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山陇西郡

宁静纯我心 感得事物人 写朴实清新. 闲书闲话养闲心,闲笔闲写记闲人;人生无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灵气

(2015-12-23 13:08:38) 下一个

博文 发表新博文

灵气: 选取学生的唯一标准

已有 56 次阅读2015-12-23 12:27|个人分类:On education|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推荐到群组

灵气: 选取学生的唯一标准

 

When you boil down something, you get it down to its essence. If you boil down what's one element you're looking for in candidates? You'd say it's 灵气.

I can't find a right word in English for 灵气. Not sure if as follows, you can judge that -

 

杨振宁taste、spirit = 灵气. (see below, "杨振宁taste、spirit;李政道抓关键;李远哲刨根问底;丁肇中勤奋")

 

文眼, taste, spirit = 灵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7277-945223.html

 

How do you know you find 灵气. in students? It's instinct. It's gut feeling. Can't describe it. Only way to know, you gotta see it, face-to-face (see below: 澄澈的眼睛里流动着不同寻常的灵气与沉静).

 

Thus, you can't rely on video chat interview, less on telephone interview, much less with e-mail. You can feel 灵气 between lines in their writing - inspirting you to read through, a force with their writing, dragging you along to the end. It's so rare to read such - you can tell right away when spotting one.

 

Boil down to one ingradient in scientist, it's 灵气. You can't cultivate 灵气, you can't be trained to grow more 灵气. it's 灵气, born with.

Can't make it, can't fake it, can't teach it. So be it. For any teachers, it's your responsibility to discover such 灵气 in your students.

 

~~~~~~~~~~~~~~~~~~~~~~~~~~~~~~~~~~~~~~~~~~~~~~~~~~~~~~~~~~~~~~~~~~~~~~~~~~~~

 

澄澈的眼睛里流动着不同寻常的灵气与沉静(2015-12-24 03:29:19)[编辑][删除]

澄澈的眼睛里流动着不同寻常的灵气与沉静

 

一见到这两个孩子,老皇帝不觉放下了手中的酒杯。

弟弟弘昼没有给皇帝留下太深的印象,但哥哥弘历却让康熙过目难忘。这孩子相当与众不同。他身材颀长,容貌清秀。特别是两只秋水般澄澈的眼睛里流动着不同寻常的灵气与沉静。刚才行礼的时候,皇帝注意到他一举一动既敏捷得体,又不慌不忙,一点也没有这个年龄段孩子常有的紧张局促。跟在他身后的同岁的弟弟弘昼就明显拘束很多。

凭着丰富的阅人经验,老皇帝确信这个孩子与众不同。他慈爱地招招手,让弘历站到自己面前,询问起他的功课。弘历落落大方地背了几段经书,从头到尾清晰地讲解了一遍。

一阵喜悦攫住了康熙的心脏。他见过的所有孙子当中,这一个无疑是最出色的。

~~~~~~~~~~~~~~~~~~~~~~~~~~~~第一次见到12岁的乾隆,康熙惊得放下酒杯
2015-12-22 15:02:39
打印(被阅读 13660次)
 
1

澄澈的眼睛里流动着不同寻常的灵气与沉静

康熙帝与宝亲王时期弘历的画像

文 | 张宏杰

摘自《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

康熙六十一年,爱新觉罗家族中两个最伟大的人物,康熙皇帝和后来的乾隆皇帝,在圆明园首次见面了。不过弘历当时年仅十二岁,他不可能了解这次偶然的会面对自己乃至对国家将会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

那是康熙生命中最后一个春天,圆明园牡丹台前数百本牡丹开得正艳。雍亲王提出请父皇来家中赏牡丹,老皇帝欣然应允。

老皇帝愿意到胤禛家里来坐坐,因为在十几个如狼似虎的儿子当中,只有这个四阿哥从来没有表现出对皇位的特别渴望,也似乎没有参与任何与竞争储位有关的阴谋。这个貌不惊人的老四,擅长草书,精研佛法,在别的皇子为皇位打破头的时候,他却坐在书斋中修身养性,一派闲云野鹤之姿。不过,四十四岁的雍亲王也并非平庸之辈。皇帝偶尔交给他一些临时任务,比如安排太后丧事,清查仓米发放弊端等,他都完成得迅速周到,给皇帝留下了颇深的印象。

