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茶香烟尚绿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正文

线描——德国莱比锡的圣托马斯大教堂

(2016-03-22 11:54:07) 下一个

就在右边树下的椅子上,我欣赏到巴赫的美妙音乐。

2000年春天,我因德国莱比锡市文化部门的邀请,到莱比锡市举办个人画展。这是为了纪念中德建交而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动中的一个。

 

我在莱比锡呆了近半个月,由于展览时间紧张,就没有在展期安排到其他地方旅游。

 

莱比锡是一个前东德的主要城市,历史悠久,但是街道陈旧,城市也不算很大,有很多比较有年代的建筑。比方莱比锡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建于1409年。老市政厅、联邦最高法院(1933年,著名的国会纵火案发生后,在此审判季米特洛夫。),民族大会战纪念碑,这是为了纪念1813年对抗拿破仑入侵时发生的莱比锡战役,该次战役直接导致拿破仑退位,并被流放至厄尔巴岛上。

 

莱比锡有许多古老的教堂,其中托马斯教堂在欧洲久负盛名。欧洲许多大教堂是以建筑雄伟繁复而名闻世界,托马斯教堂是以音乐而受到世界音乐迷们的朝拜的。

 

德国杰出的音乐家、作曲家,被誉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的——约翰 塞巴斯蒂安 巴赫,在圣托马斯教堂度过27年岁月,直至去世。巴赫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均诞生于该教堂。从1723年到1750年逝世,巴赫一直担任圣托马斯教堂的唱诗班指挥,在这里他创作了最伟大的宗教作品《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B小调弥撒》和《圣母颂》,宗教剧及大多数的教会清唱剧。

 

1908年,在圣托马斯教堂旁边树立巴赫的铜像,1950年巴赫的遗体也迁至圣托马斯教堂安葬。

 

我去的时候,是一个下午,静悄悄的没有什麽人,走近教堂,传来一阵熟悉的音乐,一对年轻的情侣,在教堂门口演奏巴赫的代表作品。女的在拉提琴,男的在弹键盘,虽然衣衫简朴,但是神采飞扬,闭目陶醉在自己的音乐中。我坐在旁边的椅子上,静静的听了很久。觉得那一刻的时光好像停止了。

 

教堂并不大,有巴赫的铜像,旁边有纪念品商店,我看到有一张巴赫的CD,才一欧元一张,我买了一张拆开一听,非常的动人,而且是之前从没有听过的曲目。我一口气买了大约十张,回去后成为最抢手的礼物。据精通德语的朋友告知,这张CD里的乐曲,都是托马斯教堂中的管风琴演奏的,这是纪念巴赫诞生还是逝世多少周年的时候录制的。这架管风琴是和巴赫同时代的古物。

 

也许是心理原因吧,我觉得这曲中蕴含着古典韵意。

 

写此文是听了papyrus兄爱女弹奏巴赫的曲目,猛然回忆起往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