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乡客

方言控、文字控、音乐控、影视控
正文

“朦胧诗”之后的新文体 - “判词”

(2014-12-24 16:00:57) 下一个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朦胧诗”影响了很多年轻人。由于它的“朦胧”特性,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真正理解,比起“语录歌”来,显然难以做到“家喻户晓”。当然,“朦胧诗人”们也并不锐意追求那样的效果。

唐诗宋词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一脉,留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章句,时常在不经意间被人们所引用。既有“朦胧诗”,是不是也应该有一个什么“词”来相对应呢?“敏感词”只有三个字,只能作为一个“词语”,不能作为文体,实在令人遗憾。这个时候,富有中国特色的“判词”喷薄而出了,它就是:

此内容被多人举报,相关的内容无法进行观看。

有人或许要质疑:这么短,能列为“文体”么?我要提醒说这话的朋友:要注意它比“十六字令”还多了三个字!
目前为止,这个文体还只有一首“作品”,却已经显示出它强大的能量和影响力,至于将来还会有多少此类作品问世,我们拭目以待。

互联网时代催生了“自媒体”,“自媒体”的发展壮大产生出一个支派 - 微信公众号,一些著名的媒体人或学者通过这个平台发文章,表达意见。“微信公众号”所发表的文章五花八门,读者各适其适,各得其所。问题是有些“人”听不得不同意见,或者对于某些内容“过敏”,于是便“举报”,平台经营者为了减少麻烦,于是创造出这个“判词”:

此内容被多人举报,相关的内容无法进行观看。

然而,我们并不知道,所谓“多人”究竟是多少人,是否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如果没有标准,那么如何界定“多人”或“少人”呢?不过这类问题一般不会有答案,问了也是白问。我关注的“微信公众号”并不多,近期就发现有八篇文章被下了“判词”。计有:

公民说:劝进表二章;天下之是非,庙堂必反之
石扉客:几点说明
温家街:计划有变,反腐新闻为何难再轰动
观察中国:有权,就是这么任性
媒体扎基:一只蝴蝶停在了令谷的法拉利上
有难度:程益中的南都口述史,
旧闻评论:南京公祭讲话文本简析

虽然早已经不是少年,好奇心还是那么强盛,我很想知道那八篇文章究竟有些什么犯禁的内容。有几篇文章的内容通过标题就能猜出个大概,有些却不能,于是根据文章的标题一一搜索。还好互联网的平台不止一个,正所谓此花不开那花开,这八篇文章散落各处,悄悄地发放出他们独特的信息。 

那“公民说”乃博客作者“羽戈”的公号,“劝进表二章”却只是转载,其中一篇是署名“山中乱步”者作于“天朝大梦元年癸巳夏”,也就是去年的夏天。该文有一段是这样的:

今明公又蒙天眷,新掌神器,言必颂毛选,玄德通于神明;文必反普世,圣姿合于两仪。举手间,论民主之士惶惶不可终日;抬足处,争自由之人栗栗如坐针毡。此诚万民归心,威德加于海内也。隆兴之饥馑,开放之纷攘,三表之失御,和谐之弥昏,赖明公之德,宗庙之灵,俱各化以无形。万民哺以三鹿,百姓饲之地沟,其心乃归;四夷镇以毛选,八荒统以大梦,其志乃夺。今文有庆东、司马、晓青之流,持寰宇之大义;武有罗援、新宇、召忠之属秉海带之神功,实应命代之期,绍千载之运。故问鼎宗庙,肇基景命,承毛公之未竟,效洪宪之故事,乃应有之义。

第二篇的作者则是“星河”,他写到:

我主仁德昭昭,威福穆穆。文则睿成烛见,明察秋毫;武则算无遗策,决胜千里。实千古未有之雄才,万世启德之大略,非皇帝之名,不能承天地之钟爱,仰群众之尊荣。宜速登大宝,勿负臣民之愿。

两篇文章的主旨都有违我“人民共和国”的立国原旨,虽则愚蠢,毕竟忠勇可嘉。

“一只蝴蝶停在了令谷的法拉利上”一文,单从标题就可以推断出与令计划有关,令计划虽然正在“接受审查”,可还没有定罪,文章有这样的表述:

2012年3月18日凌晨,一只蝴蝶停在了令谷的法拉利跑车上,它轻轻扇动了一下美丽的翅膀,拖拽着车上寻欢作乐的两女一男,以及令公子背后的庞大家族,一步步驶向无法回头的分崩离析。
文中还引用了不少网络上的所谓内幕和信息,实在无法证实。读起来有点“新派武林小说”的味道。

“石扉客”的“几点说明”中就点破了“微信公号”热衷于“判词”的缘由。他说:
昨晚饭局上,人大张鸣老师夸我那篇《别把他们当傻逼》写得还不赖,我说已被删了。说他们是傻逼的被删,夸他们是精逼的也被删,不骂不夸作理中客状的也被删,总之就是一个字:删。所以我昨晚在新浪微博上如此感叹:
 “比较贱的说一句,论审查的艺术,还是新浪微博的小秘书水平高,准确率基本在70%以上,无论你是直接斥骂还是拐三个弯影射,基本都不会放过。那条看不见的线大致的位置,彼此都心中有数,当然想一头碰死在线上的另算。相比之下,微信公号简直就是一蒙着眼拿着大斧子排头乱砍的黑李逵啊。”
 说白了,站方从来就不会在乎微博时代曾经笼络过的所谓大V们,对他们来说所谓大V只是麻烦,碰时政的大V简直就是狗屎。这一点我们需要有自知之明。所以你就会明白为啥前几天辛苦各位帮我投诉这么多次,那个李鬼号还是我自岿然。

那么,用以下“朦胧诗”的诗句来为这篇小文作总结看来还是不错:
有一种神秘你无法驾驭
你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听凭那神秘的力量
从遥远的地方发出信号
射出光束,穿透你的心 (西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