康熙晚年,经常到四阿哥的赐园中去散心游玩。据《清圣祖实录》统计,皇帝晚年共幸临胤禛的赐园圆明园十一次。除了胤祉外,其他皇子从来没有享受到过这样的恩荣。这当然是因为四阿哥的家让他感到安全和放松。

三月十二日傍晚,皇帝驾临牡丹台,把酒临风,心情愉快。

很多历史学家都说,把弘历介绍给康熙,是雍亲王精心策划的一个步骤。不过康熙并没有察觉到这一点。在父子闲聊之际,胤禛闲闲地提起:"您的两个孙子打生下来还没机会见到圣颜呢。"老皇帝随口答道:"好啊!上次我听侍卫说你有个儿子书读得很好。把他们俩叫出来我看看。"长到十多岁,孙子才有机会见到祖父,这在爱新觉罗家中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因为康熙皇帝的孙子实在太多了,一共九十七名,政务缠身的老皇帝只见过不到其中的一半。

一见到这两个孩子,老皇帝不觉放下了手中的酒杯。

弟弟弘昼没有给皇帝留下太深的印象,但哥哥弘历却让康熙过目难忘。这孩子相当与众不同。他身材颀长,容貌清秀。特别是两只秋水般澄澈的眼睛里流动着不同寻常的灵气与沉静。刚才行礼的时候,皇帝注意到他一举一动既敏捷得体,又不慌不忙,一点也没有这个年龄段孩子常有的紧张局促。跟在他身后的同岁的弟弟弘昼就明显拘束很多。

凭着丰富的阅人经验,老皇帝确信这个孩子与众不同。他慈爱地招招手,让弘历站到自己面前,询问起他的功课。弘历落落大方地背了几段经书,从头到尾清晰地讲解了一遍。

一阵喜悦攫住了康熙的心脏。他见过的所有孙子当中,这一个无疑是最出色的。

过了几天,老皇帝派太监来到圆明园,命雍亲王写下弘历的"八字",呈皇帝亲阅。

又过了几天,康熙再次驾临圆明园,吃了一顿饭后,宣布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要将弘历带回宫中养育。

在康熙众多的孙子中,弘历本来是极不起眼的一个。他于康熙五十年(1711)诞生于北京城内的雍亲王府。母亲是二十岁的普通格格钮祜鲁氏。

曾经有许多历史学家误以为乾隆的生母是大家闺秀,是因为她姓"钮祜鲁氏"。确实,有清一代"钮祜鲁氏"被列为"八大家",是最有名的姓氏之一。这个姓氏名臣辈出,也出过许多后妃。

然而,"八大家"之中的"钮祜鲁氏",确切地说,是指开国元勋额亦都一支。而乾隆的母亲之先祖,只是额亦都的一个命运平庸的叔伯兄弟,叫额亦腾。这一支开国以来没出过什么大人物,到了乾隆母亲的祖父一代,甚至沦落成了一介白丁。乾隆的外祖父凌柱,最高官职也不过是"四品典仪",估计是父随女贵而取得的闲职。

从种种迹象推断,十三岁的钮祜鲁氏进入雍亲王府时,只是一个普通的丫头,干些端茶倒水之类的杂活。直到康熙四十九年的某一天,才被雍亲王不经意间发现这个入府六年的丫头已经长大成人--十九岁的她高大健壮,虽然面貌不过中人以上,但是身材异常丰腴饱满,青春光彩难以掩抑。

土地很肥沃,第二年就结果了。乾隆皇帝属兔,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子时(《玉牒》)。因为母亲身份太低,这个孩子的出生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多大关注。

但是这孩子的八字却有些不同寻常。

清代档案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康熙六十年六月,四川总督年羹尧入京办事,皇帝命他找京城的"名算"罗瞎子推算某事。年听说这个罗瞎子为人四处招摇,且有病在身,就没去找他算。皇帝在他汇报此事的折子上批道:"此人原有不老诚,但占得还算他好。"(《掌故丛编·年羹尧折》)可见,皇帝是这个瞎子的老主顾兼粉丝。

