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颈是我的性格,牛精是我的个性!

好酒,爱书,收旧,老饕,走南,闯北,家四方,三儿,一女,六口人,一房两车,人到中年,华人大兵,解甲归田,东篱种菊,南山放马
个人资料
我冇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露天电影

(2012-09-13 09:48:22) 下一个

我们那年代的文化生活实在是少的可怜,除公社和联和学校有个文娱队,每隔一短时间就来一个文娱晚会,还有大节日的舞狮、猜谜外,就是一个月一两回的露天电影,露天电影伴随我成长一断很长的时间,直至到电视的普遍,或者是香港剧集的收看,才在我们的视野消失。

三江公社由三江镇和其他小村组成,但一般人提到的三江就是指三江镇的联和、新江两个大队,三江那时有两个电影队,轮流在本镇和其他的小村播放电影,联和、新江相近,每月有两至四场电影,县大机队有时也会下乡,但这是凤毛鳞角的稀事。电影的时间表贴在公社门口,新江放映地点多数在新江学校操场,而联和的地点就不时变动,有时在大队门口,有时在学校操场,有时则在一些生产队的大地塘(晒地),但无论在哪里放映,小孩很快就知道。因为路远,小村放电影多数都不会去看,有一次《车轮滚滚》只在要走一小时路的官田放映,不知谁在乱传,说《车轮滚滚》打仗打得很厉害,车轮被炸得到处乱滚而得名(天马腾空的想象力)。男孩就喜欢看打仗戏,结果被骗了一个小时的夜路。

放电影那天,一放学就约几个伙伴拿凳去去号位,有些人来不及回家拿凳,就先用石头或用粉笔画地为牢。我们家有五个小孩,一般要带两张长凳,几个伙伴轮着回家吃饭,同一条里的多数聚在一起,好互相照料。争位时时都有发生,但一般不会搞得很大,见过两次动刀子的,一次没刀的那个是会家子,一出手就将拿刀的人的刀合上了,反将那人的手割伤了。另一才较为严重,一个人的腹部被扎了一刀,正好碰上严打,动刀的人被送去劳教了几年。每次看到被扎的人,就想起那次争位。

晚饭后,电影队的人就将银幕拉起,安上喇叭,红歌就响了起来,许多小孩还趁没开映时间玩身汗,一些有牌的卖瓜子,买酸萝卜的小市仔也开始做起生意来。很快就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许多时候正片开始前,会放一套幻灯片,主要常识教育和农村发展什么的。电影开始后,因为全是普通话(除《虾球传》是粤语),电影队有讲解员用粤语讲解。有时一部电影在两个地方同时放映,那就要人走片,一个地方先放,一卷胶带放完后,就用单车送到另一地方去,所以有时有等片的现象。有时放着放着会烧片,那肯定会引起一阵嘘声,放映员立刻修理,电影很快又从新放映。

除打风或暴雨外,电影很少被取消或改期(人们不可多得的娱乐)。下雨时,人们就穿着雨衣,打着伞看,打伞的会很小心,挡着后面的就会找骂,骂了还不听,就会引来一团泥巴。有时看完一场戏,衣服都湿了。《大闹天宫》就是下着雨看完的。由于人太多,影场内的人要小便的话就就地解决,放便的时候就对前面叫声抬脚,但无论怎样,还是惹了一片骂声。还有一个现象,放完电影后,肯定有人丢拖鞋。

我们那时的电影已很丰富了,有故事片,战斗故事片,爱情故事片,外国片和反特片等等,还是最喜欢打仗戏,《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上甘岭》、《英雄儿女》。。。。。。。

露天电影是我们童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我们永远的记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shamrock100 回复 悄悄话 记得那时每年暑假放十几场露天电影的样子,一早把日程抄好,哪天放电影就像过节一样,早早吃完晚饭提着凳子去 操场上占座,不忘拿把大蒲扇赶蚊子。
我冇醉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古埙1223的评论:
有时物质和金钱并不代表一切。
古埙1223 回复 悄悄话 我的双亲以前在国防军工系统任职,从西南内迁后,我每年的夏天都会去内地过暑假.在那个半工业半军事化的大山里,每星期都有一次露天电影放映.和你描绘的情景差不多,大伙吃好晚饭,扛着自家的长椅短凳早早地去占个好位.夜幕降临,山风轻袭,嚼着冰棍,看场电影,这就是那时候一碗最美最甜的心灵鸡汤----

谢谢你的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