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818那些年你知道和不知道的英文牛歌和牛人(之N)

(2015-05-28 09:57:10) 下一个



Norwegian Wood  
 
约翰列侬有了外遇,而这个外遇居然是圈内一好友的女人。他们来到一个较简陋的松木木屋,在那里,他们并没有发生什么,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反正是Nothing Happened,列侬睡在了洗手间里,第二天早上醒来,伊人已经不见了。 

这让列侬很郁闷,于是,他想把这次郁闷的经历写首歌。于是,他请来好友保罗麦卡特尼帮忙。为了避免列侬的妻子不悦,保罗把歌词写得相当隐晦。 

保罗也知道那间松木木屋,一座简陋的,正在装修的木屋。本来,保罗要把这首歌的歌名叫做【Cheap Pine】,因为那样的廉价松木屋在北欧随处可见,以此来隐喻列侬的那种郁闷的外遇,不过就像那普通的松木木屋,一把火烧了都不可惜,家常便饭嘛。但保罗又觉得这名字不好听,没有美感。于是灵机一动,改用了【Norwegian Wood 】。 

什么叫做化腐朽为神奇,这就是!之后,列侬又给加了个别名叫【This Bird Has Flown】。就这样,The Beatles的另一首传世经典诞生了。 

当然,这歌之所以那么经典,还要感谢一个叫春上春树的日本人。 

当年保罗几乎是歪打正撞地为那首歌起名【挪威森林】时不会想到,这首深邃优美,隽永迷人的旋律,二十年后,为那个正开酒吧的春上春树带来了无尽的灵感。这位The Beatles的资深粉丝,凭借此灵感写出了超越这首歌曲的一部同名小说,而这部没有获得过任何奖项的小说,却为全球无数的小资们打造出一片挪威森林式的精神家园。。。 

虽然年代有些久远,声音的效果已经不那么好了,可这样的老歌还是值得打扰你一下的! 

歌曲链接

Nocturne 
 
挪威森林固然已成为一大批年轻人的精神家园,但是,在挪威,还真的有一个虚拟空间,在那里,同样聚集着一大群人,只不过,这群人更虔诚。他们以音乐为衣裳,于是他们银装素裹;他们以音乐为宗教,于是他们洗耳恭听。。。他们把这个地方叫做神秘花园 Secret Garden。神秘花园有两位园主,一位是来自挪威的Rolf Lovland,另一位是来自爱尔兰的Fionnuala Sherry 

1994年,在欧洲歌唱大赛上,两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相遇了,于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Secret Garden就这样横空出世了。转年,他们便凭借这首New Age 风格,仅有24个单词的单曲【Nocturne 夜曲】,一举获得在欧洲拥有最多观众的欧洲电视歌曲大赛的金奖,创下了40年来这个具有极高声望的大赛从没有一部器乐作品获金奖的奇迹(歌里面人声的演唱只在开头和结尾短暂出现,而各种弦乐,器乐编织出的曼妙之音,构成了歌曲的主旋律,空灵悠远,宛若天籁)。 

对于Secret Garden,我们大家可能更熟悉的是那首流行歌曲【You Raise Me Up】,笔者在D组介绍【Danny Boy】时,曾比较小人地说:如果【You Raise Me Up】没有从【Danny Boy】中获得大量的灵感,打死我也不信。其实,不用笔者的小人揣度,本来那首歌人家Rofl Lovland 就是根据那首古老的英格兰小调,再创作而成的,对此人家从来没有掩饰过!只是,这样的流行经典似乎并不是Secret Garden所追求的,他们更希望用他们的音乐去放松人们的身心,去辅助人们的冥想,使人们真的能通过音乐本身,去到那个由他们所创建的神秘花园。。。 

