离谱的现在,我们还是把结婚称作“终身大事”,这难免会让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感到畏首畏尾,能够毫无心理负担地对婚姻生活进行尝试,这未尝不是一个有趣的思考方式。

可惜还是同样的问题,7年太长了。如果规定1年的试婚期,试婚期满双方在决定要不要开始终身制的婚姻,效果或许会更好。

“3.拉动经济增长 结婚证加上有效期后,7年后婚姻自动解除,再婚需要买车买房,可以拉动社会主义经济增长;”

其实并不能。如果真的实行,大部分人在7年期满后应该会选择复婚而不是另寻新欢,所以大部分人都不会真的为了“再婚”而买车买房。再者说,在楼市已经充盈着泡沫的今天,对更多的人买房买车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我深表怀疑,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来说。

“4.促进女性经济独立 女性不能再长时间依赖男性,可以促进女性经济独立;”

有一定道理,不过用词稍微有点问题。

“促进”应该是在鼓励某件事情发生的同时又为其提供有利的条件,然而这条规定并不能改善女性的就业环境,而仅仅是让家庭主妇们感到恐慌而已。说的难听一点,这是“驱使”是“鞭策”,却不顾及客观条件是否支持,是一种想当然——听起来挺耳熟的,不是吗?

“5. 降低离婚率 7年后婚姻自动解除,可以减少离婚成本,且由于到期解除婚姻属于正常流程,不属于离婚,这样一来也能大大降低离婚率;”

就像我分析第一条好处是说的一样,应该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毕竟7年太长了,所以效果应该会相当有限。不过我对于作者“能大大降低离婚率”的说法很感兴趣,因为这种降低离婚率显然只是自欺欺人,因为离婚率并没有下降,只不过是“离婚”换了个名字变成了“不复婚”而已。

“6.孩子可受到更多关爱 重组家庭后,孩子们可以有多个父母的关怀;”

灰姑娘和白雪公主应该会主动站出来替我反驳,我就是不多说什么了。

姑且总结一下,有些好处确有道理,但是7年的期限稍嫌太长,而另一些好处则可能只是一厢情愿。

从这篇长微博的遣词用语,还有一些明显的“想当然”和“自欺欺人”的观点,让我的感觉这篇长微博的作者的目的应该是讽刺,是抱着开玩笑的心态写下这些文字的。所以我在这里分析了这么多,其实也大部分都是浪费时间而已。

 

温血的蛇

没有梦想,只是活着,却不甘心沉默,想要用喉舌在世上留下些许印记……说到底,不过自我满足而已。

 

欢迎光临我的个人主页,留下您的观点:http://warmbloodedsnake.com/blog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沈成涵 回复 悄悄话 “从这篇长微博的遣词用语,还有一些明显的“想当然”和“自欺欺人”的观点,让我的感觉这篇长微博的作者的目的应该是讽刺,是抱着开玩笑的心态写下这些文字的。所以我在这里分析了这么多,其实也大部分都是浪费时间而已。”

----看法独特!确实不排除那个作者用的是“高级黑”的手法!
颐和园 回复 悄悄话 如果孩子七年就能长大成人,这不失为一项不错的建议,想好好过就去再签一纸合约。可惜呀,孩子7年长不成人。
metaphor99 回复 悄悄话 现在女学者象李银河也一样
骄阳 回复 悄悄话 这某学者是男的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