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梅

这是老年人的回忆,往事历历在目,让人了解过去也充满信心走向未来。
个人资料
bobby41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不忘记忆,再看珍珠港

(2016-07-08 07:16:19) 下一个

不忘记忆,再看珍珠港

 

    游船进入珍珠港后,靠泊珍珠港K7码头。从甲板上望去,对面就是珍珠港内的两大著名历史景观。“密苏里”号战列舰博物馆和“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纪念馆。

  1941年12月7目的珍珠港,美军战列舰等主力舰是停靠现在的福特岛。以现在的“亚利桑那”号纪念馆为中心,依次停靠着“内华达”号、“亚利桑那”号、“田纳西”号、“西弗吉尼亚”号、“马里兰”号、“俄克拉荷马”号和“加利福尼亚”号7艘战列舰,当时在福特岛的另一侧,还有1艘“犹他”号战列舰,但该舰较为老旧,主要作为训练舰使用。在珍珠港内的干船坞内,还有一艘正在检修的“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也是美国海军上将金梅尔的旗舰。

  日本空袭中最先实施攻击的15架来自“赤城”号航母的“中岛”式B5N舰载攻击机,就是从珍珠港东南方向进入,恰好空中掠过现在的K-7号码头,对福特岛停泊的美战列舰主力进行攻击。而第二波攻击中从日本海军“苍龙”号、“飞龙”号航母起飞的舰载攻击机,也是从这一方向进入珍珠港实施空袭。如果历史可以和今天重叠的话,在珍珠港的中国游客就可以看见头顶掠过的有如蝗虫一般的日军战斗机。

  当时福特岛一侧的7艘美军战列舰,除了最外面的“内华达”号,根本无法做出任何反应。“亚利桑那”号爆炸后沉没,“俄克拉荷马”号倾覆、“西弗吉尼亚”号和“加利福尼亚”号相继沉没。而做出反应的“内华达”号战列舰,就在现在K-7码头前面的港区水面上调了一个180°的弯,试图逃出港口,但仍然没有逃脱日军第二波攻击,总共被命中6枚炸弹和1枚鱼雷,被迫坐滩。

  从港区内来看,被建成白色舰艇造型的“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纪念馆,比想象中要小得多。由于纪念馆建造在水上,参观者需要乘坐摆渡船前去参观。

  相对于“亚利桑那”号纪念馆,旁边的“密苏里”号战列舰就具有规模了。在游船缓缓驶入珍珠港时,几乎每一位游客都为“密苏里”号战列舰威武的外形所吸引。

  在1962年“亚利桑那”号纪念馆建成的时候,“密苏里”号还在西雅图,虽然已经退役但却作为当时太平洋预备役舰队的一部分。里根上台后,又重新启用了“密苏里”号战列舰以充实其庞大的600艘舰艇的海军建设规模。重新服役的“密苏里”号进行了一系列现代化改装,包括加装16枚“鱼叉”反舰导弹、8座箱式发射器共32枚“战斧”导弹、“密集阵”近防系统,并对雷达和电子设备进行了技术升级。1991年,舰龄已经高达47年的“密苏里”号,参加了海湾战争,总共发射了28枚“战斧”和759发406毫米炮弹,这成为“密苏里”号最后的荣光。

  冷战结束后,“密苏里”号再度面临退役的命运。该舰转入后备役后,常停泊于华盛顿州布里莫顿的一处海军基地。当地居民也曾呼吁将“密苏里”号留在当地以作为永久景点。但美国海军决定将其转到夏威夷珍珠港。美军把两个纪念建筑放在一起不是没有寓意的。因为沉没的“亚利桑那”号战列舰象征着日军偷袭珍珠港,引发美国参战,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而“密苏里”号战列舰则在东京湾见证了日本向美国屈服。

  按照1944年“密苏里”号服役来计算,今天它已经整整70岁了。登上这艘舰艇,历史的沧桑感就扑面而来。 “密苏里”号甲板上还是过去木质的防滑层,可有效防止甲板温度过高。这种过去战列舰使用的高档的“木地板”,给“密苏里”带来一种古香古色的韵味。不过主甲板前后多达9门的406毫米口径巨炮,立刻带来一股扑面的杀气。这种能发射重达1吨炮弹的主炮,是大舰巨炮时代的象征。

   “密苏里”号的特点是粗犷,首先体现在生产工艺上。“密苏里”号的钢板生产工艺显然要比现代落后,一些焊缝和水密门的精度也赶不上今天的舰艇,但“密苏里”号190毫米厚的主甲板、310毫米厚的船体侧甲板和500毫米厚的炮塔装甲,都说明这是一头海上猛兽。除了战列舰主炮炮弹和舰载机炸弹的攻击以外,像反舰导弹这种当今主流海战武器,大部分都啃不动“密苏里”号的厚重装甲。

  其次,“粗犷”还表现在其宽大的内部舱室之内。现代驱逐舰一般采用全封闭设计,内部空间狭小,要想有较好的居住环境,就要提升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员。而“密苏里”号战列舰由于巨型火炮和厚装甲的需要,排水量超过4万5千吨,舰长270米,这意味着其内部有更充足的空间,舱室容积更大。例如其士兵餐厅面积至少有2个篮球场大,舰内还有小型图书馆和专门的零件加工车间。但由于舰上编制的官兵数量多达1 800余人,因此舰员的居住和床位依旧非常狭窄。

  “亚利桑那”号战列舰是美国在1914年建造的“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装有12门360毫米口径主炮,而“密苏里”号战列舰则是美国最后建造的也是最先进的战列舰。从“亚利桑那”号到“密苏里”号,成就了一个超级海上强国的崛起。“密苏里”战列舰象征着美军造舰能力的辉煌时代。在万吨级水面舰艇对于大多数国家海军来说还遥不可及的时候,美国却开始大量建造。从二战结束后,美国稳执超大型水面舰艇建造牛耳,一直力压苏联海军一头,并且在舰载核动力、燃气动力等方面率先实现突破。美国所拥有的超大型水面舰艇建造能力不但给美国海军带来了全球范围作战的能力,而且也代表美国舰船工业和精密制造的超强实力,在冷战后与各国至少拉开了20~30年的距离。

    现在,还有一些国家的执政者,始终不想放弃与美国较量。当然,一旦有事,首先是与美国海军较量。看珍珠港的过去,美国,你准备好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