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水手中来

风在云上,云在水上,水在我心上。
个人资料
正文

卢刚,追求公平的悲剧。

(2014-09-06 07:10:27) 下一个

当追求公平的人遇到不公平,而且所有恢复公平的正常机制均告失灵,死亡是唯一实现公平的方式。这就是卢刚悲剧的根本原因。

卢刚不仅追求公平甚至是苛求公平。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他与同学9人结伴出游,平摊费用每人22刀,他要求将他贡献的实物价值4.5刀算进去。真要算,4.5除九,这是每个人要给他的钱。这还没完,他还要求照相的钱要按个人照片数平均。他真的是吝啬这点钱吗?不是。他是对公平有一种物理公式般的苛刻要求。

公平是法律的基本精神,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从小我们就希望最大程度的公平。很多人上学都有过在同桌之间画一条分界线的经历。踏入社会却发现现实离公平还非常遥远。明智的选择只放弃对公平的追求。没能力的就忍受不公平,有能力的就去制造不公平。毕竟还有很多比公平重要的东西。那些恪守公平原则的人就自动变成了另类。当不公平夺去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他们就会为换取公平不惜代价。

命运给卢刚开了一个大玩笑,一个苛求公平的人遇到的不公平远远超过了他能够容忍的范围。

别人的文章接二连三发表,他的文章却因为学术之外的各种问题百般受阻。别人可以提前半年答辩毕业,轮到他答辩的时候却把原来规定的30分钟突然改成10分钟。第一次答辩没有通过是因为有人质疑他没有用另一种方法。他用这种方法重作一遍得出完全一致的结果,按照规定时间上交论文却被告知他没有资格参加优秀论文的竞选,原因还是因为这个已经被他排除的质疑。别人博士毕业直接留校做博士后研究。他却因为屡次推荐信延迟发出失去工作机会。

他和别人都是中国物理学子中的精英。前后脚投到同一个学霸级权威的门下。不同之处是别人对权威言听计从,这没什么错。但他明白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懂得尊师更懂得重道。所以他得出与权威观点不同的结果会坚持科学的原则。有人说导致他采取极端行动的原因是论文评奖,有人说他是没有找到年薪两万的博士后工作大开杀戒。其实这些不过是一连串以连锁反应方式发生在他身上不公平事件的孤立环节。

卢刚用包括他自己在内六死一残的代价换来了他认为的公平。人们会问,这样作值得吗?值与不值的问题完全取决于一个人对价值的考量。好死不如赖活就是著名的猥琐哲学。这些人肯定不理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理解为什么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更不会理解为什么生命诚可贵,公平价更高。

但是用死亡制造公平的同时客观上造成新的不公平。纠正了一个冤屈同时造成了新的冤屈。在这个问题上佛家的思想更有益于我们身处的远离公平的世界。不怕接受果报,只怕种下恶因。天下人可以负我而我不可负天下人。这种观念鼓励人们遇到逆境要看淡想开,追求外在的善行与内在的平和。用内心的强大战胜不公平的痛苦。舍弃小公平而追求大公大德,这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德州土老冒 回复 悄悄话 说得好。我支持卢刚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他理想中的公平。

这个社会,没有付出,就没有得到。卢刚用他自己生命的代价,为其他人提供了较公平的机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