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AKB48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25年前,同一天发生的两场变革

(2014-06-06 06:30:54) 下一个


1989年6月4日发生的两场变革


 

 
波兰华沙



    25年前世界改变了轨道。1989年6月4日,波兰举行的半自由选举拉开了整个苏联集团共产党统治垮台的帷幕,同日发生的天安门事件却将中国推上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这些事件的余波仍然未尽,不论是在乌克兰还是在南中国海。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天下午,我和兴高采烈的波兰朋友回到位于华沙的报社,在电视上看到来自天安门广场的首批模糊的镜头:在北京的街头,中国抗议者的尸体被人们用临时担架抬走。

    从那一天开始,天安门的鬼魂便笼罩在东欧上空。从东柏林到索非亚,人们低声说道:“记住天安门!如果我们做过了头,那一幕可能会在这里上演。”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的悲剧是欧洲的幸运。天安门的反面教材促使欧洲人坚守非暴力、谈判和妥协的道路。

    之后,影响的方向反了过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从欧洲共产党政权的垮台中吸取了教训。正如一位中共领导人在2004年所说的:“我们可以从苏联、东欧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中得到深刻启示。”

    因此,要实现经济增长;不要与群众的想法脱节;要定期轮换最高领导层;要将各个阶级背景的最优秀学生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还有,要镇压社会的一切自我组织和集体行动——因为这是欧洲同志垮台的原因。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曾公开忆起苏联的垮台。

    过去25年里,中国和波兰在各自的道路均取得了一些成就。中国经历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个人自由得到显著提升。中国官方电视台喜欢拿这些成就与乌克兰的流血和混乱场景作对比,但它对自由、繁荣、民主的波兰却不怎么报道。

    波兰在1989年6月4日的所作所为是惊人的创新:它开创了政权和平更迭的新模式。波兰1989年以来的成就是非凡的,但没什么新意。今天波兰的政治、经济和法律体系,就是各种久经考验的西欧模式的一种混搭。

    中国在1989年6月4日的所作所为毫无新意。面对主动站出来争取自由的男男女女,邓小平采用了共产党领导人一贯采用的对策:向他们开枪。相比之下,中国1989年以来的作为却充满创造力,它将市场经济的活力与持续的一党专政结合了起来。列宁主义式的资本主义!这就是为什么在比较政治学学者眼中,今天的中国是地球上最有趣的地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中国正上演着政治领域非常罕见的一幕:一场前途充满变数的全新实验。

    我相当有信心的一件事是:尽管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仍然在对波兰施加种种影响,但波兰十年之后还是会成为一个西方式的、欧洲式的自由民主国家,就像法国和德国那样。

    但中国呢?它是会在它那没有地图引导的旅程中摸索前行,就像邓小平说的那样“摸着石头过河”?还是说,它的政治经济体系与日益严重的社会紧张之间的矛盾,会引发另一场危机?

    如果危机到来,那么它会促成政治改革,还是会助长转移民众视线的民族主义(在南中国海的军事冒险便是一例)?还是说,后者会反过来引发前者?甚至导致更可怕的情形?

    诗人詹姆斯•芬顿(James Fenton)曾愤怒地写下诗句:“他们还会回来/回到天安门”,这样的场景真会出现吗?如果是,那么还是在天安门广场上,那些死难者将被颂为烈士。如果你在1979年说十年后布达佩斯英雄广场(Heroes Square)将举行大歌剧般的仪式,隆重地重新安葬匈牙利“1956年革命”的领导人(納吉)的遗骸,那么没人会相信你。但这一幕恰恰发生了,就在波兰的历史性选举的数天之后。(注1

    历史充满意外,中国并非不可能重现匈牙利的那一幕。但就目前而,中国似乎更有可能沿着自己这条1989年后的道路发展下去
 


 

    再进行最后一个对比。本周在华沙,波兰人在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的陪伴下自豪地纪念他们的“六四”。而在北京,一切与中国“六四”有关的事物——基本的事实、照片、名字、甚至是死难者母亲举行的悼念——都会受到压制。有的人依然害怕班柯(Banquo)的鬼魂。

    我祝愿中国以它的伟大成就为基础,修补那些同样引人注目的缺陷,找到自己的和平演进之路。但我明白一点:只有当中国能够直面它这段艰难的历史时,我们才能信心十足地说,中国沿着一条与后共产主义欧洲截然不同的前进道路,发展出了一套稳定的体系。

