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鸦片战争 - chapter4

(2018-10-15 08:48:19) 下一个
  1. 鸦片和石灰

在今天的虎门,在销烟的旧址,竖立着林则徐的塑像。1839年4月11日,收缴的两万多箱鸦片就开始络绎不绝的运到此处,其中,约7000箱原属于怡和。5月初的一天,在祭海以后,连续3周开始销毁鸦片。大约价值5到6百万银洋的鸦片被混入盐和石灰,然后倾入海水,冲入大海。4月22日,他被转授两江总督,一待广东鸦片事宜结束,即当赴任。在收到两广总督邓廷桢所送的荔枝时,得意的林则徐题诗:“蛮洋烟雨暗伶仃,忽捧雕盘颗颗星,十八娘来齐一笑,承恩真及荔枝情。”

然而仅过数天,另一件事关中英两国的事情发生了。在该事发生前,林则徐曾让人带一不夹带鸦片的保证书给义律签字,但义律拒绝签字,原因是这与英国一向所持的原则相违背。一直以来,西方和中方对如何处理犯法的西人多有争执,数次造成贸易中断。1784年,一艘英国船, 休斯夫人号, 在鸣炮致礼时,由于疏忽,一枚弹头忘了取出,从而造成一名中国人死亡。当它的船主上岸时,被中方扣下并要求用炮手来换。炮手换回船主后被带到中方法庭受审,这个可怜的家伙完全听不懂法庭说了些什么,而法庭也不知他在讲些什么;他在投入监狱6个星期后被绞死。这在英国法律下是再简单不过的误杀,不应死刑,英国人由此认为满清的法律是野蛮的。如果义律签了保证书,以如此众多的英人和鸦片有牵联,大致会血流成河。义律致书林则徐说:“毫无疑问,英国商人如想在华经商的话应遵守贵国法律,但此保证书上的惩罚条例与英国法律相差太大。。。如非签不可,则英国只好退出贸易。”林则徐则回答:好哇。你退了就别回来。林则徐如此信心十足,是因为他误认为英国人不喝茶就会腹胀而死。无奈,义律只好带英船退到了澳门。

7月7日,一伙英美水手在九龙尖沙咀上岸寻欢作乐,在喝了许多米酒后,与当地人起了冲突。冲突中,一名叫林维喜的中国人被打死。我们无法得知义律是何时及如何听到这个消息的,作为一个脚踏实地的外交官,他知道当时的中英关系再也经不起另一件英国人“践踏他国法律”的事件,他立即通过一个当地有头脸的人给林维喜家人1500银洋;400银洋给当地的恶棍以避免他们敲诈林家;100银洋散给在冲突中受损失的村民,以期平息事件。他在随后致巴麦尊的信中说他已平息了事件,死者家属接受死者死于意外说法并签字画押。

不知林则徐是如何得知此事,他非常严肃认真地对待此事,他派了一位官员去九龙了解详情,甚至请一位在当地行医的美国人为他翻译了国际刑事法,确认犯法的外国人必须由所在国审判。8月2日,林则徐向义律发信要求他交出凶手,在信中不仅将犯事的水手人数,来自何船,带着何种木棒,如何将林维喜毒打致死一一道出,并详列了义律所为平息事件所提供的每一笔款项。林则徐向义律提出严正交涉:交出凶手,以命抵命,以安抚死者的亡魂。

但义律拒绝交出凶手,他觉得此案子无法找出凶手,仅管林则徐已指出参与斗殴的水手们,但这场殴斗参与者是一帮英、美醉汉,是谁造成林维喜的死亡,无法说得清;此外,林维喜死于第二天,确切的死亡原因已无法得知。8月12日和13日,义律在船上审问了6名涉案水手,对其中5名判处罚款和监禁,这些水手被送回英国服刑。但船一到英国,这些水手就被释放,因为义律无权审判这些水手。

义律的这些作为不为英政府所承认,则更不被林则徐所接受。林则徐在8月15日派了约2000士兵封锁了澳门,迫使义律全家(妻子和两岁的儿子)及另外56户英国家庭离开澳门,逃到停泊在香港的商船上避难,他们不得不捲缩在狭窄的船舱内,与他们所不信任的鸦片商人挤在一起,没有可口的食物,连淡水供应都无法保证。

林则徐则一如即往地相信英国人很快就会屈服。实际上,他和清廷从未将义律放在眼里,尽管林则徐被中国称之为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但今日中国学者们则对其研究西方的目的及方法:譬如雇请人翻译外文书籍、报纸;请教旅居广东的西方人有关英国人对鸦片的态度,及英国人在印度的活动,等等,有着较大的分歧,似乎是林则徐严重地低估了英国人,而林则徐的翻译们应负相当责任。林则徐曾书信一封给英女王,他把一份由其首席译员所翻译的译稿拿给过一群英国人看,其中一人后来说他“几乎忍不住要笑,。。。很多章节都不知所云。”

在5月1日,他上奏时称:这些外国人外强中干。。。他们人少,我们人多。。。他们只会海战,在广州坚固的城墙下将无计可施。。。9月1日,他再上书说:尽管他们有大炮,但他们不善于陆战;他们的士兵腿不能打弯,一上岸,将非常容易对付。当英舰队迫近的消息传来,他斥为谣言;当1840年6月中旬,英军已抵广州湾,林则徐在上奏时仍坚持说英舰队是大批鸦片走私船,而当该奏折抵京时,英舰队已经占领舟山12天了。

欧洲人认为,清朝政府及其官员一向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他们,认为他们这些外国人是野蛮的“蛮夷”,这从林则徐上奏给道光的一封信中可知:林则徐在信中说他坚信鸦片是由罂粟汁与人肉,及死乌鸦肉混合而成,由此得名“鸦片”。另外, 在林则徐致英政府的许多信函中,动不动就是狂妄自大的“我天朝”如何如何,对义律则是以校长教育小学生的口吻。林则徐的对英国相对盲目,意味着皇帝和他的钦差大臣对中英关系缺乏认知,不了解长期的中英贸易是可以互补互利的,也未对中英开战的可能结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林则徐的无知也显示在他对广州人民的鄙视。按理,他至少可以在许多那些为西人服务的买办、厨师、清洁工及中间商中招一些译员,但他一来到广州就公开地表示他鄙视这些人。所有这些作为显示了满清在中英开战前夕,企图将自己的不安严密地包裹起来,而不是尽力准备与英寻找一个解决的办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