"八字"推命即是以一个人出生时间的年月日时,来推断人生发展的结果。在今天来看,这当然是彻头彻尾的迷信。可是,在过去,这些迷信往往在偶然中决定了历史之车的走向。乾隆的八字即是如此。

1929年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首批公布的内阁大库档案中,有乾隆生辰八字及康熙六十一年时人批语。内容如下:

乾隆八字

辛卯(康熙五十年)丁酉(八月)庚午(十三日)丙子(子时)。

批语

庚金生于仲秋,阳刃之格,金遇旺乡,重重带劫,用火为奇最美,时干透煞,乃为火焰秋金,铸作剑锋之器。格局清奇,生成富贵福禄天然。地支子、午、卯、酉,身居沐浴,最喜逢冲,又美伤官,驾煞反成大格。

书云

子午酉卯成大格,文武经邦,为人聪秀,作事能为。连运行乙未。甲午,癸巳身旺,泄制为奇,俱以为美。

此命贵富天然,这是不用说。占得性情异常,聪明秀气出众,为人仁孝,学必文武精微。幼岁总见浮灾,并不妨碍。运交十六岁为之得运,该当身健,诸事遂心,志向更佳。命中看得妻星最贤最能,子息极多,寿元高厚。柱中四正成格祯祥,别的不用问。

很明显,这个批语是算命先生写的。中国古代的命相之理,有一套固定的推算方法。按命相理论,乾隆八字,天干庚辛丙丁,火炼秋金,是天赋甚厚的强势命造,术语称为"身旺";地支子午卯酉,局全四正,男命得之,为驷马乘风,主大富贵。

也许正是这与众不同的八字让康熙做出了将弘历养育宫中的决定。

"养育宫中"对于康熙时代的皇孙来讲确实是极大的"恩遇"。在弘历之前,近百个孙子中,只有太子长子弘皙曾经被康熙"养育宫中"。这个皇孙极为康熙所喜爱,以至于在康熙晚年太子两立两废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割舍不了这个弘皙。朝鲜使臣回国后向国王汇报说:"皇长孙颇贤,难于废立云。"又说:"或云太子之子甚贤,故不忍立他子而尚尔贬处云矣。"也就是说,因为希望这个孙子将来能登上皇位,康熙才在废太子问题上迟迟下不了决心。(《朝鲜李朝实录》)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有人认为,喜欢弘历,是康熙传位给雍正的一个理由。我们很难说,胤禛把自己的儿子介绍给父亲,不是老谋深算的一步。

对于胤禛来说,这一举动从哪方面来说都没有坏处。首先,这是试探老皇帝态度的一个机会。如果老皇帝把自己列入继位的候选人行列,那么必然会关心自己的子息。因为一个政治家必须多算几步。退一步来讲,即使老皇帝不打算把自己列入候选人行列,那么使祖孙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对自己的政治安全,无疑也大有好处。

事情的发展甚至超过了雍亲王的期望。

康熙像康熙六十一年夏秋两季五个多月,避暑山庄中祖孙两人几乎天天在一起,形影不离。康熙批阅奏章的时候,小弘历就在旁边磨墨写字。老皇帝时常站起来,走到孙子身边,手把手教他写。吃饭的时候,祖孙两坐在一桌,爷爷不断地给孙子夹菜。甚至接见大臣讨论军国大事,康熙也特批弘历可以留在身边。弘历此时总是懂事地"屏息而侍",大气都不敢出。乖巧的孙子给康熙一生中的最后岁月带来了巨大的欢乐,短短半年之中,祖孙俩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夏天的一个中午,康熙泛舟避暑山庄湖上,弘历正在山上玩耍。远远望见御舟驶来,就满心欢喜地跑下山来。老皇帝见了,生怕孙子跌倒,急忙跑到船头,朝弘历大喊:"慢点跑,别摔了!"祖父焦急的声音深深印在弘历的脑海里,六十年后还在御制诗《晴碧亭忆旧》中提及此事。

