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暴力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2011-03-12 20:27:22) 下一个
                                                    暴力教育对子女成长的危害
    最近,虎妈的战歌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反响。教育关系到国家前途,个人的幸福,因此,从官方到民间都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对虎妈多数人是不认同的。但也有少数人认为虎妈能培养出让人骄傲的女儿。不管怎么教,出了人才就是好。一个网名叫“净月笔迹”的网友在她的“虎妈当自省”的文中对虎妈摧残人心灵的教育方式提出批评,呼吁可怜可怜我们的中国孩子,有一个跟贴说:将来还不知道谁可怜谁呢。他们认为虎妈狼爸能出小提琴首席,朗郎,最近中国的中学生又考了世界第一,怎么能说不好呢?其实虎妈用的不是什么新鲜货色,就是中国传统的棍棒教育。照他们的理论父母只要够狠就能教好孩子,如果真是这样教育就太简单了,傻瓜也能当好父母啦。不能因为人才曾经被打骂,就说必需打骂才能出人才,打骂就是对的。事实上教育是个非常困难的系统工程,里面的学问太大啦。这里我只想说说暴力在幼儿,青少年教育中对人成长的影响。

      网友“净月笔迹”一个专业学教育曾经的教师通过自己和身边亲人的经历,控诉了暴力对人性的摧残,我非常认同她的观点。她和她妹妹小时候都曾遭到父母的暴力。她本来是个听话的孩子,因为一点错,差点没被打死,还被罚跪了半宿。她和妹妹小时候都不约而同的有过不只一次杀死父母的念头。她因为丈夫对女儿施暴而离婚,现在她女儿阳光,善良,善解人意。而她妹妹的儿子在棍棒下简直就变成了一头畜牲。他姨让他问姥姥吃不吃木瓜,姥姥不吃他居然说:别给脸不要脸。还说:别以为你六十岁我就不敢揍你。而且真的因为一点小事打他姥一拳。人追求高学历,成名成家无可非议,但是做人远比作事重要。孩子小时候不被尊重,长大即没有自尊,也不会尊重别人。有一对美国夫妻,郎才女貌。丈夫是大公司高管,家里所有男人的事也做得样样无可挑剔。妻子在家料理家务。但是在孩子十几岁时,妻子提出离婚,原因是丈夫的控制欲太强了。什么事都要他说了算,虽然妻子物质生活优越,但是精神上的痛苦让她想撞车自杀。最终让她下定决心离婚是因为孩子,她不愿意让孩子认为这种不尊重人的行为是正常的。她不愿意孩子像他父亲那样,进而影响孩子将来的生活。我相信李泽楷和梁施略是为爱而在一起。但是梁意识到成为梁太太就会失去自由,她宁愿放弃做超级富豪太太。选择由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的生活方式,成龙的太太林凤娇说不是为了儿子她早就离婚了,所以梁施略的选择是很明智的。

