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拿上来说说“大烧杯中有适量水,水中漂浮着一个小木块”

(2010-10-25 11:15:50) 下一个

拿上来说说“大烧杯中有适量水,水中漂浮着一个小木块”

guest007:“from tianya-一大烧杯中有适量水,水中漂浮着一个小木块,目测水位在烧杯中间位置,小木块离烧杯底部有足够大的距离,现在用手平托烧杯底往上方做竖直匀加速运动,问此过程中烧杯中的水位如何变化?

难也不难, 容易也不容易”

我以为这是“脑筋急转”论坛多年不见的“脑筋急转”题目,因为大家在下面已经有不少讨论还有一个长篇大论,我就把关子一直卖到最后。

我以为这个题目是的意思是要大家讨论最终的平衡或者叫稳定以后的状态,因为我理解所谓“用手平托烧杯底往上方做竖直匀加速运动”指的就是在烧杯底作用一个向上方的常力。

我以为这个题目不应该超出中学甚至大学普通物理太多,否则就没几个人能解了。而且,我还真不记得什么时候在讨论一个常力作用的问题时需要讨论这个常力是如何从0一点一点加到那个常力的数字的,比如说是1牛顿。

如果大家一定要从0开始讨论,只要大家不是非要把这个过程的方程写出来的话,我想大家应该都可以同意是一个震动逐渐平息,也就是说振幅逐渐减小以至于到0的过程。其实,越是复杂的东西倒是往往容易达成共识,因为复杂的东西的全部解答或许没几个人会做或没几个人能看懂,所以对于复杂的东西一般来说所要求的答案也相对简单。具体的这个题目,我以为说是一个震动逐渐平息振幅逐渐减小以至于到0的过程就足够了。

好,如果大家能接受我上面的废话,现在我们就集中注意力到只讨论最终的平衡或者叫稳定以后的状态。

我以为这个题目逗人的地方是“往上方做竖直匀加速运动”这个描述或措辞。因为直线运动最简单,一般人马上就按部就班滴开始机械动作了。下面有一个长篇大论就是没有经过思考的机械的脑子和手的动作的结果,至于对错与否其实也不重要。

对不起!请大家允许我发一点感慨,当年“脑筋急转”还是脑筋急转,现在已经成了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机械化动作解习题了。

好,感慨发完了,现在我继续。我开始时说了:因为我理解所谓“用手平托烧杯底往上方做竖直匀加速运动”指的就是在烧杯底作用一个向上方的常力。由于,现在我们集中注意力到只讨论最终的平衡或者叫稳定以后的状态。所以,我还想加一个假设:那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引力场不变或基本上不变或至少也不要消失。

因为我们要讨论的问题等价于在烧杯底作用一个向上方的常力所最终到达的平衡状态,那么,除了“用手平托烧杯底往上方做竖直匀加速运动”这种在烧杯底作用一个向上方的常力的方法还有别的方法吗?

我至少马上可以想到两个别的不同于“用手平托烧杯底往上方做竖直匀加速运动”的方法。现在我的关子就卖到底了,这两个方法是:

1,地球的质量发生变化使得“烧杯+水+木块”受到的来自地球的万有引力发生了变化,而且这个力的方向是向上或向下的,这个变化的结果等于上面提到的那个“常力”就可以用来讨论我们有兴趣的在烧杯底作用一个向上方的常力所达到的最终到达的平衡状态了。

2,地球的自转速度发生变化,这时“烧杯+水+木块”受到的来自地球的万有引力虽然没有变化,但是由于地球的自转速度的变化“烧杯+水+木块”受到的来自地球的自转的向心力发生了变化,而且这个力的方向也是向上或向下的,这个变化的结果等于上面提到的那个“常力”就可以用来讨论我们有兴趣的在烧杯底作用一个向上方的常力所达到的最终到达的平衡状态了。

大家看看用这个看法得出的“烧杯+水+木块”被“用手平托烧杯底往上方做竖直匀加速运动”所达到的最终到达的平衡状态是不是正确吧。

最后提一句就是引力场完全消失的情况还是蛮讨厌的。

我自己也不知道这样的看法是不是正确,但是我以为不按部就班和不照本宣科的看法即便是不正确也比按部就班和照本宣科的正确强万倍。这就是我个人的智力审美观或智慧审美观了,我认为按部就班和照本宣科在智力上很丑或者说其实没智慧,只是“monkey see,monkey do”而已,我绝对不强加给任何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