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家乡的春节美食

(2013-03-02 15:28:07) 下一个

农历春节已经过去,到现在才有时间做些家乡过年的吃食。

家乡的过年习俗,一般从进入腊月开始就有年味儿了,时不时地能听到鞭炮声,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天要打扫厨房祭灶神,晚上吃炉火烧和豆腐汤。二十八这天要蒸上几大锅馒头包子和枣圆,二十九这天要过油锅,做许多油炸的食品,像炸酥肉,酥鸡,丸子,油条,油角,糖糕等。年三十做扣碗肉,剁饺子馅儿,等炒好几个下酒菜,煮好饺子,放上鞭炮,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团团圆圆的吃年夜饭,新的一年就红红火火地开始啦!



二十三小年吃的炉火烧

跟做葱花饼一样,只是烙的时候并不烙熟,大火稍微烙一下让饼皮凝固不粘手并有焦黄的烙花就行了,然后上蒸锅蒸熟,掀开锅盖的时候,面香混合着葱香扑面而来,深吸一口气。。。makes me homesick......




再配上一碗豆腐汤
传统的年二十三喝的豆腐汤,只有豆腐,白菜,粉条三样,用煮肉的肉汤来熬制






年二十八

蒸红薯红豆包,寓意在新的一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个豆包我没来得及做。家乡习俗一般还会在这天用红枣做蒸枣圆和枣山,这个我也没来得及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看我以前的旧贴蒸枣圆



年二十九过油锅

所有在新年里吃的油炸食品,都在这一天出锅。
我只是做了其中的一部分,有炸酥鸡,酥肉,焦麻叶,花托板,油角

酥鸡:鸡腿肉,切大块儿,加入盐,料酒,生抽和十三香粉,腌制过夜,下油锅前,裹上发面糊糊,油炸至鸡肉熟透外面焦黄即可捞出





酥肉:猪瘦肉,做法同酥鸡




焦麻叶:白芝麻,面粉,混合在一起和成面团,像擀面条一样擀成薄片,再切成随意的长方型块儿,下油锅炸至焦黄。口感酥脆,家乡话“焦”是“脆”的意思




花托板:红薯蒸熟,捣碎成泥,加入面粉和成面团,爱吃甜的还可以再加点儿白糖。擀成厚的面片,切成长方块儿,再在方块儿的中间划一刀(切记两头不能划破),捏着面的一头儿从中间的划口里穿过去扭一下,放油锅里炸熟捞出




炸油角:这个要用烫面,取面粉适量,徐徐往里倒入滚开的水,一边加水一边搅拌,至全部面粉都烫熟没有生面的程度,稍晾凉,把面揉匀实,像包饺子那样包入鸡蛋韭菜粉条馅儿,下油锅炸至金黄



炸油条,也是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这个我也没来得及做,感兴趣的同学可去查看我以前的旧帖炸油条



年三十,做扣碗肉和包饺子

这两样我都没有来得及做,饺子地球人都会做哈~,我这里文字叙述一下扣碗肉的做法:
一般选用偏瘦的五花肉,在水里稍微煮一下,四到五成熟即可,捞出趁热在肉皮上抹酱油和盐,稍微晾一下再抹一遍,等晾凉后切成厚片,在事先煮好的调料水里浸泡半小时以上,然后肉皮朝下码放在碗里,上蒸锅蒸熟。家乡习俗一般是肉蒸好后在蒸碗里原封不动地保存,等到要招待客人的时候,热好了取出倒扣到另一个碗里,此时肉皮朝上,颜色红亮,散发着诱人的醇厚肉香味儿,主人通常会很热情地给客人夹上一块儿,裹到馒头里卷着吃,十分的香醇,又不油腻,homesick again......


虽然身在异国他乡漂泊,不管漂的有多远,心却始终是在那魂牵梦绕的家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