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录周遭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是个大舞台,男女老少皆戏子!
正文

长篇小说:出国 (十九)

(2012-06-18 12:23:28) 下一个

(十九)

谈及父母与家庭,吴曦这才想起,刚下飞机时打算入住旅馆后给上海家里发个电报通知平安的,后来在机场过夜,就把打电报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现在这么晚了,不好意思再麻烦侯台生开车送自己出去找邮局。况且打电报或打长途电话的费用不小,身边的几十元美金要省着点用,还是今夜赶紧写封信,明日一早用航空快邮寄出算了。

回到卧房,吴曦写信把自己找到侯台生的店铺并已入住他家的经过简单扼要告知父母和祖父母,只用了一页纸。接着就写“又及”给顾妈妈,倒写了足足二页纸。总共三页纸放在同一个信封里寄去,请妈妈把“又及”转交给顾妈妈。

吴曦写给顾妈妈的“又及”谈到摸底牌的事进行得顺顺当当,甚至不用他费吹灰之力,侯台生自己会一五一十摊牌的。侯台生在洛杉矶市中心确实有间铺子,虽然门外是瘪三窝,店内分割成豆腐干似的小摊位,牛仔裤铺摊子的面积不大,但铺子终究还是铺子。侯台生确实在自开的铺子里做事,虽然销售、搬货、送货、跑腿、清洁等样样自理,但老板终究还是老板。至于人样嘛,虽然比照片里的样子老,但做起生意来精神足,体力强,老当益壮。他家的房子是分期付款买的,房子虽旧,地很大,将来可以盖新屋。五年前老婆去世,三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他为人善良,无心计,非亲非故把个陌生人带进自己家里住,令人感激。

第二天早上,吴曦跟着侯台生又回到“洛杉矶宝岛批发中心”的牛仔裤铺摊。周围其它铺摊的同行朋友知道吴曦刚从上海来,是侯台生相亲女友的表弟,表面上对他很客气,很友善。

侯台生不失时机放话委托开去,“我表弟想找份工作,半工全工都可,请各位帮忙介绍介绍。”

大家一听吴曦要找工作,支支吾吾说会留意的,其实只是敷衍而已。这批台湾小商小贩和侯台生一样,都是小本经营,有的是夫妻合伙,有的是父子搭档,生意难做,钞票紧凑,尽量自己忙乎。即使要请个把零工帮手,也是把工作机会留给自家的弟妹或子女要紧,肥水不落外人田。这宝岛批发中心是台湾人的地盘,当时的台湾人对大陆人多少有些看法,认为大陆人在共产党的国营企业里吃惯大锅饭,做多做少,做好做坏,领一样的工钱,养成不少坏习惯。通病是懒惰散漫、做事不认真、不负责、不敬业、对待顾客态度生硬、没礼貌、没教养等等。即便要请人,也不愿雇用大陆出来的人。

吴曦每天看侯台生独自在摊位里忙忙碌碌,自己却呆坐一边无所事事。二、三天下来,找工作的事毫无着落,吴曦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每天中午,侯台生去对马路的中式快餐馆买来两份盒饭,让吴曦先吃,自己忙着做生意。忙过一阵子,要想吃饭时,饭已经凉了,放进微波炉里加热,一忽儿又有生意上门,待顾客离去,加热的饭又凉了。

销售的事吴曦帮不上忙,搬货的活总可以出把力吧,可是侯台生不让他搭手,理由是,“我不好意思让你白干活。”

吴曦的说法是,“我白住你家的房子,白吃你的饭,是我不好意思才对吧。”

“不是这么说的,你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嘛。”

吴曦实在闷得慌,无聊透了,就在批发中心走来走去闲逛。店门口的那几个流浪汉对他说哈罗,他也笑着挥手打招呼,不再害怕或嫌弃他们。

只见玩具摊位的于先生走过来,正要把一堆旧报纸丢进店门旁的垃圾桶里,吴曦快步上前,“这些旧报纸可不可以先给我看看?”

“你要看?好的,拿去看吧,这些是前几天的旧报纸。你要看今天的报纸吗?等一下到我摊位上来拿好了。”于先生的手指向自己的玩具摊。

“好的,好的,谢谢你。”

吴曦拿着旧报纸走回侯台生的铺摊,坐在凳子上翻阅起来,其中有台湾人办的《世界日报》、香港人办的《星岛日报》、东南亚华侨办的《越棉寮报》等等。他粗略地读过新闻版,对娱乐版和体育版不感兴趣,接着翻到分类广告版,看到很多招工广告,才认认真真逐字逐句细读起来。有些广告要求应征者英语流利、懂粤语、识台语、会英文打字、具销售经验等,他力不胜任。也有些广告写明应征者必须具有合法工作许可,他不符合要求。侯台生空余时也来翻阅报纸,见吴曦对着招工广告发呆,便向于先生要来当日报纸,也在招工广告版埋头寻寻觅觅,看有没有适合吴曦可做的工作。

“小吴,你不要急,洛杉矶的工作机会还是比其他城市多。虽然你没有工作许可,要进美国人正规化的大公司不太可能,但有些华人经营的车衣厂、餐馆、汽车旅馆等,还是有雇佣没身份的新移民,甚至有雇佣偷渡来美的墨西哥工人,所以工作一定会有的。至于工钱方面嘛,有的华人老板看你是打黑工的,就会把工资压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我只要有工做,有钱租屋吃饭就可以了,要求不高。”

“好的,我这就帮你找。车衣厂剪线头的工作不需技术,应该人人会做,但计件工资实在太少。中餐馆打杂的工作早出晚归很辛苦,但有固定月薪,还包三餐,要不要打电话过去问问?”

“好的,试试看。”

侯台生把电话递给吴曦。

“侯大哥,还是你帮我打好了,我不太会说话。”吴曦连打个电话也畏缩不前。

侯台生拨通电话,与对方讲了一会儿,就把电话挂了。

“对方怎么说?侯大哥?”

“那边的餐馆经理说上星期移民局突击检查过他们隔壁的餐馆,所以他们不敢请没身份打黑工的人。”

“哦,那就算了。车衣厂剪线头的工作,也帮我问问看,好吗?”

侯台生又拨电话过去,讲了几句话,就拿笔记下地址。

“那家车衣厂倒不在乎有没有合法工作许可,也无需经验。老板娘留下了地址,就在百老汇街和第五街交叉口的大楼里,走过去没多少路,大概十几分钟就到了,要不要去?”

“好的,什么时候去?”

“随时都可以去吧,这种工作很少有人要做的,因为工钱太少。”

吴曦不想老是依赖侯台生,连午餐的饭盒都要他买给自己吃。既然车衣厂需要人,随时可以去,不如马上就去吧。

“我现在就去,侯大哥,你告诉我怎么走。”

“喏,我们这里是三街,靠近缅因街,你沿着三街走,过了斯珀林街,再走下去,一直走到百老汇街,左转,沿着百老汇街再走二个街区,就到第五街了,车衣厂就在五百零二号大楼里的第九层,你可以乘电梯上九楼,找何老板,是个女的。”

“谢谢你,侯大哥,我这就去。”

“如有什么事情,就打电话给我。喏,你拿张名片去,上边有我公司和家里的电话号码。”

吴曦拿好名片,放在衬衫的口袋里,犹如护身符,就迈出批发中心,去车衣厂见工了。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