在这半年之中,弘历的体育天分也给康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才十二岁,但是他反应之敏捷,举止之精确,非常人可比。康熙亲自教弘历射箭,弘历也真争气,首次习射就连中五矢,康熙喜出望外,赐给他一件黄马褂。"或命步射,以示群臣,持满连中,皇祖必为之色动。"(《避暑山庄纪恩堂记》)弘历初次练习用火枪,教师把一只羊捆在百步之外,他初次试射,就"一发毙羊"。康熙十分高兴。

八月之初,秋高马肥,祖父带着孙子,开始行围打猎。在永安莽喀围场,康熙用火枪击中一熊,大熊倒地良久,毫无动静,康熙以为熊已经毫无威胁,遂命弘历上前补射一箭,以让这个孩子博得"初围获熊"的美名。弘历上马之后,不知为何,迟迟不动。康熙心中有些不高兴。本来这个孩子一直胆子很大,今天见到熊之后怎么害怕起来?康熙在马上高喊:"弘历,怎么不进?"弘历这才像醒过神来,催马欲进。不料此时那倒地的大熊忽然一个翻身,直立起来,嘴里发出一声怒吼,直奔弘历的坐骑扑来。众人一刹那间都惊呆了,只有康熙反应及时,举枪便射,子弹从熊耳射入,大熊如同半堵墙一样应声仆地。所有人都惊出一身冷汗。

这件事给康熙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似乎冥冥中有天意,保佑这个不同寻常的孙子。晚上回到帐中,他对随驾的和妃说:"弘历这孩子的命真是贵重!如果他早一点催马过去,熊起马惊,不知道会出多大的事啊!这孩子将来福气比我还大啊!"(《啸亭杂录》)这次行围之后,皇帝特意去了四阿哥的热河赐园狮子园,指名要看看乾隆的生母。不知何故的钮祜鲁氏跪在皇帝面前,心中充满疑惑。老皇帝命她抬起头来,细细观看,足足看了半分钟之久,边看边说:"果是有福之人,有福之人!"(《清高宗实录》)在这次晋见公公之前,钮祜鲁氏从来没有引人注目过。生了这个孩子也没能帮助她完全扭转命运。直到雍正登上皇位前的十多年时间,她仍然被人们习惯地称为"格格",即满语中的"姐姐"。

然而康熙却发现了这个媳妇的"异相",这个普普通通的格格,日后确实如康熙所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福气的太后之一,长寿而且境遇顺遂,享尽尊荣富贵。

乾隆皇帝的基因,得自他父亲的那一半非常优秀自不待言。爱新觉罗家族的出色素质在此前历代皇帝身上已经体现无余。极高的智商、强大的自制力、无穷的精力、无比精明的头脑、难以扼制的进取精神,乾隆身上这些素质主要应该都是得自父系。

乾隆母亲孝圣宪皇后从母亲身上得到的,是支撑这些精神因素的强大身体基础。乾隆皇帝体格之健壮,寿元之高厚,在中国历代皇帝中绝无仅有。在乾隆以前,五位皇帝平均寿命为五十四岁,而乾隆活到八十九岁,比其祖先的平均年龄高三十五岁。在兄弟当中,乾隆也最为长寿。他兄弟九人,均与他异母。其中夭折者五,活下来的最长寿者也不过六十岁,独乾隆皇帝一枝独秀,这不能不说与其母的遗传因素有关。

出身平民家庭的钮祜鲁氏身上完整地保存了满洲人在白山黑水中陶铸起来的强壮和"皮实"。传世的清宫"慈宁燕喜图"中有老年钮祜鲁氏的画像,画面上的老太太方面大耳,心宽体胖。与那些出生富贵人家的后妃比起来,钮祜鲁氏身体强健,生性好玩好动。乾隆皇帝登基后,每次出巡,都要带老太太一起走:她生前赶上的四次南巡,一次也没落下。老太太一生还曾经三游五台,三登泰山,还到过嵩山。至于避暑山庄,那更是去了无数次。去世前一年,以八十五岁高龄,仍然跟着乾隆登上了泰山,步履甚健。

雍正弓马平常,中年后经常闹病。而乾隆天生擅长运动,敏捷性和平衡性极佳,各种兵器,上手很快,武功骑射,在清代诸帝中首屈一指。他终生好动,不乐安居,四处巡游,以至有"马上皇帝"之称。活到八十九岁,一生没有生过大病。在位六十四年,天天处理奏章,日理万机,很少感觉疲倦。这应该是得自母亲一系的遗传。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从避暑山庄回京后两个月,猝然崩逝于畅春园。

