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万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各地美味名堂多

(2015-05-07 15:00:32) 下一个

东北·奇珍乱炖 

    东北人爱吃炖菜,吃起来名堂也多,什么大鹅炖土豆、小鸡炖蘑菇、猪肉酸菜炖粉条子,还都能顾名思义,也无一 不是寒风里腊月天吃的乡土菜。东北高棵大白菜腌渍的酸菜切成火柴梗粗细的丝,帮白叶绿,久煮不糜。本地的土豆粉则易熟耐煮,出锅黄白鲜亮用筷子挑起简直是 春柳倒挂。用杀猪时煮肉和骨头的老汤,放入爆炒过的五花肉文火炖出的猪肉酸菜粉条子,可口的香气绕屋脊。

    中国北方素来以面食为主,而精制的面品不在少数,有的甚至成为中华名小吃。这里要介绍的是李连贵熏肉大饼。 李连贵熏肉大饼色泽棕红、皮肉剔透、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熏香沁脾,日食夜嗝;大饼皮面金黄、圆人满月、层层分离、外酥里嫩、滋味浓香。其食用时辅以酱、 葱丝、再喝上一碗小米绿豆大枣粥更增食趣。其具有暖胃、健脾壮肾、引气、调中、消食、杀虫等药用功效。1940年李连贵病故,其子李尧继承父业,于 1941年带着老汤从梨树迁人四平,办起四平李连贵熏肉大饼铺,从此李连贵熏肉大饼成为中华一绝。

 

酸菜猪肉炖粉条

    在吉林的朝鲜族饭店,所有的狗肉汤都是当天的新鲜肉一天一炖,没有老汤。这样做出来的狗肉汤叫清汤。要吃狗 肉,名堂多了,狗肉炖豆腐、狗肉干白菜、狗肉火锅。可不管你吃什么样的狗肉,一碗狗肉汤可少不了,这一碗汤入口,回味一下,觉得鼻腔里都有了香气这狗肉才 会越吃越香。

    我国民间历来有立夏之日尝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的习惯。说起这地三鲜,指的是新鲜下地的时蔬:苋菜、元麦和蚕豆(或是蒜苗),炒在一起吃的就是鲜嫩。到了长春,地三鲜成了当地的名菜。现在也有把土豆、茄子、辣椒炒在一起的三鲜。这可是地地道道的东北菜。

    哈尔滨郊区靠着马路边有一个叫得莫利的小村庄,村里人在路边上开了个小吃店招待路上歇脚吃饭的过路 人。把豆腐、宽粉条子和乌苏里江里捞上来的鲤鱼炖在一起吃是老乡们吃个热乎的老做法。后来菜的做法不胫而走,传遍了城里的大街小巷。哈尔滨人说:要是外地 朋友不喜欢吃西餐和东北大菜,咱们吃得莫利炖活鱼去。

    代表地:佳木斯:酸菜猪肉炖粉条;吉林四平:李连贵熏肉大饼;吉林:狗肉汤;长春:地三鲜;哈尔滨:得莫利炖活鱼。

    华北·京味打头

 

天津狗不理包子

    华北小吃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老北京小吃了。北京小吃大约二三百种。包括佐餐下酒小菜(如白水羊头、爆 肚、白魁烧羊头、芥末墩子等)、宴席上所用面点(如小窝头、肉末烧饼、羊眼儿包子、五福寿桃、麻茸包等)以及作零食或早点、夜霄的多种小食品(如艾窝窝、 驴打滚等)。其中最具京味特点的有豆汁、灌肠、炒肝、麻豆腐、炸酱面等。一些老字号专营其特色品种,为仿膳饭庄的艾窝窝、肉末烧饼、豌豆黄、芸豆卷,丰泽 园饭庄的银丝卷,东来顺饭庄的奶油炸糕,合义斋饭馆的大灌肠,同和居的烤馒头,北京饭庄的麻茸包,大顺斋糕点厂的糖火烧等,其他各类小吃在北京各小吃店及 夜市的饮食摊上均有售。

    天津比较著名的小吃要数狗不理包子和桂发祥麻花。此外,河北保定白肉罩火烧也名不虚传。白肉罩火 烧,做起来十分讲究,要选用一定部位的猪肉,活水洗净,放入沸水中煮熟,其火候很要劲儿,肥肉要脆而不生,瘦肉得烂而不柴,煮制时要去沫去油,加入十几种 调料,文火炖熟。吃起来香而不腻,清而不淡。

