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日本自杀率为何再次“雄冠全球”

(2012-02-03 22:31:24) 下一个

日本自杀率为何再次“雄冠全球”

(2012-01-20 06:02:05)

日本天天“蒋”(1月20日篇)

日本自杀率为何再次鈥溞酃谌蜮

每天平均85人自杀,连续14年超3万人——新鲜出炉的2011年“自杀报告”,让日本自杀率再次雄冠全球,陷入尴尬境地。

1月10日,日本警察厅公布了2011年全国自杀者的统计结果。统计显示,2011年全国自杀者总人数为3万513人。全年自杀人数自1999年以后,连续第14年超过3万,自杀率全世界最高。

按照性别区分,2011年自杀的男性为2万867人,女性则为9646人。逐月统计的结果中,5月份是2011年的自杀高峰,有3367人自杀;除此之外其余各月的自杀人数基本都保持在两千人的水平。全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中,东京的自杀人数首屈一指,总数为3100人。

日本是一个自杀大国。惊人的自杀人数一直让世界各国对日本“另眼相看”。日本为改变负面形象,也想过不少办法。2007年,日本政府曾针对全国自杀率高居不下的情况,专门制定了《自杀对策基本法》;2010年9月,又成立了“自杀对策工作队”。为将减少自杀工作做到全国,日本政府还在各地启动了咨询机制,并多地联合开展工作。

但从结果来看,各项对策治标不治本,“疗效”似乎并不明显。日本还是有这么多人将生命看得轻如鸿毛。或许,不从根本上改变不良的死亡文化、恶劣的工作环境、低迷的经济状况,还会有更多日本人主动告别世界。

日本人喜欢樱花世界闻名。但日本人喜欢的并不是樱花花开繁盛的灿烂,而是樱花飘落的凄美。这次出台的“自杀报告”,为日本死亡美学再添注脚。同样是经济不景气,欧美的自杀率却远远不及日本,这与文化背景不同有关。欧美国家信奉基督教,基督教文化认为自杀是罪恶,而日本却有一种赞美自杀的传统。日本武士道文化对于增强日本人的向心力有很大作用,但也有“轻生死”的糟粕。日本的文学作品里也充斥着对自杀的描绘,常常美化这种有些病态的做法。

工作拼命是日本人重要的“标签”之一。日语中有一个词叫“一生悬命”,就很贴切的表达了日本人对工作的态度。但长年累月的加班,超过极限的工作压力,让很多日本人病魔缠身、精神崩溃,生不如死。日本上班族每天上班提早到,晚上11、12点还不回家的比比皆是,忙的时候,很多人干脆睡在办公室。看上去很有精神,实际上外强中干,抽屉里满是提精神的药物。由于积劳成疾,压力巨大,一些人不堪忍受而选择自杀。这些人在自杀者中占很大比例。

最后还应该提到,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和去年的“3•11大地震”让很多人陷入贫困,失去生活希望,也是自杀率攀升的重要原因。收入的逐年降低本来就让日本人捉肘见襟,去年的大地震更是让不少人入不敷出,为日本随处可见的高利贷“大发展”提供了温床。但借高利贷实际是饮鸩止渴,等于向地狱迈出了第一步,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根本无力偿还,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最终破产。放高利贷者大多都有黑社会背景,逼债不择手段。为了对付纠缠不清的债务和不连累家人,不少人选择自行了断。此次公布的报告就显示,因无力偿还高利贷的自杀者占到了总人数的一半左右。对于自杀率长年居高不下的日本来说,靠一些“小打小闹”的自杀对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痛下决心,去除不良文化,改善工作环境,提振经济才能正本清源,让更多濒临绝境的日本人重拾生活信心,从悬崖边缘走回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