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水手中来

风在云上,云在水上,水在我心上。
个人资料
正文

yankeeviv,关于白蛋白及其他。

(2015-05-14 07:42:33) 下一个

从你提到下肢浮肿,我就立刻意识到病人的白蛋白一定是处于极度低下的水平。这也可以成为循环血量不足和肺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果然你很快告诉我病人的白蛋白只有1.6。不到正常值的50%

如果看到病人在平卧状态下下肢严重水肿(连你都注意到了,说明已经非常严重)还没想到白蛋白/胶体渗透压问题,这是对不起老师。而明明知道白蛋白只有1.6,同时出现组织水肿,非心源性肺水肿,低循环血量。还不立即补充白蛋白。这是对不起医生这个职业!

有人说不输白蛋白是有道理的。理由之一,输白蛋白和输血一样会产生变态反应。理由之二,有研究表明输白蛋白不仅不一定有益,可能会有害。这基本上是一派胡言。

白蛋白基因序列在人类是高度保守,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白蛋白都是一模一样的,白蛋白本身没有抗原性,这是所有医学院免疫学课程必须传授的知识。白蛋白是从人血中提取纯化的。这个过程几乎完全去除了血液中可能触发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和病毒。所以白蛋白对人体是安全的,其安全记录远远高于输血,甚至比人工胶体液更加安全(右旋糖苷)。

曾经有过报道说临床对照显示白蛋白增加危重病人死亡风险。但是后来的研究否定了这个结论。FDA也撤销了对此发出的警告。

后来又有报道说对危重病人用与不用白蛋白死亡率没有区别这种观点纯粹就是忽悠。所谓“危重病人”是用很多不需要白蛋白的“危重病人”来稀释需要白蛋白的“危重病人”,故意淹没白蛋白救治的有效性。

一项大型回顾性综合分析,包括90个分析低蛋白血症对预后的预测性研究 (n=291,433) 9个研究纠正低蛋白血症治疗的前瞻性对照试验 (n=535),低蛋白血症患者白蛋白水平每降低10g/l,其死亡率增加137%,并发症发生率增加89%ICU停留时间延长28%,住院时间延长71%,治疗费用增加66%,文章认为低白蛋白血症是增加危重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给予外源性白蛋白需达到血浆白蛋白浓度达到30g/L以上,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注意,这些研究的对象是存在低蛋白血症并且因为低蛋白血症产生了后续并发症的危重病人。看好了,白蛋白安全界限是3.0,不是2.0。这才是科学。

忽悠的目的是说穿了就是钱。谁都希望用尽量小的投入换取最大回报。美国医疗体系就是一部印钞机。但是脑袋进水的人输不会算账的。原则上,坚持正确的治疗原则,老老实实遵循科学规律只会省钱不会浪费。更重要的是尊重医生的职业道德,医生永远应该在人类知识的范畴之内把病人的健康与生命放在第一位。

另外,病人血红蛋白继续下降,表明问题根本就没有得到发现和处理。原则上在没有确定贫血的病因诊断之前补铁是错误的。会干扰病情妨碍诊断。经验性治疗必须在采取各种样本之后才能开始。你没有权利要求他们用什么不用什么,但是有权要求他们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确立病因诊断。是不是出血,出血部位在哪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出血,应该如何对因治疗。靠补铁输血维持是一种敷衍塞责的做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