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陆军直升机与新军事变革--飞起来的陆军

(2012-06-21 10:20:57) 下一个
   导语
 
    最先进的设备总是优先用于战争。直升机诞生不久以后,就因为其特殊的性能,被投入战争。现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战争工具。以直升机为主要武器的陆航部队甚至被称为飞起来的陆军。
 

    山寨时代——直升机在二战中的运用
 
    1939年9月14日,俄裔美国人西科斯基研制出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直升机VS-300。它已经具备了现代直升机的基本性能:垂直起降、悬停、前飞、后飞、侧飞以及无动力自转下降等。其改进型VS-316于1942年1月13日试飞成功,装备美国陆军航空队(1947年9月18日才改组成美国空军),编号为R-4。R-4的批产型是R-4B,陆军航空队订购了100架,其中20架又调拨给海岸警卫队(编号为HNS-1),45架援助了英皇家空军,改称“食蚜虻1”(Hoverfly 1,有悬停飞行者之意)。美国海军也用VS-316,编号为HNS-1,曾用它们组成了一支完整的705中队。各型R-4共生产了130架。R-4在战场上作为运输、观察、救援、反潜直升机立下了战功。1944年4月23日夜间,美国陆军第一空中突击队的卡特哈蒙中尉驾驶一架R-4B从印度起飞,经多次地面加油并飞越1500米高的迪马普尔山脉,飞抵960千米以外的缅甸阿伯丁地区,于25、26日将1架坠毁L-1轻型的1名飞行员和3名英军士兵从丛林中救出。这是直升机首次救援飞行。二战中,美军装备R-4及其改型R-5、R-6达400多架。二战中,英国所有正式投入使用的直升机都是美国产。德国唯一投入使用的直升机是F1282“蜂鸟”,仅仅生产了22架,用于要员运输和反潜巡逻。它采用了非常另类的交叉双桨布局,后来也被历史证明是走了“非主流”弯路。二战期间,其他国家走错了道路,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发展旋翼机。旋翼机看似集合了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的优点,同时也更复杂。旋翼机在当代仍然有严重的技术问题,在当年属于不可能的任务。
 
 
    发展壮大——朝鲜战争中的救护天使
 
    1947年,美国空军和陆军分家拆伙过日子了。陆军意识到以后要求空军支援非常困难,于是开始要求组建自己的陆航机队。直到1950年,陆军才采购到74架H-13观测直升机(计划至少购买150多架)。分家时,有“空军为陆军提供空运保障”的协定,故陆军采购运输直升机的要求一直得不到批准。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陆军直升机投入战场观测、炮兵校射,很快就捉襟见肘。随着战争发展,美国雄厚的工业被动员起来,陆军直升机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满足。1950年8月3日,美国陆军的直升机和空军的医疗救护与飞行人员,在韩国大邱一所学校的操场上,进行了直升机战场救护试验,试验结果令军界十分满意。于是,美国陆军将所有在朝鲜的H-13型直升机投入战场救护行动。为适应救护需要,H-13做了一系列改装,包括:吊舱上方面向伤员的玻璃滑动门、发动机引气的暖风、通过舱门开口设置的挂架(用于空中转运过程中可输血输液)。H-13总后送救护人数达18000人。从1951年1月3日首次进行战场救护起,到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结束时,美国陆军直升机总共运送了21212名伤员(战争中直升机总救护伤员数量约3万人)。朝鲜战争中美军伤员的死亡率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4.5%下降到2.5%,这既归功于医疗技术提高,也归功于直升机提供的及时快捷的救护。美国陆军直升机在朝鲜战争中的主要任务是救护飞行,直升机机降作战反而是海军陆战队走在前列。
 
 
    迅猛发展——越南战争成为直升机战争
 
    1954年4月,詹姆斯?M?加文将军在《哈伯杂志》发表了论文——《骑兵,我指的是不骑马的骑兵》。该论文的核心思想是利用直升机实现“空中骑兵”作战。该文章影响深远,成为直升机机动作战的经典理论。1956年,陆军航空兵学校开始在直升机上试验装载武器,并发展出了空中骑兵战术。到1960年年底,陆军空中机动项目的基本目标得以实现,每个陆军师都有能力依靠建制内的飞行器实现至少一个步兵连在空中机动。有了理论和试验,1961年越南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真的依靠直升机“飞起来”了。
 
