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花钱买人才”的思路,空降海外人才-》仿造海外模式-》建立自主创新基地

(2011-01-22 15:27:25) 下一个

这“空降-》仿造-》自主创新”是基本思路。


其实国内科研水平低于国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优秀的人才流失,因为国外工作条件和待遇优越;国内的学科带头人与国外交流不够,很多新东西跟不上。


解决的办法就是提供尽可能好的环境,把国外如施一公的一流人才请回来,由他们招聘优秀人才组建团队,效果上好比把一个美国的系空降到中国大学,独立于国内现存体制。这个空降的系以接近于美国的系的方式开展科研教学和内部管理(比如评正教授,涨工资的标准也尽量学美国的),经过10-15年的成果积累,创出自己的品牌,就不再完全dependent on于领头人的“前美国一流人才”身份了。


这个过程领头人太关键了,我说的两个海归例子都是合格的领头人。他们在国内有无终身制我不清楚,即便没有,他们在中国开展工作的质量不差于之前在美国的。即便退一万步,那天要会美国,凭他们的水平,也能找到合适的大学当终身教授,所以有自信。这样的人才,只教课写文章是不够的,需要他们做coach,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这就需要他们有人事权,有财权,所谓“当官”,美国人会说,叫take greater responsiblity。


我过去总笑话某来自内蒙的大学同学,上英语课爱用汉语标“娃次友啊内母”,现在人家在美国挣得比我多几倍。他的中学英语老师就那个水平,他只能在那种条件下凑活着先念出来,以后再纠正提高,而不是因为老师教得不对就不念,等有了好老师再按正确的念。同样,温州人用纸做的假皮鞋足以乱真,靠卖这个赚够了钱以后就做真皮鞋了。从“花钱买人才”到能够“培养自己的人才”也需要这种非常规思维。


我基本相信“北大引进的人才很多都是假的”,何只北大,很多大学都是这样,先搞“假引进”,几年之后就开始有了一些“真引进”了。


西方人常嘲笑亚洲人缺少创造性,一些海外华人也乐于接受这种观点,顺带着批一批中国传统文化的害人。现在中国为引进人才的各种不合惯常做法,倒是照出了平时赞赏西方人思维活跃的很多华人倒是有点儿象自己经常批的“缺少独创思维”的中国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