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全球三大卫星导航定位大比拼

(2011-12-28 20:17:03) 下一个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NSS)27日正式对外界服务 成为全球第三个投入运营的导航系统
 
    昨日,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NSS)正式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这是世界上第三个投入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在此之前,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与此同时,欧盟也在打造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伽利略”计划。
 
    美国GPS:军方戒心重重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目前全世界应用最为广泛也最为成熟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研发GPS系统始于1973年,其初衷是为美国的核潜艇等核打击力量提供全球定位和导航。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刚刚试运行的GPS曾大展身手,那是GPS第一次广泛用于战争。
 
    可以看出,从诞生之日起,GPS就与美国军方的关系密不可分。目前,GPS系统仍是美国政府的国家资产,由国防部负责管理。根据美国法律,国防部负责向全球提供标准的GPS定位服务,同时要防止对GPS的敌意利用。美国保留了限制GPS信号强度和精度,或者彻底关闭GPS服务的权利,以便美军及其盟国可以在冲突时独享GPS服务。换言之,一个没有自己独立导航系统的国家,在与美国发生冲突时,就极有可能面临GPS信号被掐断。
 
    GPS的用户只需购买GPS接收机就可以免费享受该服务,不过,GPS针对普通用户和美军方提供的是不同的服务。2000年,时任总统克林顿下令,使民用信号的精度从100米提高到20米,而如今,民用GPS信号的精度可达到10米左右。
 
    对于GPS信号的全球用户,美国依旧戒心重重。目前,美国政府依旧严格控制某些民用GPS接收器的出口。
 
    

 
    欧盟伽利略:有技术只差钱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是欧盟和欧洲空间局正在建设中的项目,以天文学家伽利略的名字命名,初衷是为欧洲国家提供一个独立于美国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之外的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使欧盟在卫星导航问题上摆脱对美国和俄罗斯的依赖,实现自主独立。
 
    伽利略系统的技术水平将高于GPS和格洛纳斯。比如,其精度甚至可以达到一米级别。
 
    伽利略系统分为基本版和高精度版,前者将是免费的,后者则提供给付费的商业用户以及用于军事用途,该系统在极端情况下,会因为军事原因而对某些用户关闭。
 
    2003年5月,欧盟和欧洲空间局正式批准伽利略项目第一阶段,最初预计2012年开始运行,但这一日期已被屡次推迟。现在的计划是2019年全部建成。
 
    伽利略计划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缺钱。该计划提出之初,欧盟和欧洲空间局的设想是,该项目的三分之二资金由私人投资者提供,其余三分之一由欧盟和欧洲空间局分担。但私人投资迟迟不到位,而项目预算则从最初的77亿欧元飙升到200多亿欧元。
 
    如果资金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伽利略系统的全面建成时间还有可能会继续推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2000年建成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第二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左右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
 
    第三步,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发射了10颗卫星,建成了基本系统。系统在保留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有源定位和短报文通信服务,同时,从今天开始,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
 
    冉承其简要介绍了北斗系统试运行服务性能。他表示,经前期系统测试,北斗系统试运行服务期间主要性能服务区为东经84度到160度,南纬55度到北纬55度之间的大部分区域;位置精度可达平面25米、高程30米;测速精度达到每秒0.4米;授时精度达50纳秒。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