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天涯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正文

银幕将军,一路走好

(2012-03-25 19:54:10) 下一个

今天和国内一位经营私企的朋友通电话,他谈起现在经营私企的困难重重,颇有无力感,又不愿在电话里多说,只好来了句“不是我们无能,是共军太狡猾”。一切尽在不言中。 

朋友说的那句话,来自于一部电影。随便问问来自中国大陆的我们这个年龄段的男人,很少人会说没看过它。 

说来也巧,中午吃饭的时候,把电脑开在一旁,全家一边吃饭一边看PPLive。看到了一个介绍汤晓丹的电视节目,这才知道,汤晓丹导演已经于今年(2012)一月份去世了,如此悄无声息,每天看新浪新闻的我竟一点不知道。 

汤晓丹的名字,不要说对现在的8090后,就是在跟我同代的人里,知道他的也不多。即便是我,当初听说汤晓丹,也不是因为他本人,而是因为他有两个很出色的儿子:汤沐海和汤沐黎。汤沐海是国际音乐界继小泽征尔之后另一位来自亚洲的具有世界水准的指挥;汤沐黎则是一位在绘画领域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八几年的时候有篇篇幅很长的报道,介绍汤家的一门双杰,自然不能不提到他们的父亲。 

外号“银幕将军”的汤晓丹很低调,但他的作品不是。不论是否听说过他,他拍的电影在那个年代绝对是家喻户晓,比如《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红日》、《南昌起义》。这些电影都是战争题材影片,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战争片应该是以反对战争为终极目标,而不是为意识形态和政治服务,但在当时那个年代,这些电影曾经寄托了整整一代男孩子童年少年时期的军人梦,其中也包括我。 

《渡江侦察记》曾创下国内票房记录,观影人次达到1700多万,而当年的电影票是一毛钱一张。大家可以按照现在的电影票价,再把通货膨涨考虑进来算算看,这部电影的票房在今天会是多少。 

《红日》拍摄于1962年,拍摄地点就是故事的发生地孟良崮,当时,三年饥荒正在结束中。本来剧本里有一场戏,一场战斗结束后乡亲们拿出酒肉犒劳解放军战士,领导考虑后决定取消整场戏。理由据说很简单:电影上映后,如果观众看到这些场面,他们会想:解放前的老百姓竟然还有酒和肉,现在。。。

 也许是抗战期间在重庆的拍片经历,让汤晓丹比来自延安的导演更能理解共军对手,因此他的电影里,国民党军将领的形象,被塑造得很有性格特色,各具精彩。看过《渡江侦察记》的观众,一定忘不掉那个情报处长。 

汤晓丹沉默寡言,心态淡泊,即使身处恶境中也能保持平常心,这一点不仅在文革中帮助了他挺过难关,或许也是他能活到103岁的秘诀。在文革中汤晓丹被批斗,批斗回来,邻居看见他,说批斗会电视台作了直播,大家在电视上看到他了。汤晓丹听了,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问:是近景、中景还是远景?

 他们那一代(电影)人,已经离去得差不多了,如今的中国(电影),至少在(票房)数字上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但辉煌的背后是浮躁、虚荣和急功近利。大家都在拼命出风头,因为这是一个风头就是金钱的时代,没有风头就意味着被忘却,被忘却在这个圈子里就意味着毁灭。或许在毁灭前,会有不甘心的人想起在凤凰岭被围的李军长在最后时刻向张军长发出的呼救: 

看在XX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