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在blog已风行了很多年后,我突然有了开博的冲动。为了记录孩子的一些童言童语,也为了记录生活中的一些看似平凡的点点滴滴。
正文

特立独行的古典乐

(2014-05-06 21:30:06) 下一个

Aleksey Igudesman 和 Hyung-Ki Joo, 同为梅纽因音乐学校的怪才 。Aleksey曾被很多人认为前途堪虞,因为他把练琴的时间都花在读各种舞台剧本和闲书上。Hyung-Ki没有钢琴家普遍拥有的颀长手指,可一双不算大的手依然能在黑白琴键上谱出美妙的篇章。这次他们来演出,我心里有些期待。不知道该将他们定位为精通音律的comedian还是擅长喜剧表演的音乐家,想想应该是后者吧。能将古典音乐演奏得如此妙趣横生,恐怕也只有他们了。种种逗趣的演出背后靠的是炉火纯青的技艺。说到不按牌理出牌的古典音乐表演,我不由想起了The Piano Guys。只是印象中The Piano Guys很擅长花式弹奏,而Aleksey 和 Hyung-Ki则比The Piano Guys更靠近standup comedians些。

周六晚上的演出一开场,Aleksey的那把1717年的Sanctus Seraphin古琴便征服了我的耳朵。一把制作精良的好琴的确能锦上添花,将本就曼妙的琴声变得更加如泣如诉,动人心弦。Aleksey的泛音空灵飘逸,那悠扬的琴声仿佛都来不及经过耳朵就直接到了心里,听来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与感动。演出若是一直这样继续下去,便与其他的古典音乐会无异。可Aleksey 和 Hyung-Ki 很快就让我们领略到了他们特有的幽默。

有一个场景是Aleksey装扮成警察慢悠悠地踱上舞台,Mimi马上笑开了花。她说这个警察袖子上怎么有一个treble clef, 胸口还贴着mezzo piano。我说可能他是个管音乐世界的片儿警吧。果不其然,这个“警察”一本正经地指控正专心演奏的 Hyung-Ki 超速,为何将八分音符都弹成了十六分音符的速度。为了验证Hyung-Ki没有“酒驾“,他开始报一长串的曲目,并让后者当场弹奏出来。从莫扎特到萧邦,从柴可夫斯基到拉赫曼尼诺夫到贝多芬,这个假警察报的速度越来越快,简直是唾沫横飞,而曲目与曲目之间的差别也越来越悬殊。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切换到一首截然不同的曲子(精确到某一个movement和小节),还要将曲子的感情完整地表现出来而不出一丝一毫差错,即便是演出前经过很多次排练,依然很不容易。当时全场的气氛到达了一个小高潮,大家都笑得前俯后仰。其实这个表演形式与中国传统的相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捧一逗,捧哏出难题让逗哏展一技之长博大家一笑。只是那晚逗哏的绝活儿不是声乐也不是绕口令,而是高超的琴技。 后来Aleksey报了John Adams的一首曲子,Mimi小声说了一句“Oh, finally here comes a composer that is still alive.”一句童言将坐在我们旁边的老者又逗笑了。Aleksey的“挑衅”终结在一首温柔的充满了母爱的曲目里。他抹着眼泪,嘟囔着“mama”,终于将“超速酒驾”忘在脑后,放了Hyung-Ki一马。Mimi说Aleksey此时应该将大拇指放在嘴中允吸,才更能表现出小baby思念妈妈之情。我说对啊,Aleksey怎么没想到呢。

另一个有趣的段子是Aleksey假装忘记了如何演奏巴赫的prelude,于是他煞有介事地掏出iPhone,开启了导航系统。这个所谓的系统提醒他从什么大调开始演奏,前方多少个音符之后要换弦,多少小节之后要升调降调等等。当Aleksey故意将一个小节演奏成另一首曲子时,系统还模仿驾驶导航系统说“你已偏离路线,系统将重新计算路线。请从E弦第二指开始回归。。。注意,前方有accidental。”这个段子的设计颇富巧思,将乐理中的一些词汇与驾驶的经历融合一起。比如accidental在音乐中是指短暂的与曲子key signature的偏离,但是听上去就象驾驶事故(accident)。在走错路后重新计算路线也正是真正的导航系统会做的,所以这个假的音乐导航系统笑料十足。这真是一个充满了欢乐的夜晚。

Comedy与古典音乐是多么奇妙的组合。也许为了迎合市场, 下半场还加入了摇滚甚至是饶舌的元素,也很有喜感,但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比较纯粹的古典音乐。将古典音乐这种相对曲高和寡的艺术用comedy的形式表现出来,应该是Aleksey和Hyung-Ki的用心良苦。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在欢笑中开启他们自己的音乐之路,也希望更多的成人在捧腹之余能更深一步的了解以及喜爱这门艺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匆匆一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ilverbug' 的评论 : 这么小的孩子还谈不上欣赏呢,只是一种原始的喜欢,不过我们都很珍惜mimi对音乐的兴趣。mimi的确是个善解人意的孩子,有时贴心得让我都忍不住眼泪。很高兴又见到你,祝好!
silverbug 回复 悄悄话 mimi是个有爱心重感情的好孩子,长大了也一定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 想不到的是这么大的孩子已经开始欣赏勃拉姆斯,的确与众不同。 嗯,好好培养,小音乐家有很强的悟性。 又读了你的三月杂记,琴房布置得整齐漂亮,相信从那里飘出的音乐也优美。

问好了。
匆匆一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ilverbug' 的评论 : mimi 初学音乐的时候尚没有生死的概念,所以她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伟大的作曲家们都与我们同在。直到有一天她知道她喜欢的莫扎特,勃拉姆斯以及Papa Haydn 都早已仙去,很不能接受。从那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每看到一个作曲家的谱子,她都习惯性地要问我们这个作曲家还在世否。估计John Adams是极少数我们回答“是”的作曲家之一,所以她印象深刻吧。:-)
silverbug 回复 悄悄话 你家Mimi好聪明,连John Adams都知道。 “Oh, finally here comes a composer that is still alive.” 真是太可爱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