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给"紫色王家"讲讲“过别枝”的问题

(2011-08-30 06:16:30) 下一个

通常人们都知道,格律诗里有句话,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其实这个说法不确切。一三五不论,不意味着可以任意使用平仄。 违反了平仄的格式,就是拗。通常唐诗里不很在意首字是否违反平仄,但是对于末尾的三字,就比较的忌讳了。诗中句末三字如果为“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就都叫做拗句。
三连平是绝对不允许的,其他的拗句允许存在,但是要求作者进行补救。对于"鹤盘远势投孤屿, 蝉曳残声过别枝"来讲,前一句是"仄平仄仄平平仄",后句如果"过"用平韵,就成了"平仄平平平仄平",典型的拗句。如果作者要救这个句字,要么前句的"仄平仄仄平平仄"换成"仄平仄仄仄平仄",也就是对应"过"字的换成仄音,这是用对句补救。 要么是本句的第三个字该成仄音,成为"平仄仄平平仄平"。这就是本句自救。但就目前这联看,没有使用任何补救,可见非拗句,也就是说,过字这里是仄声。
多数七律诗对仗句式的结尾三字严格遵守平仄。我统计了四十几首唐人七律,80多句对仗,拗句只有8句左右。8句拗句里,补救的就有4到5句,完全不去补救的只有两三句。因此,应该说,拗而不就应该是非常不附和唐诗规范的,也是唐代诗人极力要避免的。


这里是几个拗救的例子: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平平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仄平
对句拗救。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仄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对句拗救。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本句自救。5拗6救。


因此,一三五不论之外,还要知道,拗句还是要救的。


唐诗300首里有大约有近五十首7律,我统计了其中四十几首,只有李商隐后面几首没统计,不过应该也差不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