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道翁

神说:"要有光." 就有了光. --1.3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 1.1
个人资料
正文

圣经正典历史探讨

(2016-05-04 19:47:57) 下一个

   随着读圣经的年头增长,有些经文始终也读不懂。正如传道书八章17节上说的:“任凭他费多少力寻查,都查不出来,就是智慧人虽想知道,也是查不出来”。我们明白这是因为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以赛亚书生5:8]。但是人还是努力寻找,尽量让自己多明白些,这是我们的认知前提。
    圣经“正典”(Canon)这个词是在基督教历史长河中,1517年的宗教改革时才使用的一个词。1517年之前从来没有人提到圣经“正典”。因为如果有圣经“正典”那么我们要问:初期门徒时期用什么圣经?教父时期用什么圣经?为什么1054年基督教分家以后,东罗马的东方正教旧约有50卷,而西方天主教旧约有46卷?1517年以后天主教把宗教改革家踢走,后来产生一支基督教新教(归正教)旧约只有39卷? 这39卷如何确立也没有任何历史记载, 所以我们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基督教从成立那天就同异端斗争,但是没有圣经“正典”问题。初期教父们用“Inspired words by God”,而不是“Canon”这个词。马丁路德教改时,有改革派提出,因为双方辩论要有一个标准,而当时的天主教圣经没有所谓的正典。马丁路德及改革家门,都是敬虔的神学家,对圣经研究相当认真。他们想找到证据来一一查考,特别是他们那时极力反对赎罪卷,炼狱等教条,在找不到原有希伯来文经文的,就纳入次经或伪经。所以产生新教(归正教)和天主教新约圣经一致(27),但是旧约部分新教删掉天主教的7(《多比传》Tobit;《犹滴传》Judith;《玛喀比一书》,1 Maccabees;《玛喀比二书》,2 Maccabees;《所罗门智训》,Wisdom of Solomon;《便西拉智训》,《巴碌书》,Baruch)。所以新教的旧约圣经只有39。即使是这样,两者在:耶稣是神的儿子,童女怀孕,为救世人被钉十字架,死后三天复活,三位一体,因信称义等基本教义上是没有分歧的。分歧在于当时天主教过分强调善行而忽视了信,当然还有教会实践中的偏差,以及教皇腐败等。
    马丁路德用的圣经:尽管马丁路德修士,牧师学问高深,懂希腊文,希伯来文,拉丁文等。他用的圣经是拉丁文的<<武加大>>(Vulgate)版本,这个版本是有早期教父耶柔米(Jerome)在主后390年,参考希腊文的<<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以据希伯来经文文本翻译过来的,这个版本包括天主教旧约46卷。早期门徒时期和教父时期用过的圣经经卷更多,这可以从1054年基督教分家(基督教形成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后东正教用的圣经旧约保留50卷来证明。这样自称最纯的基督教旧约有50卷;自称普世教会的天主教旧约只收录46卷;归正教(新教)旧约后来只有39卷。 50卷也罢,46卷也罢,39卷也罢,不影响神的救恩。

    新教(Protestants)对次经的态度:新教反对将次经纳入正典,次经是不是异端,没有统一意见。但是许多新教回避基督教历史上曾经长期被教会沿用这个历史,把次经和天主教等同起来,把宗教改革同改革之前的基督教分割开来,甚至误导信徒以为今天使用的圣经和初期教会用的一样。

    犹太人的旧约:他们的经典Tanakh,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和著作,可说浩如烟海。犹太人的旧约封闭(定典)有人说是在公元90年左右,在占尼瓦会议(the council of Jamnia)上确立,共24卷,和新教的旧约39卷一致。但是这个版本叫作“巴勒斯坦正典”(Palestinian Canon),这个会议本身是一个地区性的,是一个犹太教支派,它没有也不能代表所有犹太教教派和分散在罗马属地的犹太人,特别是以希腊语为母语的犹太人(比如使徒保罗)。我亲自问过一个敬虔的犹太教教徒,他是一个犹太教教师,他的回答更加让我们基督徒困惑(见附件)。我们知道大多数犹太人是不相信耶稣是他们的弥赛亚,耶稣升天后,耶稣的门徒和犹太教的根本区别就是耶稣是否就是弥赛亚,基督徒往往使用<<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去证明,因为希腊文以赛亚书7:14 有“因此, 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 必有童女怀孕生子, 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七十士译本>>用的Virgin,希伯来原文这个字就不一定是指童女,多指妇女。“巴勒斯坦正典”去掉了<<玛喀比>>一、二书,而玛喀比(马加伯)起初被犹太人视为弥赛亚,正如施洗约翰被误认为弥赛亚一样,他们只是个铺垫。特别是玛喀比填补了公元前400年从马拉基到耶稣来时的空白。犹太人不认<<七十士译本>>,除了他们反对罗马统治者因素之外,还有就是耶稣是弥赛亚这个根本问题。

    耶稣时期犹太人用的圣经:无法考证。圣经新约四福音书上,耶稣只提到律法,先知书和诗篇。但是耶稣读过没有读过所谓的次经? 比如<<马太福音>>第二十二章23-28节,撒都该人用一个犹太人都熟悉的典故来问耶稣“从前,在我们这里有弟兄七人,第一个娶了妻,死了,没有孩子,撇下妻子给兄弟。第二、第三、直到第七个,都是如此。末后,妇人也死了。这样,当复活的时候,她是七个人中哪一个的妻子呢?” 耶稣回答说:“你们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也不晓得神的大能”。显然耶稣知道这个故事,并且说他们不明白圣经。但是我们找遍新教的旧约也没有找到这个故事。原来这是<<多比传>>里的故事,而<<多比传>>是所谓的次经,不在新教圣经里。耶稣的门徒不光读次经,比如<<约翰福音>>十章二十二节记载“在耶路撒冷有修殿节,是冬天的时候。。。”。这里提到的修殿节就是犹太人的烛光节,是为记念玛喀比革命设立的(见玛喀比一,二书)。门徒不光是提到和次经有关的事,还有直接引用伪经的书卷,比如<<犹大书>>14-15节,来自伪经<<以诺一书>>。