《清高宗实录》卷一说:乾隆继承皇位是"圣祖深爱神知,默定于前;世宗垂裕谷诒,周注于后"。乾隆也说,康熙当时之所以叫出他的生母来相相面,也是因为起了托付之意:"即今仰窥皇祖恩意,似已知予异日可以付托,因欲豫观圣母福相也。"(《乾隆御制诗初集》)这个说法也许有所夸大,不过在传位于胤禛的决定中,弘历肯定起了作用。对于这个儿子,雍正心底有一种特殊的感念之情。

当年十二月,朝鲜国大臣金演在与清王朝的外事交往中听到了这样的消息:

康熙皇帝病剧,知其不能起,召来阁老马齐,对他说:"我的第四子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弘历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乃以为君臣不易之道,平治天下之要,训诫胤禛。解脱其头项所挂念珠,对胤禛说:"此乃顺治皇帝临终时赐朕之物,今我赠尔,有意存焉,尔其知之……"言讫而逝。(《朝鲜李朝实录》)有人说这个记载不尽可靠。不过,已经远传到朝鲜,可见这个传闻传播之广,也可见在雍正刚刚继位之际,未来的乾隆皇帝的大名以及其与祖父的特殊关系就已经广为全国所知。从雍正登基之时,弘历就已经成为太子的第一人选,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雍正元年正月十一,雍正皇帝即位后首次前往天坛,举行祈谷大典。还宫后,雍正把弘历召到养心殿,赐给他一块肉,让他吃掉,此外没再说一句话。弘历默默吃掉这块肉,味道十分鲜美,不过分辨不出是什么肉。乖巧的他吃完肉后,也没有多说话,就退了出来。不过此事给了他极深的印象。因为在此之前,不论什么事,父亲对他和弟弟弘昼同是同等对待。而这次只独独召见他一人,并且是在刚刚从天坛回来之后,显然是有深意的。从那时起,聪明的弘历就已经知道自己被父亲默定为太子。