歌曲链接

 Nothing Compares To You  
 
爱尔兰,流行音乐的重镇。 

不光是刚刚提到的神秘花园的另一位园主Sherry来自爱尔兰,笔者在C组还曾介绍过那首感动了整个爱尔兰的民谣【Craigie Hill】的演唱者卡兰迪伦(Cara Dillon),不过,与这位西妮德奥康娜(Sinead O'connor)相比,他们简直就是名不见经传。 

爱尔兰还有一支很牛逼的乐队,叫小红莓乐队,又名卡百利乐队(The Cranberry,怎么还没介绍到他们呢?),很多中国朋友说我们的天后王菲就是模仿小红莓乐队的那个主唱Dolores的咽音发声的,可笔者不这样认为。 

小红莓乐队的那个主唱Dolores的偶像正是笔者马上要介绍的这位西妮奥康娜,这位光头大美女的演唱风格,深深地影响了小红莓主唱Dolores。然而,作为年长于Dolores的王菲而言,她的出道与小红莓不分前后,虽然她翻唱过小红莓的歌,但与其你要说天后模仿小红莓,倒不如说这位爱尔兰光头女星对天后的影响更为深刻(估计王菲本人也更认可后者),尤其是西妮奥康娜那种叛逆的个性,一定是年轻时的王菲所仰慕的。 

当然,王菲的叛逆是浮于表面的,而西妮奥康娜的叛逆不仅仅是她那醒目的光头造型,更是由来已久,在她童年时期的不幸经历中形成的!看看她后来的壮举:拒绝格莱美颁奖典礼;当众撕毁至尊无上的罗马教皇的画像;而就在随后的纽约麦迪逊花园鲍勃迪伦30周年纪念演唱会上,当西妮奥康娜要演唱【I Believe In You】时,台下的天主教徒们嘘声一片,以致于她不得不两次叫停试图开始的伴奏乐队。面对羞辱,这个小女子没有退缩,她大声地清唱了雷鬼乐之父鲍勃马利的那首【War】,以此向台下的无礼观众宣战。。。 

对教皇的不敬,显然是幼稚的。对此,她付出了代价!但在笔者看来,她,这个光头美女更像个真正的信徒! 
 
回到这首【Nothing Compares To You】,这是她二十多年前的成名作,来自美国音乐天才王子Prince(牛人一个,那个年代唯一与迈克尔杰克逊分庭抗礼的人)创作的作品。非常喜欢这首歌的MV,整首歌几乎都是这位光头大美女的面部特写。如果没有对自己形象以及唱功的非凡自信,是做不到镜头面前的淡定从容的!而只有她,镜头面前,那坚毅的目光,像个圣徒! 

歌曲链接

 

No Woman No Cry 
 
鲍勃马利(Bob Marley),对,刚刚提到的光头歌手西妮奥康娜在惶惶无助中,就想到了他。他的那首【War】给了她当时的勇气和力量。因为,他是她的偶像。 

作为雷鬼乐(Reggae)的鼻祖,鲍勃马利真的是牛人啊!他的生日是牙买加的法定节日,除了英国女王,全世界不知谁还有这样的殊荣。 

我们可能并不太熟悉他的音乐,就比如这首【No Women No Cry】,怎么读怎么有点儿“No Zuo No Die”的感觉,再试着听一下,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好像也不怎么样嘛!可是,如果你去Youtube上去看看,鲍勃马力的歌曲,点击都是千万以上的。无数大牌乐队都翻唱过他的作品,无数大牌歌星都是他的粉丝。。。 

他的音乐是具有革命性的。笔者不懂用专业术语去描述它的特点,但可以找一个容易理解的例子,比如崔健同学的那首【花房姑娘】: 

我独自走过你身旁  
并没有话要对你讲 
我不敢抬头看着你的  
噢脸庞 
你问我要去向何方  
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你的惊奇像是给我  
噢赞扬 
你问我要去向何方  
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那种一顿一挫的唱法,那种你怎么样,我怎么样,你,你,你怎么怎么样,我,我,我怎么怎么样的表达方式,就是从雷鬼音乐中吸取的元素。。。 

当然,对于社会,政治及人文的关怀,那才是Bob Marley的雷鬼音乐的真正灵魂所在! 

