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诗经·邶风·静女》 贾学者版

(2011-08-10 13:22:10) 下一个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多数人都理解成贞静的女孩子。这样说也许不错,但是却有些用现代人的观点看古人了。从儒家的观点发展出来,女人要娴,静,为美,先古的人们未必就喜欢不声不响的女子。这是其一。其二,中国古代的静字是耕的本字,也就是耕作的意思。从古代史来讲,农耕是女人发明的,因此这里的静女,完全可以理解成耕女,也就是干农活的女子。

如果这么理解不犯法的话,考虑到国风本来就是劳动人民的歌谣,那这个诗歌就可以这么理解了:

那个干农活的女子真美丽呀,她今天约了我到城墙的一角幽会。

等我到了那里,她却隐藏着不出来,害得我抓耳挠腮,走来走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那个干农活的女子长得真好看呀,她赠给了我一个红色的管箫。

红色的管箫上有着鲜亮的花纹,漂亮的让我爱不释手。

她还从野外采了新生的茅草给我,那些茅草真的是美丽和与众不同。

其实不是茅草生来就美,这些茅草美丽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是那个美丽的女子送给我的。


如果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这首诗,其实彤管和荑,大约也是性暗示, 性象征。 

学者大胆假设,读者尽管拍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