    使徒保罗读的圣经:保罗出生在罗马属地大数城,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罗马属地,他精通希腊文,希伯来文,亚兰文等。但是他的第一语言是老家大数城的希腊语,所以新约中他的十三封书信全部是优美的希腊文写成,他的书信中直接引用的是希腊文的<<七十士译本>>,<<七十士译本>>从公元前后二世纪翻译,一直到主后才结束,包括了旧约的次经卷章。

    宗教改革家的局限:1517年以后马丁路德没有找到可确认的证据来证明这些次经,找不到不一定不存在。1947年在昆兰旷野的山洞(现在约旦的一个地方)发现了<<死海古卷>>,这些书卷是以希伯来文写在羊皮上的,少数用亚兰文写成。古卷的内容也丰富多彩,除了《以斯帖记》外,旧约圣经的每一卷书都出现了;其次,古卷包括了许多圣经注释,圣经评论,解经书,次经和伪经;最后,还包括了非圣经文献。

  基督教大公会议:在基督教历史上有几次基督教大会,有的是大公教会,即所有教会派代表参加,有区域性教会大会,即部分教会派代表参加。主后397年在迦太基(北非)召开的地区性大会议上,宣告新约27篇。但是参加会议的是北非教会而已。1545年天主教针对改革派的挑战,召开了全体天特大会(Council of Trent),在这次会议上天主教才明确宣布圣经旧约的39卷,次经7卷,新约27卷为正典。这是唯一一次大公教会(Ecumenical Council)正式地白纸黑字把新旧约全书经目列出。许多人把教会地区性会议(397年的迦太基会议)和基督教大公会议(Ecumenical Council)混淆,只有大公教会才是所有基督教教会派代表参加的,地区性会议是部分教会参加的会议,不能代表整个基督教教会的意见。比如397年的迦太基会议不是大公教会,是北非的一个地区性会议,会上有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圣奥古斯丁参加会议,促成新约27卷成形。但是圣奥古斯丁把现在新教认为是次经也列上。  由于这个会议不是全体基督教会的大会,不能作为唯一证据。 但是可以看出圣奥古斯丁是赞同次经的,不然凭他的威望,如果他不同意次经,大家也会听取他的建议。新教的39卷旧约找不到任何确立的证据,于是有人就拿犹太人在公元90年左右,在占尼瓦会议(the council of Jamnia)上确立的共24卷,为根据。并说新教的旧约39卷和犹太人的24卷一致。这个会议首先是一个支派的犹太教召开的会议,它不能代表所有犹太教各个支派,更不能代表分居在罗马属地的犹太人。而且当时的历史环境是70年罗马人拆毁耶路撒冷圣殿,犹太人对罗马很愤恨,看到希腊文就生气,决定搞自己的经文。第二个原因是犹太人不认耶稣是弥赛亚,而希腊文的圣经<<七十士译本>>更加明确指向耶稣就是弥赛亚,比如诗篇翻译成“有童女怀孕”(virgin),而希伯来文就没有处女这个意思。所以犹太人基于用自己的文字来成书,最后一个原因是犹太人又怕得罪罗马政府,于是删掉了《玛喀比一二书》。这三个根本原因是希伯来圣经成形的根本原因。至于新教为何收录旧约39篇,没有任何文献可以查到。而真正在大公会议上宣布,并且是白纸黑字记录下来的圣经目录是天主教天特大会(Council of Trent)。


对次经的态度:1。它是长期历史形成的,有神的话语内住。2。个别神的话语是对的,但是整篇文章不一定代表神的话语和旨意。3。引用次经不一定就代表神的话语。

切记的重点:圣经无论是旧约和新约,都不是任何人和任何大公会议确立的,这些神的话语是在教会实践中,慢慢被信徒接受的,是同一个圣灵,不同人的统一认知,大公会议只是宣告而已。初期门徒时期强调:信,教会(见<<使徒信经>>没有提圣经)。圣经是后来在教会慢慢形成,包含后来被称之“正典”,也有次经。宗教改革前基督教强调“信耶稣,教会,和圣经”,后来新教强调“5个唯独”(唯独圣经,唯独信心,唯独恩典,唯独耶稣,唯独荣耀上帝)

参考文献:
<<圣经>> 和合本,1995国际圣公会
<<圣经的默示与正典>>,张练能牧师
<<圣经正典与经外文献导论>>,基道书楼
<<The Life and Times of the Apostle Paul>>,  Charles Ferguson Ball
<<A histo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Williston Walker

 

Question:

    Earl, is there any so called "official Canon of Judaism" ?  

Answer:

   "The basic answer is simple: NO.  There are no official doctrines in Judaism. There is nobody with the authority to create such doctrines. Moses Mainmonides tried to address this "gap" in the 12th century by writing 13 principles of Jewish faith. but they are not universally accepted. Also, "being Jewish" is not defined by belief. You're Jewish if your mother is Jewish or if you convert. It doesn't matter what you believe.

  That being said, there are certainly Jewish beliefs. In addition, Jews put a lot of emphasis on practice. There are lots of rules intended to guide you to live a moral and successful life.

  A rabbie once to told me that Judaism is not about faith. It's about knowledge. In that sense, It is more like science than religion. That is, it is a search for truth, not a dogmatic pronouncement of truth."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