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IL-78加油机可载油100吨助SU-30“展翅”

(2014-04-01 16:32:21) 下一个

最近外国网站出现了一组伊尔78空中加油机的照片,据介绍这组图片拍摄于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市的库利巴基诺机(Kulbakino,UKOR)机场。令人感兴趣的是它的涂装与我国空军伊尔76运输机涂装一致,表明这架飞机可能是我国空军从乌克兰引进的二手伊尔78空中加油机。

随后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网站报道,中国空军向乌克兰购买了3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首架在完成维修和改装后,于今年3月25日进行了首次试飞。

伊尔78是前苏联在伊尔76MD运输机基础上改装的大型空中加油机,主要用于替代前苏联空军当时的米亚4等空中加油机,为运输机、轰炸机、战斗机提供空中加油,同时还可以作为运输机向前线机场输送燃料。

首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于1983年首飞成功,1987年交付部队。与伊尔76飞机相比,伊尔78在货舱内增加了两个可以拆卸的油箱,两侧机翼和机尾左侧各吊挂一个UPAZ-1软式空中加油吊舱,可同时为3架飞机提供这空中加油。UPAZ-1吊舱可施放26米长的加油软管,正常输油率为1000升/分,紧急输油率为2200升/分。

伊尔78的最大供油能力可以达到65吨,略优于美军的KC-135A空中加油机。在加油半径为1000公里的时候,伊尔78可以提供60吨燃油,在加油半径为2000公里的时候,可以提供30吨燃料。伊尔78将货舱油箱拆掉后可以当做普通运输机来使用,不过这也限制它的载油能力,所以前苏联又研制了它的改进型伊尔78M。

伊尔78M去掉了伊尔78的运输功能,措施包括拆除左侧的机组人员舱门、货舱门和货物装卸设备,从而可以在货舱内增加一个油箱,号称最大供油量可达100吨以上。但由于货舱内增加一个油箱的载油量并不会太大,去掉的货物装卸设备的重量相比最大起飞重量也微不足道,所以外界一般估计其加油半径为1000公里时,可供油量只增加到80吨左右,已明显不及西方最新的KC-767、A-330MRRT空中加油机。伊尔78M另一重要改进是,加油吊舱也换成了更加先进的UPAZ-1M,输油率增加到2300升/分。首架伊尔78M于1987年首飞,1989年交付部队。

伊尔78各型飞机一共生产了大约50架左右,其中大部分布置乌克兰,在前苏联解体前夕,驻扎在乌克兰尤金空军基地的第409空中加油机团一共接收了23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这批飞机后来被乌克兰空军继承。驻扎在着俄罗斯恩格斯空军基地的第200空中加油团则配备有21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其中12架是改进型伊尔78M。除此之外,阿尔及利亚、印度空军也装备有伊尔78空中加油机,其中印度空军伊尔78MKI配备的是以色列制造的空中加油系统。

由于空军规模较小,所以乌克兰空军并不需要23架这么多伊尔78空中加油机,所以将其中一些飞机转卖,有4架卖给了巴基斯坦空军,编号为伊尔78MP。比较特别的是美国私人防务公司--北美战术航空公司也从乌克兰引进了伊尔78,用于支持美国及北约国家的空中加油行动。还有一些伊尔78甚至被折除空中加油系统转换为普通运输机,用于商业飞行,乌克兰空军保持战备的伊尔78数量应该在8架以下。

我国空军的情况与乌克兰空军截然相反,我国空军经费充足,对于空中加油机需求迫切,但是国内缺少性能良好的空中加油机。目前我国现有唯一的空中加油机是轰油6,它是在国产轰6轰炸机基础上改装的。

轰6的原型机是前苏联的图16高亚音速轰炸机,属于战后第一代喷气式轰炸机,巡航升阻比较低,其采用涡喷发动机油耗高,飞行性能远不如伊尔78。更为重要的是,即便比轰6有所改善,轰油6的最大起飞重量76吨,还不及伊尔78的载油量,轰油6的最大载油量仅36吨。西方军事观察家分析,当加油半径为1000公里时,轰油6能提供的燃油应该不会超过12吨,大约能加满4架歼10。但如果为苏30MKK战斗轰炸机供油的话,就只能勉强加满2架(标准油量,苏30MKK的最大内油量可达9吨)。所以不知道是否因为加油借口不符,还是我军觉得用轰油6为苏30MKK空中加油实在是杯水车薪,长期以来一直看不到我军苏30MKK进行空中加油训练的照片。

 近年来,我国空军、海军航空兵具备空中加油能力的作战飞机直线上升,除了较老的歼8D外,还有大约100架苏30MKK、超过200架歼-10,另外我国空军、海军航空兵新一代作战飞机如歼-10B、歼-16、歼-15、歼轰-7B及歼-20都具备空中加油能力,这样日益扩大的空中加油要求与我国空军落后的空中加油力量形成了鲜明对照,所以列装新型空中加油机已经成为我军的迫切需要。

2005年我国空军就曾经与俄罗斯签约引进大约6架伊尔78MKK空中加油机,但中俄双方在飞机如何生产、价格等方面存在着分歧,所以至今这些飞机也没有交付我国空军。因此,重新寻找大型空中加油机来源就成为我国空军需要考虑的问题,行文至此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我国要向乌克兰采购二手空中加油机?我国空军需要大型空中加油机,但是苦于没有来源,而乌克兰拥有有伊尔78大型空中加油机,但是却无力使用这种飞机,对外转让这种飞机不失为明智的选择,我国首批从乌克兰引进3架伊尔78,不排除以后有继续引进的可能。

最近国内舆论就乌克兰问题产生不少分歧,在这里需要提一下的是,我国首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此前封存于库利巴基诺机场,该机场与克里米亚的直线距离不到35公里。或许该庆幸的是该机场并不位于克里米亚境内,不然这笔伊尔78交易之后少不了要跟俄罗斯交涉一番,要购买更多二手伊尔78就更不可能了。

我国空军此次引进伊尔78,让现役苏30MKK战斗轰炸机的空中加油能力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苏30MKK在空中加油后,可将打击半径扩展至东京,覆盖日本本州西部的美日军事基地。这在中日东海争端僵持不下的形势下,是有较大战略意义的,乌克兰可以说是再解我军"燃眉之急"。

我们同时应该意识到的是,此次引进的伊尔78都是老旧的二手飞机。例如这次拍到的我军首架伊尔78,它的工厂序列号为0073478359,于1987年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契卡洛夫航空生产联合体出厂,苏联解体后,这架飞机随第409空中加油团转归乌克兰所有,从1993年起拆除空中加油设备,用于商业运输,从2001年起,被封存。

从1987年至今已有27年时间,机体和零部件的老化情况肯定不容乐观,虽然经过翻修,能够使用的时间肯定会比较有限。另外就是数量不足,从乌克兰拥有的伊尔78数量来看,我国能够引进的飞机恐怕很难超过2位数,所以根本之计还是发展我国自己的空中加油机。

目前国产运20大型运输机已开始试飞,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超过200吨,优于伊尔76MD飞机,后者最大起飞重量为190吨。运20的尺寸和体积与伊尔76飞机相仿,并且在货舱容积方面比伊尔76还要大一些。所以,可以在运20基础上发展一型战术技术指标与伊尔78M类似的空中加油机,将供油量提高到100吨以上,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军空中加油机数量不足的问题。(文/张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