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饰物是假又何妨

(2014-03-07 20:15:43) 下一个

饰物是假又何妨
费淑芬

听别人说,身上戴了金器,可以辟邪,可以压惊;玉器呢,更有一种防御作用,如果戴只玉的镯子,不慎摔了跤,镯子碎了,人却可以不致受伤。我不知道这说法的可靠程度如何。假如不算迷信,而确有此等功效的话,那也是属于保健范畴,当是别论。

我是个错过了佩戴饰物时期的人,真的假的至今没有一件。但是这并不影响我的欣赏兴趣。就像一个不会画画又没有藏画的人,不一定不喜欢看画,一个不会唱歌也没有音响设备的人,不一定不喜欢音乐一样,每次走过那些金银柜或珠宝店的时候,我总是喜欢停下来看看。那些琳琅满目、晶莹璀璨的饰品,能使我获得一种艺术享受。

当然,我完全是个外行,分不出它的贵贱高低,而只能从标出的成色和价目上来识别。这却往往使我感到奇怪,有些价格昂贵的足赤金饰,却远不如一些成色较低,比较便宜的来得精细美观。珠宝玉石也有类似情况。

我很喜欢看到有些风华正茂的年轻姑娘,或是风姿绰约的中年女士,那细长白皙的手指上戴上一枚式样玲珑的宝石戒指,或殷虹、或翠绿;再在头颈上佩一条细细的工艺精巧的项链,确能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时也可以看到一些生性活泼的女性,在一身朴素合体的时装上,佩戴一串木制的或贝壳的项链,却也是显得超凡脱俗、气度不一般。然而,有的时候,也可以看到有些人,十只手指套上六七只粗重的金戒指,加上项链、手链,重量几近半斤,除了有不胜重负之感,也不免为之担心:万一遇到歹徒……这当然也得分场合,我曾听一位年轻朋友说过;在一些商务场所,你拿出来的是什么香烟,什么打火机,能影响到对方对你的看法。因为那是个比身价、斗财富的地方。

但是据说现在那些发达国家拥有万贯家财的人,他们应有尽有,可是外出应酬、日常交际,身上佩戴的十有八九是仿制品。也许是仿制的比真的更漂亮,也许是为了安全。这消息我认为是可靠的,从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即可以得到证实。

既能同样取得美化的效果,又不必花很多的钱去换取那价值昂贵的饰品,且免去提心吊胆怕遭抢劫的危险,真是何乐而不为呢?

戴上你的仿制饰物,大大方方、潇潇洒洒出现在宾朋间、宴席上,既轻松又愉快。戴着时漂亮,丢了也不心疼。可以免却许多无端的烦忧。

世界上有些事情不能假,有的事情却未必不可以假,譬如做人千万不能假,一假就失去了人味;而饰物,却未必不可假,因为它本来是用以装饰的。

                         19939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