  华东·名堂繁多 

    姑苏小吃名堂多,味道香甜软酥糯。五芳斋的蟹粉小笼,朱鸿兴和绿杨馄饨店的鸡丝馄饨都绝对经典。

    鲜肉月饼。鲜肉月饼讲究的是现做现卖,趁热吃。因此在江南买鲜肉月饼的店铺都是沿街面摆出炉子,面点师傅不 慌不忙地做着月饼,似乎并没有看见街面上已经排起长龙。吃这种月饼是要有点耐心,就是要站在街上等,一炉买不上,继续等。鲜肉月饼在苏州、上海最时兴,苏 州一多半食品老字号企业都会在中秋前夕推出鲜肉月饼。

 

鱼丸

    梅花糕。梅花糕源于明朝,发展到清朝时成为江南最著名的小吃,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梅花糕其形如梅花,色泽诱人,故作品尝,入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回味无穷,胜过宫廷御点,大加称赞,因其形如梅花,便赐名梅花糕,故流传至今。

    制作此糕需特制紫铜模具,重达10余公斤,内有19个梅花状孔。它选用上等面粉、酵粉和水拌成浆 状,注入烤热的梅花模具,放入豆沙、鲜肉、菜猪油、玫瑰等各种馅心,再注上面浆,撒上白糖、红绿瓜丝,用灼热的铁板盖在糕模上烤熟即成。吃在嘴里是一种发 了酵的面浆并有点酸味,而这正是真味所在。

    老辈福州人有句话叫“七遛八遛莫离福州”。意谓福州饮食的风味独好,乡人不忍离去。福州的风味小吃独树一帜。

    鱼丸:福州著名的风味小吃。一般用鳗鱼、马鲛等鱼肉捣成泥糊状,调拌优质薯粉为皮,用精肉、虾仁等作馅,捏成丸子。煮熟后泡以美味高汤,加上葱花,浮于汤面,称“七星鱼丸”。它具有色泽洁白、质有弹性、肉馅香松、口味清爽等特点,素负盛名。

    锅边糊:又称“锅边糊”或“锅边”。是福州独有的小吃。其主料为米浆,锅汤烧开后,将米浆淋置锅边,稍干后用小铲刮入锅中,与鸡鸭肝杂、虾干、墨鱼干、香菇、黄花菜等配料煮成的汤合成。其特点是面薄而卷,汤清不糊,味美适口。

    台湾各地包括各个小镇,都有名小吃,台湾人对此津津乐道。比如,桃园大溪有豆干,台北淡水有鱼丸、阿婆铁蛋和阿给,台北县永和市则有正宗的永和豆浆,新竹县市有贡丸和米粉。

华南·精巧细致 

    外地人说“食在广州”,广州人说“食在西关”,西关保留着很多传统名小吃。大小食肆数不胜数,大的如广州酒家、陶陶居、莲香楼、泮溪酒家等,小的有“银记”、“伍湛记”、“南信”等等。从和味牛杂萝卜、双皮奶、透明马蹄糕到肠粉、虾饺、云吞等等,应有尽有。

    “乳香炸芋虾”是广州乡土风味小吃。据介绍,用虾仁为主料,将虾肉冼净,吸干水分,剁成虾蓉后,顺 一方向打至起胶性,将火腿、肥肉一起剁成泥状,与虾胶放入盆中,加入腐乳、胡椒粉、鸡蛋液、芝麻油,下面粉搅匀成馅料。同时将槟榔芋头切成细条蒸熟,再将 芋条的表面均匀地包上馅料,再放入油锅中炸熟。成品色泽金褐,表层稍硬,但硬而不结,入口即酥,油香味浓,鲜香而又微辣,风味别具一格。有开胃消食的作 用,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

 

碗仔翅

    锦卤云吞又名“锦绣良缘”,是典型的广东乡土菜肴,乃乡土间老百姓举办喜庆之筵席颇受欢迎的菜品。有人探其 “锦绣良缘”之名字的由来,看此菜肴,其原料在颜色搭配上红中带绿、金黄、橙并之,又有人想象成是男女间美的结合点,可增进两者的感情。是红男绿女的代表 菜,此菜肴在婚宴上尤其受老百姓青睐。

