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yhja

相思生南渚,豪情动楚云。这园里有像青菜萝卜的新旧诗词,歌,曲, 小说,剧本,散文,杂文,欢迎批评。果子大半是酸的。
正文

喜欢被恭维,喜欢自我吹嘘的人们 (杂文)

(2005-02-15 09:22:38) 下一个

 

记得从前鲁迅的一篇文章说过,老百姓把旧军队的士兵喊为“老总”,军官为“大人”。这分明是夸张、恭维。士兵明知自己不是老总,却高兴被奉承,心里乐滋滋的,和不好看的女人,被人称赞漂亮,心中也乐得开花相似。

中国人最爱听吉利和奉承话。在社会上或官场上有点小位置,就很少提正名了,而是用官名、高点的职位,学历或受尊崇的职叶称号。例如,刘主席,张总统,尹市长,陈经理,赵科长,李博士,马律师,冒医生等。科长虽然是芝麻绿豆一样的小官,也有几个科员可管。赵先生如果只是科员,他绝不高兴别人喊他赵科员。别人也自然很识趣,不会这样称呼他,因为科员不是官啊!

同样,不算高尚的职叶,不会加在某人姓后面,例如,某黄女士是卖皮的,别人绝不会当面喊她黄妓女;如果有人敢当面这样叫她,不吃耳光才怪。许多年前还有掏粪工人,你敢当面叫他“X掏粪”吗?

以前我们在大学当助教的时候,没有人叫我们“X助教”。助教是大学教师(academic) 最低的职位,我们不认为光荣。就是升作讲师,也不过是中档,很少人、或者没有人叫“X讲师”的。而“Y教授”却叫得震天响。当时我们不屑“助教”这个职称,暗中加了一个字在后面,即是“助教授”。这看来有些调皮,却在助教中流行。事实上并不算过分和自我吹嘘,因为那时助教叶务上独当一面,许多在大阶梯教室讲课的,和美国大学助理教授的工作性质相近。当然,把所有的教师喊为“X老师”是最平民化,最值得提倡的。

我国这种风气可称为“国风”(千万别和文学上的诗经,国风相混)。不过外国也有,如英联邦平民百姓常被尊称为 Sir (爵士)或 Lady(贵妇,夫人);专叶或著名人士名片上的姓名后面附著一大串的头衔,学历,荣誉,学会会员等,如 MBE, CBE, B.S., Ph.D. IEE, IREE, IE of Aust., JP 等,像一连串的葡萄,有的竟长达数行,令人生厌。美国人比较朴实,名片上的姓名之后一般只加一个学历,如 Ph.D., MD 或 MBA 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