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日本式孔乙己:“窃”岛不算偷

(2012-10-16 02:55:30) 下一个

日本式孔乙己:“窃”岛不算偷

中国官媒《人民日报》16日再次发表评论,论及钓鱼岛问题,称中国和日本围绕钓鱼岛之争看似纷繁复杂,但细究起来,所有问题皆源自一个“窃”字,一切纷争皆因日本“窃”岛而起。与此同时,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Koichiro Genba)16日开启访问法英德的“欧洲之旅”。这被日本媒体称做钓鱼岛问题激化以来,日本政府最大的外交举动。玄叶将自己的任务描述为“构建对日本有利的国际舆论网”,并充满期待。中国将日本“窃”岛行为斥之为小人行径,日本外相居然能够像坦然君子一样去欧洲游说,因为在日本的逻辑中,“窃”岛不算偷!

自欺欺人的窃岛行为

自日本人“发现”钓鱼岛的时候,日本政府就很清楚这一块领土是属于中国的,但是对于日本而言,当时属于谁的并不要紧,只要日本能够占据它,它就是日本的。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后,立即把扩张的触角伸向中国的钓鱼岛。1885年9月至11月,日本政府曾三次派人秘密上岛调查,认为这些“无人岛”与《中山传信录》记载的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等应属同一岛屿,已为清国册封使船所悉,且各附以名称,作为琉球航海之目标。

1885年至1893年,冲绳县当局先后三次上书日本政府,申请将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划归冲绳县管辖并建立国家标桩。当时中国国内对日本的上述举动作出了反应。日本外务大臣井上馨(Inoue Kaoru)在致内务大臣山县有朋(Yamagata Aritomo)的信函中认为,“此刻若有公然建立国标等举措,必遭清国疑忌,故当前宜仅限于实地调查及详细报告其港湾形状、有无可待日后开发之土地物产等,而建国标及着手开发等,可待他日见机而作。”因此日本政府当时未批准冲绳县当局上述申请。这些事实在《日本外交文书》中均有明确记载。这说明,当时日本政府虽然开始觊觎钓鱼岛,但完全清楚这些岛屿属于中国,因顾忌中国的反应,不敢轻举妄动。

1894年7月,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同年11月底,日本军队占领中国旅顺口,清政府败局已定。在此背景下,同年12月27日日本内务大臣野村靖(Nomura Yasushi)致函外务大臣陆奥宗光(Mutsu Munemitsu)称:关于“久场岛(即黄尾屿)、鱼钓岛(即钓鱼岛)建立所辖标桩事宜”,“今昔形势已殊,有望提交内阁会议重议此事如附件,特先与您商议”。1895年1月11日,陆奥宗光回函表示支持。1月14日,日本内阁秘密通过决议,将钓鱼岛等岛屿划归冲绳县所辖。2012年10月16日的《人民日报》评论称日本“之所以搞秘密决议,正是因为这种行为见不得人,曝不得光。”日本当年做贼心虚,侵占钓鱼岛的行动偷偷摸摸,无颜示人。

偷奸耍滑的外交手法

1951年9月8日,美国及一些国家在排除中国的情况下,与日本缔结了《旧金山和约》,规定北纬29度以南的西南诸岛等交由联合国托管,而以美国作为唯一的施政当局。1953年12月25日,琉球列岛美国民政府发布《琉球列岛的地理界限》(第27号布告),擅自扩大美国的托管范围,将中国领土钓鱼岛裹挟其中。到1971年6月17日,美国与日本签署了《关于琉球诸岛及大东诸岛的协定》(又称“归还冲绳协定”),将琉球诸岛和钓鱼岛的“施政权”“归还”日本。

 由此拉开了中日两国之间长达40余年的钓鱼岛争端,期间在中日两国恢复邦交的时候,周恩来以及邓小平两位领导人从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大局出发提出“搁置争议”的建议,中日两国正是在“搁置争议”的共识下度过了近40年的友好发展,但是这一届的日本内阁公开否认共识存在,不承认争议,执意“国有化”钓鱼岛,因此造成了这一次中日两国关系的大倒退。

在中国一连串的外交攻势和反制活动当中,日本疲于应对,在历史事实和法理依据前面,日本无言以对,但这并不能够使日本改弦更张,重新回到“搁置争议”的正确道路上来。对于中国详实的历史证据和难以推翻的法理依据日本并不是直接面对,相反日本是提出自己的历史,但很明显日本关于钓鱼岛的历史远远短于中国对钓鱼岛的管辖和治理。在法理依据上日本故意曲解战后远东的安排,死守与美国的相关决议,紧紧地抱住美国的大腿,日本想当然的以为可以用日美两国之间的双边决议就可以推翻整个国际社会制定的国际规范。

日本知道无论是谈历史还是谈法理日本都弱于中国,于是日本开始耍赖般地指出中国曾经承认了“钓鱼岛是日本的领土”。日本媒体此前报道称日本政府已决定使用1953年的《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作为论据,声称中国曾承认钓鱼岛为日本领土,专家指出《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在于1953年1月8号,该报第四版资料专栏,这篇文章是一篇编译自日文材料的无署名资料,该文既不是评论文章,更不是社论,不能够代表中国政府有关钓鱼岛归属的立场,所谓中方曾承认钓鱼岛属日本的说法,不成立。分析人士认为日本拿报纸文章说事,在国际法理上不被认可,如果日本一定要讲歪理,那日本在1970年以前还发行过将钓鱼岛划归中国的地图。而也就在前不久,当玄叶于10月10日试图向外界证明钓鱼岛是日本领土时,他竟不得不借用中国出版的误标注了“尖阁列岛”的《世界地图册》来说事,该地图册所依据的资料已注明系采用抗战前的《申报》馆的地图资料。而在抗战前,钓鱼岛仍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从国际法角度看,单凭某一版本地图不足以成为主张己方或否定他方权利的依据。他还提及1920年“中华民国驻长崎领事”向日方送出写有“冲绳县八重山郡尖阁列岛”的感谢状一事,认为中国原本并未将钓鱼岛视作本国领土。而日本所提出这些证据都是由中国事先已经指出来的,并作了详细解释并不代表政府立场。

窃岛的历史日本无法面对,详实的证据日本无法反驳,但是日本外相依旧厚着脸皮去欧洲阐述“钓鱼岛属于日本”的立场,他将就日本“到目前为止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的冷静对应”加以说明,希望三国理解日本的立场。15日,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在与到访的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伯恩斯(William Joseph Burns)会谈时还声称,希望美方能理解日本政府的立场。不知道日本需要美欧理解的立场是什么,对于随意将他国领土说成是自己的立场恐怕也很难获得国际认同,日本的立场也许就是中国爱国作家鲁迅先生笔下孔乙己式的逻辑,“窃”岛不算偷!
 

(柯锦雄 撰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