    1961年12月23日,美国陆军32架H-12直升机将约1000名南越伞兵机降到距西贡16千米的越共总部。突袭仅遇到轻微的抵抗,就缴获了越共隐蔽的地下无线电台。首次大规模机降作战实践给美国陆军极大的鼓舞。经过多次试验和理论完善,1965年7月1日,美国陆军第11试验空中突击师改组为第1空中骑兵师。全师拥有428架军用直升机和6架固定翼飞机。10月,第1师迎来组建以后第一次大规模实战——波来梅战役。战役中,美军第1师出动CH-47支奴干直升机吊运炮兵,以“蛙跳”方式机动占领、变换发射阵地,猛烈炮击北越军,为南越军提供了高效的炮火掩护。在南越援军遭到伏击时,美第1师及时提供了空中掩护,搜索和压制北越伏击兵力。37天的战斗中,第1师直升机出动6000余架次,总飞行2.7小时,空运步兵193连次,空运炮兵67连次,空运作战物资1.3万吨。直升机强大的作战能力造成北越军伤亡惨重,被迫放弃攻打波来梅。11月德浪河谷战役中,该师第7团第1营在直升机支援下成功防守住了代号为“X光”的地区,7天中该营吸引并顶住了北越多次进攻,打死634人,俘虏7人。第1师依靠直升机机动、搜索、击溃了北越3个团。战役中,直升机向前线空降了步兵、炮兵和43000吨作战物资,成为美军作战核心武器。北越大规模武装连续遭到第1空中骑兵师打击,被迫化整为零,转游击作战。美军直升机战术也因此有所改进,创造出直升机“游击战”战术,以游击战来对付北越游击战。美军依靠直升机强大的机动能力,一次性将成建制的空中骑兵投放到可疑目标村落,对目标进行搜索、清剿。美军机降突袭行动一般控制在30分钟之内,快到,快剿,快撤。不单步兵能打游击,美军炮兵也能打游击。美国陆军装备了96架CH-54A“空中吊车”直升机。它们将推土机、火炮吊运上山头,突然建立发射阵地,压制越共目标,而后又依靠CH-54A突然撤离。美军的炮兵游击战让北越军吃尽了苦头。1967年,美陆军在越南拥有近2000架各种用途的直升机,到1968年已达到4200架。依靠直升机提供的强大机动能力,美军不断袭击北越军的集结地、据点村,北越军遭到沉重的损失。苏联很快援助了SA-7(萨姆-7)单兵防空导弹。1972年4月,在越南东河地区上空,北越军发射1枚SA-7击落1架低空UH-1直升机。这是SA-7在越南的首个战果。之后,北越军发射70多枚SA-7曾在3个月内击落了24架美军直升机。然而单兵导弹价格昂贵,数量有限。北越军更多采用新战术来对抗美军直升机。一般是北越情报部门故意放出假消息,诱使美军直升机来清剿,在美军必经之路上或可能空降地点设伏,集中RPG-2、RPG-7、机枪、步枪射击直升机。北越军还在美军运输直升机往返前线支撑点补给时,设击直升机。美军很快拿出对抗战术:用武装直升机护航。美军用武装直升机在运输直升机飞行航线上,侦察、搜索、压制北越火力点,保护运输直升机顺利完成补给任务。在运输直升机机降之前,美军武装直升机侦察、搜索、压制地面可能的埋伏。
 
    美军CH-54A在机降之前,甚至吊运、投放6804千克的BLU-82“雏菊切刀”燃料空气炸弹。该炸弹对人员杀伤半径高达600米,能够在丛林中至少清理出直径80米的平坦空降着陆场。美军对地面火力打击需要催生了武装直升机。从在CH-21运输直升机上架机枪开始,到发展出AH-1G眼镜蛇第一代专用武装直升机,美国陆军既有“飞行骑兵”,又有“飞行炮兵”。美军继而又发展出“铁锤”战术,即用小群、多路的武装直升机,从不同方向合力打击重点地面目标。武装直升机由于是陆军直属飞行器,在陆军指挥体制内,通讯、指挥都很方便,申请容易,支援及时。在越南战争中,当地面部队上空有武装直升机待命时,从呼叫到支援到达时间平均只有10分钟;当武装直升机在基地待命时,平均只要24分钟(其中11分钟为直升机飞赴目标区的平均时间)。武装直升机支援精度比炮兵和固定翼飞机更高。在越南战争中,B-52用地毯式轰炸支援步兵,安全距离是3000米(后来缩短到1000米);战斗轰炸机支援安全距离是1000米(后来依靠地面引导缩短到250米);炮兵火力支援的安全距离是100米,熟练炮兵可以缩短到50米;武装直升机发射火箭弹支援的安全距离仅有50米,优秀飞行员用机枪支援可以把安全距离缩短到5米!越南丛林通视距离非常短,丛林交火距离可能仅仅数十米甚至数米。武装直升机可靠、短小的安全支援距离对美军意义非常大。
 
