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也喜欢苏东坡

(2024-05-18 13:29:38) 下一个

我也喜欢苏东坡

  作家方方说:我喜欢苏东坡有些入迷,甚至听不得别人不喜欢苏东坡。如有听之,便一定是红下脸来,意欲一争高低。这种态度,使得我家先生一次不由地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只要苏东坡肯娶我的话,回答自然是肯定的。

  喜欢苏东坡,几乎成了中国文人的集体行动。无论网络还是纸媒,到处都在流传:“做人当如苏东坡”、“嫁人当嫁苏东坡”、“人生若有不快乐,只是未学苏东坡”。中学语文老师也教导学生,在中考或高考作文中,如果能引用苏东坡,肯定是加分项。

  现在声称喜欢苏东坡,确实有媚俗的嫌疑。不过,我本来就是俗人一枚,媚俗还是不媚俗,又有什么区别呢!

  苏东坡是中国文人的楷模,他才华横溢、坚韧乐观、豁达敦厚、幽默潇洒,几乎具备了一个优秀男人所需要的一切品质。

  苏东坡的传记文章可谓汗牛充栋,我最喜欢的还是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文人为他人作传,常常会不自觉地夹带一些私货,把自己的理想、抱负和人生态度,悄悄地塞给传主。林先生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笔下的苏东坡也就颇有自由主义者的风范。他把苏东坡概况为:“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坚持异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喜欢苏东坡,有五花八门的理由;一千个东坡迷,就有一千个成迷的理由。喜欢苏东坡可以,要达到苏东坡的高度,是很难很难的。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是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间绝版。

  国内研究苏东坡的学者冷成金教授是我一位旧相识。他学生时代就颇有东坡的才子风范,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勤于写作,知识渊博,谈吐风趣,大家公认他是能作大学问的,也必定是教书育人的好手。他发表了不少研究苏东坡的重磅论文,还著有三大本小说体苏东坡传记,书名就叫《有种境界叫苏东坡》,而且还改编成了电视剧。朋友们说,冷教授发现了一种叫苏东坡的人生境界,并且搭建了通往这一境界的桥梁。遗憾的是,冷教授自己没能跨过这座桥梁,在即将迈入花甲之际,猝然长逝,令人唏嘘不已,不禁扼腕长叹,天妒英才!冷教授是智慧之人,他著有好多本关于中国智慧的书。只可惜,他在呕心沥血于学问的时候有些用力过猛,伤了身体。

  苏东坡享年65岁,在那个年代,算得上高寿了。在那么多的朝代中,宋朝是中国文人最想穿越去的朝代。的确,宋太祖立下了规矩,本朝不杀文人。但是,贬黜、谪放、收监、捆绑、示众、打屁股等处罚,文人一样逃脱不了。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一文里有生动的描述,读来令人屁股打颤、脊背发凉。苏东坡大半辈子在黄州惠州儋州成就功业,尚能活到六十有五,不得不说和他的人生境界有关。

  我想,聪慧如冷教授者,尚且不能修炼到苏东坡的境界,我辈俗人,面对那种境界,隔岸顶礼膜拜就好了,俗话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喜欢苏东坡。我写不出那些或气势磅礴、或缠绵悱恻的诗文,也达不到那种乐观豁达、风神潇洒的人生境界,但我是一个吃货、一个饕餮之徒,我喜欢东坡系列美食呀!有人赞叹《赤壁赋》纵论天下的豪迈气概,我则欣赏《猪肉颂》一铛一肉浓郁的烟火气。

  试想一下,左手一杯“明月几时有”,右手一只油光闪亮的东坡肘子,咏一句“大江东去”,嘬一口软糯多汁的东坡肉,如此人生,不亦快哉!

附送《猪肉颂》,共赏:

  写于2024-05-18 蒙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百里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iaozhi' 的评论 : 朋友真幽默!这个奇想也有趣。谢谢来访!
diaozhi 回复 悄悄话 1)多一字,别一字:附送《猪肉颂》,共赏。

原巴望:附送猪肉,共享。

2)忽生奇想:苏子享年只得65,不会是猪肉吃多了,得了三高?

3)又想,2)概率不大。“食无肉可,居无竹不可。”可能还是给乏竹与居害了。



百里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唐宋韵' 的评论 : 如果能见到苏东坡,估计只能谈一谈美食,而且一定要带两个川辣子,让他开开胃,也开开眼界。
百里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uren_1970' 的评论 : 谢谢分享!苏东坡真是一个坦荡磊落的人。
唐宋韵 回复 悄悄话 非常喜欢东坡。水平超一流,心理正常,处事平和旷达。
我认为他对词的贡献(以及水平)要超过诗。
我曾写博文穿越去盛唐和南宋,但去北宋却下不了笔,一个原因是设想见到苏轼、欧阳修、柳永等会心怯,不知说什么。
luren_1970 回复 悄悄话 两宋不杀文人士大夫不错,但是您可能不知道,唯一一个差点被杀掉的文人就是苏东坡。据说有人举报他写的一首词有辱没圣上之意。结果苏东波就被关在大牢里,审问了良久。但是苏真的没有那个意思,所以也审不出什么。于是就这么关着,以至于苏东坡自己都以为自己不能活着出去了。一天,牢房里来了一个犯人(苏本来是单间)。此人不善言语,晚上倒头便睡。苏也没在意,也睡。第二天早上,犯人就出狱了。走之前向苏告别,说恭喜你,你就要出狱了。苏还纳闷,结果不久果然被放了出去。原来,那个犯人是皇上派来的探子。皇上也在烦恼,苏不肯招,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冤枉的。这时底下有个大臣出了个主意,说如果苏果真诽谤圣上,虽然嘴硬,肯定坐卧不安。不如派个人去打探一下。结果这人回来报告说苏东坡晚上一睡就着,打了一夜的呼噜,睡得很踏实,不像心中有鬼。于是苏得以活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