      对人进行控制就是对人施暴。对罪犯的惩罚就是把他关起来,限制他的自由,剥夺政治权利,死刑意味着生存权的剥夺。是最大的惩罚。罪犯与普通人在很多方面意味着不平等,意味着人的尊严的丧失.对弱势人施暴是最没道德法制观念的表现。虎妈没有把子女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干涉子女的自由,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对子女进行人格侮辱,对肉体进行惩罚,是对孩子的最大不尊重。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怎么对待孩子,孩子将来就怎么对待自己和别人。你不尊重他,将来她就不会尊重自己,不会尊重他人。说到底教育实际就是对孩子行为方式的反应。虎妈说孩子小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必须由她来决定孩子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粗暴地剥夺孩子的选择权。选择是人最重要的能力。人就是在不断的选择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中度过一生的。人生下来就面临选择。选择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本能最终是会让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父母应该相信孩子,从小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选择,在选择中增长智慧,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很多中国孩子没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利。本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由别人代替,造成中国孩子最没有责任感。出了问题怨天尤人。他们不知道为自己负责,不会规划自己的未来,没有理想,没有目标,被人牵着鼻子走,高考状元上了大学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他们从小被控制,长大会不自觉主动接受权威的控制,看权威的脸色行事。中国人最崇尚权威,没有自己的思想,因为从小没人照顾他们的感受,他们自然不会照顾自己的感受,经常在作对不起自己的蠢事.。希拉里说:"我在一生中经常要聆听自己的感受。有时我的家人和朋友会说:这么做,那么做,或者别那么做,当年我放弃好的工作跟柯林顿到没有一点根基的阿肯色州。我非常明白自己一定要这样走,我是随我的心跟克林顿走的。"虎妈不照顾孩子的感受,孩子将来也就不会关注自己的感觉,没有自己的思想,只会按别人的要求而生,而不会思考自己应该怎么生活。有思想的心才是有用的心.。剥夺思考心会退化,感觉长期不用就会迟钝。一个德国教授说:我这两个中国学生,因为成绩好我才收了他们,可是他们好象总是在记我说的话,我不说就呆坐着。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结果,只会背别人思想,执行命令,而不会思考,做出自己的选择。这样的教育使孩子不知道自己还有自由思考的权利,还有选择的权利。科学家没有天马行空的思考,就没有发明创造。不敢跳出前人的思想束缚哪来创新型社会,比尔盖茨不选择退学就没有今天的微软。所以虎妈不能培养出来创造性人才,更不能培养出思想家。

     虎妈第二个教育不当是对孩子的错误进行惩罚。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如果惩罚,将来他就会不敢做事,长大以后他也会因为自己的错误不恰当的惩罚自己,而不是去找改正错误方法,有人说最大的错误是不犯错误,人就是在挫折中成长的,如果害怕出错而不敢冒一点风险,不去尝试将一事无成。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人不经挫折就不会成熟,一遇困难就放弃自然难以成功。

    虎妈的教育是持强凌弱的教育。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说:"人的尊严如果要用金钱和地位来维持的话,没了这两样就什么也没有了。"在中国人的尊严就是建立在金钱和地位的基础上的。有钱有地位就有欺压人控制人的权力。仗势欺人在中国太普遍,强的欺负弱的,有钱欺负没钱的,有权欺负没权的,大的欺负小的,少的欺负老的,要摆脱被人欺压被人瞧不起就是比别人有钱,有地位。于是乎不择手段捞钱。拼命向上爬。钱是捞不完的,官在大也有下台的一天,人总会老的,所以中国人普遍没有安全感,他们始终在与别人攀比,总是觉得处在危机之中。因此无法得到心灵的平静,无法享受生活学习的快乐。浮躁,焦虑,抑郁心理疾病越是在成绩好的优秀生,成功人士中越普遍。比别人强的时候就盛气凌人欺压别人,一但不如人时就自卑。在家庭关系上,父母与子女人格上的不平等,表现在父母控制孩子的一切,不尊重孩子的意愿,随意打骂子女,造成孩子的自卑,胆小。自卑是人痛苦的根源。中国人和外国人比自卑感最重。这是从小父母造成的。孩子面前永远有一个高不可及的标杆,做多少努力都不满意。稍有差错就惩罚,必须达到父母的要求,暂时才能过关。所以孩子总是处在战战兢兢之中。出了错误,随之而来的是惩罚.为了逃避惩罚,或者推卸责任,或者撒谎。有一个名校的高材生,尽管成绩很好,但她当教授的父亲照样不满意,全班第一还不是全市第一,天外有天,这个女孩永远是达不到她爸爸的要求。她爸爸总是在扳着面孔教训女儿,仿佛他是圣人一样,结果造成他女儿自卑胆小,在美国,公司里出了问题,总是往自己身上揽,一点小事心理都承受不了,无论自己怎么优秀心底的自卑感总是挥之不去。自卑的人永远不会欣赏自己,不会善待自己,不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甚至宝贵的生命。自卑这种性格会使人认为自己永远不如人.永远对自己不满意,时时在惩罚自己,剥夺自己享受生活的权利,包括生命。一个风度翩翩的清华高才生会因为女朋友的一句分手跳楼自杀。用这种方式来惩罚自己认为不完美的生命。  虎妈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做事上,不懂做人比做事重要多。虎妈在做人上给子女树立了一个极坏的榜样,虎妈的爸爸就是这样对虎妈,一代传一代,遗害无穷。人的成功,智商只起很小的作用,做人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李嘉诚从来不教儿子怎么做生意,只教他们做人。一个懂得做人的企业家才能保证他的事业一代一代传下去。像洛克菲尔,李嘉诚。  