    越战中,美国直升机担负的任务有:运输、救护、侦察、警戒、预警、布雷、扫雷、通信、校射、回收战损装备、野战检修、加油补给、空中指挥、争夺超低空制空权、反坦克、机降作战、兵力兵器机动、反潜、护航、对地(水)面目标攻击、袭击导弹阵地等任务。因为直升机的重大作用,越南战争也被称为“直升机战争”。在“直升机战争”期间,美军各型直升机共出动63083696架次,飞行时数达13447743小时。平均每个直升机飞行员日飞行强度达13小时,平均每架直升机每月要飞200多小时。战争中直升机的损失非常惨重。1962年至1972年,直升机在飞行中被地面火力击中71170架次,扣除可修复损失后,永久性损失数量达2033架。直升机飞行员伤亡超过一万人,其中主力机型UH-1系列的飞行员死亡达2202名。1970年7月7日,第1空中骑兵师师长乔治·凯西少将及副官等共7人也因直升机坠机身亡。1968年到1971年,AH-1G“眼镜蛇”武装直升机共出动131491664架次,被击落122架,平均每一飞行10778架次仅仅损失1架。
 
 
    巅峰时刻——海湾战争一边倒的胜利
 
    整个八十年代,美国都在悄悄准备着和苏联坦克洪流的决战。美国陆军直升机装备与战术在总结越南战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到了重大的进步,终于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迎来最辉煌的展示。1991年1月17日2时38分,美国陆军诺曼底特遣队9架AH-64阿帕奇直升机分为2组,同时摧毁了伊科边境2座警戒雷达站。多国部队空军沿着陆军开辟的雷达通道发动空袭,战争爆发。至2月23日,多国部队共出动飞机近10万架次,投弹9万吨,发射288枚战斧巡航导弹和35枚空射巡航导弹,战略空袭重创了伊军的C3I能力、战争潜力和战略反击能力。战略空袭38天后,2月24日当地时间凌晨4时整,地面100小时进攻战爆发。陆战主力是以AH-64为主装备的101突击师。该师全师装备有直升机438架,其中AH-64武装直升机88架、OH-58A侦察直升机109架、UH-60A黑鹰通用直升机203架、CH-47D支奴干运输直升机32架、EH-60A电子战直升机6架,另有105毫米榴弹炮54门,“火神”式自行高炮27门,“毒刺”式防空导弹发射器72具,反坦克导弹发射架657部,81毫米迫击炮87门,各种车辆775辆。101师向西北机动,连续4次蛙跳,深入800千米(越南战争一次蛙跳距离一般只有40~50千米),形成一个左勾拳态势。101师的蛙跳作战成功地将企图逃回伊拉克腹地的侵科伊军共和国卫队200多辆坦克围歼在8号公路上。战争中,AH-64始终是陆军最有力的武器,274架AH-64共计飞行了18700多小时,任务完成率超过了90%;总发射了2876枚地狱火反坦克导弹,共摧毁伊军的837辆坦克和装甲车辆、501辆轮式车辆、66座碉堡和雷达站、120处火炮阵地、42处防空导弹与高射炮阵地,还击落伊军12架直升机、10架战斗机、并协助地面部队俘虏了4764名伊军战俘。战斗中,有1架AH-64创下摧毁23辆坦克的最佳战绩。战争中只有1架AH-64被伊军击落,但2名飞行员被成功营救,20多分钟以后受损直升机还被美军抢运回去。2月28日8时多国部队宣布停火。3月2日,撤军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汉漠拉比”装甲师2个营先头部队途径巴士拉以南时,攻击了正常巡逻的美军第24机步师师属攻击直升机营下属第1侦察中队。24师师属攻击直升机营迅速赶到并开火。主要战斗持续了50分钟。AH-64共发射了107枚“海尔法”导弹,100枚70毫米火箭弹和2000多发30毫米炮弹,摧毁了32辆伊拉克坦克、52辆装甲车、38辆轮式车辆、4座防空系统和8门火炮,俘虏了3000余名伊军。由于直升机强大的掩护作用,战斗中只有1名美国士兵受伤、1辆M1A1坦克受伤、1辆被摧毁。海湾战争是陆军航空兵最辉煌的一战。直升机战果大,损失小,完成了从“空中骑兵”到“飞行坦克”的转变,终结了坦克作为陆战霸王的地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赶上陆军新军事革命大潮
 
    解放军中的有识之士早已经发现陆军转型的趋势。1986年10月,在百万大裁军的背景下,解放军建陆军航空兵在北京京郊组建。由于经费困难,当时穷得用马灯代替跑道灯指引直升机夜航。随着国力改善特别是对台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陆航得到极大的发展。1999年6月,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正式组建,陆航人才培养有了自己的学院。2001年2月22日,陆航直升机试飞大队在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成立。解放军陆航有了自己的试飞大队。2003年,在精简员额20万的背景下,总参陆航局升级为总参陆航部,陆航进一步得到了重视。2011年,外媒广泛报导称中国武直10已经进入陆航服役,并且多次配发了清晰图片。短短26年,解放军陆军航空兵从装备到体制,都有长足的进步,已经初步走完了从“空中骑兵”到“飞行坦克”的发展阶段。可以预见,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防需求,陆航这个解放军最年轻的兵种,将随着军事变革的步伐向前快速发展。
 
    文章刊发与《军事文摘》2012年05期,
 
作者 新侨联委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