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意思。不过不大同意。

(2011-09-02 12:48:24) 下一个

拗的意思就是不顺口,因此不是符合基本句法的,就是拗句。所以说,平仄平平平仄平, 就是拗句。这应该是没有争议的吧?如果这还有争议,那就不值得讨论下去了。


如果大家同意这一点,那就可以继续讨论了。以上三个例子,不是特意找出来的,是50来首诗里唯一的几处末尾三字拗了又救的对仗语句。所以不拗的比例在90%以上,拗了又救的约占5%,拗了不救的约5%。这是唐诗300首里的所有七律的对仗总结,谁有时间,就可以去验证一下。


回到过字,既然95%的唐诗七律对仗是要么不拗,要么拗了要救,这个过有95%的可能是仄音,应该是不错的。


紫色MM说“。。。 整个唐诗不拗的,只怕是很少的了,估计不会超过 5%,特别是句子较多的律诗”,。这和我的论证也没有什么冲突。因为我说的只是对仗语句,不是首联。唐人对首联要求较宽,所以有半首七律黄鹤楼。


如果紫色MM能证明对仗语句里尾字不拗的只有5%,或者50%,那我的帖就真是误导读者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