      父母应该以儿女的幸福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幸福是什么?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生活。哈佛大学讲幸福课的教授把追求幸福的方式比作四种三明治,其实教育也是同理。第一种,那种不好吃没营养,对身体没好处的三明治就是最愚蠢的教育。好多愚蠢的中国人就是辛辛苦苦去做蠢事,明明自己不懂怎么教育孩子,还像虎妈一样逼孩子,结果把好好的孩子搞的不三不四。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只要目标定的适合孩子的情况,给以孩子以适当的鼓励,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好好学习。但是如果逼迫孩子去做那些他们不喜欢的事,自然不会有好的效果。在虎妈的教育下大多数孩子往往达不得所定的目标,他们会厌学。兴趣是学习的引擎,没有兴趣丧失了动力,自然不会成功。常此以往他们会认为自己根本不是这块料,从而放弃对成功的努力。在成功的的道路上失败是不可避免,而一旦失败就惩罚,就会导致孩子对所做的事反感,反复失败会使人丧失信心。很多人不是不希望成功,也羡慕别人的幸福生活,但是由于父母长期对他们的否定,或者因为失败经验太多,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低人一等,因此不敢尝试,甘于落后,心甘情愿过苦日子。虎妈教育出来的失败人士,都有一个特点,他们往往夸夸奇谈一个一个大目标,他们并不准备定小目标去实现它,因为没有信心。任何成功都是伴随汗水和眼泪而来,只要努力,任何人都能成功,反之,如果不努力,即使是天才也成不了才。改革开放初期,梅纽音挑了一个十岁的中国小男孩,作为天才带到身边培养,但是因为不努力,最后落到新加坡乐团当了一名普通小提琴手。而有许多后来成就卓著的人,幼年成绩并不出色,有的在某些方面甚至近乎是白痴。由于对所从事的事业的热爱,执着的追求终于成就了大业。如果像虎妈这样的教育法,不问青红皂白逼迫学习那些不擅长的事,这些人才是不可能出现的。