作者 蒂莫西•加顿•阿什  FT  2014.06.05   



注1:
1989年1月底,匈牙利宣布1956年事件不是反革命事件,而是一场人民起义;纳吉是在当时特殊的环境下,为拯救国家而斗争的;匈牙利政府还为纳吉举行了国葬。东欧剧变后,匈牙利宣布把每年10月23日匈牙利事件爆发日作为国庆节之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needtime 回复 悄悄话 单论经济的话, 1个4千万的地方,和14亿相比,哪个容易?
AKB4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白熊from北京' 的评论 :
文革是毛煽动亿万阿Q斗阿Q,把中华五千年英烈和文化各个鞭尸掘坟。
纪念64并不是赞同当时所有的事和人,而是谴责这个党这个军队这个国家对百姓的血腥镇压。
把二者混淆为同类,说明······。
白熊from北京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antian-yun' 的评论 : 六四悲剧是因为1989年的中国人想要2089年的事发生,想提前享有,结果是历史说NO,YOU ARE WRONG!我参加过64前的很多大游行,那段时间人们都在议论国家的前途。但局面越来越失去控制。当时有个叫“何新” 的人就说,发展下去就是流血。我经历过文革,当过红卫兵。比年轻许多的同学们忧虑即将发生的事。老毛说过,文革7,8年来一次,一次7,8年。看着眼前发生的事,深刻感觉到:经验,人身经历,只对你自己有用,对别人没用。你怎么说,年轻一代就是不听。那会的广场学生的行为已经和当年的红卫兵完全一样了。红卫兵的结局是什么?不是很清楚的吗?果然他们自己看到了,体验到了。所以,今天所谓的纪念“64” 有误导的意味。64和文革一样。都是我们民族,国家,文化中阴暗的一面。中国与欧洲的文化背景不同,没有妥协谈判双赢的意识。总想压倒对方。看看当年学生领袖和李鹏对话时气势,那股“天下,我们的天下,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做谁做” 的架势,和我们当红卫兵时一样。所以别人的经验,是别人的。一个不能从历史上汲取经验教训的民族是可悲的。于是我们看到了64可悲的一面。今天,有人叫嚣什么64如何如何,难道是今天的年轻人,重蹈他们的覆辙吗?
三木匠 回复 悄悄话 邓小平和共产党,风马牛不相及!
lantian-yun 回复 悄悄话 六四悲剧皆因人民手里缺两个东西:票和枪。


如果人民手里有真正的"选票",那么人民对政府的不满则会通过民主的渠道达到及时有效的表达,问题达到解决,也就没必要去天安门绝食受罪了,就不会有六四悲剧。



即使手里没有"选票",但如果人民手里有"枪,那么,邓小平在动武之前会三思而行,在民主法治轨道上解决问题的主张将会成为当时解决问题的共识,从而避免流血,也就不会有六四悲剧了。



六四悲剧令人思考美国政治生活中的"票和枪"的相辅助相成的辩证关系,及其对美国的政治稳定长治久安所起的重要作用。



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在她的回忆录里是这样描述公民拥枪权的:



"当这个政府没有能力保护我的安全时,我用枪来自卫;当这个政府不但没有能力保护我的安全,反而侵犯我的权利威胁我的安全时,我用枪来反抗这个政府(RESIST IT)".



这正是美国宪法赋予公民持枪权的真正意义:"威慑和防止"暴政,是除民主选举三权制衡新闻监督外保卫公民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一个网友是这样解读赖斯的话的:”作为公民,当政府不能保护你的时候,你拿什么自卫,当政府侵害你的利益的时候,你拿什么抗议!这句话说的好,每个公民都应该拥有自卫的权利,美国公民有枪,那就是狼,而我们就是羊,因为我们没有可以自卫的武器,一个政府对待狼和对待羊的态度是不会一个样的".



我并不是说一夜之间就让我们的人民每人一枪,我只是说应该在一个更大的CONTEXT下来全面地看"公民持枪权"问题。我欣赏的是在其背后的那样一种理念: 限制政府滥用权力, 保护公民权利.



对枪应加强管理以减少枪杀案件,但不能剥夺公民的持枪权。正如不能因其副作用而完全禁止青霉素的使用一样。



说实在的,在一个有信心让她的公民持枪的国家,你或许真的没有必要去用枪来反抗她的政府了。 因为你有那么多和平的合法的渠道去讨说法。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