澄澈的眼睛里流动着不同寻常的灵气与沉静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
 
~~~~~~~~~~~~~~~~~~~~~~~~~~~~~~~~~~~~~~~~~~~~~~~~~~~~~~~~~~~~~~~~~~~
杨振宁taste、spirit;李政道抓关键;李远哲刨根问底;丁肇中勤奋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58940-944957.html此文来自科学网杜彦君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中国学者与耶鲁本科部主任面对面- 组织“耶鲁本科教育“座谈会

(2015-12-23 07:33:23)[编辑][删除]
标签:教育文化历史娱乐 分类:People
杨振宁:taste、spirit;李政道:抓关键;李远哲:刨根问底;丁肇中:勤奋(2015-12-22 10:46:12)下一个

把握学科spirit,形成学术taste - 2015年阅读书单

已有 174 次阅读2015-12-21 05:02|个人分类:科研感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阅读科研 教育推荐到群组

我的2015年,在美国度过。我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在耶鲁大学完成了一年的访问。耶鲁大学有七八个图书馆,里面有大量的中文藏书。我也利用了这个机会,阅读了一些在中国大陆看不到的书,比如台湾出版的《朱鎔基傳:從反黨右派到鄧小平繼承人》,以及香港出版的《李克强传》(吴鸣著;香港文化藝術出版社),里面评价了新中国历代总理的优缺点。今年收获最大的,应该还是阅读几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学者的传记和演讲集,包括杨振宁、李政道、李远哲、丁肇中。我用几个关键词总结他们对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看法。杨振宁:tastespirit;李政道:抓关键;李远哲:刨根问底;丁肇中:勤奋。

下面我把相关的读书笔记摘抄如下,供大家理解这几个关键词。

杨振宁先生认为taste不太容易翻译,并不仅仅是“品味”这一层意思。他演讲时谈到:一个人在刚接触物理学的时候,他所接触的方向及思考的方法,与他过去的训练和他的个性结合在一起,会造成一个英文叫taste。最近几年,有几个非常年轻、聪明的学生,其中有一位到我这儿请求进普林斯顿研究院,那时他才15岁,我对他的发展前途并不是最乐观。我问了他几个量子力学的问题,他都会回答,但我问他,量子力学问题,哪一个你觉得是妙的?他讲不出来。整个量子力学就像是茫茫一片。尽管他吸收了很多东西,可是他没有发展成一个taste,因为学一个东西不止是要学到一些知识,不是学到一些技术上的特别的方法,更是要对它的意义有一些欣赏。假如他学了量子力学以后,他不觉得有的东西是重要的,有的东西是美妙的,有的东西是值得跟别人辩论得面红耳赤而不放手的,那我觉得他对这个东西没有学进去,只是学了可以参加考试的很好分数的知识,这不是真正做学问的精神。

学一个学科,不但要掌握他们的知识、公理,更要掌握它们的意义、spirit及其重要性。等你觉得这些东西重要到一定程度时,你才是真正把这些东西吸收进去。我想一个思想比较成熟的、念得好的学生,如果能够在一个早的时候接触到一些风格比较适合或比较重要的文章,并吸收了它们的“精神”,这对他将来选择正确的问题和正确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会有很大的帮助。杨振宁提到他的导师美国氢弹之父泰勒(ETeller),说泰勒的想法非常多,一天可能有10idea,他与以前人们的研究方法不同,他注重数学跟物理学的关系的“精神”而不注重细节。别人都在证明定理,而泰勒不在乎证明,他的想法非常直觉的,他的“触角”伸得非常远,往往在没有看清一个东西的时候抓住了它的“精神”,然后再想办法把中间的路连起来。

对于我们做科研的人员,特别是研究生和年轻的科研人员,要把握所研究的学科的spirit,可能还有些难度;但是我们不能没有这方面的思考。比如,生态学的spirit是什么?具体到群落生态学的spirit是什么?物理学的spirit是什么?具体到量子力学的spirit是什么?说不定过三年、五年后,就会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对于所从事的领域,要尽早形成自己的taste,比如相比群落生态学,你可能更喜欢大尺度生态学,因为这个领域能激起你浓厚的兴趣,让你如痴如醉,这就是你的taste。而大尺度生态学研究中,你更喜欢功能性状的大尺度格局,这就是更具体的taste

他们还认为,做研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把握方向”。对于当年一起念研究生的同学,有些当时学习成绩很好,可过了二三十年,他们的差别很大。有人做出了很大的成就,有人老是做一件事,费了很大劲却没有什么成绩。这是什么原因呢?能力不是最重要的原因,而是会不会选择正确的方向。要看清哪个方向将来会有新的发展。如果你在做研究生的时候掌握了两三个方向,这些方向在5年或10年内有大的发展的话,只要是一个不坏的研究生,将来一定有前途。如果搞的方向是强弩之末,你再搞进去,如果不转行,将来不会有大的成就。那么,怎么知道哪个方向有发展呢?杨振宁先生认为:一般来说,一个学科,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它的东西快要挖掘完了,再走进去这个领域就很难有大的成就了。李政道先生也认为,一项研究工作很多人去做,达到了高峰后,很快就会走下坡路。这个时候,就要抓住时机很快地总结,不要再去做了,再做就要进行新的工作,这样才能不断前进。总之,要下决心走自己的路,才能做出开创性的工作。

此外,杨振宁和李政道先生都表现出了对艺术的极大兴趣。李政道对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绘画等文化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去纽约、罗马、巴黎等地的博物馆鉴赏绘画等宝藏。他发现艺术特别是绘画艺术,除了能以它的美激发人们的感情之外,也能表达科学内容;而科学在追求和表达真理普遍性的同时,也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科学和艺术在一定层面上是相通的。杨振宁先生的兴趣也非常广泛,对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历史、西洋绘画、音乐等很喜爱。他经常教导学生应该多阅读自己专业以外的书,他认为除了用功之外应该想办法发展个人的兴趣。他参观巴黎博物馆的现代画廊,在两个钟头的时间内,能很具体很系统地介绍现代画的不同人物、不同派系以及他们的特点。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7277-945486.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李胜文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不怕做不到, 就怕想不到!想不到因为未悟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