    锦卤云吞的用料是很讲究的,将云吞皮包入少量冷藏过的鲜虾肉馅,对折成多角形后入热油炸脆酥,然后配上同虾肉粒、叉烧粒、鱿鱼粒、鸡肝片、洋葱末、青、红椒末等煸炒成的甜酸芡来蘸食,但一定要趁热吃才显得有滋味。脆香酥化,甜酸味鲜,色泽鲜艳,是脆熘特色小食。

    桂林米粉在历史上就独享盛名。其特点不在米粉本身,而在调料和配菜的讲究。配菜是将卤好的猪肉、牛 肉、马肉等过油稍炸,使其甘香韧脆;调料则是肉类卤后的汤加上数10种中药、香料熬制所得的卤水。一碗热腾腾的米粉,铺上一层卤莱,加些酥脆的黄豆或花生 米,撒点葱花、香菜,淋上熟油、卤水,端上来香气四溢,鲜美可人。所以,卤菜甘香和卤水鲜甜才是桂林米粉的特色。

    马肉米粉在桂林独树一帜,为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其名气比卤味米粉更加响亮,吃法也更特殊。马肉米粉 以马骨和马肉熬汤至极浓,呈乳白色,再用比盖碗茶杯大小的碗,烫好只够成年人吃一口的米粉,上铺熟马肉和腊马肉各三几片,撒上香菜、加上一瓢滚热的汤。吃 马肉米粉,先一口米粉下肚,再喝两口热汤,嘴里咀嚼香甜的马肉,第二碗立即又端了上来,味鲜滚热,甚能得到人们的推崇和爱好。一般食20碗很平常,能吃的 人吃上三五十碗,也不算稀奇。如今桂林马肉米粉店仅存一两家,但已改成大碗盛粉了。

    香港的街头小食对馋嘴之人来说,绝对是街头一景。这些小食琳琅满目,叮叮糖、炒板栗、龙须糖、糖葱薄饼、鱼蛋粉、鱼肉汤、炸大肠、碗仔翅、臭豆腐、云吞等,品种花色之多,让人真以为来到了一个小吃总汇。

  西北·面食当家 

    西北小吃面当家,提到西北小吃,首先就要介绍面。

    岐山臊子面:岐山臊子面具有3000年的历史,最早始于周代。制作时以大肉“臊子”?即肉丁?加豆腐、黄花、木耳,烹汤浇面而成。岐山臊子面以“薄、盘、光、酸、辣、香、煎、稀、汪”的特点而闻名遐迩。

    蒜蘸面:一小碗干辣椒面、切好的蒜瓣、浇上煮沸的油,刺啦一声,金黄色的油层慢慢盖住辣椒面,碗边浮起油沫,然后加些陈醋和少许盐,宽大的面条捞出来倒进一个大碗里,放入青菜即成一碗蘸着蒜汤,酸辣鲜香的蒜蘸面。

 

油泼面

    荞面:陕西名小吃之一,已有600年的历史。尤以陕北、韩城、西安校场门白荞面最为有名。制作时选用新鲜荞麦现做,一般凉食,亦可加羊肉臊子热吃。特点是清香利口、条红筋韧。

    扯面:扯面是关中地区的传统面食小吃,陕西八大怪之一,宽如裤带。用烧热的油泼后搅拌食之,其特点是色泽协调、光滑柔韧、淡雅清香。

    油泼面:手工擀制的又粗又宽的面条,在开水中煮熟,先配上葱花、肉丝、花椒粉、盐等配料,再撒上一层厚厚的辣椒面,滚沸的油锅里舀出几乎一勺花生油,猛地浇泼在辣椒面及面条上。面条经油泼烫,表皮焦黄,食时焦辣香脆柔韧兼而有之。

    除了面食,其他美味也不少。乌鲁木齐的手抓羊肉。手抓羊肉的鲜美其实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是因为 “用手抓”,而是因为新疆当地的羊、当地的水还有当地的烹饪方法。整只羊去皮去内脏,放入大锅中,以天山雪水煮之。待要起锅时抓大把盐撒入锅中,或者直接 以出锅羊肉蘸盐巴,便可大快朵颐。

    敦煌的双塔鱼。敦煌食风受草原游牧民族的影响较大,“烤全羊”是市内所有饭店、宾馆必有的一道菜。但“安西三绝”——饮锁阳酒,品瓜州瓜,食双塔鱼,是安西也是敦煌饮食文化之源流。