36岁就离开了人世,短暂的生命,永恒的光芒,这就是Bob Marley。。。 

歌曲链接

 No Matter What 
 
又是爱尔兰来袭!

在前面的I组,曾提到过八九十年代的男孩偶像的热潮,其来龙去脉,在此再稍微梳理一下: 
 
70年代末到80年代期间,美国音乐人莫瑞斯斯塔(Maurice Starr)先后打造出来了两个团队,一个是黑人男孩组合New Edition,一个是白人男孩组合新街边仔New Kids On The Block 
 
尽管这两个组合都比较成功,但得到的评价是不同的:New Edition被认为是实力派组合,其中的重要人物鲍比布朗Bobby Brown(也就是惠特妮休斯顿的老公,把老婆害得不轻)后来还拿到过格莱美奖;而新街边仔尽管当时的商业成绩非常火爆,但并没有得到美国主流乐评界的更多肯定,业内觉得这种靠脸蛋、舞蹈和口水情歌哄小孩子们的模式只能是昙花一现,不会具备长久的生命力和艺术价值。 
 
另美国行家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几年后这种模式在欧洲会大红大紫。刚出道时仅仅被称为英国的新街边仔的接招合唱团(Take That)很快其全球知名度就远远超越了正宗的新街边仔,以至于另一个组合男孩地带(Boyzone)出道时,被称呼为爱尔兰的接招,此时英伦三岛的青春风暴势头无比迅猛。 
 
而作为打造这种模式的鼻祖美国人当然不会坐视他人独大,他们随后几年也陆续推出了后街男孩(Backstreet Boys) 、超级男孩(N'Sync)等组合来争夺这部分市场,而Take That里面的人气偶像罗比威廉姆斯Robbie Williams又单飞发展了,因此美国的男孩们开始占据了明显的上风,特别是后街的领军地位不可动摇,直到90年代末期才又有一支爱尔兰组合西城男孩Westlife杀出来与之抗衡(刚刚提到的神秘花园的那首【You Raise Me Up】就是以西域男孩的演绎最为经典和深入人心的)。 
 
当然,进入21世纪以后,青少年的音乐口味更趋向多元和另类,那种阳光帅气的风格也开始逐步让位于坏、痞、酷,因此男孩偶像这种模式也渐渐成为了昨日之黄花。 

大概就是这样吧!在男孩组合方面,爱尔兰也是绝对胜出! 

这首【No Matter What】,电影《诺丁山》的插曲,就是来自爱尔兰的组合男孩地带(Boyzone)的一首非常动听的作品。 

歌曲链接

 5+1.【Nine Million Bicycles 
 
凯蒂麦拉(Katie Melua),出生在前苏联的格鲁吉亚,感谢戈尔巴乔夫,苏联解体后,童年的她随家人先后移居到北爱尔兰以及爱尔兰,最终定居到了英国伦敦。15岁时,她的音乐天赋在一次电视歌曲比赛中开始展露,并在几年后被唱片公司签下推出。 
 
凯蒂麦拉实在不是什么大牌,不是什么牛人,但她的这首【Nine Million Bicycles】真的非常动听,MV做得也漂亮,别致,有创意,更何况歌中唱到: 

北京城里有九百万辆自行车,这是个事实,是我们无法否认的事,就像我会爱你,直到死去;北京城里有九百万辆自行车,而你也知道,我会爱你,直到死去。。。 
 
当然,我们知道,北京城里并没有那么多自行车。但,我们还是要,相信爱情,不是吗? 

歌曲链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不见人烟只见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希奇古怪' 的评论 :
我就当这话是夸我的啦:)
希奇古怪 回复 悄悄话 nothing compares to you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