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詩卷

放眼古今,遊心書海。
个人资料
正文

天子何忍伤民财(胡林翼,1812-1861)

(2014-11-17 17:39:05) 下一个

天子何忍伤民财(胡林翼,18121861)

夫人才,随取材者之气量而生。”         胡林翼

胡林翼,字润之,湖南益阳人幼年时,就与陶澍才五岁的女儿陶静娟订亲。早期行为负才不羁,父逝之后,胡林翼捐了个贵州安顺县的知府。在致其弟的信中说:天下官方,日趋于坏。输金为吏者,类皆择其地之善者,以为自肥计。黔,硗瘠之所,边僻之境也,为人所掉首而不顾者。然兄独有取于黔者,诚以黔之官吏尚能奉上以礼不以货,以礼则知自重,不以货则知恤民,而治理庶几可冀。 胡林翼任知府七年平定盗匪、苗匪政声远播。道光30年(1850年)太平天国起事,咸丰四年,胡林翼奉命率黔勇入湘助曾国藩对抗太平军,转战各地,后任湖北巡抚。为攻克安庆,立下大功。在失去安庆之后,太平天国就一步步败退了。

咸丰三年(1853) ,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大清江山岌岌可危,加上财政窘困,难以支付庞大军需。咸丰帝谕令各地督抚:其各就本省地方情形,力筹济急之策,权宜变通,其势不得不然 咸丰五年(1855),胡林翼在湖北各地设局劝捐、试办厘金,为湖北厘金创制之始。厘金,即一种商业税。厘金分两种,「引厘」,又称「通过税」,经过关卡就须缴税,税率按货物总值的百分之一课征,故曰厘金;「坐厘」,是「交易税」。也有抽收鸦片厘金

 

胡林翼和湖广总督官文创收、整顿湖北厘金,得以支持湘军费用。当时厘金局大门有胡林翼所写的对联:

          天子何忍伤民财,因小丑猖狂,扰兹守土;

            地丁不足济军饷,愿大家慷慨,输此厘金。

地丁一词,是清代税制中特有的,田赋和丁银合在一起。即「地亩钱粮」和「人丁徭银」,是原来政府税政的主要来源。

 

曾国藩大力称赞胡林翼:兴办鄂厘,甲于天下。鄂省赖此富强,至今尚蒙其利 亦有人说: 更考其生平,不独坐镇武昌,坚守不摇,以扼形势之要;且于课厘馈饷,擘画尽善,遂使当时诸军无饥馁之扰,克奏中兴之业。由此而论,允推功首。

  

薛福成《庸庵笔记》说,本来咸丰帝准备授两江总督一职给胡林翼,但肃顺建言:胡林翼在湖北措注尽善,未可挪动,不如用曾国藩督两江,则上下游俱得人矣。 咸丰帝遂称善如其所议,曾国藩因此接了两江总督。

 

胡林翼除了斡旋湘军主要人物间的矛盾外,在湘系将帅中,胡林翼最早取得巡抚之权,但却凡事甘居曾国藩之后。据薛福成追述,在安庆之役后某日,胡林翼“既复驰至江滨,忽见二洋船,鼓轮西上,迅如奔马,疾如飘风;文忠(胡谥号)变色不语,勒马回营,中途呕血,几至堕马。文忠前已得疾,自是益笃,不数月薨。” 后人以为,对洋人势力入侵的深忧,令胡林翼不幸早亡。

 

胡林翼有自勉联:“欲正人心;引为己任。” 也述曾国藩之语:“近事非从吏治、人心痛下工夫,涤肠荡胃,必难挽回。” 彼此意气相合。曾国藩亦有赠胡林翼的对联  

舍己从人,大贤之量; 
    推心置腹,群彦所归。

 

胡林翼逝,曾国藩撰联挽胡林翼:

 逋寇在吴中,是先帝与荩臣临终憾事;

   荐贤满天下,愿后人补我公未竟勋名。”

 

 惋惜胡死于太平天国尚未被全面清灭之时,以为憾事;也感念胡林翼举维护了许多人才。

 

左宗棠祭胡林翼文说:「我治军书,入居湘幕,公帅湘人,建牙于鄂。五七年间,鄂固湘完,我司其隐,公任其艰。曾侯觥觥,当世所宗,公与上下,如龙如云。」说曾国藩为官刚直,为当时人所敬仰。而胡林翼与部属之间,则上下交心,有若云随龙行,能同心共济。

 

左宗棠曾因案为官文所参,即将论罪。胡林翼致函官文,维护左宗棠。曾左两人能有日后的功勋,胡林翼当时的维护都起了作用。一般公认,曾国藩有知人、识人之明,胡林翼则更能爱才、惜才,惜乎死于五十之龄。

 

胡林翼之父胡达源,曾中探花,是一知名理学家,着有《弟子箴言》。胡林翼承其志,在益阳修建了箴言书院,培育人才。青年时代的毛泽东,钦佩胡林翼的才行事功,把自己的字也改为润芝润之

 

《清史稿》结语:“骆秉章休休有容,取人为善。胡林翼综覆名实,干济冠时。------所莅者千里方圻,规划动关军事全局。使无其人,则曾国藩、左宗棠诸人失所匡扶凭借,其成功且较难。缅怀中兴之业,二人所关系者岂不巨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