    伊犁马肉。以调料熟煮马肉之后,大刀片之,码于盘中,立时可食,其肉质贵在香而不腻,经久耐嚼。

    库尔勒烤鱼。鱼是博斯腾湖鲜嫩肥美肉质清甜的小鱼,水是博斯腾湖千年雪山融汇而来的纯净雪水,鱼肉随意地穿在小木棍上转动翻烤,只刷上孜然、盐巴和酥油,慢慢的就香气四溢了。

    喀什馕坑肉。“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到了喀什不吃馕坑肉只能算白跑一趟。维族人家家门口都有一个用来做馕的土坑,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把抹上作料的整只羊封闭在馕坑内,暗火慢烤。烤到一定时辰,打开馕坑,香气四溢,用“十里”形容不为夸张。

西南·百菜百味

    云南小吃种类繁多得如同那里的鲜花。由于地域复杂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特色饮食。建水的 草芽、石屏的豆腐、蒙自的过桥米线都以精制著称;而滇东北地区是进入中原地区的必经之路,菜豆花、荞凉粉、酥红豆等都是那里的地方名小吃;丽江的丽江粑 粑、八大碗也是不能错过的。

    大救驾:大救驾是云南的名小吃之一,其实就是炒饵块。饵块用米制成,为云南独有。据古籍记载,麦类 制作的食品古时统称为“饼”,米类制作的为“饵”。农历岁末,家家户户都要挑选最好的大米,洗净浸泡后蒸熟,放在碓中舂细如泥,案板上用蜂蜡抹好,再搓揉 为长方、椭圆、扁圆等形状,用作馈赠的食品,称为“饵馈”,时间一久,老百姓就把它谐称为饵块了。

    “百菜百味”,麻辣鲜香,品种繁多,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就是成都小吃的特色,食后让人回味无穷。有人说:“食在中国,味在四川”,这句话一点也没错。龙抄手、钟水饺、担担面、夫妻肺片……这些都是成都小吃的招牌。

    最能体现成都人的精细莫过于在吃上了,走入小巷,红红辣辣的“串串香”,算说是集大成了。超市一样 的菜架上,上百品种,一张张薄肉片,一根根的新鲜蔬菜用细竹条串起来,每串只要一毛钱。如果想吃麻辣,老板还可以送上一碟有花生、芝麻、味精、花椒和辣椒 粉搀合在一起作料粉,蘸着吃,不收钱。算账也很巧妙,数一下食客桌边丢的细竹签就行了。在成都这些街边小店中烫一餐“串串香”,几元钱就可以让你心满意 足。

    贵州小吃不仅吸取了中国南方小吃的精髓,还融入了黔味的精华,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享有盛名的肠旺面、丝娃娃、雷家豆腐圆子、恋爱豆腐果、遵义羊肉粉、花溪牛肉粉等,风味特别,价廉物美,曾荣获第一、二届“中华名小吃”称号。

    贵州地方特色的风味饭更是让人流连忘返,苗族的姊妹饭、屯堡的农家饭、各种民族习俗让人不仅感叹农 家饭的美味,更让人沉醉于少数民族特有的风情之中。其中安顺屯堡及革家人的“扣饭”让人堪称一绝,为了留住客人多吃一碗饭,在几米远的地方将饭扔向空中, 待饭落下时正好在客人碗里……

中南·巧手熏腌 

    湖南人善于加工贮藏菜肴,普通家庭都会熏腊肉、鱼、卤蛋、做霉豆腐等。腊肉放在茶油或谷仓内可留至 伏天,不霉不走味。至于小菜腌制方法更是五花八门,家家户户都有酸坛,泡葛头、豆角、黄瓜、萝卜等可随时食用,经济方便。经淘米水泡过的刀豆、芋头梗风味 独特。青菜、白菜、排菜经不同方法腌制,可变成风味各异的擦菜和酸菜。如脯成盐菜,则带甜味;若不放盐而让其发酵起酸,取出晒干,再与枫树叶等一起蒸熟, 则芳香扑鼻,晒干后可长期保存。

    长沙巧妇善做家庭副食品,仅红薯做出的品种,就不下数十种,可花样翻新。如将红薯去皮煮熟捣成糊状,掺入芝麻橘皮,切块晒干叫薯糕,用油炸或用沙炒,又香又脆;将红薯熬糖,又甜又黏。薯粉,又称芡粉,是上乘的流食。

 

热干面

    湖北最著名的小吃是热干面。热干面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面条事先煮熟,拌油摊晾,吃时再放在沸水里烫热,加上调料,成品面筋道,黄而油润,香而鲜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