    第二种三明治不好吃,但有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好处。虎妈给她女儿吃的就是这种三明治。逼迫女儿练琴考高分,目的是要出人头地。大部分中国人,一辈子忙忙碌碌,追名逐利,焦虑不安,一件事成功,马上又瞄准更高的目标。他们可以得到事业的成功,但是他们得不到幸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永远在追求没有实现的目标,他们不会欣赏自己,不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眼睛只看到自己不够完美的地方。他们恐惧,恐惧不能打高分,恐惧不能比别人优秀,恐惧别人超过自己,恐惧自己老了生病没钱。虽然他们已经很不错了,他们仍然没有安全感,他们活得很累。他们必须时时在卫护自己完美的形象,要求自己比别人处处都强,事实上,是根本不可能的。虎妈对人和事认识上的绝对化是违背辩证法的,无论人或事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父母有父母的长处,但不可能都对,儿女有儿女的长处,对于她自己的事比父母更有发言权。虎妈以仗强势不尊重子女,将来儿女长大是不是可以不尊重你呢?你可以说我是为她好,对人格的侮辱,对心灵的伤害还能好么?人在精神的压力下活的非常累,甚至痛苦,这种压力是用虎妈错误思想方法,自己强加给自己的,因为人不可能没缺点。为掩盖自己的缺点会自吹自雷,会拒绝别人善意的批评。做事总会有失败,应该允许自己不完美,不要害怕暴露自己的缺点。敢于暴露自己短处是自信的表现,能自醒的人是强者是智者。如果为维护自己完美的形像,避免被别人看不起,而逃避生活,不敢做事,那将根本享受不到生活的愉快。因为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顺,有风和日丽,也有狂风暴雨才是精彩的人生。虎妈教育出来的孩子经不起挫折,输不起。多年前,中国一个著名的人类学家的儿子,一直成绩优秀,后来因为不适应集体生活睡不着觉,考试不及格而自杀。暴力教育出来的人没有平等意识,对某些方面不如他们的人歧视,不懂得任何人都有其长处,都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而他们对别人的长处或者视而不见,或者打击别人抬高自己。他们没有自信学习别人的长处,从而嫉妒别人。人是社会的一部分,没有平等就没有和谐。一个不懂得尊重人的人,没有朋友,也很难搞好家庭关系。不平等就没有和谐。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一旦放到具体事上,往往就不明白了。夫妻之间一旦任何一方事业有成 往往意味着家庭的解体。习惯于在单位里指挥人的老板回到家里,如果不能调整心态,摆正位置,就会影响家庭关系。影星闫婗是我喜欢的演员,不单是戏演的好,我喜欢的是她做人的智慧。她体谅做名演员丈夫的压力,至今也无人知道她丈夫是谁。她说:我成名后添了许多坏毛病,别人说话给人打断。人孰能无错,可贵的是她能自省不尊重人是坏毛病。她之所以这样淡薄名利是因为有一个好妈妈.据说张艺谋的母亲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不说生活的不便,就是孤单寂莫也不好受呢。为啥不能和儿子住在一起呢?是怕自己在大导演面前没有了权威不自在,还是怕儿子伤自己的自尊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亲情友情,即使有再多的钱再高的地位又什么用呢?

      第三种三明治好吃但没有营养,对身体还有害,就是那种放任自流,任孩子享乐不思进取也不是好的教育方法。
      
      第四种三明治是好吃又有营养。好的教育就是学的轻松愉快,效果又好。古今中外大凡事业有成的杰出人士几乎都有相同的经历,一般童年很苦,有的是孤儿或者丧父,很早就担负家庭重担,或者遇到重大打击陷入困境,有强烈改变现状的内在愿望。虽然他们没有学习条件,但是任何困难都不能动摇他们的意志,不是别人逼他学,而是他自己要学。在外力压迫下学习,学习就变成了苦事,而自己要学就不会觉得苦。发明家爱迪生说:我除了吃饭睡觉以外都在试验室里玩,我从来没有在工作。一个人做喜欢做的事,永远都不会累。最近根据对很多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拜访,这些获奖者认为人们把成功的困难估计得太大了。只要方向对头坚持做下去总能成功。本来学习可以是愉快的事,是父母老师把它变成了苦事,逼得孩子不喜欢学习,孩子在胁迫下不得不学。像虎妈女儿朗朗本身有素质最后爱上所干的事成了功。而大多数孩子被逼干不喜欢的事,事没干成,人变态了。卓别林在工厂反复重复一个动作,最后动作不受大脑支配变成了强迫症。很多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抑郁症 ,受不得一点挫折,稍不如意不是自杀就是杀人。这只能说是教育的失败。虎妈的教育方法即使能有一定成效,不等于是成功的方法。最近不是有上海猫爸的女儿跳了十几年舞照样上了哈佛么?从前看过一个电视剧名字忘记了,主人翁一句话记得:一等人不用教,自己会学。二等人教了才会。三等人教了也不会。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培养一等人,因为教育是终身的事,只有学会自学,才能保证人的成功.,好的教育一定是因材施教,充分挖掘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人的自尊自爱自信。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先例。现在不是提倡以人为本吗?教育更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幸福快乐为目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