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乡客

方言控、文字控、音乐控、影视控
正文

“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新生力量

(2015-07-13 17:29:06) 下一个

小时候常听别人用“人类灵魂工程师”来赞誉教师,觉得非常“高大上”(当时还没有这个缩略语,这里用的是“穿越式”)。那时候思辩能力比较差,从来没有仔细推敲过这句话的可疑之处,甚至不止一次人云亦云地引用。后来扩展了阅读的范围,杂七杂八的文本接触得多了,对于以往一些“想当然”的事物有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就不再那么“单纯”,而是陷入了“糊涂”的境界。首先是关于“灵魂”的定义,似乎非常之广泛。譬如民间有民间的说法,宗教界有宗教界的说法,科学家有一套说法,哲学家也有一套说法。至于“工程师”的定义却相对稳定,“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工程师指具有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管理、评估能力的人员。工程师的称谓,通常只用于在工程学其中一个范畴持有专业性学位或相等工作经验的人士。;“维基百科”的解释是:是指那些在工程专业领域的人,他们使用科学知识来驾驭技术以解决实际问题,并以此为职业。;“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受过以某一工程分支为职业的训练的人,能独立担负某项专业技术任务的设计、施工。当然还有一个统一的解释就是 - 工程技术人员的一种职称。

先不说“人类灵魂”是不是可以“设计”、“组装”这个问题,仅就对“灵魂”的不同诠释就足以引发无穷无尽的争论。那么,为什么这句话能够流传如许之久,涵盖范围又是如此之大呢?不少人下了功夫寻找这句话的源头,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1.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 Francis Bacon 曾说过“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
2. 1932年10月26日,斯大林在高尔基寓所与40余位作家进行座谈。从其重要性来看,延安文艺座谈会可能由此借鉴的。根据参加这次会议的批评家捷林斯基的详细记录,斯大林在会上就文学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对作家们说,“生产人的灵魂是一种重要的生产。你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文学问题》,1991年第5期,P166)
3. 1939年7月8日,他(云注:苏俄政治家、教育家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在欢迎荣受勋章的乡村学校教师晚会上的讲演》中指出:“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年版,P186)

很明显,培根认定“人类灵魂”是可以经由“知识种子的传播”,“文明之树的培育”而符合某种“设计”,斯大林根据这个理论要求作家在这个“重要的生产”领域发挥作用。加里宁对于“人类灵魂”的可设计性和生产性也认同,不过又重新强调“教育家”的重要性。

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培根关于“种子”和“培育”的说法。正如《红灯记》里的唱段有这么两句“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 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这符合基本常识,栽桃树苗不可能结菠萝,撒指甲花种子开不出牡丹花来。但是,为什么有时会长出“歪瓜裂枣”来呢?这就与“选种”和“培育”有密切的关系了。我国的“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先生对于“选种”有研究,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有朋友也许要问了,“不是说有教无类吗?”是的,孔夫子是说过那句话,那是指的人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权利,由于各人的资质以及领悟能力的差异,结果也就未必一样。后来“老大哥”成了“苏修”,“传道解惑”的教师被看作“十七年黑线教育”的执行者,作家则是“利用小说反党”的嫌疑人,“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词就不太有人提起了。最近,新当选的“四川网络作家协会”主席周小平重弹此调,而且赋予新的定义。他把“新一代的网络作家”称之为“能影响亿万青年的灵魂工程师”(“环球时报”2015-06-11 ,周小平 分享)

“网络作家协会”是一个新生事物,最早成立的是“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于2014年3月17日成立。其实早于2009年8月,由湖北诗人谷未黄、北京诗人周瑟瑟等人就曾经发起组建“中国网络作家协会”,并向民政部提交了申请。据说“需要有固定办公场地、10万元注册资金,还需要相关文联、作协的批复”。
2014年07月14日 北京青年报 记者姜潇报导: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崎嵘日前透露,中国作协已启动成立中国网络作家协会的相关筹备工作,将向有关部门报批,“这个时间应该不会让大家等太久。”

继“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成立之后,上海、广东、江苏、安徽、四川也分别成立了“网络作家协会”,关于“新一代网络作家”是“能影响亿万青年的灵魂工程师”这句话大概就是上个月周小平被选为主席的时候说的。因为“周主席”的这句话,我为那些需要别人“设计”、“组装”自己灵魂的人们感到高兴。从此以后,除了选择“一本”的“做鬼也幸福”属性,还可以选择“带鱼”属性。甚至可以选择“盗墓”属性,假如“南派三叔”也加入了“网络作家协会”的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